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体重均一化的目的,是在于调整鸡群开产日龄的齐一性。调整的方法,一般是限制喂料、停食或通过光线管理来实现。但这些技术措施往往不分鸡的体重大小或采食量多少,简单地实施于整个鸡群,结果仍然使性成熟期的体重和开产日龄的均一化不够理想。针对这一问题,日本爱知县农业综合试验场,以育种者推荐体重为设定目标体重,按照鸡的不同体重等级进行分别饲养管理试验,以求得蛋鸡性成熟期体重的均一化,并  相似文献   

2.
哺乳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就是保证仔猪群体的整齐度和均一性,断奶体重大,有较强的生活力。其管理要点有:  相似文献   

3.
产品质量是企业的生命,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国际上,兽药质量概念的内涵已不局限于“检验合格”,即已从“符合性质量”,转化为“适用性质量”。适用性质量的含义为“不使消费者承担安全、质量和疗效的风险”。兽药应是安全高效的,首先应把安全放在第一位。而药品的安全性和药效与其均一性密切相关。由于兽药剂型及给药方式的多样性,对兽药均一性要求比人药更高。预混剂产品的均一性是确保产品质量的重要因素,在预混剂生产过程中,总混工序直接影响产品的均一性,因此,对预混剂总混过程进行分析,对预混剂生产工艺过程中可能影响产品均一性的各种因素进行探讨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4.
本文就鸡群整齐度的重要性,影响整齐性的因素,饲料均一性对整齐度的影响,营养添加水平的影响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哺乳阶段仔猪的饲养管理非常重要.这一阶段的核心目标就是保证仔猪群体的整齐度和均一性,断奶体重大,有较强的生活力.其管理要点有: 1及早吃足初乳早吃初乳可及时补充初生仔猪有限的体能贮备,避免出现低血糖等现象,同时初乳中含有免疫球蛋白,可增强仔猪的免疫力,抵抗各种病原侵袭.所以建议仔猪出生后要尽快吃上初乳,越早越好.  相似文献   

6.
陈杰  马美湖 《中国家禽》2007,29(12):50-52
蛋白粉是指蛋清液除去水分制得的干蛋制品。蛋白粉由于继承了蛋白的一些优良功能性质,如高凝胶性、乳化性、保水性、高搅打性等,又因为脱去了水分,比带壳蛋或是液蛋贮藏的空间小、运输成本低、在贮藏过程中细菌不容易繁殖、成分均一,在  相似文献   

7.
猪背膘厚是遗传力较高的性状。背膘厚度可直接反应胴体品质及瘦肉率的高低,所以在生产和育种中十分重视对膘薄性状的选择。但实践证明,既使同一品种同一日龄的猪群,不同体重的猪背膘厚度是不同的。选育中,不同体重的猪就不好评定其胴体品质的优劣,从而给养猪生产和选育工作带来困难。因此必须将各头猪的体重校正到相同水准上评  相似文献   

8.
比格犬体型较小,成年体重为7~10千克,短毛、形态和体质均一,性情温和,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力较强,性成熟期产仔较多,被广泛用于生物学、微生物学、病理学、病毒学、药理学以及肿瘤学等基础医学的研究中。在比格犬的养殖和实验中经常会发现部分犬患有皮肤病,影响了犬的健康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试验旨在探究欧洲肉鸽Ⅱ系与欧洲肉鸽Ⅲ系(OⅡ×OⅢ)杂交乳鸽在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上的表现。试验选取40只0 d的OⅡ×OⅢ杂交乳鸽进行体重、体尺、屠宰性能及肉品质测定(公、母各半),并进行相关性分析。试验期28 d。结果显示,28 d杂交乳鸽群体均一性相对较好,除体重变异系数较大为9.93%外,体斜长、龙骨长、胫围、胫长、胸宽、胸深的变异系数均在7%以下。杂交乳鸽公鸽的腿肌重和腿肌率显著高于母鸽(P<0.05)。杂交乳鸽体重与体斜长、胫围、胫长、屠体重等8项指标均达到了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水平(P<0.05或P<0.01)。28 d杂交公、母鸽肉品质指标差异不显著,但公鸽的肉品质较优。研究表明,28 d杂交乳鸽的生长、屠宰及肉品质性能方面虽未完全超越亲本,但其群体的均一性和产肉性能良好,可为优质肉鸽的育种、生产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不同配方的复方多糖喂养雏鸡,连续喂养3d后,检查其免疫器官变化。结果表明,在未处理之前,各组的法氏囊、脾脏等器官指数差异不显著,在同一日龄采取的器官,经统计计算,黄芪多糖、复合多糖、复合多糖均一组分Ⅱ可使雏鸡免疫器官指数显著升高(P<0.05)、(P<0.01),其中中药复合多糖均一组分Ⅱ作用效果最优,复合多糖均一组分Ⅰ、复合多糖均一组分Ⅲ有效果,但不显著,环磷酰胺可使器官指数指标明显下降,黄芪多糖、复合多糖、复合多糖均一组分Ⅱ能使环磷酰胺所致免疫抑制逆转至正常或正常以上的水平。  相似文献   

11.
为探究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及不同果瓣间风味品质的具体差异,以不知火桔橙果实为试材,对来源于不同结果母枝的单果及同一果实不同果瓣的品质进行了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单果间内质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Vc、TSS/TA差异都很大,单果间TSS和TA极差分别达4.5和0.4个百分点;同一果实不同果瓣间TSS差异更大,果瓣间TSS极差达8.5个百分点。不知火桔橙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内质差异大,口感风味悬殊,商品均一性较差。总体而言,来源于秋梢结果母枝的果实品质总体优于来源于春梢结果母枝的果实,且单果间和果瓣间的品质差异也更小。因此,不知火橘橙栽培管理上应尽量实现秋梢结果母枝结果,改善果实品质的均一性。  相似文献   

12.
鸡蛋蛋壳颜色作为一个直观的经济性状,长期以来备受关注。在中国,颜色均一的鸡蛋深受消费者青睐。但是由于不同品种鸡所产蛋壳颜色深浅不同,同一品种不同个体间蛋壳颜色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提高群体蛋壳颜色均一性成为育种者不可避免的问题。本文详细叙述了蛋壳颜色的基本性质,同时介绍了蛋壳颜色的遗传模式及控制蛋壳颜色的基因与QTL,旨在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影响蛋壳颜色的决定因素,为育种目标及育种方案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适口性是衡量宠物食品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之一。不同品种宠物对同一款宠物食品适口性不同,同一只宠物生命发育阶段的变化对同一款宠物食品适口性也可能不同,动物因素是研究适口性不可忽略的因素。犬猫特殊的习性也会影响其在采食上的适口性选择,例如在摄取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侧重差异。目前,适口性评估方法一般采用条件反射法、单碗法和双碗法。条件反射法在评估适口性的同时,更侧重改善动物不良采食习惯,单碗法和双碗法则是将采食量通过数字化呈现,直观比较采食差异评估适口性。近年来,也出现了使用电子设备对采食时的动物监测一系列生物学指标以评估适口性的新方法。本文归纳总结了目前常用的犬、猫宠物食品适口性评估方法并阐述其特点,为后续对犬猫宠物食品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小麟  范越 《家畜生态》1994,15(3):8-12
金定鸭的外型分化,受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的双重影响。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依羽域在适应水域环境的重要性,雌雄金定鸭的正羽都按共同的羽域顺序陆续更换生长;与此同时,一日龄外型相同的异性雏鸭,逐渐表现出性双态,包括喙色、羽色、声音、性羽、体重和行为的表型差异,以满足繁殖竞争的需要。金定鸭性行为的出现以其性双态分化为基础,而性行为的分化又是其生理成熟的前提条件。对雄鸭的观察分析结果表明,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的快慢与其生理成熟的早迟是一致的。黑色尾羽的雄鸭,体重较小,其发育速度和性成熟均快于体重较大的白喙或端白尾羽者,因此,建议将尾羽颜色、性双态分化和性行为发育速度作为雄鸭的选育指标。  相似文献   

15.
为了对不同鼠颗粒饲料制作方法进行对比,从而提供一种更为实用、高效的制作方法,笔者结合生产实践对鼠颗粒饲料制作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运用该方法生产出的长方体饲料在形态均一性、质地均一性、适口性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大大提升了其针对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16.
白羽鸡快,慢羽纯系及其杂交后代早期生长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3个快羽纯系和3个慢羽纯系以及9个自别雌雄商品杂交组合,测定快、慢羽伴性等位基因(k~ 和K)对白羽蛋鸡早期体重的影响。结果,在兼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C系1~10周龄体重明显高于慢羽D系(P<0.05),表现出明显羽速效应;而在蛋用型鸡中,由同一来源分离出的快羽B系早期体重则低于慢羽G系(1~5周龄P<0.05,6~10周龄P<0.10)。表明快慢羽基因的羽速效应因品种(或品系)的不同而异。9个配套组的杂交鸡早期体重均低于双亲均值,明显表现出负的杂交优势,有利于蛋鸡最适体型的筛选。  相似文献   

17.
公鸡的管理     
对于雏鸡产量来说,鸡群中的公鸡管理和母鸡管理是同样重要的。按照种鸡公司提出的体重控制建议,管理好骨架生长、睾丸发育、公母比例以及饲料投放,就有可能生产出高度均一,在交配时具有优良体型和成熟度的公鸡群体。  相似文献   

18.
禽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埃希氏菌引起禽类的急性、慢性传染病的总称。其病型和病变复杂多样,主要有急性败血症、卵黄性腹膜炎、脐炎、输卵管炎、气囊炎、肠炎、全眼球炎及大肠杆菌性肉芽肿等。本菌抗原结构复杂,血清多型,变异菌株不断出现,分布极广,不同地区有不同血清型,同一地区不同鸡场甚至同一鸡场同一鸡群也可有多个血清型,本病的普遍性,给养禽业造成严重威胁和重大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9.
人工授精选用不同日龄的雄蜂对蜜蜂性比值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以蜜蜂和喀蜂为材料,以14,18及22日龄的雄蜂精液对同一批处女王进行人工授精,然后在分蜂期测定每蜂蜂群内的蜜蜂性比值。结果表明:以18日龄雄蜂液人工授精的蜂王的蜂群,蜜蜂性比值最高。  相似文献   

20.
用经产杂种母猪60头,测定了妊娠期母猪在不同饲养方式下的体况及繁殖性能。结果指出:在妊娠全期饲喂总量相等的条件下,‘前低后高’组比‘均一’组妊娠母体净增重高5.6千克(P<0.01)。在泌乳期设高水平和中水平两组,在泌乳第二、第四周时,‘前低后高,组仔猪个体重都显著高于‘均一’组,其数值分别为4.1对3.8千克和7.3对6.9千克(P<0.05);泌乳第三、第四周时,与中水平相比,高水平饲养可提高仔猪生长速度及离乳窝重,但对母猪体重无影响(P>0.05),其中‘低一高/高’组仔猪生长显著优于其他处理组合。‘均一/中’、‘均一/高’、‘低一高/中’、‘低一高/高’组的28日令仔猪窝重分别为64.4千克、66.6千克、62.8千克和72.4千克。本文还讨论了母猪妊娠期两种饲养方式对泌乳母猪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