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淡水渔业》1977,(4):3-6
一九七六年,我们公社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认真贯彻第一次全国农业学大寨会议精神,排除“四人帮”的干扰破坏,坚定不移学大寨,大学大批促大干,有力地促进了渔业生产的发展。这一年,内塘养鱼在连续十年亩产超千斤的基础上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五百五十七斤的新水平,比上年增加了二十九斤;上市鲜鱼一百二十八万斤,超额完成交售计划的百分之十五;全公社九口(四十六亩)高产试验池亩产超过一吨鱼;其中最高的一口池达二千七百二十八斤,渔业一队一百七十亩成鱼池平均亩产达到了一千八百零六斤的新水平;其他各业也喜获丰收,粮食亩产二千零四斤,蔬菜亩产一百三  相似文献   

2.
《淡水渔业》1974,(6):5-7
东湖紧靠波阳县城,有水面1,500亩,是我场的主要养殖湖泊。沿湖居民稠密,水质肥沃,养殖条件较好。过去,由于受刘少奇、林彪一类骗子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的干扰,鲜鱼产量既不稳又不高,一般年产量仅20万斤左右。1973年,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在党的“十大”精神鼓舞下,广大职工树雄心立壮志,破常规,坚持贯彻“以养为主,养捕结合”的方针,积极开展科学养鱼,1973年捕捞鲜鱼33万斤,比1972年增产50%,平均亩产达220斤。  相似文献   

3.
我们城东公社是个粮棉夹种地区。在毛主席“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在市委、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农、林、牧、副、渔得到了全面发展。1973年全公社粮食平均常年亩产1708斤,比1972年增产207斤;棉花也比去年增产一成以上;去年生猪饲养量37756头,平均每亩土地1.21头;生产淡水鱼虾蟹3003担,平均每亩河沟水面单产165斤,都超过了历史最高水平。  相似文献   

4.
《淡水渔业》1973,(12):1-4
我们东林公社,是一个以粮为主,农、林、牧、副、渔多种经营地区。几年来,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在批林整风运动推动下,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群众运动.认真落实“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渔业大有可为的思想深入人心.粮食连年增产.渔业也有较大的发展。一九七二年.粮食亩产一千二百四十六斤.比一九七一年增长百分之七点三,鱼塘亩产五百二十斤.  相似文献   

5.
《淡水渔业》1975,(11):10-13
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我场广大革命职工,敢于革新创造,1974年创造了460亩面积平均亩产超千斤的新记录,其中:机器埫200亩,平均亩产1,300斤;西湖100亩。,平均亩产1,268斤,北湖160亩,平均亩产l,007斤。这些湖是怎样达到高产的呢?我们体会是:  相似文献   

6.
玉林镇东明大队,东兴生产队大门塘,面积10亩,1977年在养殖鲢、鳙、鲩、鲮、鲤的基础上开始混养非洲鲫鱼,当年亩产达1178斤,比1976年亩产706斤增产66%.1978:年亩产1683斤(其中非洲鲫鱼亩产761斤,占产量45%),比1977年增产42%.1979年亩产1763斤,为1976年产量的2.49倍.养殖非洲鲫鱼有以下的好处:  相似文献   

7.
湖北省浠水望城公社、鄂城新庙公社、新洲刘集公社、黄冈竹陂寺公社,开展塘堰养鱼,几年来一直获得增产增收,是黄冈专区塘堰养鱼的先进单位.一九六三年,新庙公社养鱼水面八百七十亩,总产鲜鱼三十二万九千三百斤,平均亩产三百七十八斤,比一九六二年增产百分之十三点五;刘集公社养鱼水面一百二十二点七亩,总产鲜鱼六万零五百斤,平均亩产四百九十三斤(其中塘堰六十二点七亩,单产七百一十四点六斤),比一九六二年增产百分之三十二点七;望城公社养鱼水面六百二十三点九亩,总产十九万八千斤,平均单产三百一十七斤,比一九六二年增长百分之四十一点四;竹陂  相似文献   

8.
涨渡湖位于湖北新洲县南部,面积十一万亩,一九五四年以前,江湖相通;一九五四年以后,由于兴修水利,筑坝建闸,江湖隔绝,隔断了外江鱼源.一九五五年开始由国营涨渡湖养殖场进行人工养鱼,九年来共生产鲜鱼二千四百七十一万斤,平均年产二百七十四万五千斤,每亩平均单产二十二斤半;上交利润九十三万六千多元,平均每年上交十万元以上.特别是近年来,认真贯彻以养为主,养、管、繁三结合的大湖成鱼生产方针,生产逐年上升.一九六三年成鱼总产三百零三万斤,平均亩产二十七斤半,是九年来产量最高的一年,比一九六二年二百六十一万斤增产百分之十六点一,比一九五七年二百一十四万斤增产百  相似文献   

9.
文化大革命以来,城固县南沙河水库在毛主席革命路线的指引下,深入进行路线教育.革命和生产都取得了新的成绩。从1970年以来灌区粮食产量连续四年超《纲要》,1973年灌区平均粮食单声为1,200斤。自1966年以来共产鲜鱼75.8万多斤,单产由1966年的10斤,增加到1973年的77.5斤.  相似文献   

10.
我们河埒公社是一个粮、菜、猪、鱼、蚕并举的单位。全公社有11个渔业专业队和一个水产养殖场。原老鱼池1,490亩,其中成鱼池1,099亩。1973年以来新挖鱼池836亩;去冬以来又正在挖鱼池600亩。在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和批林批孔运动的推动下,我公社的养鱼业有了一个较大的发展。1975年,我们继续以阶级斗争为纲,认真学习无产阶级专政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深入开展农业学大寨的群众运动,促进了池塘养鱼高产更高产。全公社池鱼亩产连续第五年增产超百斤,达到了1,528斤,比1974年增长7.1%;产量最高的河埒大队渔业一队达到1,781.5斤。1975年全公社亩上市量达1,088斤,比1974年增加87斤;总上市量达119.6万多斤,比1974年增加了8%。广大干部群众高兴地说:阶级斗争抓得紧,池塘养鱼面貌新。  相似文献   

11.
佟振林 《水库渔业》1983,(4):24-26,17
为了探索汉中地区小(二)型灌溉水库鱼类增产的可行性和技术特点,我们于1977~1981年连续五年在南郑县白兔岭水库进行了鱼类增产试验。试验结果五年平均亩产122斤,是试验前多年平均亩产12斤的10倍,其中1981年亩产195斤,总产1.1万多斤,接近于试验前17年的总和。本文报告试验情况,同时对小(二)型灌溉水库渔业增产措施提一些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2.
《淡水渔业》1977,(3):11-13
我场在搞好鱼种和养殖生产的同时,积极开展试验网箱养鱼。在1975年试验网箱养鱼亩产5,951斤的基础上,1976年网箱养鱼又取得了进展,亩产达9,325斤,比1975年增产56.66%;比我县一般外荡养殖平均亩产提高近200信,第一次网箱养鳗也取得了成功,亩产达2,400斤,比池塘养鳗大幅度增产。网箱养鱼种亩产88,120尾,比我场几年来平均亩产一万尾左右,提高了近8倍。网箱养鱼的成功,为多快好省发展淡水渔业闯出了一条新路子。  相似文献   

13.
《淡水渔业》1975,(3):36-36
新庙公社月陂大队认真贯彻执行“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塘堰养鱼由1964年平均亩产248斤到1973年上升到平均亩产654斤,试验塘亩产达到1,060斤。使塘堰养鱼做到逐年稳产高产,对支援社会主义建设,巩固集体经济,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金鸡湖放养方式的改革及其经济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金鸡湖面积为10,768亩,位于苏州市东郊,北连阳澄湖,南接独墅湖,平均水深1.5米。二十八年渔业经营中,1956—1964年平均亩产31.4斤;1965—1973年平均亩产37.4斤:1974—1983年平均亩产139.1斤。1974—1983年曾三度改革放养方式及其养殖工艺,  相似文献   

15.
横岗水库是我县蓄水滩溉、养鱼、发电和造林、畜牧、综合利用较好的一个中型水库,正常水位面积2,400亩。当水库于1959年建成蓄水时,投放了一些鱼苗,碰上1963年天旱干库,捕了不少二、三十斤重的鳙、鲢、(?)。从此引起人们重视,认真抓好水库养鱼。自1965—1973年共捕鱼81万斤,平均每年亩产37.5斤,其中1970—1973年四年平均亩产57.5斤。随着水库养鱼的发展,水库的经济收入不断增加。1965—1973年,水库  相似文献   

16.
天山北麓的米泉县长山子乡碱梁村支部书记赵青方1988年在县水产技术推广站的指导下,利用一块1.8亩稻田进行稻田养鱼,水稻平均亩产1443斤,鱼亩产110斤,养鱼亩盈利123元,养鱼田水稻较对照田增产6%,突破亩产“千斤大米百斤鱼”大关。米泉县高温季节短,水稻一般5月中下旬插秧,8月底排水干田,9月下旬开镰收割。稻田养  相似文献   

17.
梅川水库是我县一个中型水库,常年来水量1,700万立方,养殖水面2,500亩。自1958年建成以来,水库职工沿着毛主席革命路线,坚持走《五·七指示》道路,灌区不断扩大,农渔连年丰收。灌区面积由原来设计70,000亩扩大到115,000亩。1972年在大旱库水少的情况下,成鱼总产270,000斤,亩产108斤。1973年战胜洪、涝灾害,水产形  相似文献   

18.
小型水库半精养高产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铁岭地区共有小型水库134座,养鱼水面3.65万亩,1981年鱼产量62.05万斤,平均亩产17斤。为提出小型水库的增产技术措施,我所于1982~1983年在昌图县四新水库进行了“小型水库半精养(亩产百斤)试验”,重点探讨了施肥与水质变化的关系及施用化肥与鲢、鳙的增产效果。本试验使鲜鱼产量从试验前1978~1980年三年平均年产量1.2万斤上升到2.5万斤,1981、1982两年平均亩产分别为122.5斤、127.7斤,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正> 我省新建的商品鱼基地,投产已有四年了,养殖生产水平在逐步提高,并且开始显示出极大的生命力和经济效益。但是,发展很不平衡,有的基地渔场一部分高产鱼池亩产可达到600-800斤,有的甚至达到千斤,还有不少基地渔场产量很低,亩产只有100来斤乃至几十斤,经济效益甚差,其基本原因是养殖技术跟不上。为了摸索一套切合实际的平衡增产方法,我们于1982年在沔阳县  相似文献   

20.
《淡水渔业》1975,(3):6-6
横岗水库是我县蓄水滩溉、养鱼、发电和造林、畜牧、综合利用较好的一个中型水库,正常水位面积2,400亩。当水库于1959年建成蓄水时,投放了一些鱼苗,碰上1963年天早干库,捕了不少二、三十斤重的鳙、鲢、鲩。从此引起人们重视,认真抓好水库养鱼。自1965--1973年共捕鱼81万斤,平均每年亩产37.5斤,其中1970~1973年四年平均亩产57.5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