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民航及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一九五八年以来,我省先后在陕北沙区、黄土区和陕南石质山区开展了飞播造林草种试验。截止一九七九年共飞播造林种草二百六十多万亩,其中陕南飞播造林一百三十六万亩,陕北飞播造林种草试验一百二十六万亩。实践证明,飞机播种是加快绿化步伐,改良草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飞播造林作为我国林业建设的重要措施,在生态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和作用。陕西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58年,1969年首次飞播试验成功。此后,又进行了为期10年的扩大试验。从1980年起全省飞播造林转入正式生产阶段,每年以100—120万亩的速度迅猛发展。目前,全省飞播成林面积为700万亩,森林覆盖率增加了2个多百分点。商洛市连续31年飞播造林,面积达650万亩,已经郁闭成林280万亩,活立木蓄积700多万立方米。丹凤、山阳、商州三县(区)相邻的流岭两侧连片飞播林面积达110万亩,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飞播林基地。  相似文献   

3.
我场职工遵照毛主席关于“我们必须打破常规,尽量采用先进技术”的教导,从1973年开始,在干旱瘠薄的山地进行了油松营养纸袋育苗造林试验。初步取得经验后,1975年育苗63万袋,造林773亩,补植造林600亩,当年9月调查,平均成活率为91.6%,次年5月调查大南背210亩,保存率为78%,苗高6-8厘米,根系发达,主根长15-20厘米,顶芽茁壮。1976年又育苗40万袋,造林721亩,补植造林285亩,当年12月上旬调查平均成活率为70%,最高达78%,幼苗生长健壮。几年来的实践证明,营养纸袋育苗造林是战胜恶劣自然环境,提高造  相似文献   

4.
攸县新市公社油茶林场,是省科委办的油茶速生丰产高产稳产试验示范点。自1976年开始,逐年造林,现共有油茶林7594亩。1976年造林的1568亩,1979年收  相似文献   

5.
<正> 1961—1985年,广西马尾松飞机播种造林经历了初试、扩大试验和大面积推广三个阶段,全区实播有效面积为3,661.44万亩,其中1969—1985年的推广面积达3,198.10万亩,占全区宜播面积的46%。飞播造林保存面积为1,185.95万亩,保存率为32.4%,使广西森林覆盖率净增3.4%。广西飞播造林取得了十分  相似文献   

6.
1991——2000年,是我省造林绿化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全省造林绿化的奋斗目标、总体布局及建设重点是: 一、奋斗目标 (一)总目标 1、造林面积和新增(即保存)森林面积。 1991——2000年规划造林面积5000万亩,其中人工造林3200万亩,飞播造林400万亩,封山育林1400万亩,年均造林500万亩。“八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757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55%。其中人工造林1707万亩,飞播造林3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九五”期间,完成规划造林面积2243万亩,占10年规划任务的45%。其中人工造林1493万亩,飞播造林50万亩,封山育林700万亩。到2000年新增森林面积320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0.8%,到2000年,扣除6000万亩宜牧用地后,尚有宜林荒山2900万亩。 2、造林绿化的其他指标 (1)保存率。造林绿化综合保存率为64%,  相似文献   

7.
我旗近几年来林业发展较快,特别是造林质量有了明显提高。“三北”防护林一期工程建设期间,造林保存面积为131.9万亩。其中,1978~1980年造林91.5万亩,保存28.1万亩,保存率为30.7%;1981~1983年造林86万亩,保存37.4万亩,保存率为43.5%;1984~1985年造林79.4万亩,保存66.3万亩,保存率为83.5%。1986年是实施“三北”防护林二期工程的第一年,我旗工程造林12.4万亩,合格11.4万亩,合格率为84.6%。工程造林质量之所以能逐年提高,除了有提高认识、加强领导、严格管护等措施外,主  相似文献   

8.
我场管辖面积81万亩,灌木林面积很大。为了改造这类林分,1974年我们在阳坡进行了油松造林试验,成活不错。但由于阳坡土壤瘠薄,干旱,条件较差,油松造林技术复杂,成本太高,不宜大面积生产造林。1975年我们又进行了杜梨阳坡造林试验,面积10亩,成活率达100%,生长情况也比油松好(表1)。  相似文献   

9.
侧柏荒山沟壑造林技术经验总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4~1988年,我们在永寿县进行了陕西黄土高原造林立地条件类型划分及适地适树研究中间试验推广,荒山沟壑造林总面积1万多亩,其中侧柏造林面积为2780亩,占造林总面积近30%,居其它树种之首。平均成活率为87.4%,保存率81.2%。1985年春季营造的侧柏林,4年平均高生长1.21m,地径1.81cm,最高达2.2m,地径3.2cm。现将5年来侧柏造林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一、基本情况:1、陇川县1988年人工造林面积,经88年11月份和12月初林业部门检查验收后,当时落实上报的总面积为18400亩。在造林总面积中,国营造林面积4300亩(包括国营林场造林面积20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26.1%。新队,联户和个体造林面积13600亩,占总造林面积的73.9%。在造林面积中,用材林面积12465亩,占造林面积的67.7%。其中:杉木11282亩,思茅松487亩,秃杉451亩,其它树种245  相似文献   

11.
1982年,我们翁牛特旗在林业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全年共造林38.9万亩,全旗农村牧区人均造林1亩,为1981年造林面积的3.2倍。同时,完成造林整地32万亩,育苗4212亩,采集各种林木种子52万斤。  相似文献   

12.
华山松双月苗造林,是澂江县国营梁王山林场1976年试验成功的。1984年玉溪地区首次在47个山区乡推广,造林39100亩,成活率平均达84.1%,每亩造林成本为3元左右。出于经济效益较高,1985年又扩大在151个山区乡推广造林136436亩。1985年12月下旬对设于各地的10×10米的227个样地进行调查,造林成活率平均达87.3%。玉溪地区经两年的实践,对华山松双月苗造林的经验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3.
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成立三十年来,在章古台地区试验和推广沙地造林技术,已造林3.2万亩。使昔日的荒漠,今成绿海,成果十分显著,吸引了国内外许多林业专家学者前来参观考察。为探索固沙林投资效果,特对该所最早营造的(1951~1971年)大一间房3600亩人工固沙林进行了调查,并试作投资分析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汉中市位于陕西西南部,土地总面积4078万亩,活立木蓄积8024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50.12%.汉中市的飞播造林经历了试验、推广和发展三个阶段.1971年在宁强县拉开了汉中市飞播造林的帷幕.1972年五丁关播区飞播油松7887亩,当年成苗4757亩,使飞播造林迅速在全市推广.从此,汉中市飞播造林步入推广和发展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5.
<正> 太行山区飞播造林试验始于1982年,目前已发展到四市九县,飞播造林面积达95.9万亩,在播区内补造补植面积近40万亩。几年来的飞播造林实践证明,在太行山区飞播造林是成功的,它是加速绿化太行山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西乡县1989年被国家林业部确定为长防林工程建设县,至1999年春,共投入资金554.4万元,投工350万个,投劳70.5万人。累计完成重点营造林面积71.73万亩,其中工程植苗造林18.37万亩、飞播造林23.84万亩,人工植播造林1.16万亩,低产林改造2.1万亩,封山育林21.61万亩,幼林抚育4.65万亩。年均造林7.2万亩,森林覆盖率由1989年  相似文献   

17.
飞机播种造林(以下简称飞播造林或飞播)具有速度快、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机动性大、适应范围广和不误季节等特点,我国12亿亩宜林荒山中,适宜飞播造林的约4亿亩。我国自1958年在四川省西昌、凉山地区试验大面积飞播造林成功以来,全国已有23个省区的500个县、市采用飞播造林,累计飞播面积达1.8亿多亩,保存面积约7000多万亩,居世界首位;保存率约40%,占建国以来造林保存面积15%,其中5000多万亩已郁闭成林,2200多万  相似文献   

18.
商洛地区从1975年开始,连续20年,在135个播区共飞播造林407万亩,成林和可望成林面积210万亩,其中郁闭成林面积150万亩。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总结出了飞播造林的自然规律。针对影响飞扬成苗的主要因子,积极开展试验研究,不断改进  相似文献   

19.
河池市从一九七○年至一九八○年实行无偿补助造林,每年人工造林不足万亩,1984年利用扶贫经费选林1万亩,当年全部造林也只有2.6万亩。八五年自治区林业厅给予我市开发性贴息贷款造林任务3万亩,计划总投资120万元,全市人工造林5.46万亩,其中贷款造林2.98万亩,创历史最高纪录。而  相似文献   

20.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林业工作,每年腾出部分资金用于造林。从一九五二年开始到一九八三年,我省先后建立了一百一十九个国营林场,共造林四百七十万亩,保存三百万亩,成活率达百分之六十四,为全省平均造林成活率的五倍。飞机播种造林开始于一九六○年,继而先后在全省九个地、州、市四十九个县境内的一百七十一个播区造林,截至一九八三年共造林一千四百万亩,保存面积二百五十六万亩,保存率为百分之十八点三。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