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谭石林  陈再华 《中国麻作》1996,18(3):25-28,45
通过两年对7个要常规品系进行了全省区域试验,结果表明:KB2品种的丰产性特好,比推广良种7804每亩增产熟麻55.65公斤,增产22.42%,差异达极显著。纤维品质优良;抗病、抗性强,适应性好;生育性能稳定,生产上栽培一般不会出现早花。适应在全省麻区推广种植。光钝感品种KB2纤维产量比对照7804增产11.08%,在要光温中上具有较大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九·五”第一轮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1998年在全国红麻主产区的河南省信阳地区、福建省龙文区等具有不同生态条件的九省十点进行。参试品种(系)为KB11、KB2、743(CK)、福红951、福红952,闽红88/31、D92、浙3。本文对7省8点2年3重复的8个参试品种(系)纤维产量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几项变异来源进行LSD法测验及稳产性参数的估算,并结合其产量构成因素、抗逆性、生育期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所有参试新品种比对照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其中以KB11表现最好,平均纤维产量为248.85公斤/亩,比对照214.75公斤/亩增产15.88%,且其主要农艺性状、抗逆性、纤维品质均优于对照。闽红88/31的平均纤维产量比KB11与对照的增产率仅低0.05个百分点。KB2、福红952、浙3、福红951、D92依次比对照的增产幅度为:15.75%、15.67%、14.44%、13.15%、12.39%,其它性状大部分优于对照。所有参试新品种均适宜在长江、淮河流域麻区种植。  相似文献   

3.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4.
红麻新品种"红引135"在河南省经5年研究及生产示范结果表明:该品种不早花,纤维产量高,植株生长势强,麻株高大粗壮,生长整齐,出麻率高,抗病力强。小区试验比对照品种"青皮三号"增产12.7-20.7%。生产示范增产7.29-28.6%,其中春播平均增产18.5%;夏播平均增产12.2%,深受农民欢迎。该品种已通过河南省品种认定。文中还论述其生育特性,抗逆性等。  相似文献   

5.
本文是对红麻茎发育进行解剖研究的结果。研究表明:红麻茎韧皮纤维层,木质部的发育均以旺长期最快;束纤维横切面积是后分化大于先分化的纤维束,而单纤维横切面积则是先分化大于后化分的纤维;红麻茎木质部发育的速度往往数倍于韧皮部;不同肥料对麻茎生长的影响,N肥以生长前期影响最大,而K肥对麻茎发育的影响以旺长期效果最为明显,作为造纸原料的红麻更应重施K肥。  相似文献   

6.
中红麻10号(原名“KB2”)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1”与国内抗病材料“72-44”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亩产纤维303.85kg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248.20kg增产22.4%(春播);在1994-1995年广西区试中比当地适应性强的“系选青皮三号”平均增产13.2%;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亩产纤维248.58kg,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8%;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5.4%,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2的平均增产幅度在参试新品种中居首位,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6和1.42个百分点,也高于粤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全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2”是一个集高产、抗病、抗体、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中红麻11号(原名“KB11”)系利用国外优良红麻种质“EV4l”与国内抗病材料“72-3”有性杂交选育而成的不早花裂叶型红麻新品种。在1993-1994年湖南省区域试验中平均纤维产量4332.75kg/hm^2,比对照湘红麻1号(7804)3723.00kg/hm^2增产16.4%(春播);在1997-1998年全国红麻区试中平均纤维产量3732.75kg/hm^2,比新对照粤-74-3增产15.9%,居首位;干茎产量比对照青皮三号平均增产23.6%,其增产幅度均达极显著水平。KB11的韧皮含量和硫酸盐纸浆得率比对照青皮三号提高3.3和0.22个百分点,也高于74-3;束纤维品质、单纤维长度和抗炭疽病性亦优于对照品种,抗倒性明显强于对照,表明“KB11”是-个集高产、抗病、抗倒、优质、适应性广于一体的纺织、造纸兼用的红麻优良新品种,经在全国示范试种.深受麻农欢迎。  相似文献   

8.
优质、高产红麻新品种福红991的选育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福红991是1985年以“7380”与莱阳红麻杂交,应用配合力育种理论和混合系谱法与穿梭育种法相结合的聚合育种新技术。于1997年育成的红麻优良新品种。1999—2000年,福红991参加国家红麻新品种联合区域试验,纤维产量比对照红引135增产11.5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经测试福红991纤维强力比对照红引135提高12.8%,表现出丰产性好、纤维品质优良、适应性广、抗红麻炭疽病等特点。具有较好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红麻(Hibiscus cannabinus L)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过去称洋麻,槿麻,台湾称钟麻。我国引种红麻的历史不长,主要是取其纤维,供织麻袋用,但麻袋国内用量有限。据测定,全杆红麻茎中韧皮占40%左右,麻骨占60%左右,麻骨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纤维。韧皮部分单纤维平均长度2.60毫米,全杆平均单纤维长度1.34毫米。据国外资料报导.  相似文献   

10.
李德芳  谭石林 《中国麻作》1999,21(1):20-21,29
利用红麻种子特殊颜色低产材料SCS1与高产抗病新品种KB2,KB11回交两次,从后代中选育出种子特殊颜色SCS11-06-1,SCS11-09等六个品系用74-3和KB2作双重对照,其中SCS11-06-1,SCS11-9表现突出。三三重复产量对比试验中,比74-3分别增产35.4%和37.5%,达到或超过KB2的产量水平。  相似文献   

11.
何仕渊 《中国麻作》1983,(2):21-21,36
富驿公社幸福大队五生产队1981年种植红麻11.8亩,总产9138斤,平均亩产774斤。其中1.01亩干板田,3月育苗,4月移栽,9月收割,交售熟麻681斤,折亩产674斤,亩产值326.89元,较直播的春麻增产38.39%,较大面积直播的夏麻增产57.42%,创全县红麻单产最高纪录。其技术措施是:  相似文献   

12.
两年黄麻长果种新品种(系)的区域试验表明,四个参试品种以089—1表现最优,纤维产量十点四重复平均折算亩产纤维179.15/公斤,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15.2%,这极显著水平,抗性较强,纤维支数402.5支,强力38.42kg/g,达优质纤维标准。在长江流域麻区出苗至开花108天左右,能收获种子,适宜在长江流域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黄麻圆果种新品种中黄麻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黄麻-号(原名C90-2)系1984年利用黄麻优良新品系71-8和79-51进行有性杂交,再与79-51两次回交,采用系统选择与定向选择相结合的方法,经六代选择于1990年育成的黄麻新品种。该品种有植株高大、高抗炭疽病、丰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等特征,适宜在全国各主要麻区推广种植。在1993-1994年品系比较试验中,两年平均纤维产量2814.00kg/hm^2,比对照增产14.32%,差异极显著;2002-2003年全国黄麻多点区域试验,纤维产量2808.00kg/hm^2,比对照品种粤圆五号(2472.15kg/hm^2)增产13.59%,增产极显著;纤维品质优良,纤维支数439支,纤维强力401牛顿/克,优于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4.
浙江省的黄麻、红麻地膜覆盖栽培试验、示范、推广已有四年。1981年仅萧山棉麻研究所、余杭县农业局二个试验点,面积2亩,平均亩产369.5公斤,比露地麻增产30%以上,初步显示了地膜植麻的增产潜力。1982年省统一组织各主产麻县开展试验,101个试验点,地膜覆盖面积71.96亩,平均亩产522.19公斤,  相似文献   

15.
1993—1994年湖南省黄麻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年黄麻长果种新品种(系)的区域试验表明,四个参试品种以089-1表现最优,纤维产量十点四重复平均折算亩产纤维179.15公斤,比对照宽叶长果增产15.2%,达极显著水平,抗性较强,纤维支数402.5支,强力38.42kg/g,达优质纤维标准。在长江流域麻区出苗至开花108天左右,能收获种子,适宜在长江流域麻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6.
通州市是江苏省的红麻主要产区。常年种植面积5万亩左右,主要品种是“青皮三号”,由于种植年代久,已严重退化,普遍发生早花。1991年从中国农业科学院麻类研究所引进“红引135(即BG52—135)”试种,表现很好。1992—1994年在全市6个乡进行生产示范种植,三年累计种植面积5万多亩。均未出现早花,表现麻株高大粗壮、纤维产量比“青皮三号”高。据80多个种植户的调查,均比“青皮三号”增产,增产幅度为14.9-48.4%,故这一品种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7.
洪建基 《中国麻业》2002,24(4):8-10
红麻是我国主要的麻纺原料作物,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黄河、淮河流域、长江中下游和华南地区。红麻属常异交作物,天然杂交率较高,在一般栽培条件下,易混杂退化,生产上需不断进行品种更新。红麻是短日照作物,北方麻区不能就地留种,需年年向福建及两广调种,福建是我国红麻种子主要生产基地之一,本省选育红麻良种供北方种植,可发挥“南种北植”的增产效果,本所多年来选育的红麻良种在北方麻区推广种植,取得了较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本文介绍我所自育的红麻良种,旨在为生产上推广应用红麻良种提供参考。1闽红82/34闽红82/3…  相似文献   

18.
1997—1998年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总结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汤清明  臧巩固 《中国麻作》1999,21(2):5-8,38
“九.五”第一轮国家红麻新品种区域试验于1997-1998年全国红麻主产区的河南省信阳地区。福建省龙文区等具有不同生态条件的九省十点进行。参试品种(系)为KB11,KB2,743(CK),福红951,福红952,闽红88/31,DO2,浙3。本文对7省8点2年3重复的8个参试品种(系)纤维产量结果进行了方差分析,并对几项变异来源进行LSD法测验及稳产性参数的估算,并结合其产量构成因素,抗逆性,生育  相似文献   

19.
“华苎3 号”是在新余麻与稀节巴杂交后代中选育出来的新品种。该品种产量高,在品系比较试验中比对照细叶绿增产21 .44 % ,在区域试验中与高产对照品种华苎2 号产量相当;纤维品质优良, 年均纤维细度在2100 支以上, 且三季麻的纤维细度均达1800 支以上,在品系比较试验中头, 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627 、1988 、2175 支,年均2263 支。在区域试验中,头、二、三麻的纤维细度分别为2492 、1984 和1944 支,平均2140 ;抗逆性强,对炭疽病亚免疫, 不感染花叶病, 抗旱耐渍,抗风性中等。  相似文献   

20.
●红引 1 35:1 996年通过省级新品种审定 ,1 998年获农业部科技进步三等奖。该品种为裂叶极晚熟类型 ,苗期茎杆淡红色、生长后期茎上部红色 ,中下部淡红色 ,叶柄淡红色。主要优点是高产稳产、抗病优质、种性稳定、南种北植正常营养生长期不早花、耐肥抗倒伏、适应性广。纤维亩产 2 2 3.9kg,比对照青皮 3号增产 1 8.8% ,干茎亩产 1 1 38.4kg ,比对照增产 1 6 .6 %。该品种从 1 998年始 ,被定为河南、安徽、浙江、广东更新换代新品种。●中红麻 1 0号 (原名KB2 ) :该品种茎绿色 ,裂叶 ,在长江流域及以北麻区种植 ,开花期为 1 0月上、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