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技术文摘     
水瓶扦插杨条造林新技术水瓶扦插杨条造林,不仅造林成活率高,省工、省时、省水,而且造林费用低,是干旱缺水的沙区和水土流失严重的干旱山区、丘陵区造林的一项创新技术。1986年吉林省洮南市林业局在四海林场采用此法栽植杨树(品种为小×黑杂交杨)萌条30株,当年成活率100%。初植密度1-0m×1-5m,现保留密度2m×3m。1998年调查,平均胸径18cm,树高16m;而1981年的植苗造林成活率仅78%(初植密度1m×3m,现保留密度3m×3m),平均胸径12cm,平均树高12m。前者与后者比较,仅造…  相似文献   

2.
采用湘林—90无性系杨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扦插造林,研究萌条的根桩年龄对杨树扦插造林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造林时的胸径、苗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的萌条苗间均有显著差异,造林后的第1年、第4年,胸径、树高、材积在不同年龄根桩萌条苗的造林地间虽有差异,但差异均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1~5年生根桩萌条的1年生苗都适宜扦插造林。  相似文献   

3.
选择滇杨大枝扦插造林和滇杨嫩枝育苗造林,从中选择出杨树造林的最佳材料。试验表明,杨树大田造林大枝扦插优于杨树嫩枝育苗造林。  相似文献   

4.
刚果12号桉生长快、材质好、萌芽力强,对土壤要求不严。但种源困难,且实生苗造林分化大,林相不整齐,雅拉河苗圃场通过学习国外先进技术经验,自1986年开始无性系刚果12号桉扦插育苗攻关试验,获得成功,并推广造林,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中天杨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利用欧美速生杨与中国小叶杨杂交选育,采用生物转基因技术,历经8年时间培育成功的抗盐碱、耐干旱杨树新品种。2004年伊犁州林科所开始引种中天杨,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进行繁育栽培试验研究。经过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扦插育苗及造林对比试验,总结以下技术要点,以供相宜地区盐碱地育苗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实践和调查测定基础上,研究了沙兰杨、波兰15号杨、欧美108号杨、中林46速生杨等4个易生根杨树品种在大荔县扦插造林技术及其与植苗造林技术在幼树生长、病虫害发生、造林成本等方面的差别,结果为扦插造林幼树生长旺盛,树形好,幼树溃疡病感染率和钻心虫危害率较低,造林成本降低,值得在大荔县及环境条件相近地区推广。提出了品种选择、造林密度、修枝等速生杨扦插造林技术。  相似文献   

7.
对48号杨,D70号杨,51号杨和3号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扦插成活率,生长情况,抗寒性及抗病性等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种杨,D70等欧美杨无性系具有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抗寒,抗灰斑病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8.
花棒植苗造林成活率低,影响造林速度。为此,我们进行了花棒扦插造林试验。试验地设在榆林县牛家梁林场沙地上。选择当地花棒枝条截干作插穗,用1年生实生苗作对比。造林试验共分6组33个小区,对比排列,每小区面积为0.3公顷,栽植300株(穴)。扦插造林每穴4根插条,植苗造林每坑栽植1株。扦插造林采取随砍、随剪条,随栽植,栽时留头3厘米。栽后随即搭设死物(柴草)障蔽,并于当年和次年9月,采用机械抽样,分别进行成活率、保存率、生长量等项目的调查,每小区抽样面积为20%。  相似文献   

9.
利用在省内外推广应用的14个杨树种(品种)建立采穗圃,经过品种对比试验,初步筛选出生长较好的10个种(品种)进行直接扦插造林试验。通过对扦插造林成活率和树高、胸径生长量的统计分析,表明吉林杨、白林2~#杨、中荷64~#杨表现出优良的生长特性和适应性。  相似文献   

10.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优良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是1992年通过鉴定的3个抗病速生新杂交种,经11年多的试验和生产栽植实践表明,具有速生特性。在7年生对比试验林中,辽宁杨,辽河杨,盖杨材积生长分别比对照种沙兰杨高120%,80%,112%。生产上大面积栽植也表现出速生特性,新民市机械林场,辽阳县林业局项目办和辽中县林场,采用一年生截干苗造林2067hm62,3年生年均胸径生长量3-4.05cm,树高2-3m;材质好,气干密度  相似文献   

11.
对48号杨。D_(70)号杨、51号杨和3号杨等10个杨树品种的物候期、扦插成活率、生长情况、抗寒性及抗病性等性状指标进行了观测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号杨、D_(70)等欧美杨无性系具有扦插成活率高、速生、抗寒、抗灰斑病等优点,有希望成为本地区造林的优良树种。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高纬度地区在地膜覆盖条件下杨树插条育苗技术,我们于1985—1987年在梨树县榆树台机械林场,对不同颜色薄膜覆盖杨树插条育苗的效果、覆膜条件下最适宜的扦插密度及不同扦插时间等进行了试验。目的在于按照国标(GB6000—85)《主要造林树种苗木》的要求,在杨树插条育苗生产上找出一条产量高、质量好并取得更高经济效益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生根宝”在工程造林育苗初报都江堰市工程造林技术指导组1993年春都江堰市林场,应用省林科院林研所制的“生根宝”繁殖杉木(移栽),日本柳杉(扦插),秃杉(扦插),近40万株,今春已全部造林。各类苗林生长情况,见下表。生根宝处理苗木生长统计表单位:cm...  相似文献   

14.
<正> 大冶县原本杉本甚少,自七十年代以来,先后从湖南等地引进良种,开始大面积发展杉木林基地,成效十分显著。为了改变过去杉木育苗造林全靠种子繁殖的传统做法,我们于1989年4月至6月,在本县国营云台山林场进行了杉木优良种源无性系选择和大田露天扦插繁殖技术的试验。取得了扦插成活率达98%的效果,并初步探索出从种源选择、采条、插床、养护管理直到小苗移栽的全套技术。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15.
辽宁西部地区风沙、干旱严重影响造林成活率和林木生长量。因此,解决抗旱造林技术问题,对提高造林成活率显得尤为重要。从1976年开始,我们在国营阜新县建设林场、旧庙镇、红帽子林场、阜新市林科所院内,利用2年生杨树苗剪短侧枝,浸根后进行栽植试验,营造533...  相似文献   

16.
丹红杨等4个黑杨无性系在湖区外滩引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近年来引进的洞庭湖区造林的丹红杨、巨霸杨、南林-95杨、南林-895杨,于2004年春在西洞庭目平湖外滩进行对比造林试验,经4年观测,其造林保存率均低于78%。丹红杨、巨霸杨胸径生长量较大;巨霸杨、丹红杨、南林-895杨的材积生长量较南林-95杨增产15.9%~25.6%。各项生长量指标在4个无性系之间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天杨是由中国科学院、山东农业大学、北京水木中天植物科学研究院在国家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支持下,利用欧美速生杨与中国小叶杨杂交选育,采用生物转基因技术,历经8年培育成功的抗盐碱、耐干旱杨树新品种.2004年我所开始引种中天杨,首次在新疆伊犁地区进行繁育栽培试验研究.经过在不同立地条件下扦插育苗及造林对比试验,总结以下技术要点,以供类似地区盐碱地育苗造林参考.  相似文献   

18.
俄罗斯杨及其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俄罗斯杨杂交组合的亲本是钻天杨×欧洲黑杨。经过多年引种和区域化栽培试验,1988年自治区以杨树人工基因库优良品种予以鉴定。俄罗斯杨适应新疆广大地区气候条件,抗逆性强,抗寒,-43℃低温环境可安全越冬。耐干旱耐高温,夏季在41.1℃(玛纳斯地区1990年8月)高温条件下正常生长。对土壤要求不严,喜肥沃湿润的沙壤土。树冠窄,抗风力强,生长较快,常作为农田防护林造林树种或绿化树种。1育苗技术扦插育苗,种条采用一年生的扦插苗或萌芽条,用种条的中、下部截插穗,长15~18cm,马蹄形切口,切面光滑,扦插成活率高。扦插时间分为秋季和春季。秋季扦插…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大青杨优良无性系7号杨在退耕还林地上造林试验,结果表明:7号杨根苗树高、地径、胸径分别超对照中黑防67.2%、53.4%和81.3%;7号杨扦插苗树高、地径、胸径超过对照A5杨104.4%、104.5%和119.3%;无性系7号杨根苗造林效果好于扦插苗;根苗造林可提高成活率25~30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20.
不同种杨树在民勤的引种适应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4月通过扦插造林试验,在甘肃省的民勤进行了31种杨树对其地的适应性研究。扦插造林后的10月30日对各种杨树扦插植株成活及生长动态的监测结果表明:各种杨树插穗在民勤扦插的生根时间,扦插成活率,扦插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均有明显的不同;杨树扦插植株的高生长量和地径生长量间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r=0.927 2),其回归方程为:y=1.157 2x-0.185 7(R2=0.859 7)。经对各种杨树扦插造林封顶期的成活率、株高和地径的测定结果作聚类分析得出:内蒙中绥4号,内蒙30,内蒙赤美杨和河北沙兰杨在民勤的适应性最好,其扦插造林的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3 m,地径大于1.4 cm,可以用作营造该地沙区农田防护林的首选树种;河北易县山哈扬-2,廊坊杨4号和ZGY杨适应性较优,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大于50%,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 m,地径大于1 cm,可以用作该地区农田防护林的备选树种;69号杨较为特殊,其扦插造林成活率小于10%,但扦插植株的株高大于1.5 m,地径大于1.5 cm,提高其成活率后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