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强化甘肃省玉米制种基地管理的思路和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地建设、管理和保护事关农作物种子供应安全和现代农作物种业健康发展。《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明确提出"要建立优势种子生产保护区,实行严格保护。加强西北、西南、海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甘肃作为全国三大核心制种基地之一,玉米制种产量占全国大田需求量的60%左右。当前制种基地管理存在执法手段落后、能力薄弱、秩序不规范、制种质量不断下降等问题,影响了玉米制种四化基地建设进程。围绕全面  相似文献   

2.
种业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基础。党中央高度重视种业发展,并提出打好种业翻身仗和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重要战略部署。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占全国的近60%,探讨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对落实我国种业振兴行动具有重要意义。文章梳理了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的区域分布、制种面积、企业规模及加工转化情况、产业效益和发展优势等,分析了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存在的问题,如制种规模化和机械化程度低、绿色生产意识淡薄、本土企业制种研发能力弱、制种基地标准化程度不均、检查监督力度不够等,并从提高制种规模化和机械化水平、科学合理施肥、增强种业企业科研创新能力、以数字化技术推进现代化制种基地建设、加大检查监督力度等方面提出了推动甘肃省玉米制种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现代种业基地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制种基地建设承载着满足农业生产用种需求的重任,推进优势制种基地建设是种业强基础、保安全的一件大事。本文以提高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为主要目标,以大力改善制种基地设施为条件,努力提升种子生产科技水平,切实加强制种环境,加快推进制种产业化,为现代种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4.
《甘肃农业》2015,(4):5
<正>作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甘肃省去年加快推进国家玉米制种基地建设项目,启动实施了海南南繁科研和鉴定基地建设,不仅使甘肃省制种基地在全国的核心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提高,而且为玉米连续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全省玉米制种已带动农民增收30亿元,成为河西走廊的支柱产业和“黄金产业”。去年,甘肃省玉米制种面积达到123万亩,产种量4.78亿公斤,分别占全国玉米制种总面积和总产量的42%和48%。为加快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甘肃省出台了2014~2020年种业  相似文献   

5.
正种子基地管理和建设是今年种业发展的突出亮点。今年上半年,甘肃省切实组织力量,加大违法案件查处力度,同时,加强生产企业风险评估,严格市场准入,优化了发展环境。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制定基地发展规划,加大基地建设投入,积极推进了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和管理各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尤其是在玉米基地管理上,国家级(张掖)种子基地以农业部抓总,甘肃省各级政府齐抓共管的管理体系的强大效能开始显现,不仅有效保证了基地的建设质量,规范了制种市场,保障了农民的利益,更为全国其他地区建设"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基地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管理模式创新:效率更高了农业部和甘肃省政府成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种子基地(张掖)管理协调领导小组",将基地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高台县县委、县政府以加快种业转型升级为目标,以国家级种子生产基地建设为重点,以整顿种子生产经营秩序为抓手,创新工作机制,依托基地建设项目和制种大县奖励政策,完善基础设施,打造"五化"示范基地、积极顺应"互联网+"行动,加大基地信息化建设,有力的提升了产业竞争力。2016年,落实玉米制种1.04万公顷,涉及7镇,64个村,18个农场,参与制种的农户达1.8万户,生产杂交玉米种子4875万公斤,产值达3.67亿元,占全县农业增加值的21%,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玉米制种的收入占23%。全县现有玉米种子生产企业6家,年种子加工生产能力达10万吨以上,2013年被农业部命名为国家级杂交玉米种子生产基地县。  相似文献   

7.
7月6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考察组在武威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承潜陪同下考察调研了武威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考察组一行先后深入黄羊河集团玉米制种基地和武威市敦煌种业种子有限公司,详细了解玉米制种产业发展情况。考察组认为,在玉米制种管理中,强化执法能力建设,严格执行准人制度;在玉米种子生产中,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建立商业化育种新机制,  相似文献   

8.
玉米种子是玉米生产的前提和基础。玉米制种产业是保障种子数量和质量的基础性产业,是我国玉米进行生产加工、种业市场竞争的前提。本文分析了制约玉米制种产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了推动玉米制种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具体包括推进玉米制种机械化发展、解决制种基地无序竞争、防御自然灾害等方面内容,以期为玉米制种产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笔者阐述了张掖市玉米制种产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发展对策。要以"五化"基地建设为重点,大力改善基础设施条件,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降成本、提效益,促进玉米制种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甘肃现代制种业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省农作物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目前杂交玉米年制种产量已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需求的60%左右,已成为全国三大现代种业制种基地之一,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国家供种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全国新增千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中提出建设甘肃国家级杂交玉米制种基地,提高良种繁育和供应能力;《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中首次明确了农作物种业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明确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的规划建设与用地保护;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加强西北等优势种子繁育基地建设,鼓励种  相似文献   

11.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甘肃省农作物制种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技术力量和区位优势,目前杂交玉米年制种产量已占全国大田玉米用种需求的60%左右,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对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做出了重要贡献,对保障国家供种安全及国家粮食安全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我国玉米制种业已迎来了向现代种业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性机遇,但与此同时又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我县玉米制种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从加大对种子产业的投入、支持制种企业自主创新、注重制种人才队伍建设、支持企业建立稳定的生产基地四个方面来保障制种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工作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掖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种是发展农业的先导产业,作为农业发展最基本的、最重要的生产资料,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和用种大国,农作物种业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是促进农业长期稳定发展、保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在玉米已成为我国第一大粮食作物的背景下,加强玉米制种基地的建设,已成为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4.
甘肃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的专业化种子生产基地开始于蔬菜种子生产,1986年前后,中国种子公司等单位开始在甘肃酒泉发展对外制种,为外国公司生产番茄等蔬菜种子,出现了甘肃制种产业的萌芽。1自然地理优势凸现,农业部领导"慧眼识金"1989年农业部为了解决种子稳定供应和提高质量问题,农业部在规划建设专业化种子基地时,了解到西部灌溉农业地区种子生产的有利条件,当年就安排投资甘肃玉米制种基地建设,拟将甘肃建设成国家玉米种子生产基地。1991年全国种子总站又专门派人来甘肃实地考察玉米、瓜菜、花卉等  相似文献   

15.
2012年7月26日,农业部在甘肃省张掖市召开全国现代种业制种基地建设现场会。农业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余欣荣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甘肃省委常委、副省长李建华致辞。余欣荣指出,推进现代种业基地建设,要以保障供种数量和质量安全为根本任务,以提高种子生产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为主要目标,大力改善制种基地设施条件,努力提升种子生产科技水平,切实加强制种环境建设,加快推进制种产业化,为打造现代种业强国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6.
2013年江油市被农业部首批认定为"国家级杂交水稻种子生产基地县",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工作。为了加快提升基地"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水平,尽快建成现代种子生产基地,促进现代种业快速发展,保障农业生产用种安全。自国家级基地认定以来,我们认真规划和组织实施了国家级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建设相关工作,积极探索基地建设模式和管理方式,助推国家级基地建设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7.
凉州区玉米杂交制种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基础条件、农户、企业和种子管理4个面分析了凉州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玉米制种基地建设;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收入;加强政策扶持力度,增强企业抗风险能力;加强管理强化自律,促进种业健康发展等对策。  相似文献   

18.
玉米杂交种子质量优劣直接影响种子企业的发展壮大,同时也直接影响广大农民增产增收致富进程,因此,确保种子质量和制种产量是玉米制种的重中之重。为实现种子生产专业化,技术操作规范化,种子质量标准化,最终达到种业创"品牌"、制种基地农民增效的目的,应做好如下技术措施。1隔离区的设置  相似文献   

19.
甘肃省张掖市国家级玉米制种基地常年制种面积10万公顷左右,生产玉米杂交种约占全国种子生产总量的40%左右。自交系PH4CV被用作育种材料后,弱根病的发生为害日趋加重,给玉米杂交种生产造成不利影响。在制种田进行早期诊断,落实预防和防治措施,是确保玉米制种产业健康、持续、稳定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正2013年农业部认定绥宁、洪江、靖州、溆浦、攸县、武冈、零陵、芷江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基地县,认定怀化市为国家级杂交水稻基地市。湖南省以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集约化、信息化基地建设为目标,鼓励企业在种子生产大县建立"现代种业制种产业园",建立"企业+农户"精准对接的种子生产新模式,优化种业环境,激发产业活力。湖南省杂交水稻常年制种面积约2.6万公顷,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