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SNP在动植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作为第三代分子标记,具有数量多、分布广、代表性强和遗传稳定性好等特点.目前已经在人、家畜、作物和蔬菜的遗传多样性分析、基因作图、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的研究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基于PCR技术为基础,结合电泳技术、荧光、质谱等方...  相似文献   

2.
AFLP分子标记技术具有重复性好、稳定性强、灵敏度高、多态性好的特点,广泛用于遗传图谱构建、基因定位、辅助育种及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本文阐述了AFLP在粮油作物、蔬菜、水果、花卉及濒危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和遗传多样性分析中的应用,以期为育种及资源保护提供理论基础及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吴澎  刘娟  田纪春 《农学学报》2019,9(1):54-58
为了了解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标记在小麦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并为下一步在面粉制品中的应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归纳了SNP分子标记所具有的特点以及应用比较普遍的检测方法,包括DNA构象法、高分辨溶解曲线法及直接测序法等检测方法;总结了近几年SNP标记在小麦遗传图谱的构建、作物育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遗传多样性和物种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最后提出可开发不同作物的高通量SNP芯片使SNP的研究向高通量化、全基因组发展,以及培育具有良好面制品感官特性的小麦新品种。  相似文献   

4.
SSR标记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SSR标记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呈共显性,具有多态性丰富、重复性好、技术难度较低等优点。就SSR标记的原理、特点以及SSR标记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水稻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玲  李伟  谢崇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4):10955-10958
综述SNP的概念与特点、检测分析技术与检测平台,SNP在水稻基因组中的分布、基本特性,及其在水稻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分子标记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遗传标记主要有形态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和分子标记四种类型。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的分子标记主要有RFLP、PCR、RAPD、AFLP和SSRs等,均主要用于辅助育种。本文较详尽地介绍了遗传标记系统及其在作物遗传育种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作物遗传育种中应用分子标记进行辅助选种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应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分子标记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遗传标记,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作物遗传育种的各个领域。本文详细阐述了几种常用的分子标记在作物杂种优势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nucleotidepolymorphism,SNP)是指DNA序列上的单个碱基变异,它具有分布广、多态信息量大、易于检测和统计分析等优点,被称为继RFLP和微卫星标记后的第三代基因遗传标记。单核苷酸多态性是等位基因间序列差异最为普遍的类型,可作为一种高通量的遗传标记。已建立PCR扩增目标序列及其产物测序和电子SNP(eSNP)等多种发现和检测SNP的方法。大豆等作物也已开展了SNP分析。一些栽培作物种质的多样件不断减少,其结果连锁不平衡(linkagedise鄄quilibrium,LD)增加,这有利于目的基因座上SNP单元型(haplotype)与表型的相关性分析。SNP已在作物基因作图及其整合、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和功能基因组学等领域展示了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作物遗传育种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物遗传育种是农业科学的核心,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理论和技术基础。在作物遗传育种研究中,不断加强作物种质资源的搜集、整理、保存、研究、利用,拓展和改进作物育种途径,深入开展技术和基础理论研究,大力发展生物技术,促进了作物遗传育种技术和理论水平的提高,使作物的遗传改良取得重大成就,推动了农业生产的持续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0.
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遗传育种中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牡蛎是一种重要的经济双壳贝类,利用分子标记技术研究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对牡蛎的遗传育种具有重要意义.文章综述了几种常见的DNA标记技术如RFLP、RAPD、AFLP、微卫星、SNP和EST等在牡蛎遗传育种中的应用及其在牡蛎遗传多样性与遗传图谱构建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牡蛎遗传育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今后应建立包括牡蛎品种的形态学和分子信息在内的种质库,研究牡蛎的遗传多样性,并应用分子标记技术标记一些特异性基因,进行牡蛎的遗传选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