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2月初以来,北京的平均气温降到了零度以下。但寒冷的天气并没有影响《小康》杂志社为举办“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的火热举办。 12月8日-9日,由《求是》杂志社批准、《小康》杂志社主办的“2005首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在北京京西宾馆隆重举行。论坛以“全面小康的指标与实践”为主题, 以“研讨、沟通、创新、合作”为宗旨,通过官产学的高峰对话和活动,总结与展示全面小康建设经验与成果,共商建设全面小康、构建和谐社会大计。  相似文献   

2.
寇杰 《内蒙古林业》2007,(11):47-47
近日,从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四部门联合下发的《关于表彰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的决定》中获悉,内蒙古喀喇沁旗、杭锦后旗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荣誉称号,喀喇沁旗的王爱忠、张云两户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3.
张琦 《中国林业》2014,(2):51-51
自古以来,“乡”字被寄予着各种含义的期许,既蕴含着“乡音无改鬓毛衰”的殷切思念,又掺杂着“月是故乡明”的赞美与依恋。而今,“记得住乡愁”和“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提出,则赋予了这个古老的汉字新生的含义,是弘扬生态文明大环境下对“人”尊重的意义彰显。  相似文献   

4.
在有五百多号职工、一千七百多口子人的乌苏林场,提起工会副主席康万瑞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老职工称他“小康”,其实他也不小了,已经五十四岁了,只是他在老职工的心目中还是当年那个稚气未脱的“小康”;青年人则称他为“康老师”,这不是他曾当过老师的缘故,更重要的是他能同青年人侃得来、玩得来,青年人都喜欢同他相处,把他当成了良师益友。除此两种称谓之外,按理应该还有一个“康主席”的称呼,但是遗憾的很,在乌苏林场几乎听不到“康主席”这三个字,大概是林场的男女老少已经喊惯了“小康”、“康老师”这样的称呼,忘记…  相似文献   

5.
《浙江林业科技》2007,27(5):67-67
近日,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以林造发[2007]190文下发了《关于表彰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的决定》,浙江省临安市、宁波市鄞州区、安吉县、德清县、绍兴县、江山市6个县(市、区)、40个村、421户农户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6.
一、充分认识绿化工作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加快绿化步伐、提高绿化水平的紧迫感,责任感和自觉性。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共同关心的问题,保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越来越受到普遍的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协调共进,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理想追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加快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的要求和期望越来越高。以前“温饱”阶段,我们抓的是“粮棉油”,后来,时代发展了,人们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当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时,又有了新的更高层次的要求,“小康梦成真,…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七大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内容来提出,要求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促进生态修复,使“生态文明观念在全社会牢固树立。”我们江苏省阜宁县将紧紧围绕十七大的战略部署,积极响应中央四部委提出的“创绿色家园,建富裕新村”的号召,在全县开展“建绿色小康村,创全国绿色小康县”活动,努力实现绿色小康。  相似文献   

8.
目前,我国经济正从温饱向小康生活水平过渡,不少地方已经实现了小康,伴随而来,合乎规律地一个家庭住房装饰装修的热潮正在悄然兴起,漫卷千家万户。 这种举国上下的装修热潮,既然是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过渡时期的产物,也就必然地打上“由温饱向小康过渡”的时代烙  相似文献   

9.
晋城市(泽州县)从实践中不断探索,在全省率先走出了把农村生态园林化和小康建设结合起来,同步规划、同步实施的路子,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成绩,山西已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他们的经验。泽州县位于太行山南端,总面积305.6万亩,辖10镇16乡,638个行政村,50万人。这里交通方便,煤铁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发达,小康建设起步较早,发展速度较快。九十年代初,作为全省农村双文明建设示范区,晋城市郊区就已具备了由温饱型向小康型跨越的条件。“八五”期间,按照“全面规划、分类指导、典型示范、梯次推进、整体发展”的思路,巴公镇的东四义村、陈沟乡的山耳东村、李寨乡的西尧村等一批先富起来的村,自觉地把生态园林化建设同小康建设结合起来,同步进行规划实施,既绿化美化了家园,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建起了绿色产业,产生了明显的社会经济效益。在他们的带动下,到“八五”期末,全县已建成高标准生态园林化小康示范村20个,150个村已初具规模。由于生态环境和投资环境同时得到改善,巴公镇被全国绿化委员会授予“全国造林绿化百佳镇”,被农业部命名为“全国乡镇投资环境100强”。生态园林化建设为小康村锦上添花,使全区农村经济建设上了一个新台阶,走上了高速度、高质量发展的轨道。一、实现在村生态园林化小康建  相似文献   

10.
又是一年春草绿,依然十里桃花香日前,国家环境保护部授予全国17个市(县、区)“国家生态市(县、区)”称号,安徽省宁国市榜上有名,宁国市还同时被国家环保部确定为第5批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地区,这是该市接连获得“全国绿色小康县”和“全国绿色小康模范县”荣誉后的又一殊荣。  相似文献   

11.
《技术与市场》2006,(4):9-9
新农村不能“只见村庄不见树”,生态建设要求农民提高植绿、护绿、爱绿意识。烟台市林业局有关负责人透露:今年要让15处镇驻地和100个小康村绿化达标。到2010年,全市50%的镇和1100处小康明星村、小康示范村、小康文明村达到绿化先进单位标准。  相似文献   

12.
“小康”,对于广大山区农民而言,近乎可望而不可及。但地处渭北旱原东北角的韩城绝大多数山区农民依靠花椒提前五年达到了“小康”,实现了多年的梦想。 花椒,是韩城的名优特产和拳头产品,已有千余年的栽培历史。1984年韩城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大力开发七分山,集约经营二分田,科学利用一分水”的指导思想,把花椒生产作为调整山区经济结构,帮助农民脱贫致富,实现农业经济翻番的支柱产业和  相似文献   

13.
地处革命老区的确山县三里河乡,昔日贫脊的荒山秃岭,如今变成了千顷“花果山”。年产水果50万公斤左右,畅销全县及湖北、山东、北京等地。这个乡的西部4个行政村,人均土地只有1亩多。今年以来,这个乡在实施“小康工程”中,积极引导农民扩大林果面积,向荒山要效益,走具有本乡特色的小康道路。他们大力提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国土绿化》2007,(3):21-21
近日,福建省绿化委员会办公室、省国有林场管理局决定在全省国有林场开展创建绿色家园活动。故县等16个国有林场成为第一批创建工作试点场.今后争取每2年创建省级绿色小康林场3个。规划至2020年创建省级绿色小康林场,占全省国有林场总数的1/3。同时。结合创建“绿色家园”活动。选择若干个林场完成2000万株花榈木、楠木和马褂木的育苗工作。从今年起。对创建工作成效显著的试点场由省绿化委员会等部门联合予以表彰.并授予“省级绿色小康林场”的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15.
位于哲里木盟科左后旗东南部的公河来苏木,今春兴起了营造以果树为主的经济林的热潮。全苏木近万名干部群众都积极投身于这一热潮中,男女老少,浩浩荡荡,修路、打井、建房,植树的劳动场面随处可见,使沉寂多年的大地又沸腾起来,这就是公河来苏木正在实施的“小康街”林果工程。“小康街”林果工程即是:全苏木在统一规划的基础上,各村选择条件较好的土地统一设计,在  相似文献   

16.
通化县位于吉林省东部山区,幅员3726.5平方公里,有林地面;积29.8万公顷,森林覆盖率80.5%,先后被评为吉林省“百万亩人工林先进县”、“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绿色小康县”、“全国封山育林先进单位”、“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单位”、“全国森林资源管理先进单位”和“国家级园林城市”。  相似文献   

17.
“八山一水一分田”的贵州,山川秀美、文化斑斓、资源丰富,发展的潜力巨大;然而,贵州的小康进程落后于西部、落后于全国,既要“赶”又要“转”,发展面临多重任务。现在,  相似文献   

18.
陈绍光 《云南林业》2006,27(4):14-14
富宁县按照“因地制宜、多能互补、综合利用、讲求效益”和“开发与节约并重”的建设方针,紧紧抓住“扶贫三项工程大会战”、“小康示范村”和“整村推进”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了对沼气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9.
小康之路哪里寻王春忠随着“三北”生态经济型防护林体系建设的顺利进行,科左中旗经济林有了飞跃发展。尤其是庭院经济和各种小果园的建设更为迅速,效益极其可观。特别是沙坨贫困地区农牧民建果园,搞庭院经济,为脱贫致富达小康找到了有效途径。新开河林场职工赵殿文,...  相似文献   

20.
晋城市是山西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是“绿色山西”建设两大示范区之一,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小康建设的排头兵。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必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明发展之路。这种要求呼唤着林业必须围绕小康、丰富小康、服务小康、扮靓小康,让人们喝上干净的水,呼吸上新鲜的空气,在山清水秀、天蓝地美、绿树成荫、草绿花红、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环境中愉快工作和幸福生活。正是这种新的形势和要求,为晋城市小康林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和重大的历史机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