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肖克之 《农业考古》2002,(1):304-307,324
植桑养蚕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它几近乎与文明的发展同步,不仅民间重视,皇家也以此为要事。古代即有皇帝亲耕为范的先农坛,又有皇后采桑喂蚕为范的先蚕坛,这足以说明先人对蚕桑的认识是十分深刻的。关于桑方面的文献出现很早,但多已亡佚。目前能见到的最早文献,是清代王仁辑佚的的汉代刘安所撰《蚕经》,虽然仅存只言片语,终是仅存早期的文献。成秩现存最早文献是宋代秦观所撰的《蚕书》。曾有南宋嘉定7年(1214)真州刻本。有人认为《蚕书》是秦观之子的作品,近人余嘉熙考证确认是秦观之作。宋代蚕桑之作……  相似文献   

2.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茧丝绸市场一度低迷,在这样背景下,进一步摸索和探讨蚕痛防治技术,对于稳定和进一步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针对蚕病发生特点和危害,结合多年下村指导工作,提出蚕痛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3.
蚕业生产机械化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会玲 《安徽农学通报》2007,13(10):106-107
我国蚕桑业历史悠久,发展桑收获机械对促进蚕业生产机械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蚕业生产机械化的研究进展状况,阐明了蚕业生产机械化的整体发展趋势及前景.  相似文献   

4.
养蚕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汪健 《现代农业科技》2009,(18):292-293
介绍了养蚕的技术措施,包括把好消毒关、加强蚕期环境管理、细心观察等方面内容,以期为养好蚕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加速我省蚕业发展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我省蚕业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分析,提出了依靠科学技术,改革蚕业生产方法,拓宽蚕业生产之路来振兴蚕业思路与所要采取的具体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修水县是江西省蚕桑产业最大的基地县,就桑园面积而言,在全国各县当中名列前茅。修水县现有新老桑园面积8000公顷.2002年春蚕种3.5万张,产茧1050吨,夏蚕养种2.1万张,晚秋蚕养种2~3万张.全年产茧3500吨,是历史上最高产量年。目前修水县已形成了制种、养蚕、收购、加工一体的规模产业,是当地政府重点抓的富民富县工程。  相似文献   

7.
蚕桑资源的医药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佳新  周建华  董占鹏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787-4789,4795
概迷了桑叶、桑椹、桑枝、桑白皮及家蚕幼虫、蛹、蛾、蚕沙等蚕桑资源的医药活性成分及其在医药、保健品开发上的价值,提出以传统蚕业为基础,开拓蚕业资源医药利用的新领域,提高蚕业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8.
方绍光 《云南农业》2008,(10):19-20
在蚕桑生产中,夏秋蚕饲养因气候条件不好、桑叶质量差、病原累积多等因素影响,与春蚕相比发病率较高,蚕农常常说:“蚕难养、病难防,产出效益差”。为此,有些蚕区,特别是零星蚕区,蚕农都有多养春蚕,少养或不养夏秋蚕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应有的亩桑产出效益。通过探索总结并推广普及夏秋蚕饲养技术,最大限度地控制夏秋蚕的发病率,提高夏秋蚕饲养的产出率,从而扩大夏秋蚕养殖范围,增加夏秋蚕饲养量,是提高亩桑产出效益,增加蚕农养蚕经济效益,促进蚕桑产业稳步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加强盐城市蚕桑安全生产的对策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已成为蚕桑生产的最大危害,严重影响和制约着蚕业经济的发展。农业生产大规模治虫,快速发展的化工产业,直接或间接影响着桑树生长、农村蚕业和蚕种生产。为巩固和发展盐城市蚕桑生产,增加农户收入,分析了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了防控环境污染对蚕业生产危害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0.
凉山州蚕桑生产已初具规模,现有桑树近6亿株,年产优质蚕茧7183t,蚕茧产量名列四川省第3位,蚕茧质量及出口量则名列全省第1。但是,当前面临烟桑争地、争劳力,养蚕成本增加,挖桑毁桑时有发生等问题,亟待采取措施予以解决确保凉山蚕业健康发展。(1)加强对蚕桑生产的领导,坚持发展蚕桑不动摇;(2)协调主要作物间的关系,求得共同发展;(3)狠抓蚕业基础,合理间套种,提高亩桑产值;(4)应用省力化养蚕技术。  相似文献   

11.
每年10月至次年1月,蚕农都要进行桑树冬管护理。冬季蚕室、蚕具建设添制和蚕室蚕具桑园冬季清洁及清毒工作,我们习惯称之为“三冬”工作。搞好“三冬”工作是来年增加栽桑养蚕效益的基础工作,在整个栽桑养蚕中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周文智 《云南农业》2006,(10):39-39
“陶永明4张蚕养了205公斤、卖了4099块钱”的消息在当地不胫而走,成为当地农民群众茶余饭后谈论的热门话题。人们议论之余.还有几分怀疑.不少人在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后说:“别吹牛了.怎么可能呢?这不是真的。”然而.这的确是铁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淳安县以一流的生态环境、丰富的土地及劳动力资源而适合蚕桑产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实地调查研究,针对当地蚕桑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利用惠农政策,推广集约化经营、机械化培管,推广优良蚕、桑品种等发展对策,以供养殖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
陈龙 《贵州农业科学》2006,34(1):110-111
遵义栽桑养蚕历史悠久,是贵州省蚕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自然条件优越,有利于桑、柞的良好生产,是全省的重要蚕丝生产基地之一.长期以来,作为遵义市传统优势产业的蚕业,对经济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随着国家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蚕业的弱质性表现已逐渐暴露出来.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全球经济一体化、国内农业市场化进程加快的新形势,如何适应这一历史新起点,如何实现蚕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谈两点粗浅思考.  相似文献   

15.
《广东农业科学》2007,(12):122-122
由西南农业大学牵头组织,广东省农科院蚕业与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承办的“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蚕桑项目启动会议”.于2007年11月24~26日在广州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蚕学会理事长向仲怀教授,江苏科技大学副校长、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党组书记王文义,广东省农科院副院长廖森泰研究员,以及全国蚕桑界教学、科研、产业共23个单位的50多名代表。会议由西南大学校长助理鲁成教授主持。  相似文献   

16.
2010年广东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期来看,全球对丝绸的消费将逐步提高.2009-2010年,广东蚕业整体回暖,主要表现为蚕茧丝价格不断回升,蚕业经济效益提高,各主要蚕区蚕业生产基本回稳.针对广东省蚕桑业存在的问题,建议调整蚕桑产业布局,优化产业结构:发展蚕桑产业化组织,提高经营水平;坚持科技兴蚕,夯实创新基础.  相似文献   

17.
陈仲达 《农家致富》2007,(11):11-11
江苏省吴江市平望镇梅蚕业合作社成立于2003年4月.目前人社社员1150户,桑园面积2250亩。户均产值8311元。 平望镇梅堰社区有桑地7000多亩,蚕农5000多户。2002年由于丝绸市场不景气,严重挫伤了蚕农的生产积极性,有些地方还出现了毁桑现象。为了稳定蚕桑产业,镇政府引导成立了“梅堰蚕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18.
浅谈蚕病的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红 《吉林农业》2010,(1):79-79
目前,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茧丝绸市场一度低迷,在这样背景下,进一步摸索和探讨蚕病防治技术,对于稳定和进一步推动蚕桑产业健康发展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笔者针对蚕病发生特点和危害,结合多年下村指导工作,提出蚕病综合防治技术如下。  相似文献   

19.
刘洪良  陈红梅  刘钰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4,(26):9083-9084,9144
根据桑蚕正常生长发育对光、温、水等各气象要素指标的要求,结合历史气象资料,分析了合川地区桑树生长期以及春蚕、夏秋蚕、晚秋蚕饲养期的气象条件,总结出当地适宜桑蚕生产的有利气象因素和制约因子,以便充分利用当地气候资源、科学规避气象灾害,为蚕业生产提供有利的气象指导和气象服务依据,对进一步促进当地蚕业持续稳定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蚕台饲养因其成本低廉、便于消毒、使用方便、便于保管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在蚕桑生产中深受广大蚕农的欢迎,在生产中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本人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对蚕台的制作及使用加以改进并取得了一定的使用效果,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