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稻米的碾磨品质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反映稻米碾磨品质性状主要有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三项指标.整米率是评定稻米碾磨品质的主要指标.据调查,品种之间糙米率变幅不大,糙米的米糠又差异较小.一般稻谷中谷壳均占20%~22%(变幅可达18%~26%),糠及胚乳约占8%~10%,精米率约占70%,而整精米率约占50%(变幅25%~65%).整米率高低与胚乳大小、米粒形状和腹白大小有关.一般谷粒中等长、较细而无腹白的整米率较高.谷粒长而粗、腹白大的加工时易破碎,破碎米率多达11.9%~27.8%,破碎米的增多直接影响到稻米的外观品质及在市场上稻米的价格和销售数量.为此有必要研究影响稻米碾磨品质的因素来找出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以提高稻米的碾磨品质.  相似文献   

2.
农户储粮害虫以玉米象、麦蛾、书虱为主,以户计算的发生率为100%,锈赤扁谷盗、赤拟谷盗、米扁虫、谷蠹的发生率依次是20%、16.7%、16.7%、13.3%。随着仓温不断上升,4月上中旬开始见到玉米象、麦蛾成虫活动;7月中旬至8月中旬,仓温上升至30℃,经过3~4个月的发育、繁殖,玉米象、麦蛾虫口密度大,成虫活动频繁,并一直维持到9月下旬至11月中旬。气温为0~8℃的12月,也有玉米象、麦蛾的成虫活动。由于农户粮堆较小、天敌较多,因此,农户储粮害虫防治应以装具、清洁为主,以储粮防护剂为辅。  相似文献   

3.
为明确玉米象成虫的产卵节律,给综合治理玉米象提供理论支撑,采用传统的生物学测定方法,测定了玉米象成虫在5 种储粮中的产卵节律。结果表明:在(27±1)℃条件下,玉米象雌成虫在糯玉米、薏米、普通玉米、高粱和小麦中的产卵历期分别为137.14、122.86、85.71、80.00、51.43 天。玉米象单头雌成虫在糯玉米、薏米、普通玉米、高粱和小麦中的产卵量分别为45.65、45.34、21.34、49.20、33.97粒。玉米象雌虫无明显的产卵前期,羽化后当天即可产卵,但不同储粮中玉米象雌成虫的产卵节律不同。在高粱和小麦中,雌成虫的产卵高峰期出现在羽化后10~20 天,在普通玉米中出现在羽化后的20~30 天,而薏米组中的则出现在羽化后40~50 天,糯玉米组为羽化后70~80 天。综合试验结果认为:玉米象的繁殖力和产卵节律受储粮种类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7种杀虫剂防治荔枝蝽象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寻找出对荔枝蝽象(Tessaratoma papillosa Drury)高效、持效、安全的杀虫剂,通过室内毒力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研究7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3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和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杀虫效果最好、药效最稳定,室内施药后72 h时30%敌百虫乳油1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100%、5%锐劲特悬浮剂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达到98.35%,田间施药后1、3和7天此2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虫口减退率和田间防治效果均在90%以上。其次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和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也表现出对荔枝蝽象良好的防治效果,室内施药后72 h时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6.65%、52.25%农地乐乳油2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5.00%、2.5%敌杀死乳油3000倍液对荔枝蝽象成虫的校正死亡率为93.35%;田间施药后3、7天此3种杀虫剂对荔枝蝽象的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均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粮食入仓过程中感染玉米象造成的重量损失。主要研究结果为:7月入仓的小麦,小麦中玉米象的虫口密度在2头/kg以上,小麦的水分在129/6以上,在20d后小麦重量将发生明显的变化。玉米象和米象的虫口密度在1头/kg以内,或小麦的水分在11%以内,小麦的重量损失发生明显变化推迟至一个月。8月入仓的小麦,小麦中玉米象的虫口密度在2头/kg以上,重量损失发生在15d内。9月初入仓的小麦,小麦中玉米象的虫口密度在2头/kg以上,小麦发生明显重量损失提前至10d。研究表明,不同的玉米象虫口密度、小麦水分和不同的害虫感染时间会造成不同的粮食重量损失。因此,在发生明显的重量损失之前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通过试验初步研究半导体激光、紫外线以及与植物精油结合处理等非化学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低功率范围的半导体激光处理对玉米象的控制作用不佳;紫外线照射各处理组对玉米象均表现出一定的控制作用,其中254nm 20min处理组玉米象死亡率最高,并在第4d、5d与其它各组达到显著差异;物理、生物结合处理对玉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较好,紫外(254nm 20min) 枫杨处理组最好,从第2d开始起表现出最有效的控制作用,且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在第4d、第5d时死亡率达到了100%;非化学处理对玉米象有较好的处理作用,结合处理效果更佳,控制机理和具体参数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低温对不同虫态烟草甲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低温处理方法,对不同虫态烟草甲进行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虫态烟草甲耐低温的顺序从高到低依次是:幼虫、成虫、卵。-20℃处理,各虫态烟草甲死亡率都为100%;-10℃低温条件下,处理1h以上,烟草甲卵和成虫全部死亡,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幼虫全部死亡;5℃处理72h以上,烟草甲卵不再孵化,5℃处理20d不能使烟草甲幼虫和成虫完全致死,但影响幼虫化蛹和成虫产卵。各温度处理中烟草甲幼虫最终羽化率为0,成虫单雌产卵量为0。0℃,5℃卵最高孵化率均为41.67%。对照中幼虫最终羽化率为77%、卵最终孵化率为52%。  相似文献   

8.
室内设定的高温与时间多组合条件下,调查了置于细砂土中的美洲斑潜蝇蛹的羽化率。结果表明,50℃持续2h蛹的校正死亡率为67.2%;44℃处理2h蛹的校正死亡率接近50℃相应处理,48℃、46℃、42℃、40℃的相应处理均显著不及50℃处理。50℃处理4h、48℃处理24h、40~46℃处理72h,蛹的羽化率均为0。说明温度高低、历时长短与蛹的死亡率直接相关。田间防治试验表明,高温闷棚5~7d以上,美洲斑潜蝇蛹无一羽化,较好地降低了发生基数,为田间美洲斑潜蝇的生态防治提供了技术参数。  相似文献   

9.
烟蚜生长发育与温度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在10组温度组合条件下研究烟蚜有效积温、发育起点温度、生殖率等生物学特性,结果表明,第一代若虫期从8℃下的32.54d到26℃下的5.43d。28℃以上,发育受到高温的抑制作用,发育速率降低,28℃、30℃和32℃下若蚜的发育历期依次为6.24、6.68、7.19d。通过直线回归分析,得出烟蚜全代最低发育起点温度为4.86℃,其中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分别为5.15℃、3.67℃;并通过非线性回归迭代,得出全代最高发育上限温度为28.47℃,其中若虫和成虫分别为28.05℃、27.17℃;有效积温为142.86日度,其中若虫和成虫分别为121.95、22.32日度。温度在8~30℃变化时,若虫期的存活率为34.76%~72.92%,32℃存活率降至22.50%。成虫的平均寿命从8℃下的23.42d到32℃时的9.57d。平均生殖率26℃最高为34.56头/雌,32℃最低为13.71头/雌。对确定烟蚜迁飞规律提供有利的依据。  相似文献   

10.
不同储藏条件下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动度的变化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伟  陈瑞  刘璐 《粮食储藏》2010,39(6):28-33
在不同储藏条件下,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规律进行研究。采用储藏条件为:氧气浓度分别是2%、5%、21%,温度分别为15℃、20℃、30℃,水分分别为13.5%、14.5%、15.5%。以此来进行糙米模拟储藏实验。首先采用单因素实验研究方法,研究了氧气浓度、储藏温度、糙米水分对糙米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在3种不同氧气浓度的气调方式中,2%和5%的氧气浓度可使水分在13.5%~14.5%之间、温度范围为15℃~20℃的糙米在5个月的储藏期内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控制在25%以内,而在21%氧气浓度的自然储藏条件下,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下降超过了35%。另外通过比较21%氧气含量、水分13.5%不同温度条件下糙米的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变化情况,可以看出高温下(30℃)的糙米其过氧化氢酶活性比15℃和20℃的糙米变化要快。在150d的储藏期内下降了37%。且后者在60d出现一个转折点,过氧化氢酶活性变化速率开始明显减小。其中高于15.5%的高水分糙米不宜储藏,实验验证了低氧可以延长高水分糙米的储藏期。通过单因素实验和多因素综合实验,并使用Design一Expert软件进行多因素分析,可以得出各因素之间具有交互作用,其中温度和氧气浓度和水分的交互作用对糙米中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显著。水分和温度越低,糙米品质劣变速度越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