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大叶冬青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季节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所测定的几个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幅小。Fm、Fm′、Fv、Fv/Fm、Fm/F0、Fv/F0在夏季8:00~18:00呈现明显先降后升的规律,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其最高值出现在12:00左右。Fm、Fm′、Fv、Fv/Fm、Fm/F0、Fv/F0在冬季一天中的变化呈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其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其最低值出现在14:00左右。冬夏季节的Fv/Fm、Fm/F0和Fv/F0显著低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冬夏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低于春秋季节。NPQ参数在冬季和夏季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大叶冬青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相关分析表明,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其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0、Fv/F0、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而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华东楠叶绿素的荧光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不同季节华东楠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华东楠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夏季8:00-18:00,F0、Fm、F'm、Fv、Fv/Fm、Fm/F0、Fv/F0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左右出现最低值,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  相似文献   

3.
对不同季节交让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让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小.夏季8:00~18:00,F0(最小荧光)和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而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 (PS 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Fv/F0(PS Ⅱ潜在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出现最小值.冬季8:00~16:00,F0日变化幅度较小,而Fm、Fm′、Fv、Fv/Fm、Fm/F0、Fv/F0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春季和秋季的Fv/Fm、Fm/F0和Fv/F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表明交让木在春季和秋季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都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交让木夏季和冬季叶片的NPQ参数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表明交让木叶片在夏季和冬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4.
对不同季节交让木叶片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交让木各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小。夏季8:00~18:00,F0(最小荧光)和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大值分别出现在12:00和14:00,而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Fv/F0(PSⅡ潜在活性)则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12:00出现最小值。冬季8:00~16:00,F0日变化幅度较小,而Fm、Fm′、Fv、Fv/Fm、Fm/F0、Fv/F0的日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之间,而NPQ在一天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春季和秋季的Fv/Fm、Fm/F0和Fv/F0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表明交让木在春季和秋季叶片PSⅡ光能转化效率、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都明显高于夏季和冬季。交让木夏季和冬季叶片的NPQ参数明显高于春季和秋季,表明交让木叶片在夏季和冬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5.
新疆6个核桃品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栽培条件下测定了新疆6个核桃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结果表明:6个核桃品种Fv/Fm和Fo的品种间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Fm的品种间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05),而Fv/Fo的品种间差异不显著。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差异极显著(p<0.01)。除新温185和新新2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在下午强光条件下较上午有所增加外,其他品种在下午的强光条件下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降,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新温185、新新2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强,其次是新早丰、新丰和扎343,新温179的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6.
郝伯为  赵玉娟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03-12806,12820
[目的]通过盆栽实验,探讨不同种植方式下冬小麦在水分胁迫期间光合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变化及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旱地节水农业的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上的依据.[方法]在冬小麦花期水分胁迫自然加重条件下,选择5个时间点,每点按3次重复随机选取各处理小麦旗叶,测定其叶绿素荧光诱导动力学参数与叶片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结果]水分胁迫下各处理冬小麦Fv/ Fm与Fv/F0值均降低,且两者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单播时,耐旱性强的A品种Fv/ Fm、Fv/F0下降幅度与丙二醛、脯氨酸增加幅度均明显小于耐旱性弱的B品种;混播时,两品种间各指标变化幅度差异减小.同一品种不同种植方式相比较,单播时的A品种Fv/ Fm、Fv/F0下降幅度与丙二醛增加幅度小于混播状态,脯氨酸增加幅度大于混播状态;单播时的B品种Fv/Fm、Fv/F0下降幅度与丙二醛、脯氨酸增加幅度均大于混播状态.单播方式下叶片脯氨酸含量与Fv Fm之间的显著相关关系存在于耐旱性弱的B品种,而不存在于耐旱性强的A品种,混播方式下这种相关关系被打破.丙二醛含量与Fv/ Fm之间无论品种和种植方式的改变其相关均不显著.[结论]单一种植时耐旱性越强的品种对水分胁迫(干旱)的反应越不敏感,对干旱的防御机制也越健全,混合种植时耐旱性强的品种反而由于其个体水分竞争力较弱,使其受水分胁迫程度加剧,抑制了耐旱力的发挥.耐旱力较弱的品种则在这种竞争中由于其较强的水分竞争力而受益,减弱了水分胁迫对其生理的抑制,也使得品种间的耐旱性差别有所减小.另外,不能单独将脯氨酸含量作为植物抗旱性的评价指标.  相似文献   

7.
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规范叶绿素荧光测定程序。[方法]以4个美国山核桃品种的实生苗为材料,在田间测定叶片基部、中部、尖部的F0、Fm、Fv/Fm和Fv/F0值,并在0、5、10、20、40、60min时间段中选择最佳的暗适应时间。[结果]美国山核桃叶片不同部位的F0值几乎无差异,Fm、Fv/Fm、Fv/F0值有一定的差异,Fv/Fm、Fv/F0均表现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差异不显著。美国山核桃叶片除F0外,Fm、Fv/Fm、Fv/F0均在暗适应5min后测得最大值,与未暗适应的处理在品种间有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但品种Elliot暗适应10min的Fm比5min的稍大。田间测定并不是暗适应时间越长越好,测试品种表现一致。[结论]美国山核桃苗期叶片不同部位Fv/Fm、Fv/F0表现为叶基部>叶中部>叶尖部。夏季田间测定荧光参数时,测定前叶片暗适应5min即可。  相似文献   

8.
以宁夏平原主栽春小麦品种宁春4号与宁春47号为材料,在人工可控温的气候室内,采用盆栽试验,研究花后不同时期高温胁迫处理对春小麦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两品种旗叶荧光值F0、Fm、Fv/Fm、Fv/F0、PI值均呈下降趋势,且高温处理越早下降幅度越大,与对照相比,F0下降24.02%~24.43%,Fm下降27.09%~19.63%,Fv/Fm下降19.23%~30.80%,Fv/F0下降43.64%~40.34%,PI下降66.95%~69.39%;花后不同时期的高温处理都会降低春小麦的每穗粒重、千粒重和生物量,且高温处理时间越早,下降幅度越大,其中宁春47号的千粒重降幅为17.42%~37.55%,宁春4号千粒重的降幅为36.74%~52.18%。可见花后高温导致PSⅡ遭受破坏,使春小麦的各项荧光指标降低,进而使粒重降低,产量下降。两个品种发现,宁春4号对高温较为敏感,花后高温处理会明显地降低产量,而宁春47号对高温的耐受性较强。  相似文献   

9.
利用植物效能分析仪,研究水分胁迫对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分胁迫下冬小麦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参数中,可变荧光(Fv)下降,光系统Ⅱ(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和PSⅡ的潜在活性(Fv/F0)降低.Fv,Fv/Fm和Fv/F0在水分胁迫各处理的变化趋势为N>L.随着水分胁迫强度的加剧,Fv,Fv/Fm和Fv/F0值也明显变小.  相似文献   

10.
[目的]铁元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求量最大,在植物光合作用、叶绿素合成以及呼吸过程等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当铁浓度超过植物所需的正常水平时,会对植物产生胁迫作用,不利于其生长发育.探究不同供铁水平对杉木幼苗内在生理机制的影响,为杉木人工林的科学经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砂培盆栽试验,在改良霍格兰完全营养液:铁浓度分别为20 mg/kg(T1)、30 mg/kg(T2)、40 mg/kg(T3)条件下,以常规霍格兰完全营养液为对照(CK),测定其15,30,45,60 d时杉木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荧光参数、丙二醛含量和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结果]随处理浓度增加,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含量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叶绿素a/b含量表现出先降低后升高.在45 d、60 d时,T1、T2、T3叶绿素a含量均与CK处理间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含量随着铁浓度的升高也不断升高,而Fm、Fv/Fm、Fv/F0和Fm/F0则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在处理30 d时,T3处理下的Fm、Fv/F0、Fm/F0相较于CK处理而言降低最明显,且CK处理下的Fm、Fv/F0和Fm/F0与T1、T2、T3处理达显著性差异(P<0.05),F0和Fv/Fm含量未达显著差异(P>0.05).不同铁浓度处理下的丙二醛含量均高于CK处理,随着铁浓度升高,其含量整体呈现降低后升高的趋势.而超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均以CK处理最高,过氧化氢酶随着铁浓度升高,其活性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且在15 d时,不同处理酶活性与CK处理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而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随处理浓度的提升不断降低,但各处理间差异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物酶在各个培养时间上,随铁浓度的升高其酶活性未呈现出规律的变化,且在试验期间差异均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结论]本研究中当年生叶为新叶,对铁的耐受性较低.营养液中铁处理浓度的增加使杉木幼苗叶片细胞膜系统受到损伤,叶绿素合成减缓,光合作用受阻.  相似文献   

11.
测定比较了阿克苏市5个枣引种品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个枣品种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Fo、Fm的品种间差异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而且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也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01);骏枣、金丝小枣的Fv/Fm值全天保持较高水平,灰枣、赞皇大枣的Fv/Fm日均值处于较低状态,且赞皇大枣的Fv/Fm和Fv/Fo日均值显著低于其它品种;除骏枣、金丝小枣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变化不是很明显外,其它品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调,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测试品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骏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强,金丝小枣、羊角枣其次,灰枣、赞皇大枣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12.
对不同光环境下桢楠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F0(最小荧光)、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0(电子传递效率)和Fv/F0(PSⅡ潜在活性),从08:00—18:00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降后升的单谷型,最小值出现在12:00—14:00。在全光照(Ⅰ型)和90%光照(Ⅱ型)环境下,NP,Q(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日变化则呈现上升的趋势;而在60%~65%光照(Ⅲ型)和50%~55%光照(Ⅳ型)环境下,则呈现先升后降的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12:00—14:00。在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之间,除F0和NP,Q的日均值存在显著差异(P<0.05)外,其他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无显著差异。在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之间,各项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均值均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F0、Fm、F’m、Fv、Fv/Fm、Fm/F0、Fv/F0日均值都分别极显著(P<0.01)低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而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NP,Q日均值却极显著(P<0.01)高于Ⅲ型和Ⅳ型光环境下的对应值。由此可见,Ⅰ型和Ⅱ型光环境下的桢楠幼树叶片吸收的光能有更大比例用于热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  相似文献   

13.
水盐胁迫对沙枣幼苗叶绿素荧光参数和色素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不同水分和盐分胁迫条件下测定2个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和Fv/F0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的增加,2个种源的沙枣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都表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在水分梯度为50%~55%和盐分梯度为0.1 mol/L时2个种源的叶绿素含量、Fv/Fm和Fv/F0值分别达到最大值;随胁迫时间增加,水分胁迫下包头种源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9.28%,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1.25倍和6.62倍;盐分胁迫下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下降幅度比赤峰种源高出25.26%,而Fv/Fm值和Fv/F0值最大改变量分别为赤峰种源的2.38倍和3.05倍。这说明水分和盐分胁迫对包头种源沙枣的叶绿素含量及其荧光参数的影响高于对赤峰种源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肥密处理对春小麦不同基因型产量及叶绿素荧光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多穗型品种在不同肥密处理下,较中间型和大穗型品种有高的经济产量、较高的灌浆期旗叶叶绿素含量及光能转换效率.灌浆中期(21/6)不同基因型与肥密处理组合中Fv/Fm的最高值比较,依次为AM1F1>BM2F2>CM1F2,同一天不同时段处理间的Fv/Fm值无显著性差异;灌浆后期(3/7)不同处理间的Fv/Fm值差异达0.01显著水平.说明不同基因型与肥料、密度的不同组合处理下,对光系统的影响和作用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5.
乳源木莲幼树叶片叶绿素荧光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不同季节乳源木莲(MangLietia yuyuanensis)幼树叶片主要叶绿素荧光参数的日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叶绿素荧光参数在春季和秋季的日变化幅度较小。在夏季08:00—18:00,Fm(最大荧光)、F'm(光适应下的最大荧光)、Fv(可变荧光)、Fv/Fm(PSⅡ最大光能转换效率)、Fm/Fo(电子传递效率)、Fv/Fo(PSⅡ潜在活性)呈现先降后升的规律,最低值出现在14:00;而NP,Q(非光化学猝灭系数)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2:00。Fm、F'm、Fv、Fv/Fm、Fm/Fo、Fv/Fo在冬季1 d中的变化则呈现先升后降的规律,最高值出现在14:00左右;而NP,Q在1 d中的变化情况则正好相反,最低值出现在14:00。春秋季节的Fv/Fm、Fm/Fo和Fv/Fo显著高于冬夏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春秋季节叶片PSⅡ反应中心电子传递效率和潜在活性显著高于冬夏季节;乳源木莲幼树冬季和夏季的NP,Q参数显著高于春秋季节,表明乳源木莲幼树在冬季和夏季吸收的光能有较大比例用于耗散而保护自身的光合机构。NP,Q在春、夏和秋季与其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负相关,与气温和光照呈显著正相关,而在冬季则与气温呈显著负相关;夏季的Fm/Fo、Fv/Fo、Fv/Fm与其气温和光照呈显著负相关,与大气相对湿度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明确青花菜叶片的光抑制特性和主要光破坏防御机制,为青花菜高产高效栽培和选育光破坏防御能力强的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应用抑制剂法和叶绿素荧光测定技术,研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在青花菜叶片强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结果】1 800μmol?m-2?s-1强光下胁迫1~4 h,或夏季晴天中午强光高温下,青花菜叶片的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降低,初始荧光Fo升高;暗中恢复5 h或下午光强减弱后,Fv/Fm和Fo均可恢复。硫酸链霉素(SM)或二硫苏糖醇(DTT)处理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Fv/Fm、光化学猝灭系数(qP)、开放的PSⅡ有效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的下降幅度增大,SM处理的下降幅度大于DTT处理。强光处理4 h后再暗恢复12 h的青花菜叶片在1 000μmol?m-2?s-1光强下进行荧光诱导,诱导结束时SM处理的ΦPSⅡ和F’v/F’m分别较CK降低85.71%和80.31%,DTT处理的分别较CK降低22.45%和11.48%。【结论】青花菜叶片具有完善的光破坏防御机制,抑制D1蛋白周转和叶黄素循环,均可使强光下青花菜叶片的PSⅡ反应中心遭受破坏,抑制D1蛋白周转的破坏程度大于抑制叶黄素循环;D1蛋白周转在青花菜叶片光破坏防御中的作用大于叶黄素循环。  相似文献   

17.
生长季油松针叶叶绿素荧光对温度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华北地区常绿树种油松耐严寒酷暑的特性,测定生长季针叶叶绿素荧光随短时温度胁迫的变化规律,以探讨油松光合机构对异常温度波动的响应特性。结果显示:在30 和35 ℃常见高温下,随温度升高,初始荧光(F0)、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逐渐上升,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最大量子产额(Yield)、电子传递速率(ETR)逐渐下降,变化的幅度较平稳,表明夏季常见高温可影响油松针叶PSⅡ的活性,但造成的损伤不大;而40 ℃以上的高温胁迫,F0、qN上升与Yield、ETR下降的幅度明显增大,Fv/Fm降低到0.8以下,表明针叶的光合机构受损严重。在零上低温(0~15 ℃范围)胁迫下,随温度降低各参数变化不明显,表明生长季油松PSⅡ对零上低温的扰动较稳定;零下低温胁迫时,Fv/Fm、ETR、Yield、qN急剧下降,F0显著上升,且这种损伤是不可恢复的,表明油松PSⅡ在生长季对零下低温是敏感的。   相似文献   

18.
膜下滴灌对新疆高产棉花光合特性日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新疆气候生态条件下 ,研究了膜下不同滴灌量对棉花叶片光合速率及叶绿素荧光参数日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滴水量处理后 ,限量滴灌 (按新疆目前生产中 375m3 ·ha-1滴水定额的 2 /3)表现为棉田土壤水分亏缺 ,叶片光合速率在一天内的变化表现为上午 9:0 0~ 11:0 0比适量滴灌棉花叶片光合速率低 ,中午 12 :0 0~ 14 :0 0出现严重的光合午休现象 ,下午光合速率恢复。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变化表现为 ,中午强光、高温引起限量滴灌棉花叶片的可变荧光Fv、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Fv/Fm ,较适量滴灌棉花降低且幅度大 ;不同品种间表现为新陆早 8号较新陆早 6号的PSⅡ原初光能转换效率下降幅度大 ,表明新陆早 6号具有较好的耐旱性 ;Fv/Fm可作为棉花品种抗旱性检测的相对指标  相似文献   

19.
新疆7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叶绿素荧光特征比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测定比较了新疆7种城市园林绿化树种的初始荧光(Fo)、最大荧光(Fm)、PSⅡ最大光能转化效率(Fv/Fm)和PSⅡ最大光能转化潜力(Fv/Fo)4个叶绿素荧光参数随太阳总辐射、空气温度和空气相对湿度变化的日变化以及不同作用光强下从初始荧光上升到最大荧光一半所需时间(T1/2)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随太阳辐射的增强、空气温度的升高和空气相对湿度的降低,7种测试树木的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逐渐降低,均在中午光照较强时段维持在较低水平;7种测试树木叶绿素荧光参数Fv/Fm,Fv/Fo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Fo,Fm的种间差异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01),在时间序列上Fv/Fm,Fv/Fo,Fo和Fm均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01);圆冠榆、倒榆的Fv/Fm值全天保持较高水平;黄太平、榆叶梅、黄果山楂的Fv/Fm日均值处于较低状态;除黄太平的叶绿素荧光参数T1/2下午相比上午变化不是很明显外,其他树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表明下午的强光、高温和低空气湿度使得PSⅡ活性下调,PSⅡ光合电子传递链受阻,从而发生了光抑制.测试树种耐光抑制能力的强弱为:榆科的圆冠榆、倒榆耐光抑制能力最强,木犀科的紫丁香、大叶白蜡其次,蔷薇科的黄太平、榆叶梅、黄果山楂耐光抑制能力最弱.  相似文献   

20.
以欧李盆栽苗为试验材料,研究干旱胁迫下欧李叶片超微弱发光与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变化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抑制光系统活性条件下,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最大荧光产量(Fm)、天线转化效率(Fv'/Fm,)、电子传递速率(ETR)、PSⅡ潜在活性(Fv/F0)、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淬灭系数(qP)呈下降趋势且均低于对照,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天线热耗散能量(D)呈上升趋势且均高于对照;超微弱发光强度(UWL)呈下降趋势且低于对照.相关分析显示,UWL强度与ΦPSⅡ、qP呈高度正相关,差异性极显著;与Fv'/Fm'、ETR、Fv'/Fm、Fm呈中度正相关,其中与Fv'、Fm'、ETR、Fv/Fm差异性显著;与D、qN 呈中度负相关,差异性显著.研究发现,在抑制光系统活性条件下,欧李叶片的UWL强度与叶绿素荧光特性发生显著变化,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加深,UWL强度随Fm、Fv'/Fm'、ETR、Fv/F0、Fv/Fm、ΦPSⅡ和qP的下降而下降,说明欧李叶片UWL与光系统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