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故事     
《农家科技》2014,(9):76-76
两个和尚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山之间有一条溪,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不知不觉已经过了五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然。哪知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  相似文献   

2.
百事可乐     
《农村百事通》2006,(17):66-67
丑女与和尚丑女跟和尚同船渡河,和尚无意间瞅了丑女一眼,丑女立刻大发脾气:大胆秃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看良家妇女!”和尚一听,吓得连忙把眼睛闭上。丑女一见,更生气了:“你偷看我还不算,还敢闭上眼睛在心里想我!”和尚无法跟她讲理,又把脸扭到一边。丑女得理不饶人,双手叉腰,大声训斥道:“你觉得无脸见我,正好说明你心中有鬼!”公交车上的玩笑某人早上上班赶公共汽车,到站台的时候,汽车已经启动了。于是,他只好边追边喊:“师傅,等等我!师傅,等等我呀!”这时,一名乘客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冲他说了一句:“悟空,你就别追了。”下车再投一名美国…  相似文献   

3.
笑口常开     
不依不饶丑女跟和尚同船渡河。和尚无意间瞅了丑女一眼,丑女立即大发脾气:“大胆秃驴,光天化日之下竟敢偷看良家妇女!”和尚一听,吓得连忙把眼睛闭上。丑女一见,更生气了:“你偷看我还不算,还敢闭上眼睛在心里想我!”和尚无法跟她讲道理,又把脸扭到一边。丑女更来劲了,双手叉腰  相似文献   

4.
所谓哑联,就是不直接说出对联的内容,而是通过动作、物品、符号来含蓄表达对联的特定含义,它是人们智慧的结晶。一、戏谑哑联即景生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与佛印和尚是好朋友。他们志趣相投,经常相聚一起,吟诗作对,消遣娱乐。一天,他俩又泛舟长江,侃侃而谈。苏东坡忽然把手往岸上一指,笑而不语。佛印顺势望去,只见一条大黄狗正在啃骨头,顿有所悟,知道这是苏东坡出的哑联。意思是“狗啃河上和尚骨;”而“河上”与“和尚”谐音,这是苏东坡故意利用谐音戏谑他的。佛印不甘示弱,马上将自己手中题有苏东坡诗的蒲扇抛入水中。意思…  相似文献   

5.
人生四句话     
一位少年去拜访一位年长的智者。 少年问:“我如何才能变成一个自己愉快,也能给别人带来快乐的人呢?” 智者说:“我送你四句话吧!第一句话是,把自己当成别人。”  相似文献   

6.
《农村百事通》2011,(11):63-63
有两个和尚.分别住在相邻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于是.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突然有一天.右边山上的和尚去挑水。却没看到对商山上的和尚。第二天、第三天……第三十天也是一样,右边山上的和尚想:“朋友可能是生病了。”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那座山.  相似文献   

7.
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十八年。我深深感悟:乡镇干部的薪水、乡镇可用财力是本地农民创造税金转化的,可谓:“农民是乡镇干部的衣食父母”!我每每在心里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凭党性、良心善待农民”。  相似文献   

8.
我是农民的儿子,大学毕业后,在乡镇工作十八年。我深深感悟:乡镇干部的薪水、乡镇可用财力是本地农民创造税金转化的,可谓:“农民是乡镇干部的衣食父母”!我每每在心里告诫自己:“无论何时何地,都要凭党性、良心善待农民”。  相似文献   

9.
钓竿     
《饲料博览》2008,(11):I0040-I0040
有个老人在河边钓鱼,一个小孩走过去看他钓鱼,老人技巧纯熟,所以没多久就钓上了一满篓的鱼。老人见小孩很可爱,要把整篓的鱼送给他,小孩却摇摇头,老人惊异的问道:“你为什么不要?”小孩回答:“我想要你手中的钓竿。”老人问:“你要钓竿做什么?”小孩说:“这篓鱼没多久就吃完了,要是我有钓竿,我就可以自己钓,一辈子也吃不完。”  相似文献   

10.
金沙寺的和尚为“坐禅破睡”,近前都有紫砂壶中茶为伴,这小小的紫砂壶为和尚们早日修得功德圆满,似寺中晨钟暮鼓使人警醒。传说和尚们用的紫砂壶,是明代正德年间,宜兴湖滏金沙寺静智法师的布施。法师平日“闲静有致,时常和做缸瓮的陶工在一起,制壶选紫砂细泥捏成坯胎,用规范成圆形,挖空其中腹,  相似文献   

11.
“赵州茶”的典故出自《五灯会元》一书,说的是1100多年前,有两位僧人风尘仆仆来到河北赵州观音院。进得山门,拜见方丈。这老方丈法号从谂,因长期住持赵州观音院而被称为“赵州和尚”。只见这从谂问其中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答:“曾到”,从谂说:“吃茶去”。又问另一位僧人:“曾到此间么?”僧言:“不曾到”,从谂又说:“吃茶去”。事后院主问他:“为什么到过也说吃茶去,不曾到过也说吃茶去?”从谂叫道:“院主!”院主回答:“在!”从谂又说:“吃茶去”。“赵州茶”曾被后人视为是一则难以参透的公案,其实,它的真正的…  相似文献   

12.
“你真幸运”   一位探险家在森林中看到一位老农正坐在树桩上抽烟斗,于是他上前打招呼说:“您好,您在这儿干什么呢 ?”   这位农夫回答:“有一次我正要砍树,但就在这时风雨大作,刮倒了许多参天大树,这省了我不少力气。”   “你真幸运 !”   “您可说对了。还有一次,在暴风雨中闪电把我准备要焚烧的干草给点着了。”   “真是奇迹 !现在您准备做什么 ?”   “我正在等待发生一场地震,把土豆从地里翻出来。” 吹医术   三个外科医生争夸自己的医术。   第一个说:“我给一个男人接上了胳膊,他现在是全国闻名的棒…  相似文献   

13.
俗话说“一个和尚挑水吃,两个和尚抬水吃,三个和尚没水吃”。如今,这三个观点有点过时,现在是“一个和尚没水吃,三个和尚吃不完。”有三个离河边较远的庙,怎么解决吃水问题?笔者就三个庙的具体做法进行分析,希望对农药企业转变发展思路,战胜经济严冬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4.
《农家致富》2014,(6):63-63
上世纪60年代“我”“把方便留给别人,把困难留给自己”:70年代“我”“长大后就要做雷锋叔叔”:80年代“我”以螺丝钉精神为荣:90年代“我”有火热的学雷锋日:现在“我”用志愿服务演绎雷锋精神、如今.聊一聊你的故事你的雷锋吧。  相似文献   

15.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4,(2):138-138
河北是“禅茶一味”的祖庭,唐代赵州和尚从谂一句“吃茶去!”流传千古,至今还在中华大地上回响。  相似文献   

16.
5月5日,达州市、县专家组一行来到达县高产创建示范乡镇的檀木镇石和尚村,正值老百姓在院坝摊晒油菜,只听见一阵阵欢声笑语:“今年油菜特别好,比以往哪年产量高。”话语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原来,檀木镇石和尚村外出务工的人较多,在家的农民对土地特别珍惜,把所有的空闲田都利用起来,全部栽上了由县农技站统一提供的高产、优质、高含油的绵油15、绵油11等杂交油菜新品种,  相似文献   

17.
人生的思考     
曾经在《今日关注》中看到这样一则新闻:年过七旬的陈婆婆因白内障而双目失明,长期居住在天桥底下。后来,被XX医院的医生接走,免费为她治疗。记者打算把她送去老人院,却被她毅然拒绝。她说:“我不去老人院。我要工作,我要自己养活自己!”这句话震憾了我的心灵。  相似文献   

18.
从残雪小说中的对话表演,来对残雪之谜进行解读,认为残雪对话表演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我”与他人之间的对话表演,第二种是“我”与自己灵魂的对话表演,无论哪一种对话都是一种人生表演。  相似文献   

19.
夏日周末,暮色四合;正是万家灯火时。酷热难耐,都市依旧充满了喧嚣与躁动,何处能觅得一方净土?我与当年的两位战友,相聚在北京五福茶艺馆。关于茶,念了小学掌握的有:中国是产茶、饮茶大国;唐代出了位“茶神”叫陆羽;茶叶乃世界三大饮料之一,等等。后来的生涯中,断断续续积累了些与菜有关的轶事趣闻。大文豪苏东坡曾涌过“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诗句;也是这位老先生,用楹联“坐、请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奚落了惠他的和尚。这个典故说明,中国从古以来就有以茶待客的习惯。主客之间的关系、宾容身份是否显贵,都能在茶事…  相似文献   

20.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103-104,114
“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是李白暮年写的诗。其中“壶中日月”是指道家生活的仙境。当然这“壶”不是紫砂壶。传说中紫砂壶的问世,是和一个怪异的和尚有关。和尚“引村叟指山中产土之穴”后隐去,村叟发现是“果备五色,灿若披锦”的紫砂泥。紫砂泥的出现,附会在一个怪并和尚身上,把做壶用泥“神”化了。其实紫砂泥是经宜兴陶工祖祖辈辈的长期实践发现的,用“本山土砂”制壶,“能发真茶之色香味”。紫砂泥并非泥土,它是矿体,是一种块状岩石,开采时质坚如岩石,是一种水云母、石英、高岭石类黏土,含较多铁矿物,含铁量高,助燃荆含量低,与陶土相差较大,这些紫砂泥都是夹杂在其他泥土矿中,大约开采1千吨原料,才能得到1吨紫砂泥,开采后,还要用机械和人工反复加工,才可成为制壶用的熟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