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陆地棉品种间F2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陆地棉品种间F2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钱大顺许乃银张香桂(江苏省农科院经作所南京210014)杂交棉在提高产量和改善品质方面具有突出表现。目前,棉花制种的指示性状法、化学杀雄法、昆虫传粉法、二系法和三系法等仍在探索和完善之中,人工去雄授粉法是目前生产杂...  相似文献   

2.
陆地棉杂种优势的研究和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省棉田面积1000万亩左右,90%以上为粮棉两熟栽培。由于枯萎病遍及全省主要棉区,常规棉种植面积逐年缩小,现有抗病品种在早熟、高产和品质方面又往往不能兼顾。 本研究以短期内提供能在生产上应用的优良棉种为目的,通过品种间杂交,筛选强优势组合。要求杂种一代具有早熟、高产、优质、抗病四项优势,杂种二代优势下降较小,仍有一定利用价值。利用杂种优势,发展棉花生产。 经过和方法 本研究从1985年开始,在南京和睢宁基点进行。1985~1986年共配制146个杂交种並进行杂种  相似文献   

3.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系和4个常规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杂种优势及其与配合力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杂种F1具明显优势,28个组合所研究的15个性状全部具有中亲优势,6个性状具有高亲优势,4个性关具有竞争优势;杂种F1各种性状的竞争优势分别与父本、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值,父母本一和效应平均值和组合特殊配合力效应值均有不同程度的相关,而以父母本一般配合力效应平均值与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4.
应用部分双列杂交轮回设计,分析了11个陆地棉品种的籽、皮产量、衣分、籽指、纤维长度、强度的配合力和22个组合产量及其组分性状、纤维长度、强度、全生育期的杂种优势。结果表明;中12、徐州184、鲁3389、泗棉2号的产量性状GCA效应较大,可作为高产育种材料,而中378、徐州141、冀1041纤维品质性状GCA效应较大,可作为优质育种材料。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中长绒杂种优势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陆地棉主要经济性状杂种优势表现及其规律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7.
以7个显性无腺体陆地棉品和4个常规品种为材料,按NCⅡ设计,对28个组合的F1及亲本进行了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杂种一代的产量构成与亲本明显不同,其产量构成因素中对皮棉产量贡献的大小依次是单株铃数〉铃重〉衣分;而亲本中为衣分〉铃重〉单株铃数。  相似文献   

8.
就22个杂交组合的产量性状和品质性状等,测定了平均优势和对照优势。22个组合F;单株皮棉产量平均优势有21个组合为正向优势,对照优势有19个为正向优势,其中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12×鲁3389平均优势为50.23%和39.77%,对照优势为37.19%和35.54%,达到极显著水平。根据单株皮棉产量测定了11个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和2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11个亲本一般配合力为正向效应的有5个,其中较高的有中棉12、鲁3389和徐州184,依次为1.435、1.340和1.295。22个组合中有12个组合的特殊配合力为正向效应,其中较高的有中棉378×豫棉4号、中棉117×泗棉2号和中棉378×华农8407,依次为3.109、2.903和2.559。  相似文献   

9.
10.
11.
陆地棉微茎尖培养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陆地棉无菌苗的微茎尖(0.5~1.0mm)进行了培养,结果表明,MS较SH具较好的成苗效果,活性炭显著地促进了茎尖成苗,不同激素水平对成苗率和苗的发育有不同影响,在使用的碳源中,葡萄糖明显好于蔗糖,光下萌发的幼苗茎尖易于培养成苗,陆地棉茎尖培养在供试品种间没表现出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2.
转基因抗虫组合在棉花杂种优势利用中增产原因剖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通过两年一点 7× 7半双列杂交试验 ,对转基因抗虫棉杂种优势的增产原因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参试 6个抗虫杂交组合 (共有 2 1个杂交组合 )中有 5个在籽、皮棉产量杂种优势居前 5名 ,这主要是由于外源抗虫基因的存在 ,增加了单铃种子数、单株成铃数和平均单铃重等的缘故。  相似文献   

13.
特早熟陆地棉的遗传效应及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5个特早熟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 L.)品种进行完全双列杂交,分析了其农艺经济性状的配合力、遗传效应及其杂种优势。五个亲本品种的产量、早熟和纤维品质等主要性状的一般配合力和特殊配合力效应均达到(极)显著水平。产量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早熟性状以加性效应为主,显性效应也相当显著,纤维品质以加性效应为主。同时环境因素对各性状均有极显著的影响效应。杂种优势分析表明,F1代的产量性状以皮棉产量的优势最强,平均为30.71%;子棉产量的优势次之,平均为25.02%;单株结铃数、单铃重、衣分的平均优势分别为16.47%、4.30%和4.10%。生育期和霜前花率等早熟性状F1代的优势比较明显,均表现早熟。纤维品质性状优势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14.
利用6个棉铃性状具有较大差异的陆地棉品种(系),按照完全双列杂交方式配制杂交群体,应用加-显遗传模型估算该群体铃-叶系统各组分(子棉、铃壳、对位果枝叶)干物质重不同发育时期的杂种优势表现,并对不同组分杂种优势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多数铃期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正向平均优势,但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趋于减弱;铃龄l0d时铃重具有极显著的正向超亲优势,此后下降,到成熟吐絮时达到显著的负向超亲优势.铃壳重的超亲优势以负向为主,除铃龄17d外,其余时期的平均优势表现为极显著的正值.铃龄45 d对位果枝叶重的平均优势和超亲优势达到最大,平均值分别为8.64%、6.54%,优势组合率分别为100%、86.67%,而其他时期趋于0或为负值.铃龄17d的铃壳重与铃龄45 d、52d的铃重超亲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铃龄17d对位果枝叶重与铃龄17d、24d和31d的铃重超亲优势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表明铃龄17d对位果枝叶、铃壳的发育状况对后期铃重的提高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春黄瓜早期产量及其次级构成性状的配合力分析以及杂种F#-1早期产量与双亲诸性状均值的逐步回归分析,确定单株早期产量、早期采瓜数、早期主蔓雌花数、总分枝数、初花期植株叶片数及第一雌花节位为综合选择的目标性状。本着克服选择时性状的相关及一些重要经济性状遗传力很低的现象,构造出了3个遗传力极大化的典范性状,作为高效综合选择系统用于黄瓜早熟杂优利用时,将能大大提高亲本自交系的选择效率及对杂一代早熟性优劣做出可靠地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16.
高邮杂交鲫杂种优势利用及其遗传性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高邮杂交鲫(鲫?×白鲫?)的生长、生物学特性、食性、胚胎发育和遗传性状等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研究。一龄高邮鲫的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高101%,群体增重比双亲高99.6%;二龄高邮鲫的个体增重平均比双亲高90.5%,群体增重比双亲高97.8%。除此之外,高邮鲫还具有肉质好、含肉率高、抗逆性强和制种简便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植物BGLU基因在生物和非生物胁迫防御中起着重要作用,利用生物信息学手段对陆地棉(Gossypium hirsutumBGLU家族成员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对序列特征、保守域结构、染色体定位、启动子元件等家族特征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结合转录组数据和qRT-PCR分析了BGLU基因家族的病菌胁迫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共鉴定出53个陆地棉BGLU基因,根据系统发育进化关系分为6个亚族,部分基因在病菌胁迫下特异性表达。荧光定量和转录组测序结果表明,GhBGLU5GhBGLU14GhBGLU18GhBGLU26GhBGLU34在抗病棉花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感病品种,推测这些基因正向调控棉花黄萎病抗性。上述结果为进一步分析棉花BGLU家族基因的功能以及分子机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籼型杂交水稻的优势是普遍存在的,不同性状有明显差异。在研究的20个组合19个性状中,以产量的正向优势最强,其次是单穗谷重,再次按粒重、穗长、顶3叶叶面积、每穗实粒数、株高、成穗数、结实率、每穗总粒数的顺序递减,而全生育天数为负向优势。杂种F1的全生育天数、穗长、顶3叶叶面积、穗数、粒数、粒重、单穗重及产量与对应恢复系呈显著或极显著相关。随着恢复系产量的提高,杂种F1亦随之提高。当恢复系产量达到一定水平后,品种间的杂种F1产量超父优势不强;但籼粳交后代的恢复系,其F1的产量超父优势明显。恢复系产量结构类型的差异对杂种F1产量优势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9.
陆地棉棉秆解剖构造和基本密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棉秆的解剖构造、纤维形态、组织比量、基本密度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棉秆构造与阔叶散孔材构造很类似,棉秆木质部含量为81.46%,木纤维含量62.22%;棉皮纤维长度1 654μm,长宽比96,壁腔比0.98;木纤维长度1 023μm,长宽比52,壁腔比0.5;棉秆各部分基本密度为根部0.353 g.cm-3、地表处0.388 g.cm-3、高40 cm处0.319 g.cm-3、高80 cm处0.272 g.cm-3。从测定结果来看,木纤维含量高,纤维长度长、长宽比大、壁腔比小于1,是很好的造纸和纤维工业用材。另外结合我国木材资源紧缺以及材料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为棉秆的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陆地棉基因组精细定位需要更加丰富的分子标记,为了阐明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资源开发利用的前景,对GenBank数据库中陆地棉表达序列标签(EST)和基因组序列(GSS)进行分析.下载GenBank数据库中公布的陆地棉EST序列及GSS序列,利用DNAStar软件进行叠连群构建及其候选SNP位点分析.结果表明:陆地棉EST序列307414条及GSS序列242015条,EST序列构建3737个叠连群,序列累计10477241 bp.由4条及以上序列组成的叠连群累计序列长度为3761800 bp,发现候选SNP位点1007258个,叠连群平均出现1个SNP位点最低频率为2.32%.GSS序列共构建1517个叠连群,序列累计1625700 bp,发现SNP位点574296个,叠连群平均出现1个SNP位点最低频率为9.18%.陆地棉的EST和GSS均有频率较高SNP位点,GSS出现SNP频率高于EST序列,开发SNP引物3254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