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四川农村统筹城乡发展条件下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人力资源开发的视角来研究四川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于统筹城乡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义,指出解决"三农"问题要抓住城乡二元结构这个根源。消除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关键是农民问题,农民问题的核心是农民的收入问题,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实质是农民素质高低问题。只有通过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不断提高农民素质,农民才能利用政策、科技和市场等因素增加收入,因此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解决城乡协调发展、消除城乡差异、最终走向城乡一体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城乡统筹中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开发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已进入关键时期。开发我国农村人力资源,需要确立城乡统筹的重大战略思路。如何实施城乡统筹?本文提出统筹城乡教育发展、建立城乡一体的教育科技网络等四个方面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城市和农村的经济水平均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从整体上看,农村的经济水平仍然非常的落后,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有效途径就是在统筹城乡发展的形势下加强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本文中,我们便首先就统筹城乡发展思路下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意义做一个阐述,然后分析一下农村人力资源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目前,哈尔滨市正在践行城乡统筹战略,城乡统筹是实现农民充分就业最有效的措施,是实现农民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的重要前提条件,更是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环节。本文详细阐述了城乡统筹给农民就业提供的契机.同时也剖析了农民就业面临的困境,进而提出了哈尔滨市城乡统筹进程中促进农民就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5.
几年来,新农村建设已初步形成了政府、农民与社会协同推进的局面。统筹城乡发展,打破城乡分治,实现城乡资源和要素的自由流动和优化重组,为农村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6.
城乡统筹就业问题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必须迫切解决的问题之一。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打破对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使劳动力市场一体化,对劳动力资源进行重新配置。城乡就业矛盾及发展差距是影响贵州省全面小康建设的最大阻碍,必须高度重视。分析了贵州省城乡统筹就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又进一步探讨了加快推进贵州省城乡统筹就业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7.
《农家顾问》2010,(10):7-7
我国在27个城市开展统筹城乡就业试点基础上,下一步将扩大试点范围,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示范县建设,进一步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环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总结了近段时间采取的措施。一是努力建立城乡平等就业制度。  相似文献   

8.
“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其核心问题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是有效途径之一。必须从统筹城乡的角度,健全机制,完善政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创造宽松的环境。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省杨凌示范区的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现状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部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西部地区城乡统筹发展的首要任务,而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则是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重中之重。杨凌示范区在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时,要充分开拓农村内部就业空间,让农民就近就地实现就业;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增加农民就业岗位;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实现城乡劳动力统筹;结合杨凌示范区本地实际通过发展特色农业开拓就业新领域;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全力打造杨凌示范区的规模化效应,加大乡镇企业结构调整力度,扩大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10.
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路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宋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22-12423,12437
论述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战略意义:有利于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合理配置,实现国民经济增长;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我国市场竞争力。分析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问题:农村劳动力整体文化水平不高;组织发育不健全;管理机制弱化;保障措施不完善。指出了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合理路径: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实现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加强组织建设,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优质的社会化服务;完善保障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实现农村劳动力持续有效的转移。  相似文献   

11.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过程中,农村劳动力发展建设对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收入增加具有积极作用。从农村劳动力现状、原因入手进行研究,提出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发展的措施,以便更好应对农业市场经济的变化,做好建设农村劳动力的工作.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湖北省是我国中部地区一个典型的农村劳动力过剩的欠发达省份,如何有效地实现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对于促进本省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无疑有着深远的意义,文章首先从实证的角度对湖北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了现状描述和成因分析,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个阶段的历程。分析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产生的原因及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制约因素。从农村产业结构、城镇化发展进程、第三产业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和土地流转制度、农村教育与培训制度、国外劳动力就业市场等方面提出对策,以期为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及充分就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农民平等就业除了具有平等就业的一般含义外,还包括消除农民就业的身份歧视和市民的就业特权等特殊内涵和要求。促进农民平等就业是实现农村劳动力有序和稳定转移、加快统筹城乡就业进程的要义和实质所在。因此,要以统筹城乡就业为契机,确立保护农民的平等就业权的理念,以农民就业机会平等为保护重点,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促进农民平等就业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育与劳动力转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锋 《现代农业科技》2010,(18):350-352
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除了制度因素和体制因素外,直接受制于农村劳动力的就业能力。通过研究河南省农村劳动力素质及就业现状,深入探讨了农村劳动力就业中存在的突出矛盾,以及增强农村劳动力就业能力的培育途径,提出劳动力就业能力培育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笔者主要从分析农村土地流转的现状及主要障碍入手,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推动城乡统筹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吉林省城市化发展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差距显著、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拉大等城乡二元结构问题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了城乡二元结构对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作用,提出了改革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加大财政对农村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快推进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思路-跨国转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就业形势的分析,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跨国转移的理论模型和思路,并认为中国农民“走出去”,不仅对中国和世界有利,而且是可行的。最后,为促进农民“走出去”提出了一些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胡继魁  焦建军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0):18796-18798
在综述土地由细碎向规模经济转变的效率研究的基础上,借助物理学中的耦合概念,论述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与农地细碎化向规模化转变的行为基础,并对农地由细碎化向规模化转变经历的3个阶段中的各方行为及均衡结果进行了分析:在耦合的第一阶段,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出现后,农民开始外出到城市打工,此时还没出现土地经营的合并,单个农户的地块没有集中,单个农户的土地总面积没有增加,农户总数量没有减少;在耦合的第二阶段,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生活水平和收入的刺激下开始事实上永久性住在城镇,农村土地规模化经营开始出现,"三资"开始进入农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因为土地的规模化出现具备最根本的条件;在耦合的第三阶段,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基本完毕,农地产权或者经营形式也得到很大程度的集中,农业规模化经营的障碍得到根本解决,城乡收入差距微小,城乡人口流动不再是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这个阶段在我国还没实现,是将来的农村状态。最后通过前人研究的2个案例验证了前2个阶段的研究结果,为我国农地经营方式转变和剩余劳动力转移政策的制定提供了可靠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