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了4种常用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病菌的抑菌活性。供试药剂抑制该病菌菌丝生长的活性高低排序为咪鲜胺戊唑醇丙环唑多菌灵,EC_(50)0.002 3~0.151 7 mg/L。安全性试验表明,连续施药3次后,25%咪鲜胺乳油处理对茭白具有较好的安全性,而25%丙环唑乳油处理明显减少孕茭数量和重量。进一步开展田间防效试验,使用25%咪鲜胺乳油12.50 g/667m~2(制剂用量)喷雾3次后,对茭白胡麻斑病防效达到77%以上,且防效随用药剂量增加而提高。  相似文献   

2.
诸暨市近年茭白种植面积稳定在666.7hm2左右,种植的多为单季茭,品种以八月茭为主。茭白胡麻斑病在茭白种植面积扩大之后已成为主要病害之一,一般田块产量损失10%~20%,严重田块减产50%以上。为有效控制此病,笔者近几年在田间开展了此病的消长动态观察及防治方法探讨。1发生为害及消长动态观察茭白胡麻斑病的病原菌为长蠕孢属菰平脐蠕孢(Helminthosporiun zizaniaeNishik.)真菌。发病初期先在叶片上出现褐色小点,后逐渐扩大成为椭圆形褐斑,周围有黄色晕圈,病情严重时,叶片上密布上百个病斑,并愈合成不规则的大斑,最后叶片干枯。此病如果发生…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茭白成为圩区重要的经济作物,种植规模和面积不断扩大。茭白胡麻斑病又名叶枯病,由于茭白大面积扩种,其流行为害日趋严重。据8月中旬大田调查,一般病叶率为80%~100%,病情指数高达50~70,常造成大面积叶片半枯死或枯死。胡麻...  相似文献   

4.
为筛选适用于防治茭白胡麻斑病的药剂,选择6种杀菌剂开展大田防病试验。通过调查田间病情,并在采摘盛期测定茭白商品性和检测农药残留水平,分析供试药剂的有效性。结果表明,6种杀菌剂对茭白胡麻斑病均有一定防控效果。其中,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和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表现最好,第2次药后14 d的病斑防效分别为88.53%和86.11%。调查施药对茭白的影响发现,苯甲·丙环唑处理区茭白株高显著低于对照;各药剂处理区收获茭白的净茭长、壳茭重与对照相比均无显著差异。在采摘盛期收集的各处理区茭白样品中,均未检测到相应农药残留。在茭白胡麻斑病一般发生或者重发年份,可在发病初期施用42.4%唑醚·氟酰胺悬浮剂2 000倍液或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间隔7~10 d用药两次;轻发年份则不建议施药防治。  相似文献   

5.
 1983年我们在湖南醴陵县白兔潭乡进行稻瘟病试验时,在水稻叶片上发现一种明显不同于稻瘟病的病斑。  相似文献   

6.
自2005年来,水稻胡麻叶斑病在河北省冀东沿海稻区成为水稻的主要病害。该文分析了水稻品种、肥水管理、气象条件、土壤营养状况、耕地质量、水稻条纹叶枯病等因素与水稻胡麻叶斑病发生的关系,结合当地实际,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在1961和1962年春季进行谷粒和稻节中病菌,在不同条件下存活力的试验。以经过洗涤的材料在24—28℃,保湿条件下,5—7天后,用显微镜观察,有孢子出现为存活的标准。1961年1月5日以500粒上午早糙病稻谷为一组,在低洼稻田中分别作表工所列的各项处理。  相似文献   

8.
茭白胡麻叶斑病发生普遍且严重,已成为茭白的常见病害。为了明确病原菌,先后从茭白主产区采集胡麻叶斑病病叶,各产区分离纯化5~10株病原菌。通过对菌株DNA的内转录间隔区ITS基因、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PDH基因、延伸因子EF-1α基因的序列进行分析。结合形态学观察、致病力测定等方法对茭白胡麻叶斑病病菌进行鉴定。结果表明,茭白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为稻平脐蠕孢Bipolaris oryzae,与水稻胡麻叶斑病病原菌一致。本文的研究成果可为茭白胡麻叶斑病的防治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玉米圆斑病菌为害玉米果穗,引起穗腐,并可随种子传播(雷切森:《种传真菌注释名录》,1979年版)。过去陕西省未见此病,后因种植带菌杂交玉米西单三号和自交系吉63带菌种子,1977年起相继在陕北洛川、黄陵等县发生。作者利用洛川的西单三号  相似文献   

10.
落葵(Baselaspp.),又称藤菜、木耳莱等。具有质地滑嫩,味鲜并有清热凉血,解毒缓泻之功效,可入药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其种植面积逐渐增大。但是,据笔者多年观察,落葵极易感染紫斑病(Phyll0StictaSP.),病叶率一般在50%左右,重者达刀%以上,造成严重的损失。为此,笔者1993年在广州天河区石牌、五山等地对落葵紫斑病发生规律进行了初步考察,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症状据调查观察,此病在落葵整个生长期间都会发生危害,主要为害植株叶片;也能侵染叶柄、茎秆和分枝。落葵感染此病之后,叶片初期出现褪…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规流行学方法研究了白菜黑斑病病斑的产孢量。结果显示,影响白菜黑斑病病斑产孢有许多因素:病斑日龄、保湿时间、光照、温度。病斑在6~9日龄时产孢能力较强。其中,8日龄病斑的产孢能力最强,而1~3日龄病斑产孢能力较弱;保湿时间对于产孢有较大影响。6~8 h时病斑几乎不产孢,14 h后病斑开始大量产孢;在直射光下病斑产孢最多,病斑在黑暗条件下比散射光条件下产孢能力强;白菜黑斑病菌在8~25℃的温度范围内均可产孢,25℃最适合产孢,达到28℃时孢子基本不再产生。  相似文献   

12.
13.
在佛罗里达州,水稻主要种植在亚热带气候下的有机土壤中.这种土壤富含有机质而植物可利用硅(Si)含量低.1987和1988年分别用硅酸钙炉渣按0、5、10和15Mg/公顷用量撒施.1987年,使用硅酸钙炉渣后,稻瘟病比对照减少30.5%,胡麻斑病减少15.0%.1988年,稻瘟病和胡麻斑病分别比对照减少17.4%和32.4%.硅渣-病情和硅渣-产量关系可用线性方程和二次方程分别描述。且相关显著(P<0.05).在水稻秸秆样本中,只有硅(Si)含量随着硅渣使用量增加,而比对照显著增加(P<0.05)。钙(Ca)则不表现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表明硅含量是病害强度降低的原因.  相似文献   

14.
 茭白叶枯病俗称胡麻斑(Bipolaris zizaniae=Helminthosporium zizaniae),是茭白上的主要病害之一.一般年份病叶率60-80%,严重者达100%,影响产量1-2成。  相似文献   

15.
侯天爵 《植物保护》1997,23(2):24-25
经鉴定胡卢巴灰斑病病原菌为尾孢属真菌CercosporatraversianaSacc.,该病及病原真菌在国内尚未见报道。文中简要描述了病害症状及病原菌的形态特征。用吸水纸法对发病田播种用的种子及当年病田所产种子进行样品检验,带菌率分别为15%和48%。初步认为种子带菌是病害发生的重要初侵染源  相似文献   

16.
 稻瘟病菌和胡麻斑病菌的碳氮营养有明显的差别。
稻瘟病菌对碳源利用的顺序是:麦芽糖、葡萄糖 > 果糖、蔗糖 > 乳糖、淀粉 > 木糖 > 门冬酰胺、半乳糖、阿拉伯糖,不能利用甘油。胡麻斑病菌利用碳源的顺序是:麦芽糖、乳糖 > 淀粉 > 蔗糖 > 木糖 > 葡萄糖、果糖、半乳糖 > 阿拉伯糖,不能利用门冬酰胺和甘油。  相似文献   

17.
陈殿元  孙艳梅 《植物保护》2019,45(2):253-256
通过现场观察和室内饲养的方法, 对地锦斑蛾Illiberis consimilis Leech, 1898的形态及周年发生规律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 地锦斑蛾在吉林市1年发生1代, 以茧内蛹在地锦植株下落叶层中越冬。每年3月末成虫羽化, 于4月上旬产卵于地锦枝蔓表皮、芽眼、分枝及卷须上, 4月中旬至5月上旬卵孵化, 幼虫取食五叶地锦叶片、山葡萄叶片和果穗, 将叶片吃成孔洞或吃光。本文对地锦斑蛾提出了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8.
香梨优斑螟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香梨优斑螟对库尔勒香梨危害严重,是近几年发现的果木新害虫。经观察研究该虫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树干翘皮等处越冬。各代幼虫全历期依次为56.04、46.73和240-270天。实行植物检疫和成虫发蛾高峰期用糖醋液诱杀或用敌杀死、功夫等农药3000倍夜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甜菊叶斑病     
张金兰  曾庆财 《植物检疫》1993,7(4):278-279
甜叶菊 Stevia rebaudiana 又称蜜菊、甜草,为多年生菊科泽兰属的草本植物,我国70年代末作为一种糖料作物从日本引种。黑龙江省农垦外贸公司1991年6月从日本引进一批甜叶菊苗,以提高和改良其品种,隔离种植在牡丹江农场管理局海林农场。经生育期追踪检疫,发现了甜菊叶斑病 Septoria steviae。  相似文献   

20.
黑斑红毛斑蛾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斑红毛斑蛾(Phauda triadum Waluer)是薜荔(Ficus pumila L.)上的主要食叶害虫。在江西一年发生一代,以三龄幼虫在寄主叶片或枝条上越冬,翌年2月开始活动、取食。结茧期为4月下旬初—5月上旬;成虫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初;卵发生期为5月下旬初—6月上旬;幼虫孵化期为6月上、中旬。幼虫孵化后经少量取食即以一龄幼虫越夏。9月初秋凉后,幼虫进入二龄,10月中旬进入三龄,并以此虫龄越冬。卵期10—11天;幼虫期304—328天;茧期27—30天;成虫寿命9—15天。幼虫孵化末期是药防治的最佳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