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政府扶贫资金使用效益不断下降、政府投入难以满足我国农村反贫困需求的现实下,探索市场参与的农村反贫困模式就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对贵州省目前市场参与反贫困实践的实证观察,分析总结了贵州省目前市场参与农村反贫困的不同模式、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寻了完善贵州省市场参与农村反贫困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
胡其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8):3505-3506,3668
立足于江苏省常州市的农村新民居建设情况,站在农民的视角上,研究农村新民居建设中的影响因素,运用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分析其影响程度,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江苏省新民居建设工作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3.
从农村贫困空间理论入手,从空间分析的角度来看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梳理了国内现有贫困、反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结地理影响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地理因素对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确定的,而是个性化的,根据所处地区的特征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效果,同时高程与坡度、距中心地距离和距主要道路距离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影响并不是非正即负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着贫困现象,我国自建国时期就采取了多种反贫困举措,然而在反贫困举措实施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阻力,其中最根本阻力在于思想封固,而教育是打开思想的一把利匙。只有将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分层次分程度地落到实处,才能使当地群众从根本上改变对贫困的看法,主动参与到反贫困实践之中,最终实现脱贫致富目的。  相似文献   

5.
龙江  王晓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685-12687
基于2011年贵州统计年鉴,运用数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贵州省农村的贫困问题。在阐述贵州农村贫困现状的基础上,指出了贵州农村贫困的根源,提出了相应的反贫困策略:实施"教育反贫困"战略;增加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加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加大财政对农业的投入。  相似文献   

6.
【目的】深入了解影响农村劳动力非农参与的主要因素,引导劳动力资本存量向更优、更好方向转移。【方法】以河南省728家农户的调查资料为依据,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随着劳动力年龄的增长,其农村劳动力参与非农劳动的概率呈逐渐下降趋势,男性比女性更倾向于参与非农劳动,受教育程度、人均耕地面积等因素对其非农参与也具有显著影响;相比河南省东部地区而言,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的非农劳动参与概率较低。【建议】政府应加大公共服务投资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教育投入,加大非农就业宣传力度,对农民向城市合理有序流动行为加以引导。  相似文献   

7.
农村劳动力非农就业问题一直是困扰贵州省农村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笔者通过对贵州省农村劳动力现状的分析,指出农村劳动力外出转移所带来的如促进农民增收、抑制城乡差距扩大、减轻对土地的压力、提高了农村劳动者素质等积极影响;同时也分析了不利因素的影响如经济水平低下、城镇化发展滞后、劳动者素质偏低、保守的文化、政策和体制的制约等。提出了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完善劳动力转移市场、加快制订劳动法、进行体制创新等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的一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利用山东省913份农村老人调查问卷数据发现,半数以上农村老人有不同程度的孤独感,空巢老人较非空巢老人孤独感更加强烈。采用有序Logistic模型分析影响老人孤独感的因素,结果显示:婚姻状况、子女是否外出打工、健康状况、生活满意程度均正向影响老人孤独感,月领取养老金额度、娱乐活动数量反向影响老人孤独感。老人身边亲人越多,老人孤独感出现的概率越低。进而提出发挥社会组织服务功能,加强心理健康知识宣传,逐步建立完善符合社会发展转型的现代化养老模式,更好地满足农村老人日益增长的生活、精神文化需求。  相似文献   

9.
为促进新疆农村经济发展,以新疆实际调查数据为依据,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新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双语教育、家庭年收入、养老保险、培训以及工作得到的途径对转移就业都有显著的影响。基于分析结果提出应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特别是双语教育的普及,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培训力度,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培育农村劳动力就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对宁夏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进行调研,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 Logistic 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性别、月收入、培训费用、获得培训证书、证书等级、证书与工资挂钩、培训对技能提高的作用对农村转移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影响显著,其作用大小依次是获得证书、性别、培训费用、月收入、证书等级、证书与工资挂钩、技能提高。应扩大培训群体,积极宣传技能培训学校,规范技能证书资格认定,以加大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更好地满足当前的社会需求。  相似文献   

11.
As a new mode to offer finance support in rural areas, the establishment of rural banks provide not only service and support for the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rural economy, but also solutions to the issue of long-standing fund shortage and poverty in China.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a lot of problems that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such as unreasonable property right, unsound system of management as well as rural social credit, lacking of high-quality employees, innovation, policy support, supervision system, social awareness. Therefore,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was employed in the current study with the aim of figuring out the essential factors which restricted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banks from two aspects of inter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factors, furthermore, relevant suggestions were put forward.  相似文献   

12.
新农村建设中新民居建设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新农村建设是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主要从农民的角度研究新民居建设的影响因素,建立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影响因素的Logistic模型,找出农民参与新民居建设意愿的主观及客观因素,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为促进贵州政策性水稻保险发展,给农业保险决策提供理论依据,以贵州松桃县525户稻农为例,在对样本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的基础上,运用Logit模型,对欠发达地区政策性水稻保险的农户需求意愿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农户文化程度、近3年受灾次数、对政策性水稻保险了解程度以及对政策性水稻保险保障水平的评价与农户对政策性水稻保险的需求意愿成显著正相关;农户中外出务工人数、农业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以及对农业保险公司的政策性水稻保险推广支持力度与农户对政策性水稻保险的需求意愿成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14.
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的发展,我国农村宗教信仰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从江苏农村实证研究的结果来看,农村居民信仰宗教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所处的地域、职业、文化程度和婚姻状况等,这也折射出背后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归属感在发挥作用.为了引导宗教活动健康发展,政府应当大力发展经济,重视农村文化教育,加强法制建设,规范宗教文化传播,使宗教文化成为社会发展的积极因素.  相似文献   

15.
通过调研和层次分析,对长沙周边农村垃圾产生现状、现有垃圾处理模式的比较和其选择的层次分析进行研究。针对模式选择中的影响因素:政府投入及重视程度、处理效果、处理成本和运行管理难度,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常见的3种处理模式:分类回收+集中收运、分类回收+就地处理和混合集中收运进行分析比较,提出因地制宜推行垃圾分类处理模式,为农村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提供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6.
熊芳 《湖北农业科学》2016,(12):3212-3216
利用Logistic模型对湖北406个农村转移人口及其家庭的调查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显著地受到个人年均务工收入、主要亲属所在地和乡土情结的影响。其中,年均务工收入对落户地选择的影响为负,即收入较低者更多地选择就地市民化,收入较高者更容易实现异地市民化;主要亲属所在地和乡土情结对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均具有正向影响。农村转移人口市民化的落户地选择不仅是个体的经济决策,同时还受到家庭其他成员的影响以及乡土情结等情感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乡村旅游是一把双刃剑,在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安全问题,进而影响了乡村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在分析乡村旅游安全事故案例和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结合旅游安全理论,界定乡村旅游安全的概念。从乡村旅游的主体、客体及媒体等三个方面,对乡村旅游安全影响因素进行系统分析,构建乡村旅游主体、客体及媒体安全影响因素图,认为乡村旅游主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者安全,乡村旅游客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资源安全和乡村社区安全,乡村旅游媒体安全即为乡村旅游从业者安全和乡村旅游交通安全,为辨识乡村旅游系统中存在的各类不安全因素提供了基本思路和框架,也为乡村旅游安全评价预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