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利用长江支流小夹江选育长江系草鱼,青鱼,鲢,鳙原种新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邵启超  刘德禧 《淡水渔业》1990,(5):30-31,35
  相似文献   

2.
李思发 《水产学报》1997,21(2):143-151
主要报导长江原种亲鱼鲢、鳙、草鱼和青鱼的形态特征、年龄生长和繁殖特性。通过可数可量参数的测定,年龄生长、性成熟年龄、繁殖力、成熟系数及卵比重等单项的相对关系的研究,讨论并提出了原种亲鱼鲢、鳙、草鱼、青鱼的标准参数,可供原种场生产管理、原种检测及种质资源保护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唐玉华 《齐鲁渔业》2013,(10):41-41
秋季是亲鱼积累脂肪、性腺发育、增加怀卵量的重要季节,秋季亲鱼培育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来年亲鱼人工繁殖的成败。因此,加强亲鱼的秋季培育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4.
青鱼(Mylopharyngodon piceus),草鱼(Ctenopharvngodon idellus),鲢(Htpophthalmiethys molitrix),鳙(Arisichys nobilis)是我国特产经济鱼类。在我国许多地区的养殖场由于有限群体交配和养殖,出现近交哀退和基因库萎缩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保护和开发利用野生种群和  相似文献   

5.
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种群分化的同工酶分析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赵金良 《水产学报》1996,20(2):104-110
为查明长江中下游鲢、鳙、草鱼、青鱼有无不同种群,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中游天鹅洲故道、汉阳、瑞昌江段和下游安庆江段鲢、鳙、草鱼、青鱼各4个群体间的生化遗传变异。同种鱼各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未见有显著差异。遗传距离D值均小于0.001。由此,初步认为长江中下游的鲢、鳙、草鱼、青鱼应各属一个没有显著遗传分化的种群,我们称之为“长江种群”。因而,在长江中下游选择一处优良保护场所就有可能达到就地保护长  相似文献   

6.
用聚丙烯酰胺平板电泳法分析了长江宜昌、武汉、南京三个江段的草、青、鲢、鳙鱼的LDH和MDH同工酶,作了同江段、同种鱼、同组织及四种鱼间的比较。这两种同工酶在各个种内都表现出组织的分布特异性及其种内的相似性和种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正> 在自然条件下,鱼类的生殖活动有明显的季节节奏,它们的性腺发育和环境有密切的联系。在鄂东地区,草鱼、鲢、鳙的雌鱼,一般在4~5龄达到性成熟,第一次性成熟的雌鱼,大多在头年冬卵母细胞进入卵黄开始沉积时相,卵巢瓦灰色。可辨识出细小卵粒,卵巢系数为2~6%。3月上旬,随着水温升高,亲鱼代谢作用增强,卵母细胞积累了大量来源于体内的和外源食物转化而来的蛋白质和脂肪,体积迅速长大。经过50~60天,到5月上旬,卵母细胞已被大量卵黄充实,达到最终大小,完成生长成熟。此时,卵巢进入Ⅳ期末,卵巢系数15~20%。  相似文献   

8.
<正>为提高亲鱼春季培育技术水平,笔者进行为期两年的家鱼亲鱼春季强化培育技术改良试验。为验证和对比试验效果,鲢、鳙和草鱼亲鱼池分别用1口池塘做对照组,对照组亲鱼池仍沿用传统培育技术进行春季培育。一、基本生产条件1.池塘共有6口亲鱼培育池,所有亲鱼均为原池越冬。其中3口为鲢、鳙亲鱼混养池,标记为甲、乙和丙,甲和乙为试验组,丙为对照组;另外3口为草鱼亲鱼池,标记为丁、戊和己,丁和戊为试验组,己池为对照组。  相似文献   

9.
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渔业资源状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正> 长江、珠江及黑龙江水系鱼类资源丰富。三水系的鱼类分别有274(水生生物研究所1976)、385(珠江水系渔业资源调查研究报告1985)及113(水生生物研究所1976)种。据尼可里斯基(1956)黑龙江水系为103种和亚种,据张觉民等(1986)我国黑龙江水系境内为96种。在如此众多的鱼类中,鲢、鳙、草鱼一直是天然鱼类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0.
江苏省邗江县长江系家鱼原种场,1981年以来,利用1500亩小夹江的自然水域,用长江天然鱼苗培育大规格鱼种,经过多次筛选,培育出原种亲鱼。1984一1,37午已向省内外有关单位提供了合格的原种亲鱼7157尾,重29 359公斤,加上1988年一的订购数19 870公斤,平均年供给亲鱼约1万公斤。1988年四大家鱼原种亲鱼产卵的出苗率、成活总有效率平均达90.56%。  相似文献   

11.
为了促进鱼苗生产的发展,以适应水库成鱼生产需要,我们于1983年开始,在圻春县大同水库何铺养殖场鲢,鳙亲鱼春季培育工作中,采取“池塘冲水”,“三针注射”等措施,取得了明显的生产效果,使鲢、鳙亲鱼的催产时问平均提早了8天;产卵率由29.5%提高到89%;受精率由41.5%提高到76.5%;每公斤雌鱼牛产鱼苗由4.39万尾提高到5.72万尾;产后亲鱼存活率由23%提高到55%以上,促进了水库苗、种生产的发展。现将我们的作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我场1500亩夹江外荡,原系长江支流,具有类似长江水域的良好生态条件。1983年省水产局决定该夹江为长江系四大家鱼原种亲鱼培育基地,为全省家鱼人繁单位提供良种亲鱼服务。几年来,原种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建立了稳定的生产体系,并初见成效。我场从湖北  相似文献   

13.
成卫平 《内陆水产》2004,29(6):12-12
20世纪50年代中国在世界上率先相继获得草、鲢、鳙人工繁殖成功,从而结束了我国池塘养鱼从江河捞苗的历史,并推动了我国池塘养鱼的快速发展。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各地反映人工繁殖的草、鲢、鳙出现生长慢、个体小、成活率低,性早熟等问题。为此,作者2003年进行了草、鲢、鳙原种与常规草、鲢、鳙池塘养殖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用LKB平板电泳仪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了长江、珠江及黑龙江的鲢、鳙及草鱼的原种8个种群16个酶位点的遗传变异。同种鱼不同水系种群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生化遗传差异.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分别是13.3%、26.7%、13.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0493、0.0484、0.0511;长江、珠江鳙鱼种群的多态位点的比例都是31.3%,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375,0.0977;长江、珠江、黑龙江草鱼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分别是30%,38%,23.1%,平均杂合度分别是0.1241,0.0961,0.0525。南方种群的多态位点比例有比北方的高的趋向。长江鲢-珠江鲢,长江鲢-黑龙江鲢,珠江鲢-黑龙江鲢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957,0.9955及0.9696;长江鳙-珠江鳙的遗传相似度是0.9955;长江草鱼-珠江草鱼,珠江草鱼-黑龙江草鱼,长江草鱼-黑龙江草鱼的遗传相似度依次是0.9679、0.9483及0.9324。长江种群与珠江种群这两个中央群体间的遗传差异较小,边缘群体黑龙江种群与中央群体长江、珠江种群间的遗传差异较大。黑龙江草鱼种群很小,其资源的保护工作应引起注意。  相似文献   

15.
鲢、鳙、草鱼利用地热井水提早产卵繁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陕西关中地区四大家鱼中除青鱼没有养殖外,草鱼、鲢、鳙是该地区主要的大宗商品鱼类,在自然温度下人工繁殖要到5月中上旬才能进行,而渔业商品化、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对大规格鱼种需求量不断增加,进而推动渔业生产对早繁水花鱼苗的需求,每年须从四川、广西等地调入5亿~6亿水花鱼苗在4月份下塘满足  相似文献   

16.
1988~1989年,因生产需要,我场先后10批从附近各地购回鲩、鲢、鳙亲鱼共626尾,其中鲩137尾,鲢372尾,鳙儿7尾,总体重2205.6公斤。运输平均成活率为:鲩96%,鲢72.72%,鳙95.4%。通过多次运输鲩、鲢、鳙亲鱼,我们得到以下体会。  相似文献   

17.
邓宗觉 《水产学报》1992,16(2):178-178
李思发教授等的科学论著《长江、珠江、黑龙江鲢、鳙、草鱼种质资源研究》(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是我国淡水养殖业近年来的瑰宝之作,现对该论著提出如下述评意见: 鲢、鳙、草鱼是我国淡水养殖鱼类主要当家品种。鲢、鳙为滤食性鱼类,利用天然饵料,生产投资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草鱼是草食性鱼类,食物链短,肉质好,为群众所喜爱的鱼品,且饲料易于解决。这三条鱼在全国淡水鱼总产量中所占比重大、居举足轻重地位。  相似文献   

18.
<正> 为了解福寿螺对青饲料中的喜食品种,探索池塘生态养殖青鱼技术,以进一步节约成本,提高池塘养殖的经济效益。1995年2~11月,在江苏盐都县义丰镇水产村的鲢、鳙精养池塘中进行了混养青鱼  相似文献   

19.
《广西水产科技》1978,(1):38-39
在“全区新激素座谈会议”和“武鸣会议”的经验交流、总结提高的基础上,我场今年继续对LRH—A进行推广使用.在不加鱼脑垂体或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的情况下,单独使用LRH-A,共催产了49组,获产42组,催产率达85.6%,获得鱼苗1786万尾,占全场孵化鱼苗总数3200万尾的55.8%.现小结如下:  相似文献   

20.
以草鱼带鲢、鳙提高小型水库产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市扼头弯水库1956年建成,总库容为327万立方米,可养鱼水面200亩。建库后即投放鱼种,并配套了养殖设施。近20多年来,由于水质清瘦,成鱼年产量仅几百斤,最高年亩产不过14斤,是我市54座小(一)型水库中最典型的老年型水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