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由当地分离纯化并回接有效而获得的4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通过形态、生理鉴定,表明与慢生型菌株有明显差异;在菌株与大豆品种亲和性的盆栽试验中,其中A034菌株与“徐州四号”、A032与“东解选”大豆品种间具有良好共生效应;其株高、茎叶干重及含氮量、株瘤数与瘤重、及固氮酶活性等,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对照;固氮率分别提高为48.1%与44.5%。 相似文献
2.
3.
4.
大豆与快生型及慢生型根瘤菌配对选优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了快、慢生型大豆根瘤菌与不同大豆品种共生固氮体系的配对选优,结果表明:不同大豆品种与不同类型大豆根瘤菌株之间亲和性不同。沈农25104、哈7799、黑农26和合丰25等品种与快生型大豆根瘤菌 QB113具有很强的亲和性;铁丰18、长农6、哈7799、黑农26、合丰25等品种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 B16—11C 有较强的亲和性:而开育8等大豆品种则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61A76(美国)有较强的亲和性。接种大豆根瘤菌配合使用启动氮,对促进六豆与根瘤菌共生体系固氮活性和大豆籽粒产量的提高有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由当地分离纯化并回接有效而获得的4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株,通过形态、生理鉴定,表明与慢生型菌株有明显差异;在菌株与大豆品种亲和性的盆栽试验中,其中A034菌株与“徐州四号”、A032与“东解选”大豆品种间具有良好共生效应;其株高、茎叶干重及含氮量、株瘤数与瘤重、及固氮酶活性等,均明显高于不接种对照;固氮率分别提高为48.1%与44.5%; 相似文献
6.
<正>已知大豆根瘤菌都是慢生型菌株。1982年,美国H.H.Keyser等人首次报道从我国采集的试样(土壤和根瘤)中分离出快生型大豆根瘤菌。1985年我们也从新疆阿克苏地区乌什县种植的晋豆83大豆的根瘤中分离到两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编号为QXA001和QXA019。以北京农业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微生物专业快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205和慢生型大豆根瘤菌USDA6为对照研究表明,QXA001和QXA019的许多特性基本与USDA205相似。 相似文献
7.
26株快生型大型大豆根瘤菌(R.fredii)与我国25个栽培大豆品种共生试验表明:R.fredii能与我国栽培大豆有效共生,固氮酶活性[C#-(2)H#-(4)]一般在3~6nmol·L#+(-1) g#+(-1) h#+(-1),接种在跃进5号、山宁2号、鲁豆4号、民权圆蛋粒和上海早毛豆等品种上共生效果与慢生型大豆根瘤菌B.japonicum 15006(P.R.C. 005)相当或超过之。但R.fredii对大豆品种的选择性更明显,26个菌株的接种有效率平均为49%,其中15067(USDA191)为89%。4株R.fredii接种在夏大豆跃进5号、鲁豆4号和山宁2号上的田间小区实验每亩增产大豆10.6~32.1kg,增产幅度9.4%~31.4%。大田接种平均每亩增产大豆22.1kg。 相似文献
8.
ACC脱氨酶对大豆快生根瘤菌及苜蓿中华根瘤菌共生固氮与竞争结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大肠杆菌S17-1与根瘤菌进行两亲本接合转移,将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的ACC脱氨酶基因导入大豆快生根瘤菌HH103,在苜蓿中华根瘤菌Sm1021中过表达ACC脱氨酶基因,探讨ACC脱氨酶对根瘤菌共生固氮及竞争结瘤的影响。结果显示:接种过表达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Sm1021,宿主植物地上部分鲜质量与结瘤数量有所增加;接种外源导入ACC脱氨酶的重组根瘤菌HH103,能够增加结瘤数,提高植物地上部分干质量且竞争结瘤能力增强。但是,接种2种重组根瘤菌后,宿主植物的根瘤鲜质量和根瘤固氮酶酶活性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9.
洪湖市土壤中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多样性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从湖北省洪湖市土壤中分离纯化了92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用来自8个取样地点的12个快生型典型菌株和1个慢生型菌株的抗血清检测了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群体的抗原构成。其中65株菌归入15个血清型,20.7%属于USDA205型,15.2%为Ad301(1)型。有27株不与已知抗血清反应,为未知的血清型。对供试菌株质粒进行的快速检测结果表明,各菌株均含有2~6个质粒,其中最大的质粒在500Md左右。含4个质 相似文献
10.
11.
16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生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特性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何正国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1997,16(3):211-219
以快生型大豆根瘤菌标准菌株USDA205为对照,对自我国吉林处和湖北省土壤中分离的15株快生型大豆根瘤菌的培养特性,碳氮源利用、生长速度、耐盐性、PH适应范围、天然抗一、质粒图谱、G+C克分子、血清学特性和共生固氮效率进行了系统的对比研究,并选择2个随机引物经PCR扩增比较分析了供式菌PAPDS扩增谱带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12.
以猪痢疾密螺旋体超声裂解冻融物作抗原进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了感染猪血清中的抗猪痢疾密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最适条件为:抗原10微克蛋白/毫升,血清稀释度100倍左右,酶标结合物1000倍左右。对103份感染猪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和平板凝集试验对比测定表明,两法呈高度正相关,而且前法多检出8.74%的阳性样品。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比平板凝集试验更敏感,有可能成为猪痢疾诊断的一种快速方法。 相似文献
13.
紫云英根瘤菌的质粒特征及内源抗药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2个野生型紫云英根瘤菌菌株的质粒和抗性基因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紫云英根瘤菌菌株都含有1-4个数量不等的质粒,其分子量变幅在18.5-300Kb之间。大部分野生型分离菌具有不同程度的抗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四环素和链霉素的能力;其中抗庆大素和抗卡那霉素的能力超出一般快生型根瘤菌的许多倍。对菌株HR104的热处理消除试验结果表明,抗庆大霉素的因子与其中的一个巨型质粒(p104c)相关。用消除质粒p104c的突变株回接寄主植物仍能够形成有效根瘤,说明该质粒的存在与共生固氮过程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盐胁迫对四园林绿化树种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用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一年生苗木乌柏(Sapium sebiferum(L.)Roxb)、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黄栌(Pistacia chinensis Bunge.)、法桐(Platanus orientalis L.),研究了四园林绿化树种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和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变化以及叶绿素与丙二醛、脯氨酸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叶绿素a和总叶绿素含量均随盐胁迫程度的增加而降低,但叶绿素a和b降解的幅度以及叶绿素a/b值并不星现单一的变化趋势。相关分析表明.四树种总叶绿素含量与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含量负相关,说明盐胁迫下叶绿素的降解与膜脂过氧化存在着密切的关系.乌桕、栾树叶片中Chl与Pro含量星正相关;而法桐、黄栌则负相关,游离Pro的积累对叶绿素的合成与降解并未起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15.
杨欣同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88,(2)
对普通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叶绿素含量的遗传研究表明:白肋烟与大青烟都是正常绿叶烟核基因隐性突变的产物。白肋烟与正常绿叶烟的差异主要由两对重迭基因Yb_1-yb_1和Yb_2-yb_2造成,另有一些微效基因参与作用;大青烟与正常绿叶烟的差异主要决定于一对基因D-d。因此,正常绿叶烟、大青烟和白肋烟的基因型分別为Yb_1Yb_1Yb_2Yb_2DD、Yb_1Yb_1Yb_2Yb_2dd和yb_1yb_1yb_2yb_2DD。 相似文献
16.
用黄色八叠球菌、金色微球菌、根癌农杆菌和萤光假单胞杆菌作指示菌,同时用家蝇幼虫作指示昆虫,对产苏云金素的4株苏云金杆菌发酵物的毒力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两种测定方法所获得的抑菌圈大小与校正死亡率成正相关,但微生物测定法要快速、省材。尤其是用黄色八叠球菌为指示菌的微生物测定法比用其它几种指示菌时所出现的抑菌圈要清晰、透明,容易测定。选用这一指示菌来测定苏云金杆菌所产的苏云金素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在武汉地区七、八月的气候条件下,水稻剑叶的a/b呈现出7:00-9:30的高比值,午后15-17点比值降到最低,傍晚又略有回升。叶绿素a/b比值的日变化与叶绿素b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与叶绿素a则看不出相关性。短时间的恒温(30℃)与恒温加全光照或全黑暗,能改变这种变化的幅度和出现高低比值的时间,但仍表现出相似于自然光温条件下的变化节奏,说这明叶绿素a/b比值的日变化可能是植物长期适应外界环境条件所形成的一种内部节律,不易为短时间的温光等条件的改变而消失。 相似文献
18.
二甲亚砜和丙酮混合法测定叶绿素含量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法是测定叶绿素含量的一种方法,是在Arnon的丙酮法和Hiscox等的DMSO法的基础上改进而成,可称之为二甲亚砜和丙酮混合法,简称混合法。该法的吸收光谱与Arnon法完全一致,峰值均位于662mm和430mm,故计算公式仍采用Arnon公式。混合法测得的叶绿素a、b含量,叶绿素总量以及a/b比值均与Arnon法基本接近,无显著差异。该法具有测定准确,提取速度快,适于大批量样品测定和提高工效的优点。 相似文献
19.
绿茶恒温烘干中水分与叶绿素的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绿茶恒温烘干过程中叶绿素与水分的变化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烘干过程中,水分含量呈线性变化;叶绿素在烘干前期和后期表现为相对的高速降解,但叶绿素含量在烘干过程中(特别是中期)却呈现出波动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