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0 毫秒
1.
马尾松低效林改造对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测定马尾松低效林改造20 a后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土壤容重、孔隙状况和持水性能),评价了不同改造措施对林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马尾松低效林改造20 a后的林地土壤物理性质总体上比改造前有明显好转,但相对于改造后的初期几年变化不明显,有的物理指标甚至出现下降趋势,可能是人为干扰的结果。  相似文献   

2.
以15年生杉木低效林为研究对象,设计间伐强度为20%(T20)、30%(T30)、40%(T40)及未间伐(T0)4种间伐处理,探讨间伐2年后杉木林下生物多样性及土壤养分的变化,并采用改进层次分析法对间伐成效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间伐对林下植物生长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有效提高林分的生物多样性,且林下植物种类、灌木层Simpson指数和Shannon-Weiner指数随着间伐强度增大而增加,T0、T20、T30和T40处理林下分别出现0种、12种、14种和16种植物;(2)间伐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间伐后杉木林土壤有机质含量、全磷含量、全钾含量和水解氮含量增幅依次为2.20~38.08 g·kg-1、0.19~0.98 g·kg-1、6.36~13.99 g·kg-1和19.13~154.19 mg·kg-1;(3)综合评价得到T0、T20、T30和T40处理的间伐成效指数值依次为0.294、0.503、0.724和0.732,说明T30、T40处理的间伐成效要明显好于T20处理。因此,建议对密度较大的杉木低效林按照30%~40%的株数间伐强度进行间伐改造,并保留阔叶树种,以形成多树种、结构比较稳定、生态和经济效益更高的针阔混交林,实现可持续经营。  相似文献   

3.
通过定位试验,分析了四川盆地马尾松低效防护林系统改造恢复6年后群落学及土壤理化性质的效应变化,探讨了改造措施对马尾松低效防护林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的养分循环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湖南省3种不同密度类型的马尾松飞播林分的养分循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组分营养元素的含量均以树叶最高,树干最低,在各组分中大量元素以N、K、Ca的含量较高,而P和Mg的含量较低;微量元素以Mn的含量为最高,Cu的含量为最低。单株林木营养元素的积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减小,低密度林分营养元素积累量分别是中密度、高密度林分的2.75倍和4.04倍。不同密度单株林木各营养元素积累量依次为N>K、Ca>Mg>P>Mn>Fe>Zn>Cu。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乔木层营养元素的积累量逐渐增大,地被层历积累的营养元素量有减少的趋势。林分年净积累量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各元素的净积累量以N最大,Cu最小。各种元素的吸收量、存留量都随着林分密度的增大而增大。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也因林分密度的增大而逐渐变小。并且大量元素的循环速率要高于微量元素。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在红壤低山丘陵区因立地条件较差,存在着大面积的低效马尾松林.选择经补植阔叶树改造后的低效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并以附近自然恢复(受到人为干扰)的低效马尾松林地作对照,研究不同林型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结果表明:(1)马尾松低效林进行改造后土壤微生物数量明显增加,且上层微生物数量明显多于下层,各改造模式中马尾松-木荷混交模式最多.(2)在0~20 cm土层,改造后的林分其林地土壤过氧化氢酶、多酚氧化酶和脲酶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地;20~40 cm土层,不同酶的活性在不同林分中表现不同.(3)土壤微生物总量与土壤速效N、速效P含量以及多酚氧化酶、脲酶、蔗糖酶活性均为极显著相关;经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蔗糖酶活性是影响微生物总量的第一位因子.(4)全磷含量是影响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最主要因子;速效P是影响土壤脲酶活性的第一位因子;pH值是影响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关键因子.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不同改造模式对柏木低效林的改造效果,以德阳市旌阳区柏木( Cupressus funebris)低效林(简称纯柏)为对照,对4种改造模式(核桃+无植草、核桃+菊苣、核桃+苜蓿、核桃+鸭茅)的土壤微生物、酶活性及土壤养分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纯柏相比,4种改造模式均能不同程度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 P、K)含量,各个改造模式中的土壤微生物总数、蔗糖酶、碱性磷酸酶及有效磷与纯柏差异显著;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及养分各指标含量间相关关系不同,其中,土壤微生物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蔗糖酶与过氧化氢酶、脲酶呈显著正相关,其余酶活性之间相关性不显著,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及pH之间、土壤全钾与速效钾、全磷及有效磷之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肥力分析表明,3种林草复合模式均能有效提高土壤肥力,核桃+菊苣模式改造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7.
一直以来,黔东南地区都是我国的重点林区,但是,近年来,该地区的林业产区中存在了较高比例的低效林,严重地影响到该地区的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随着贵州省黔东南州的林业管理方式不断改革,林区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改造成效。但是,仍存在很多不足,需要有效加强。基于此,结合当前贵州省黔东南州低效林的成因以及改造现状,探索如何更好地实现低效林改造质量提高。  相似文献   

8.
为探寻适宜的林窗改造面积,提升马尾松人工林的土壤肥力与可持续经营能力,以马尾松人工林7个不同面积林窗和林下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土壤化学分析的方法,研究林窗边缘和林窗中央土壤团聚体(粒径<0.25 mm,0.25~1.00 mm,1.00~2.00 mm,>2.00 mm)有效氮中铵态氮和硝态氮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总体...  相似文献   

9.
间伐补植对马尾松低效林生长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马尾松低效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其林分特征等因素采用20%间伐强度及补植措施,通过对2013—2017年连续4年的样地调查与样品测定获取数据,分析间伐补植措施对其林木生长以及林分碳密度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间伐补植措施实施4年后,林木平均胸径、平均单株材积的生长均得到显著提高(P<0.05),且分别比对照样地提高了77.78%、109.68%。间伐补植后乔木层碳密度的增量呈显著减慢趋势(P<0.05);林下植被层、凋落物层碳密度分别表现为极显著减少(P<0.01)和显著增加(P<0.05);土壤层碳密度的增量则为对照样地大于作业样地,且差异显著(P<0.05)。林分总碳密度4年增长量显著低于对照样地(P<0.05),且作业样地的增量比对照样地减少4.91 t/hm2。本研究可为低效林的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油樟斑块改造后马尾松人工林土壤动物群落特征,设置7个不同面积大小的林窗并补植油樟,形成油樟斑块:G1(10 m×10 m)、G2(15 m×15 m)、G3(20 m×20 m)、G4(25 m×25 m)、G5(30 m×30 m)、G6(35 m×35 m)和G7(40 m×40 m).采用干漏分离法对土壤动...  相似文献   

11.
基于对三峡库区秭归县典型马尾松林样地土壤呼吸速率的测定,采用传统统计方法与地统计学方法,对样地尺度下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特征进行研究,并分析研究地土壤理化性质、微生物量、细根生物量等因子对土壤呼吸的空间异质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三峡库区马尾松林土壤呼吸时间异质性明显,土壤温度是导致季节动态的主要因子。各季节土壤呼吸空间变异系数在32.6%~46.3%之间,属于中等变异。不同季节土壤呼吸均具有良好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并表现出明显的斑块分布格局,可由球状模型和指数模型拟合。在样地水平上,土壤速效氮含量、土壤孔隙度和细根生物量是导致土壤呼吸空间异质性的主导因子。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马尾松林土壤异质性规律,分别在4个地点于4个季节进行取样,分析土壤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等4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地点的pH、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均存在差异,并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而不同季节的变化也不同,除pH未达到显著性差异外(p=0.571),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均达到显著差异水平(p=0),研究区域的马尾松林分土壤不仅存在空间异质性,同时也存在时间异质性。  相似文献   

13.
三峡库区不同植被恢复措施下土壤养分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三峡库区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养分分析,研究了不同恢复措施对土壤pH、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变化,并进一步对不同土壤养分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不同恢复措施下土壤均为酸性,表层土壤的pH值相对较低,且具有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各恢复措施下均以0~20 cm土层中的有机质含量最高,与对照裸地相比,栾树+黄花槐、生物埂和封山育林措施土壤有机质明显提高;土壤全磷含量分布随土壤深度的增加波动较大;土壤碱解氮除传统农作和对照裸地外,其余各措施则表现出表聚现象,且从表层向下层呈递减趋势;除对照裸地外,有效磷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且以生物埂措施下土壤有效磷含量最高.各恢复措施下土壤养分的综合效应评价显示:栾树+黄花槐最大,为2.308;裸地最小,为-2.667.综合来看,随土层深度增加,土壤养分含量减少,适宜的恢复措施能够维持并提高土壤养分含量.  相似文献   

14.
为准确掌握三峡库区坡改梯工程实施后的土壤肥力状况,以巫山县为例,采用时空代换法分析其不同年限坡改梯土壤的养分状况及其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肥力总体较低,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普查土壤养分分级标准,其全氮、速效钾、有机质和速效磷含量均值分别处于三级、三级、四级和五级标准,土壤养分的空间异质性较小.相较于坡耕地,坡改梯土壤养分随着耕种年限的增加总体呈上升趋势.坡改梯年限为2年的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均值相对于坡耕地土壤有所降低且土壤肥力差异性最大,坡改梯年限为14年的土壤养分各指标的均值呈直线上升趋势且土壤肥力差异性减小.  相似文献   

15.
消落带植被状况与水位消涨是影响土壤养分及其分布的重要因子。本文以三峡库区万州段消落带为研究地点,通过对人工和自然恢复样地沿海拔梯度对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揭示了不同恢复模式下消落带土壤养分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有显著影响,人工恢复样地消落带主要土壤养分含量总体高于自然恢复样地,显示人工恢复能有效促进土壤养分在植物群落中的积累;在库区反季节水位消涨的作用下,人工恢复地消落带土壤养分沿海拔梯度呈先增加后减少的空间分布格局,土壤养分含量在消落带中部(海拔165 m)达到最高值,而自然恢复地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的空间分布则随海拔梯度增加而增加,以消落带上部(海拔175 m)的值最高。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格局源自于不同海拔梯度的消落带受水位消涨扰动程度以及植被恢复状况的差异,植被恢复模式对土壤养分的空间分布仍有一定影响。今后应在消落带上部进一步引种适宜的乔灌木物种,不断提高消落带植被对土壤养分的固持能力。  相似文献   

16.
以三峡库区森林资源作为研究对象,从水平结构和垂直结构两方面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水平结构方面借鉴景观生态学原理,选取面积指标、边缘指标、形状指标、密度指标进行分析;垂直结构方面则选取海拔、坡度、坡向3个指标进行分析。并结合分析结果,提出库区森林经营建议。研究结果表明,库区森林资源在水平层次上,以针叶林、阔叶林、灌木林为主体,混交林、竹林为次的景观结构;垂直层次上,以低海拔—中等坡度—阴坡为主体,高海拔—陡坡—阳坡景观结构为重点经营对象。研究为三峡库区森林资源合理化经营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栎类天然次生林是三峡库区重庆市典型的落叶阔叶林,分布广泛,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经济价值.文章首先综述了重庆栎类天然林经营现状,介绍了先进的培育珍贵大径材栎类林、促进栎类天然次生林可持续经营理念和技术方法,为三峡库区栎类等阔叶林可持续经营提供借鉴与参考,对于促进库区森林可持续经营和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有效解决三峡库区规模化猪场粪污对环境的污染威胁,采用生物发酵技术对猪粪进行了发酵处理.结果表明,该方法发酵处理效果好、效率高,猪粪完全转化为有机肥,增加了猪场的经济效益,也延长了产业链,使种养殖形成了良性循环.  相似文献   

19.
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对河川径流泥沙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针对鄂西三峡库区森林变化及河川径流泥沙的特点,采用流域自身对比法,以森林覆盖率和活立木总蓄积量为主要森林指标,分析研究了森林变化与年径流、枯水期径流、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的关系,并在鄂西三峡库区内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年径流深与森林覆盖率呈正或负相关;森林覆盖率与洪枯比及年输沙模数呈负相关;活立木蓄量与枯水期径流深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三峡库区发展绿色物流的可行性及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