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的支持下,利用农用地地块图、土壤图、行政区划图叠加的方法确定评价单元,选取气候条件、剖面性状、养分状况及立地条件等8个因子,通过特尔非法确定各指标对纹党种植影响程度大小的权重,然后根据权重值计算每个评价单元的耕地地力综合指数IFI值,依据IFI值的大小,将文县39418.03 hm2耕地按纹党适宜性布局分为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4个等级,评价结果符合当地实际  相似文献   

3.
试验结果表明,在当归栽培中采用覆土厚度2口的处理其农艺综合性状和经济效益最好,平均早薹率为13.4%,特等、一等归出成率分别为26.5%和20.4%,鲜归折合产量为14277.8口/hm^2,经济收益为39078.3元/hm^2。  相似文献   

4.
岷归是高寒二阴区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作物,近年出现产量和品质下降等问题.通过总结优质栽培实践,提出选择适宜地域、精选种苗、全面施肥、加强田间管理、培育强壮个体等改进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岷归是中国独有品种,近年气候变暖,多年扩种,加之沿用固有栽培管理模式,单株生长发育不良,产量和品质不稳。优选适种区、提高地力、无害化施肥、规范管理,在培育优质个体基础上,构建合理群体,达到持续优质稳产丰产的目标。  相似文献   

6.
岷归1号简介     
<正>品种来源: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岷归1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cm,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70g左右。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cm,叶片深绿色,叶柄淡紫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cm,平均鲜根  相似文献   

7.
岷归2号简介     
<正>品种来源:系统选育特征特性:岷归2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染色体基数X=11。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cm,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65g。第二年为成药期,株高30~40cm,叶片绿色,叶柄、叶脉均为绿色,为典型的2或3回奇数羽状复叶,根长40 cm左右,平均鲜根重78.5 g左右。第三年为开花结籽期,株高140 cm左右,茎  相似文献   

8.
定西市岷县、渭源县、漳县等地的当归以其特定自然资源、悠久的栽培历史和上乘质量被誉为“岷归”。近年来,随着岷归产量的逐年增加,栽培中缺苗断垄甚至绝收现象越来越严重,笔者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和田间试验,总结提出了岷归保苗的几项栽培措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我国是农业大国,粮食产量一直位居世界前列,水稻是我国赖以生存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自然灾害频发和大陆板块移动,农业种植区划做出相应的调整。为绵阳市水稻种植提供精细化服务和优化种植结构,选择气候、地形、土壤三大类因子对绵阳市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进行分析,结合绵阳市实际情况,将区划指标划分为适宜性、较适宜性和不适宜性,建立绵阳市水稻种植适宜性区划模型。结果表明,绵阳市南部地区适宜种植水稻,北部地区受高海拔等地形影响,不太适合水稻种植。  相似文献   

10.
"中医农业"即将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与现代农业技术相结合,将中医原理应用到种植业中,实现中医药与农业的跨界融合。岷归作为甘肃省的特色产业,其质量安全问题亟待解决,将"中医农业"与岷归种植相结合,形成一种新的中药种植模式,提高甘肃岷归的生产水平,为岷归的病虫害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助力甘肃岷归产区岷归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为科学指导县域种植业布局调整,应用耕地地力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基于合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的调查分析结果,利用"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对本县耕地苹果的种植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和分级。结果表明:合阳县耕地高度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5509.99hm2,占全部耕地的6.29%;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45216.7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51.62%;勉强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有26301.75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0.02%;不适宜苹果种植的耕地面积10574.72hm2,占耕地总面积的12.07%。最后,对合理利用各适宜性等级耕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10℃积温、1月平均最低气温、12月~次年3月月平均降水量和年降水量作为云南茶树种植气候适宜性评价指标,基于125个气象站历年气候资料和1∶25万地理信息数据,应用GIS技术和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回归模型,模拟全省复杂地形下的气候要素空间分布;再依据确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云南省茶树种植气候精细化区划.结果表明,最适宜种植区主要集中在哀牢山以西的德宏、临沧、普洱3州市和西双版纳州大部分地区;适宜区为保山、临沧、普洱、红河和文山州北部边界以南一带,昭通市东北角适宜种植中、小叶种茶叶;次适宜区为滇西北南部、滇中一带以及滇东北南部,区域内气候条件只能基本满足茶树种植;滇东北、滇西北2000m高度以上为不适宜区.  相似文献   

13.
焦作市怀山药气候适宜性种植区划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新刚  王媛  韩文生  李秋援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2):11446-11448
根据温县2001~2011年温度、光照、降水等气象资料和当地土壤类型等数据,采用1∶25万河南省基础地理数据,运用ArcGIS技术将1∶25万等高数据转化成数字地形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定量分类研究,采用克里金方法将各要素进行空间插值,得到各要素的空间分布图;利用层次分析法来评价各因子的权重,确定焦作怀山药精细化气候区划分级指标。基于ArcGIS软件对焦作市怀山药种植区气候适宜性进行空间分析,得出焦作全区沿黄河一带的温县、武陟大部分地区及沁阳、孟州的部分地区为怀山药适宜种植区,也是怀山药的主要产区。  相似文献   

14.
利用庆阳市7县1区8个气象站1968—2020年气象资料,采用线性趋势分析、累积距平及GIS空间插值方法,对影响苹果种植的关键气候因子(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和年降水量)进行时空变化特征分析,结合苹果种植区划指标,研究庆阳市苹果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结果表明:庆阳市1968—2020年年平均气温、6—8月平均最低气温、1月平均气温显著升高,年降水量波动增加;空间分布受海拔高度影响,年平均气温和6—8月平均最低气温具有东北低西南高的特点,1月平均气温由南到北逐渐降低,年降水量随着海拔的降低而增加。苹果最适宜种植区为宁县大部、西峰南部、镇原东南部、合水西南部、庆城南部、正宁西部等海拔800~1 400 m的塬地和川地;适宜和次适宜种植区为西峰中北部、镇原西部、正宁大部、合水东北部和环县中南部、华池大部等地海拔1 400~2 000 m的山地及塬地;不适宜种植区是环县西部等地2 000 m以上的高海拔山地。  相似文献   

15.
<正>岷归2号当归品种由甘肃省定西市旱农中心从地产当归中系统选育而来,通过甘肃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岷县、渭源县、漳县、陇西县、临洮及陇南市宕昌、临夏州康乐、甘南州临潭等地相似地区海拔2000~2600米,年降水量500~600毫米的二阴及高寒阴湿生态区种植。岷归2号为伞形科三年生草本药用植物,第一年为幼苗期,株高15~20厘米,茎半直立,叶色、叶柄淡绿;主根淡黄白色,圆锥形,百苗重65克。第二  相似文献   

16.
在当归生长期7月中旬追施叶面肥丰瑞达200倍液450kg/hm^2,当归地上部生长速度显著加快,农艺性状趋于良性化,地下部根系产量显著增加,可新增纯收益6251.3元/hm^2,投产比达1:30.3。  相似文献   

17.
运用GIS软件及县域耕地资源管理信息系统,利用绥阳县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数据资料,通过科学划分评价单元和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评价指标体系,对绥阳县耕地辣椒适宜性进行了定量评价分级和提出了各等级耕地的利用保护措施,并因地制宜地提出了辣椒种植区划意见。结果表明:绥阳县高度适宜、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种植辣椒的耕地面积分别占全县耕地面积的31.68%、42.30%、16.14%、9.88%;高度适宜耕地主要分布在中南部的风华镇、郑场镇、洋川镇、旺草镇、茅垭镇、蒲场镇;适宜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旺草镇、青杠塘镇、温泉镇、郑场镇、黄杨镇;勉强适宜等级耕地主要集中在宽阔镇、坪乐乡、枧坝镇、茅垭镇;不适宜等级耕地主要分布在太白镇、枧坝镇、茅垭镇。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天冬全生育期间的气象要素和生长发育观测,结合天冬生长习性和本地气候特征,分析制约东兴区天冬优质高产的主要气候影响因子和气象灾害,建立东兴区天冬气候适宜性区划指标。利用东兴区及周边县(区)国家气象站和区域自动站的气象数据,采用模糊和数理统计的方法,运用GIS技术开展东兴区天冬种植气候适宜性区划研究,将东兴区分为最适宜区、适宜区、次适宜区、不适宜区,为东兴区天冬推广种植、合理布局提供有力支撑。  相似文献   

19.
岷归是我市药材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市内以岷县为主的南部三县因气候条件适宜,所产的岷归因其品质优良畅销国内外市场,以其独特的药用成分享誉国内外,是我市富市富民的“黄金”产业之一,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60万公顷左右,年产优质岷归30多万吨。近年来随着种植业结构的调整和中药材产业化的进一步发展,其单产、总量和品质得以不断提高,市场份额不断增加,为我市农村经济的增长和农民收入的增加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因市场等因素,每  相似文献   

20.
以江苏省泗阳县为例,利用GIS空间分析技术,通过土地农用适宜性分区的方法,将泗阳划分为农用适宜1~4级区,并叠合现状耕地进行筛选,提出永久保留的耕地、阶段保留的耕地和可非农化转用的耕地等空间布局方案,研究结果显示,3类耕地面积分布为516.5 km2、136.8 km2和27.2 km2,占现有耕地面积的75.9%、20.1%和4.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