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了探明油菜产量与其品质性状的关系。[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结果表明:①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但两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且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②不同产量水平下各品质性状的差异,三北98以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仅有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两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③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且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④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和含油量、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降低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升高趋势。⑤种子蛋白质含量增加,饼粕品质变优;不饱和指数增加,油的稳定性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油酸与亚油酸之和总量增加,有利于人体吸收利用的脂肪酸总量增加。[结论]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明油菜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采用正交旋转设计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产量与品质性状的相关.结果表明:1)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产量对品质性状的影响均以芥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且2个品种的芥酸含量均低于2%,三北98为0.90,油研599为1.24%;棕榈酸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2)不同产量水平的品质性状,三北98廿碳烯酸的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油研599种子蛋白质的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而2个油菜品种各品质组合性状间均无显著差异.3)产量与品质性状间的相关为芥酸、含油率与产量呈负相关,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含量与产量呈正相关,硫苷、棕榈酸、硬脂酸、廿碳烯酸与产量的相关系数较小;产量与品质组合性状间的相关为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与产量呈正相关,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与产量呈负相关.4)同一品种产量大幅度增加时,芥酸、含油量及芥酸链脂肪酸总量呈下降趋势,而种子蛋白质、亚油酸、亚麻酸、饱和脂肪酸、脂蛋总量、不饱和指数、不饱和脂肪酸总量、18碳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与芥酸链脂肪酸总量之比、油酸与亚油酸之和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3.
为了摸索优质杂交油菜氮肥施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与其产量和品质的关系,以三北98和油研599油菜品种为试材,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了氮肥用量和多效唑喷施时期对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施纯氮20kg/667m2抽薹期叶面喷施(浓度200mg/kg)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油菜产量最高,为227.9kg/667m2,增产达显著水平;施纯氮15kg/667m2各时期叶面喷施多效唑的产量差异均不显著。2)叶面喷施多效唑对品质有一定影响,可使硫甙含量增加1.07~3.52μmol/g饼,蛋白质含量增加0.91~2.74百分点,但对其他品质性状的影响均较小。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20kg/667m2且于抽薹期喷施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可使杂交油菜优质高产。  相似文献   

4.
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试验材料,研究磷肥对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灌浆成熟期过程中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量与杂交油菜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芥酸、硫苷、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5个品质性状与施磷量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含油量、种子蛋白质含量、油酸、硬脂肪酸、廿碳烯酸5个品质性状与施磷量间的相关性在不同的品种表现不一样。从灌浆至成熟期,含油量逐渐增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含量是逐渐减少的,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油酸是逐渐增加的,棕榈酸、亚油酸、亚麻酸、廿碳烯酸4个品质性状从灌浆至成熟期是逐渐减少的,芥酸、硫苷、硬脂肪酸3个性状在2个品种中的表现不一致。增施磷肥可降低不饱和脂肪酸总量和不饱和脂肪酸指数。油菜的高产保优栽培中可不必考虑施磷会对品质性状产生显著的负效应,只考虑土壤是否缺磷和油菜产量水平来确实施磷量的多少。  相似文献   

5.
为直播油菜轻简化栽培中施肥提供技术支撑,以杂交油菜品种臻油89和油研599为试材,采用裂区试验设计研究缓释肥和复合肥不同施用量对杂交油菜产量、品质、发病株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油菜缓释肥和复合肥适宜施用量均为50kg/667m~2,该条件下施用缓释肥,臻油89和油研599的产量分别为87.58kg/667m~2和99.49kg/667m~2,病株率分别为11.09%和13.46%;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0.69%和0.93%、28.68 mol/(g·饼)和28.60 mol/(g·饼)、44.16%和44.41%、24.45%和24.87%、63.50%和60.67%;施用复合肥,臻油89和油研599的产量分别为86.27kg/667m~2和82.93kg/667m~2,病株率分别为10.23%和9.35%;芥酸含量、硫苷含量、含油率、蛋白质含量和油酸含量分别为0.87%和1.09%、29.45 mol/(g·饼)和29.64 mol/(g·饼)、50.2%和50.11%、19.99%和18.46%、68.0%和69.43%。  相似文献   

6.
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黔黄油21号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明确氮肥施用量与油菜产量及主要品质性状间的关系,以高油分黄籽杂交油菜品种黔黄油21号为材料,进行了不同氮肥施用水平对优质杂交油菜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氮肥对黔黄油21号的含油量、芥酸、硫甙、种子蛋白质等主要品质性状均产生极显著影响。在一定氮肥用量内(施尿素量在32 kg/667m2以下)适当增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黔黄油21号的产量和产油量,不同施氮量处理间产量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在本试验的土壤肥力条件和施氮范围内,获得最高产量和产油量的尿素施用量为24 kg/667m2,且在获得高产时能够保证油和饼粕的优良品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高产栽培和常规栽培对比试验,对产量、产油量、品质性状、经济效益和植株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高产栽培平均产量3 177.25 kg/hm2,平均产油量1 408.57 kg/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产37.96%和32.26%,增产均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产值7 625.4元/hm2,比常规栽培平均增加2 098.2元/hm2,差异达极显著水平;高产栽培平均纯收益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高产栽培平均含油量及平均油酸含量均降低,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显著水平;平均饼粕蛋白质含量增加,与常规栽培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余的7个品质性状与常规栽培差异不显著。在高产栽培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同时,品质和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8.
10 8 7为新选育的半冬性甘蓝型油菜杂交种 ,具有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等优点。其粗脂肪含量 39.1 8%,芥酸含量 0 .2 6%,硫甙含量 2 6.48μmol/g ,品质性状达到国家对双低优质杂交油菜的要求 ;产量与秦油 2号持平略高 ,比常规双低优质油菜豫油 2号增产 1 0 %以上 ,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
优质黄籽杂交油菜新品种黔黄油21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黔黄油21号是甘蓝型油菜黄籽不育系2225A与商含油量双低恢复系ZW3115杂交、鉴选出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双低黄籽甘蓝型杂交油菜新品种.在贵州省油菜区试中的平均产量为175.27 kg/667 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7.00%,区试中最高产量达230.33 kg/667m2.含油量为46.28%、籽粒中的蛋白质含量为22.27%、芥酸含量为0.20%、硫甙含量为22.48μmol/g·饼.干2007年12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0.
以甘蓝型两系核不育杂交油菜油研50和油研早18为材料,以基施方式研究杂交油菜不同品种适宜硼肥施用量。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油研50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4.5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390.0 kg/hm~2,较不施硼(1 996.5 kg/hm~2)增产19.71%,达极显著水平;油研早18化学纯硼砂施用量为3.6 kg/hm~2时产量最高,为2 156.5 kg/hm~2,较不施硼(2 022.0 kg/hm~2)增产6.65%,达极显著水平。油研50施硼肥增产效果较油研早18显著。采用2个品种3个重复所有处理的产量与对应的施量硼量进行回归分析得出Y=133.884 170 5+0.082 230 248 0X-0.000 143 976 273 1X~2(相关系数R=0.533 187;F值=6.554 0;显著水平P=0.004 0),获得最高产量的适宜施硼量为4 283.55 g/hm~2,最高产量2 184.45 kg/hm~2。  相似文献   

11.
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两种油菜灌浆成熟过程中各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浆至成熟期,种子含油量逐渐增加,相关达到显著水平;种子蛋白质含量逐渐减少,相关达到极显著水平;硫苷、棕榈酸、廿碳烯酸逐渐减少,相关均未达到显著水平;亚油酸逐渐减少,相关不显著或这极显著水平;亚麻酸含量变化较小。成熟时,芥酸与施氮量间呈不显著的负相关,含油量与施氮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廿碳烯酸、硫苷与施氮量间的相关性在两年的试验中不一致,种子蛋白质含量与施氮量间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亚麻酸与施氮量间呈不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增施氮肥可以使油份蛋白总量增加,但同时也增加了油的不稳定性。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不饱和脂肪酸总量/饱和脂肪酸总量之比在不同的年份间、不同品种中的表现不一致。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甘蓝型优质杂交油菜获得高产的施氮量和氮肥运筹模式。[方法]以‘油研599’和‘三北98’为材料,采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对不同时期施氮量对油菜产量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油研599’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98.211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89.27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101.12kg/hm2,施氮总量为310.39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28.76%、38.66%、32.58%‘;三北98’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70.14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37.55kg/hm2,施氮总量为277.55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43.24%、43.24%、13.53%。2个品种合并后获得最高产量指标(2813.82kg/hm2)时的各个因素组合为活棵肥120kg/hm2,开盘肥120kg/hm2,腊肥76.23kg/hm2,施氮总量为316.23kg/hm2,活棵肥、开盘肥、腊肥所占比例分别为37.95%、37.95%、24.11%。[结论]该研究为优质杂交油菜的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胡腾文  赵继献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399-6401
[目的]研究不同施氮量下优质甘蓝型黄籽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与植株性状相关性。[方法]以油研9号1、0号为试材,采用2因素随机区组试验设计,施纯氮量设6种处理(07、51、502、253、003、75 kg/hm2),油菜收获时考查与分析样品的经济性状和品质性状。[结果]除角粒数、千粒重2个经济性状外,杂交油菜的含油率、硫甙、饼粕蛋白质、亚油酸与株高、根颈粗、有效分枝部位高、单株一次和二次有效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单株产量和干物重呈负相关,与主序长呈正相关;芥酸、种子蛋白质、油酸、亚麻酸、花生烯酸则与上述经济性状呈正相关,与主序长呈负相关;不同的品种、不同性状间相关的显著性有不同。[结论]氮肥在对杂交油菜品质性状产生影响的同时也对植株性状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4.
任廷波  赵继献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4):11993-11995
[目的]为了研究氮肥及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对优质杂交油菜株型性状及产量性状的影响。[方法]以三北98和油研599为材料,进行不同施氮量与不同时期喷施多效唑的试验。[结果]叶面喷施多效唑能降低株高、有效分枝高度、主花序长,增加根径粗、一次和二次分枝数、单株有效角果数、角粒数和千粒重。抽薹期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喷施多效唑比施纯氮量225kg/hm2喷施多效唑的效果较好。施纯氮量300 kg/hm2抽薹期喷施多效唑(N20A2)比喷施清水(N20A0)一次分枝数增加2.08~2.21个,二次分枝数增加1.80~2.12个,单株有效角果数增加50.30~102.50角,角粒数增加1.11~1.21粒。[结论]优质杂交油菜在施纯氮量300 kg/hm2并于抽薹期喷施浓度为200 mg/kg 15%多效唑可湿性粉剂的株型及产量性状最好。  相似文献   

15.
以油研599和三北98油菜为试验材料,运用三元二次通用正交旋转组合设计,研究不同时期施氮量对两品种油菜产油量和蛋白质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两品种油菜获得最高产油量指标(79.21kg/667m2)时的综合栽培措施方案为活棵肥8.0kg/667m2、开盘肥8.0kg/667m2、腊肥3.4kg/667m2,所占比例分别为...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杂交油菜油研9号和油研10号高产栽培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对油研9号和油研10号不同施氮量间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物重净增量变化进行的研究。[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施氮量单株鲜重净增量的平均值间、单株干物重净增量的平均值间差异均达0.01极显著水平;单株鲜重净增量和单株干物重净增量均随着施氮量增加而逐渐降低;生育进程中单株鲜重净增量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变化,初花期达最大值;单株干物重净增量随着生育进程逐渐增大,成熟期达最大值;单株鲜重净增量、单株干物重净增量与单株产量净增量间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该试验条件下双低杂交油菜油研9号和油研10号获得高产的适宜施氮量为225 kg/hm2。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油菜产量及其硝酸盐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了施肥对油菜产量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无公害油菜生产施用无机肥,以磷酸二氢铵为佳,碳酸氢铵次之,尿素相应效果最差,施用无机肥氮素用量以不超过375kg/hm2为宜;采取"攻前期控后期,重基肥轻追肥"的氮肥施用策略,有利于保证其上市时的质量;氮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尿素与马粪配施比例以1∶2为最佳;尿素与牛粪的总施氮量应控制在750kg/hm2以下,且其配比中尿素氮用量应低于1∶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