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茶叶学报》2015,(3)
研究了不同颜色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诱集效果和对天敌缨小蜂的引诱作用,结果表明黄色板诱集的小绿叶蝉数量最多为68.33头·板-1,紫色板最低5.28头·板-1,黄色板诱集数量极显著高于其他色板(F=10.50,P0.01),不同色板的诱集效果为黄色绿色黑色灰色红色蓝色白色紫色。不同色板诱集缨小蜂的数量差异极显著(F=16.82,P0.01),黄色板诱集缨小蜂数量最多19.00头·板-1,色板引诱缨小蜂的数量为黄色绿色蓝色白色红色紫色灰色黑色。黄色板对寄生蜂的引诱力最强,平均每板30.89头,不同色板诱集的缨小蜂与假眼小绿叶蝉的益害比差异不显著(F=1.20,P0.05)。 相似文献
2.
假眼小绿叶蝉卵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缨小蜂是假眼小绿叶蝉的主要卵寄生蜂,本文结合田间观察和室内实验,对缨小蜂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结果获知:缨小蜂成蜂的活动与温度、光照密切相关,该蜂可兼营两性生殖和孤雌生殖,但孤雌生殖未见雌性后代。在25℃条件下,缨小蜂从卵到成蜂羽化的发育历期为21.40±0.26d,以10%蜂蜜水作为补充营养能显著延长雌蜂寿命。微小裂骨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36.83±0.81粒,叶蝉三棒缨小蜂单雌平均怀卵量22.33±0.48粒。同时,采用共景深成像系统拍摄了2种缨小蜂各虫态发育过程及其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3.
4.
5.
假眼小绿叶蝉及其主要天敌类群数量消长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我国南方茶区发生的小绿叶蝉主要为假眼小绿叶蝉 Empoasca(E.)vitis(Got-he),是为害茶树的关键性害虫,一般减产20%左右。历年来各地对此虫花了大量的精力,年喷药7~8次,甚至10余次以上,每年牦费的成本为防治茶园其它害虫之首。加上药剂施用不合理,杀死了大量天敌,破坏了生态平衡。为了探索减少全园施用灭生性农药次数,合理用药、保护利用自然天敌 相似文献
6.
7.
8.
浙江采云间茶业有限公司九峰工场地处金华婺城区,共有茶园3600亩,是公司重要的出口茶基地。多年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有关专家的指导下,一直按欧盟标准进行茶园管理。由于欧盟茶叶质量标准高,可选用的农药数量少,导致相同品种的化学农药因常年使用,药效不断降低,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推广使用病虫防治新技术,笔者等以常规化学农药为对照,进行了色板诱捕器防治假眼小绿叶蝉的试验,以为推广应用这一新技术,降低茶叶农药残留提供新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假眼小绿叶蝉为茶树重要害虫,以成、若虫剌吸茶树新梢汁液,被害嫩叶失绿,芽梢枯焦萎缩,质地变脆,严重影响茶叶的产量及品质。为探讨不同农药对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我站在茶园中进行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10.
11.
双丙环虫酯是一种由天然产物衍生而成的新型生物源杀虫剂,为明确其在茶园小贯小绿叶蝉防治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多地的药效试验和示范试验,综合分析了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对小贯小绿叶蝉的防治效果和在茶叶中的残留情况。两个地区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5.00 g·hm-2和22.50 g·hm-2剂量下,50 g·L-1双丙环虫酯可分散液剂药后1 d的防治效果为88.6%~93.4%,药后14 d为75.5%~85.5%,防治效果优于小贯小绿叶蝉的主要防治药剂虫螨腈,具有较好的速效性和持效性。在有效成分用量为18.75 g·hm-2剂量下,7个地区的示范试验结果显示,药后3 d的防治效果为88.9%~100.0%,药后14 d为60.2%~100.0%,防治效果优于当地常用防治药剂;药后7 d绿茶中双丙环虫酯的残留量在0.17~0.64 mg·kg-1,泡茶过程中双丙环虫酯从干茶到茶汤的浸出率为17.1%~19.1%;茶叶中双丙环虫酯残留的风险熵值远小于1,通过饮茶摄入双丙环虫酯引起的健康风险极低。因此,双丙环虫酯具有有效成分用量低、防治效果好、健康风险低等优点,适用于茶园小贯小绿叶蝉的抗性管理和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2.
13.
四种粘板对茶园昆虫的引诱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评估粘胶色板对茶园昆虫诱捕作用及用于防治主要害虫的可能性,制作了芽绿、橄榄黄绿、素馨黄和雪白色板,于各类昆虫盛发的7月在重庆市郊、浙江松阳县和安徽省麻姑山茶场各0.5βhm2的茶园做了48βh诱捕试验。诱捕的绝大多数昆虫为同翅目害虫;害虫很多而天敌极少,害虫与天敌的个体数量差异极显著。芽绿、橄榄黄绿和素馨黄色板对假眼小绿叶蝉成、若虫和黑刺粉虱成虫的诱效显著大于雪白色板的诱效;从芽绿、橄榄黄绿至素馨黄,绿色色素成分减少、黄色色素成分增多,诱捕的叶蝉数减小而粉虱数增大。可将芽绿、素馨黄色板分别用于叶蝉成、若虫和粉虱成虫的诱捕。 相似文献
14.
15.
绿茶是湖南的主要茶类,湖南绿茶品质特色鲜明,同时也存在明显的质量缺陷。发展武陵绿茶是提高湖南绿茶品质的根本途径。武陵山区具有生产优质绿茶的良好生态环境和茶树品种资源。发展武陵绿茶:一要有科学导向;二要有政策支持;三要注重武陵绿茶发展中的科学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17.
贵州绿茶中咖啡碱和儿茶素含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贵州省243份绿茶样品中咖啡碱和儿茶素类物质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表明:贵州省绿茶中儿茶素含量范围为9.14%~27.28%,平均含量15.71%;咖啡碱含量为1.08%~3.33%,平均含量2.24%.各地区茶叶儿茶素品质指数多数为1000~2000,其中黔南地区的最高为1975.51;各地区的儿茶素苦涩味指数主要在8.00~17.04之间,黔西南地区的苦涩味指数最低为8.00.据此分析可得,贵州绿茶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春茶适合开发高品质的名优茶,秋茶适合用于茶叶深加工或有效成分的提取. 相似文献
18.
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南白沙绿茶和红茶中的硒含量,研究了仪器条件和还原剂等对硒原子荧光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仪器条件为光电倍增管负高压300 V,灯电流80 mA;还原剂浓度为1.5%,载流盐酸浓度5%。该方法线性范围0~10 μg/L时,与荧光值线性关系好,回归方程为y=75.949x-8.795 4,相关系数r=0.999 8。方法检出限是0.024 μg/kg,测定标准物质中硒的回收率为97.7%~109.6%。以国家标准物质茶叶(GBW10016)为监控样品,标准物质茶叶测定值与标准值吻合。白沙绿茶和红茶硒元素含量分别是34.4和20.1 μg/kg。该方法线性范围宽、灵敏度高、检出限低,可用于茶叶等样品中硒元素含量的准确测定。 相似文献
19.
茶蚜广泛分布于我国茶区,刺吸危害茶树嫩梢。拟使用粘性色板诱捕之,减免施药。使用素馨黄、芽绿、土黄、桔黄、果绿、大红、纯白、紫色、湖蓝、天蓝、桃红和墨绿等12种粘性色板,经多年多点诱捕茶蚜,并在芽绿色板上附着不同种类和相互比例的茶梢信息物质引诱茶蚜。发现素馨黄和芽绿色彩对茶蚜的引诱力显著强于其它色彩,茶蚜具有显著的趋黄、绿习性;信息物质皆可增强色板对茶蚜的诱捕力,其中以C5、C6醇类、醛类和酯类等绿叶气味成分组成的混合物对色板增效作用最强,顺-3-己烯-1-醇次之、反-2-己烯醛和2-戊烯-1-醇又次之。认为:生长季节成蚜大量迁飞时使用携带绿叶气味诱芯的色板诱捕之,可有效压低其虫口密度。 相似文献
20.
采用HS-SPME/GC-MS/GC-Olfactometry/RI对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香气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提取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结合气相色谱-嗅觉测量法(GC-Olfactometry)以及挥发性化合物的保留指数(RI),鉴定了绿茶和饮料中的主要风味化合物,并对二者香气组成及相对含量差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GC-MS/GC- Olfactometry/RI法能有效地鉴别和确认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中香味化合物的类别、香味强度及其对总体香气的贡献;绿茶和绿茶鲜汁饮料的香气成分在组成和含量上存在差异,绿茶中有34种嗅感物质,其中叶醇、2-乙基己醇、苄醇、1-辛醇、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己醛、(E)-2-己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是其主要呈香物质;绿茶鲜汁饮料含有37种嗅感物质,主要呈香物质为芳樟醇、芳樟醇氧化物、苯乙醇、香叶醇、橙花醇、橙花叔醇、(Z)-2-庚烯醛、苯甲醛、苯乙酮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