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贵州茂兰凤蝶组成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凤蝶进行采集,经鉴定共计6属18种;结合相关文献记录,茂兰保护区的凤蝶共计13属34种,其中珠凤蝶属(Pachliopta)为茂兰新记录属,红珠凤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和客纹凤蝶(Paranticopsis xenocles)为茂兰新记录物种,宽尾凤蝶、绿带燕凤蝶、客纹风蝶和铁木剑凤蝶为中国珍稀蝶类.凤蝶属凤蝶的丰富度最高,在保护区的分布最广,为优势属;中国珍稀蝶类绿带燕凤蝶和客纹凤蝶具有较大的种群数量.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凤蝶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种相互混杂,但是以东洋种为主,表现出明显的从古北种向东洋种过渡的特征;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1个分布型,区系分布比较零散,但比较集中于华中区、华南区和西南区;凤蝶种系主要由华中区种、华南区种和西南区种组成,但以华中区种和华南区种为主.经比较,茂兰保护区的凤蝶与广西区系亲缘关系最近,与吉林、湖北区系的亲缘关系最远.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凤蝶资源非常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情况,采用样线法,共选定8条样线进行蝴蝶标本采集,并对保护区内不同生境蝴蝶的多样性及种-多度分布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共采集标本998号,隶属7科60属102种。保护区内优势科主要为粉蝶科(Pieridae)与蛱蝶科(Nymphalidae);优势种主要集中在粉蝶科,包括箭纹绢粉蝶(Aporia procris)、绢粉蝶(Aporia crataegi)、秦岭绢粉蝶(Aporia tsinglingica)等。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内古北种占34.31%,东洋种占19.61%,广布种占46.08%,其中广布种占主导地位。各样线的多样性指数表明,样线Ⅴ(森林-灌丛-草甸)的科级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指数、物种丰富度指数及个体数均为最高,样线Ⅲ(森林)的属级多样性指数最高,样线Ⅱ(森林-灌丛)均匀度指数、种级多样性指数最高。相似性结果表明: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Ⅷ(森林)的相似性系数最高(0.509 1),呈中等相似;样线Ⅱ(森林-灌丛)和样线Ⅳ(森林-灌丛),样线Ⅲ(森林)和样线Ⅳ(森林-灌丛)相似性系数分别为0.230 8、0.229 7,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青海省共和盆地的蝶类多样性,分别于2016—2018年5—8月对共和盆地5种不同生境(农田、干旱草原、干旱灌丛、高山草原、高寒灌丛)的蝶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到蝴蝶个体数2 411头,鉴定出36种,隶属于7科26属。其中凤蝶科和绢蝶科物种数最少,均只有1属1种;粉蝶科物种数最多,为6属11种。研究区域内牧女珍眼蝶(Coenonympha amaryllis)、仁眼蝶(Eumenis autonoe)、青海红珠灰蝶(Lycaeides qinghaiensis)、菜粉蝶(Pieris rapae)为优势种类。分析了5种生境中分布的蝴蝶多样性指数(H′)、优势度指数(D)、物种丰富度指数(R)、均匀度指数(J)和相似性系数(I)。高山草原生境的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为最高,优势度指数最低;干旱草原生境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最低,优势度指数最高,丰富度指数最低的是干旱灌丛生境。结果表明,蝶类多样性与生境类型有着密切的关系,生境越复杂,蝶类多样性越丰富。  相似文献   

4.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生境复杂多变。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54科514属1 203种,有动物57目309科2 028种。论述了茂兰自然保护区的自然概况、野生动植物资源及社区基本情况,分析了其社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5.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拥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喀斯特地貌复杂,生境复杂多变。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143科501属1 203种,有动物有57目309科2 028种,论述了茂兰自然保护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健全管理体制、加强社区宣传教育、积极开展科学研究、促进社区经济发展、扶持社区群众参与旅游接待等保护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广东翁源青云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的群落组成与多样性。【方法】于2021年,采用样线法对青云山保护区中林区、公路、村庄和水库4种生境的鸟类群落进行实地调查,同时访问调查本地居民和保护区工作人员、查阅保护区本底资料和科考报告,查找中国知网、中国观鸟记录中心等有关记录。【结果】本研究共统计到鸟类17目51科168种。区系组成:东洋界103种,广布种40种,古北界25种。居留型组成:留鸟119种,候鸟43种(冬候鸟27种、夏候鸟16种),旅鸟6种。生态类型以鸣禽为主,食性组成以杂食性和食虫为主。鸟类优势种包括淡眉雀鹛Alcippe hueti、栗背短脚鹎Hemixos castanonotus、赤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speciosus。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30种。不同生境鸟类的平均生物量从高到低依次为:林区、村庄、水库、公路。多样性指数分析表明,村庄生境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3.24)、Pielou均匀度指数(0.61)最高;公路生境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7.34)最高;村庄和公路生境的Simpson优势度指数(0...  相似文献   

7.
为探明某高新校园与其周围环境的蜻蜓目昆虫多样性,对江西南昌东郊某高校校园、校外水渠和校外池塘3种生境进行蜻蜓目昆虫抽样调查,共采集蜻蜓目昆虫标本1 603只,校内5科10属10种,校外水渠6科14属14种,校外池塘6科15属15种。分析了物种丰富度(S)、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优势度指数(D)等种群参数及相似性指数(Cs),发现蜻蜓目种群结构物种多样性因生境和季节不同而异,水渠与池塘的相似性指数最高。  相似文献   

8.
茂兰自然保护区旅游景点植物群落结构及多样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开发茂兰自然保护区的旅游资源,更好地保护植物多样性提供参考依据,调查了茂兰自然保护区石上森林、水中林和九洞天3个旅游景点的植被种类,计算分析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Simpson指数和Shannon-wiener指数。结果表明:景区植物共74科152属257种,其中,乔木有32科52属71种,灌木50科94属148种,草本有27科37属53种,蕨类有7科12属20种;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都没有明显的优势种,群落以落叶树种、纸质叶和高位芽植物为主,群落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较高,结构复杂稳定。  相似文献   

9.
茂兰自然保护区的眼蝶资源及区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4月~2009年7月,我们对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眼蝶科(Satyridae)进行采集,获得8属22种。其中,豹眼蝶属(Nosea)为茂兰新纪录属,三楔黛眼蝶(Lethe mekara)、重瞳黛眼蝶(L.trimacula)、蛇神黛眼蝶(L.satyrina)、豹眼蝶(Nosea hainanensis)、台湾矍眼蝶(Ypthima formosana)和魔女矍眼蝶(Y.medusa)共6种为茂兰新记录物种。矍眼蝶属和黛眼蝶属种类最多,为优势属。在世界动物地理区划中,茂兰保护区眼蝶以古北—东洋共有种和东洋区种为区系的优势成分;在中国地理区划中具有14个分布型。与国内其他自然保护区相比,茂兰保护区的眼蝶资源比较丰富,应该作为种质资源加以保护,并可适度开发和综合利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在铜壁关自然保护区综合考察的基础上,应用Margalef指数、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Pielou指数测度群落内的多样性(α多样性),用Whittaker指数测度群落间的多样性(β多样性)。结果表明:保护区具有较高的α多样性和β多样性;保护区有野生种子植物214科、1229属、3475种;热带分布区类型的属共有858属,占73.32%,反映出明显的热带性质;有国家级保护植物58种,云南省级保护植物52种;针对存在的生境片断化、毁林开荒、资源过度利用、森林火灾、旅游等威胁因素,提出一系列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
为丰富贵州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蝴蝶的基础资料,于2007-2-009年对该保护区的斑蝶和弄蝶进行了采集、鉴定.结果显示,共有斑蝶5属8种,弄蝶10属13种.加上前人采集记录,茂兰保护区斑蝶总计5属10种,弄蝶总计27属37种.弄蝶科的白弄蝶属、花弄蝶属和刺胫弄蝶属为茂兰新纪录属,斑蝶科的大绢斑蝶、拟旖斑蝶、黑紫斑蝶以及...  相似文献   

12.
甘肃天祝地区蝶类多样性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雄  马怀义  马正学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3):13926-13928
2008~2010年每年7~9月,用野外观察、标本采集、制作和鉴定的方法,研究了甘肃省天祝地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鉴定到的蝶类共有8科54属78种,并且在该地区发现甘肃蝶类1个新记录属和10个新记录种。其中粉蝶科9属22种、蛱蝶科17属17种、眼蝶科13属14种、绢蝶科1属9种、灰蝶科9属9种、弄蝶科3属3种、凤蝶科1属2种、蚬蝶科1属2种,粉蝶科种数占总种数的28%,为优势种。  相似文献   

13.
甘肃敦煌西湖多枝柽柳群落特征和种群格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阐明多枝柽柳的群落特征和种群格局,选择甘肃敦煌西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作为调查地点,在2006年10月和2007年6月分别调查了35个20m×20m的样方,采集了经纬度、海拔和土壤类型等环境因子数据,运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和物种均匀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标及丛生指标、平均拥挤度、聚块性指数、扩散系数和负二项参数等聚集强度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多枝柽柳群落中共记录植物20种,分属12科19属,其中,灌木层8种,分属5科8属,草本层12种,分属7科11属;该群落可划分为4个群丛组:Ⅰ多枝柽柳-芦苇群丛组;Ⅱ多枝柽柳+苏枸杞群丛组;Ⅲ多枝柽柳+盐节木群丛组;Ⅳ多枝柽柳沙包群丛组。多枝柽柳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指数为0.375,物种多样性指数为0.330,物种均匀度指数为0.487。从群丛组间比较来看,物种丰富度指数和物种多样性指数呈现相同的分布规律,依次为ⅢⅡⅠⅣ;物种均匀度指数依次为ⅢⅣⅡⅠ。从指数间的相关性分析来看,物种多样性指数与物种均匀度指数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达0.920(α0.01)。种群格局分析表明,多枝柽柳和共建种芦苇的种群空间分布都呈显著的聚集分布,且芦苇对空间的侵占和填充能力要强于多枝柽柳。  相似文献   

14.
福建兰科植物不同区域物种多度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福建3个代表地区:ⅠA(ⅠA1南靖、ⅠA2戴云山、ⅠA3藤山)、ⅡB(ⅡB4梁野山、ⅡB5茫荡山)、ⅡC6(武夷山自然保护区),进行兰科植物实地调查研究。运用物种多度模型对福建兰科植物3个区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在3个区内共有兰科植物67属164种,其中ⅠA有49属106种、ⅡB有36属70种、ⅡC有47属96种;运用物种多度模型拟合ⅠA、ⅡB、ⅡC区兰科植物,得出在3个区内兰科植物物种多度既符合对数级数分布,又符合对数正态分布;ⅠA、ⅡB、ⅡC三个区的兰科植物多度分布均不符合分割线段模型。  相似文献   

15.
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9  
测算了南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主要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指数、物种均匀度和优势度,并对其生态学意义作了简要分析。结果表明,处于中亚热带的广东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在2.90 ̄5.34之间;物种均匀度在0.56 ̄0.87之间;生态优势度在0.05 ̄0.25之间。南岭天然林物种多样性指数依群落类型不同而异,其变化表现为由山地针叶林→山地针阔叶混交林→山地常绿阔叶林→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递增。还分析了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6.
以植物群落调查样地资料为基础,对福建龙栖山和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特征进行了研究,测定了群落植物生长型构成以及各层次植物物种的重要值,采用多种测度方法计算了群落各层次植物物种的丰富度指数、均匀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群落总体上物种多样性高,种类组成复杂;龙栖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毛竹群落植物生长型在物种丰富度、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等多样性指数上表现出灌木层>草本层>乔木层的规律;梅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南方红豆杉群落物种多样性指数则表现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规律。  相似文献   

17.
通过采集标本、拍照、鉴定、统计,对重庆巫山五里坡自然保护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五里坡自然保护区共有野生种子植物156科796属2 379种(含种下等级);该地区植物区系成分温带性质稍强,在属的水平上,温带成分占优势,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60.51%;热带成分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34.50%;间断分布属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20.35%,其中东亚和北美洲间断分布属占首位;中国特有属37个,占该地区非世界性属总数的4.99%。与四川地区及临近的2个自然保护区相比,五里坡和后河自然保护区的相似性最大,表现出较强的温带性质。五里坡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及环境,在植物区系的组成上具有较强的特殊性,对研究华中地区和西南地区植物区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