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索海洋产几丁质酶微生物最佳的发酵组合。[方法]从唐山港曹妃甸港区海泥中分离筛选出2株几丁质酶活性强的菌株,研究不同的培养条件、诱变及组合发酵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通过紫外诱变产生的菌株的透明圈较大,直径在3~4 mm,但数量不多;培养基碳源以胶体几丁质最好,产几丁质酶的最适温度在32℃;pH在7.0~8.0产酶量最高;以蛋白胨和酵母粉为氮源对产酶的效果明显;添加Mn2+的培养基产酶能力最强;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诱变的菌株组合发酵产酶后,几丁质酶活性显著提高。[结论]在组合发酵中,选取高产酶培养条件、不同来源的菌株混合培养对组合发酵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一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响应面试验利用,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U。[结论]该研究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李军红  姜绍通  童洋洋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5840-15842
[目的]从富含油脂的土壤中寻找高产脂肪酶的真菌,以期为扩大脂肪酶的菌源提供材料。[方法]从上海市、河北省唐山、江苏省兴化、安徽省合肥地区土样中,经富集培养、平板筛选得到22株脂肪酶产生菌株,通过复筛得到1株脂肪酶活力较高真菌。根据《常见与常用真菌》对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不同条件对菌株产酶的影响。[结果]从富含油脂土壤中分离得到1株产脂肪酶能力较高菌株,根据菌落群体及个体形态,查阅相关鉴定手册,初步确定该菌株为黑曲霉。菌株产酶条件研究表明:其最适产酶条件为温度30℃,初始pH 7,装液量20%,最适碳源与氮源分别为淀粉和蛋白胨。[结论]为脂肪酶产生菌以及脂肪酶的工业化生产与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抗烟草黑胫病菌菌株ZY-19-2的鉴定及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鉴定抗烟草黑胫病菌的菌株ZY-19-2,并研究该菌株的发酵条件。[方法]从烟草根际土样中分离、筛选得到一株对烟草黑胫病菌有抑制作用的菌株ZY-19-2,根据形态特征对其进行了鉴定,并研究了不同培养条件下该菌株产几丁质酶的活力。[结果]该菌株为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该菌株的最佳发酵条件以1.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发酵液初始pH值为6.0,以1%蛋白胨为氮源,0.1%吐温80作为表面活性剂,发酵时间为60h,接种量为1%,摇床转速为120r/min,最高酶活达到0.216U/ml。[结论]通过对菌株ZY-19-2发酵条件的优化,为应用该菌株规模化生产高效廉价的几丁质酶、几丁质寡糖及对烟草黑胫病防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产几丁质酶菌株发酵产酶活性工艺进行优化。[方法]将筛选得到的1株产几丁质酶菌株G-254进行驯化培养,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对菌株产酶活的影响;进行响应面试验,以菌株发酵所产酶活为响应值,确定最佳的发酵产酶工艺条件。[结果]菌株G-254发酵产几丁质酶最佳发酵条件为,葡萄糖8%,牛肉膏料5%,硫酸镁0.07%,在此条件下获得的几丁质酶活为6.86 U。[结论]提高了菌株发酵产几丁质酶酶活,为后续工业化发酵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茶薪菇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方法]以茶薪菇为材料,探讨碳源、氮源、初始pH值、温度、转速和培养时间对茶薪菇产纤维素酶的影响,确定最佳发酵条件。[结果]麸皮为碳源时,茶薪菇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葡萄糖为碳源时产酶活力较低。(NH4)2SO4为氮源时,茶薪菇产纤维素酶活力最高,其次是酵母粉与蛋白胨。茶薪菇在pH值6.0时产酶活力最高。28℃以下时茶薪菇生长较缓慢,32℃以上时菌丝生长较快,但酶活力较低,30℃时产酶活力最高。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5 d时茶薪菇产酶活力最高。[结论]茶薪菇产纤维素酶的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麸皮5%,(NH4)2SO41%,初始pH值6.0,培养温度30℃,转速180 r/min,培养时间5 d,此条件下,纤维素酶活力达40.2 U/ml。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一株分离自柑橘粉虱座壳孢子座的淡紫紫孢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量、产蛋白 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为淡紫紫孢菌作为生物防治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将来自红江橙叶 片粉虱座壳孢子座上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 Folin- 酚法和 DNS 法测定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菌株 ZJPL1812 经形态学观察和 ITS 序列分析鉴定为淡紫紫孢 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最佳培养温度为 30℃、适宜 pH 值为 5.0~9.0;以磷酸 二氢铵为氮源、麦 芽糖为碳源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时产蛋白酶活性最高,以硝酸铵为氮源、可溶 性淀粉为碳源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 。【结论 】该菌株可以利用多种不同氮源、碳源,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能力 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所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较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培养基起始p H、碳源、氮源和发酵温度对高产纤维素酶菌株B.subtilis SD-76产酶的影响。[方法]通过正交分析确定菌株B.subtilis SD-76产纤维素酶(CMCase)的最佳培养条件。[结果]菌株B.subtilis SD-76产酶的最佳培养条件:培养基初始p H 6.8;培养基稻草粉浓度3.0 g/L;硫酸铵浓度3.5 g/L,发酵温度32℃。在最佳培养条件下,该菌株的CMCase活力达到462.34 U。[结论]为提高B.subtilis SD-76产纤维素活力和该菌株的工业产酶生产提供一定的参数和应用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一株分离自柑橘粉虱座壳孢子座的淡紫紫孢菌在不同培养条件下的生长量、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为淡紫紫孢菌作为生物防治剂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组织分离法将来自红江橙叶片粉虱座壳孢子座上的菌株进行分离纯化,结合形态学特性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进行鉴定,并采用Folin-酚法和DNS法测定其蛋白酶和几丁质酶的活性。【结果】菌株ZJPL1812经形态学观察和ITS序列分析鉴定为淡紫紫孢菌(Purpureocillium lilacinum),菌株最佳培养温度为30℃、适宜pH值为5.0~9.0;以磷酸二氢铵为氮源、麦芽糖为碳源时最有利于菌丝生长,以蛋白胨为氮源、蔗糖为碳源时产蛋白酶活性最高,以硝酸铵为氮源、可溶性淀粉为碳源时几丁质酶活性最高。【结论】该菌株可以利用多种不同氮源、碳源,具有广泛的酸碱适应能力和较强的环境适应性,所产蛋白酶和几丁质酶活性较高,表明其具有一定的生物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北冰洋产淀粉酶海洋细菌的筛选与鉴定及其产酶条件的优化。[方法]从156株北冰洋海洋细菌中筛选出淀粉酶高产菌株ArcB84A,并对其进行了菌株形态学鉴定、16SrRNA分子鉴定以及产酶条件优化。[结果]菌株ArcB84A属于交替假单胞菌属。菌株B84A的最佳产酶条件为:培养基起始pH值为7.0-8.0;最佳碳源为5‰葡萄糖;最佳氮源为5‰蛋白胨;TritonX-100、Tween20、Tween80等表面活性剂可以提高菌株淀粉酶活性,其中10‰Tween80的效果最为明显。[结论]该研究为海洋细菌淀粉酶的生产与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筛选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确定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利用几种黑曲霉进行产β-葡萄糖苷酶的筛选,得到1株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黑曲霉3.316。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确定产酶的最佳工艺条件,研究不同碳源(麸皮、可溶性淀粉、豆粕和米糠)在相同碳源浓度(2%)及相同发酵条件下对β-葡萄糖苷酶活力的影响。[结果]β-葡萄糖苷酶高产菌株的最佳产酶工艺条件为:麸皮2%,蛋白胨0.1%,KH2PO40.1%,初始pH值6.0。测得酶活力为152.20 U/mg。β-葡萄糖苷酶酶学性质的测定结果表明,反应液浓度为0.1 mol/L醋酸缓冲液时酶活力最高,最佳反应温度为55℃,pH为5.0。[结论]不同碳源对产酶有较大影响,麸皮做碳源时产酶最高。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产β-半乳糖苷酶的芽孢杆菌并对其产酶条件进行优化。[方法]从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具有β-半乳糖苷酶活性的菌株,对其进行鉴定并对其发酵产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该菌株被初步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该菌株的最佳碳源是乳糖,最佳氮源是牛肉膏和蛋白胨,Na+对产酶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当乳糖含量为1.20%,牛肉膏含量为0.63%,蛋白胨含量为1.04%时,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酶活可达3.68 U/ml。初始pH值为8.0,培养温度为45℃,接种量为2%,振荡培养17 h,该菌株所产β-半乳糖苷酶的酶活最高,为5.49 U/ml。[结论]该菌株在高温条件下生长旺盛,适宜生长pH值范围广,在生产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黄绿木霉菌(Trichoderma aureoviride sp.)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为几丁质酶工业提供新酶源。[方法]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以DNS法测定酶解后糖含量变化为指标,对发酵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在以2%胶体几丁质为碳源、2%蛋白胨为氮源、摇床转速为170 r/min时,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的最佳发酵条件组合:培养基的初始pH为5,接种量为8%,瓶装量为20 ml,在28℃下培养6 d。[结论]试验确定了黄绿木霉菌产几丁质酶最佳条件,为其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4.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及产酶条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寻求最适宜的纤维素分解菌产酶条件。[方法]通过菌种筛选与鉴定试验,研究5种碳源(麸皮、滤纸、葡萄糖、蔗糖和CMC)、5种氮源(蛋白胨、硫酸铵、草酸铵、硝酸铵、柠檬酸)、培养时间、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和5个培养温度(22、263、03、4和38℃)对微生物产酶的影响。[结果]从土壤、牛粪样品中共分离出17株微生物菌株,其中1株T2菌丝密集,菌落在PDA培养基上生长快,经鉴定为木霉菌。T2菌株最适宜的产酶条件是:碳源为麸皮、羧甲基纤维素等纤维素物质、氮源为蛋白胨和硝酸铵、培养时间为3~4 h、液体发酵培养基初始pH值为4~6、培养温度为26~34℃。[结论]T2菌株在30℃下培养时,相应的滤纸酶活力、CMC酶活力最高值分别为10.72和47.52 U/g。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来源于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几丁质酶基因chiA在枯草芽孢杆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以苏云金芽孢杆菌染色体DNA为模板,PCR扩增获取几丁质酶基因chiA,将其与枯草芽孢杆菌表达载体pHSG连接,构建重组菌,经IPTG诱导后,检测培养液中的几丁质酶活性。[结果]扩增得到几丁质酶基因chiA大小为2.5 kb。构建的重组菌对底物[4-MU-(GlcNAc)3]显示出一定的水解活性,培养液酶活约为2.8 U/ml,而pHSG空质粒转化子在同样条件下其培养液没有明显酶活。该重组酶的最适pH值为6.5,最适反应温度为50℃,与苏云金芽孢杆菌自身产生的几丁质酶性质一致。[结论]几丁质酶基因chiA能在枯草芽孢杆菌中成功表达,表达产物可成功分泌到细胞外。  相似文献   

16.
木霉几丁质酶和几丁寡糖的制备及提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木霉几丁质酶和几丁寡糖的开发应用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方法]由高产几丁质酶的木霉菌株YHS-1液体振荡培养得到木霉几丁质酶粗酶液,分别测定了木霉菌株YHS-1在不同时间、不同温度下的几丁质酶活值,优化木霉产酶条件。并研究了几丁寡糖的制备及提纯方法。[结果]供试木霉最佳产酶温度为35℃,最佳产酶时间为4 d,此时酶活值为55 U。几丁质酶粗酶液通过(NH4)2SO4分级沉淀、阴离子交换柱层析、SDS-PAGE提纯后可以达到层析纯,出现单一并且峰值很高的层析峰,电泳确认2条带,分别为几丁质外切酶和几丁质内切酶。几丁寡糖用初提纯的几丁质酶与过量的胶态几丁质反应得到粗溶液,再经过蛋白质沉淀和冷冻离心后得到纯化。[结论]建立了木霉几丁质酶和几丁寡糖的制备及提纯方法,为木霉几丁质酶和几丁寡糖的开发应用提供了必要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土壤中分离筛选获得了一株具有高产木聚糖酶能力的真菌Sp1.[方法]经过28S rDNA测序鉴定为赭绿青霉(Penicillium ochro-chloron ).通过对摇瓶发酵条件优化试验及酶特性研究.[结果]该菌株的最适产酶条件为:2;(W/V)粗制木聚糖+0.5;葡萄糖为碳源,0.44; KNO3+0.06;蛋白胨为氮源,发酵起始pH为5.0,150 mL三角瓶装液量为40 mL,转速为220 r/min,28 ℃下培养72 h木聚糖酶酶活可达387 U/mL.将菌株Sp1发酵所得粗酶液经过纯化后研究其酶学特性,酶最适反应pH为4.0,最适反应温度为55 ℃,在40 ℃,pH 2.2~6.0,酶活性稳定.终浓度为0.01 mol/L的Na+ 、K+ 和Zn2+ 对酶活有促进作用.[结论]所筛选的Sp1菌株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高活力纤维素酶产生菌,高效利用纤维素资源.[方法]从朽木和和纸浆样品中分离筛选出一株产纤维素酶活较高的菌株TY2.对其形态和18S rDNA特征序列分析鉴定为木霉菌(Trichoderma sp.).对菌株发酵条件及酶学特性进行研究.[结果] TY2菌株的最佳产酶条件为:1;滤纸+2;麸皮+0.5;葡萄糖为碳源,0.5;蛋白胨为氮源,起始pH 5.0,温度28 ℃,200 r/min,5 d,其CMCase和FPase活力分别达412.5 和100.3 U/mL.经分离纯化出TY2菌株内切β-葡聚糖苷酶.内切β-葡聚糖苷酶最适反应温度为60 ℃,最适反应pH为4.6,在50 ℃以下,pH 3.0~5.0,酶活性稳定,且在80 ℃仍具有降解CMC-Na的效果.同时研究发现铜离子、锌离子、钾离子和钠离子对内切β-葡聚糖苷酶的酶活有促进作用,而汞离子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所筛选的TY2菌株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