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茶,是指具有悠久历史,与康藏、西藏、藏民族以及我国西北部蒙、维、回、羌等民族同胞互有紧密联系的茶叶。雅安藏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又称黑茶、乌茶、边茶、边销茶、四川南边茶、四川南路边茶、大  相似文献   

2.
在闽南和潮汕一带,人们都把茶叶称为茶米。意思是说在人们生活中茶与米都显得同样的重要。早在一千年前,宋代王安石在《义茶法》中就说:“夫茶之为用,等于盐米,不可一日以无。”顾元庆在《菜谱》中则说:“人饮真菜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陈藏器《本草拾遗》云:“诸药为病之药,茶为各病之药。”故自元代以来就有“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说。在西北少数民族地区有一句谚语:“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条”、“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叶在我国先民生活…  相似文献   

3.
新疆茶俗     
茶叶是新疆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生活必需品,民间素有“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之说。哈萨克族人民称吃饭为“卡依依苏”意为“喝茶”。可见饮茶在各族人民生活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新疆不适宜栽种茶树。自唐宋以来,历代政府都十分重视西域茶叶交易和新疆茶叶经营。  相似文献   

4.
茶叶是一种健康饮料,我国古代很早以前就是把茶叶作为药物而利用的。相传“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唐《本草拾遗》上就载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明顾元庆《茶谱》上记述:“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固不可一日无茶。”这些都充分说明了饮茶的好处及茶叶的药用价值。1982年在浙江省商业厅的倡议和协助下,对若干茶叶进行了分析,现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5.
“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痛”、“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边销茶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重要性由此可见一斑。原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等部门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以保障  相似文献   

6.
<正>"一日无茶则滞,三日无茶则病"。茶,作为一种饮料,历史悠久,流传广远,从古到今就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由于茶叶中含有多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和药理成分,用茶水煮饭不仅色、香、味俱佳,而且更能发挥独特的保健作用,而成为爱茶人士的新选择。其实,用茶水煮饭并非是现代社会的新发明,在我国古代医学典籍和民俗传统中早有记载。明代顾元庄所著《茶谱》中说:"人饮真茶,能止渴,消食,除痰,少睡,利尿道,明目,益思,除烦,去腻,人不可一日无茶"。《本草拾遗》即有用茶水煮  相似文献   

7.
藏茶情缘     
藏茶,一种孕育于四川雅安雨极高山的全发酵茶。其貌不扬却是藏族同胞赖以生存的生命之茶。“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是藏族生活的真实写照,表达了藏族人民对藏茶的珍爱和依赖。藏茶是三百多万藏族同胞不可或缺的生活饮品,又称为民生之茶。  相似文献   

8.
蒙 族 爱饮奶茶,即用砖茶煮后滤渣,再掺入牛奶中煮沸,加盐后盛入铜壶,以供饮用。 回 族 爱饮“桂圆盖碗茶”,先在盖碗里放上一撮茯茶,一小块冰糖,几颗桂圆,然后泡上开水略闷片刻,茶味鲜美,香甜久久不散。 藏 族 喜爱“酥油茶”。把砖茶切开捣碎,加水煮后滤清茶汁,调入酥油和食盐,使茶汁和酥油充分混合成乳白色茶液。宾客来访时,全家恭候帐外问  相似文献   

9.
(四)罐罐茶的冲泡 罐罐茶起源于我国西北、西南等少数民族地区。该地区海拔高、气候寒冷,少数民族同胞常围住火塘,边烤(或煮)边饮罐罐茶,久而久之,习惯成俗。喝罐罐茶不但能祛除风寒,还能补充因高山地区蔬菜缺乏而造成人体某些营养物质的不足,有益于健康。随着茶文化的兴起,罐罐茶已成为富有民族情趣的特色茶饮。现在此作一介绍。 1.彝族同胞的罐罐茶 居住在云南楚雄自治州的彝族同胞,嗜茶如命,已到“宁可一日无饭,不可一日无茶”的境地,他们日常饮的就是罐罐茶。彝族同胞的罐罐茶冲饮方法较为独特,他们用专用的单耳陶罐…  相似文献   

10.
中国茶谚     
我国是茶的故乡,有数千年的茶叶历史,茶农们积累了丰富的茶叶生产经验。这些茶叶生产经验,汇成为两宗宝贵的道产:一宗是茶书,一宗是茶谚。何为“谚”,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中说:“谚,传言也。”茶谚,是我国历代茶农以精炼生动的简单语言,交口相传,世代相袭,用以传授茶叶生产经验的一种谚语。茶谚,也是农谚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茶谚起源较早,在唐·陆羽《茶经》中便有不少,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叶卷上、叶舒次”、“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茶谚的特点是它产生于  相似文献   

11.
边茶是销往祖国边疆西藏、青海、新疆、内蒙等地的一种茶类,是藏、蒙等兄弟民族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四川是我国边茶主要产区,生产边茶的历史已有千余年。广大茶区群众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对采割边茶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逐步形成了边茶的合理采割制度。通过总结群众生  相似文献   

12.
广东省海南岛黎族苗族自治州的五指山区,具有悠久的产茶历史,当地黎、苗族同胞很早就懂得采制茶叶。五指山茶在明代就已列为贡品上贡朝庭。如清朝张(?)、邢定纶、赵以谦等人纂修,后经郭沫若同志点校出版的《崖州志》一书所记述:“明土贡品主要有……牙茶、叶茶”。因此,崖州在明代不但已有州北五指山区出产的茶叶上贡朝庭,而且在茶叶加工上也是比较精细的,分为“牙茶”和“叶茶”进行精细加工。五指山位于海南岛的中部,海拔1800多米,茶园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域辽阔,物产丰富,自然风光壮美,有着不可多得的乡村旅游资源。但遗憾的是,尽管新疆乡村旅游开发起步较早,但存在设施不完善、文化底蕴挖掘不足等问题。在这种状况下,将具有民族特色的新疆茶俗文化,融入到旅游产品的开发中,不妨是新疆乡村旅游开发的一种新的思路。自古以来,茶叶就是新疆等边疆地区人民生活的必需品之一,民间有着"宁可三日无粮,不可一日无茶"、"无茶则病"等说法。新疆茶俗也有别于内地省份,具备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异域色彩,是乡村旅游开发宝贵的资源。  相似文献   

14.
茶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饮料,几千年的实践证明,长期饮用茶叶,对身体有益。特别是边疆少数民族更是不可缺少的生活必需品,有边疆不可一日无茶之称。我们国家是最早发现和使用茶叶的,人民在长期的劳动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完整的制茶经验,是中华民族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我们要努力继承和发展。在社会主义的今天,有无比优越的社会制度,更应很好地总结前人的经验,丰富发展前人的经验,把茶叶工作推向新高潮。  相似文献   

15.
在福建省参加全国“八五”茶资源专题会议的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云南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广西桂林茶叶研究所与福建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的领导与茶叶专家,在福鼎县太姥山考察“福鼎大白茶”原产地后,于三月四日,莅临霞浦县茶区考察特早芽品种“无霄茶”。这是霞浦茶叶战线上的一件大喜事,中央级茶叶专家专程来霞考察茶树品种资源尚属首次。这次专程到霞浦县考察的茶叶专家等一行18名专家。专家们在霞浦县林维全副县长及县茶业管理局副局长汤信平等同志的陪同下,前往县茶科所考察、指导。三月四日下午,专家们兴趣勃勃地登上茶山考察…  相似文献   

16.
提起芳香茶,我们便想起了花茶,如我国的茉莉花茶、玫瑰花茶、玉兰花茶、桂花茶以及产于印度支那的荷花茶等等。而西方人头脑中的“芳香茶”,其概念则广泛得多:举凡带有花香、果香、叶香、甚至焦糖香、巧克力香等一切具有“外加香味”的茶叶,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环保意识和健康意识日益增强,对茶叶的卫生指标和保健作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绿色食品的发展。据报道,日本从70年代开始就试产“有机茶”,80年代试制“无农药茶”,而今许多茶叶店里都设有“有机茶”和“无农药茶”专柜,卖价远远高于其他茶;坦桑尼亚是世界上第一个生产和出口无公害茶的国家,其产品由英国包销,目前已扩展到美国、加拿大等国;英国1989年销售无公害自然茶达到0.3万吨,为80年代初的30倍;肯尼亚和斯里兰卡等国由于市场需要和价格吸引,也在努力扩大无公害自然茶的生产;在我国,绿色食品也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青睐,欲购茶叶绿色食品的消费心理已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 为适应国内外茶叶消费的新趋势,我国近年来开始重视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农业部制定了“绿色食品”标准;云南、广东、安徽等地已在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当前,应及时总结经验,进行推广,以加快我国茶叶绿色食品的开发。我国不少茶区生态环境优越,有的茶园从未施用过化肥、农药以及其他化学制剂,而且茶园又远离城镇、工厂及居民生活区,无废水、废气、废物的污染,所产茶叶属天然无公害的产品。因此,我国开发茶叶绿色食品具有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只要在生产、  相似文献   

18.
<正>2016年以来,"熊猫家源,世界茶源"雅安紧紧抓住经济新常态、川茶产业转型升级和灾后产业重建重大机遇,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和"茶旅融合、一三互动、接二连三"发展思路,充分发挥蒙顶山茶叶交易所、国家茶叶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四川)、雅安藏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核心竞争优势,围绕"蒙顶山茶"和"雅安藏茶"两大区域品牌,大力实施科技兴茶、龙头  相似文献   

19.
“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茶最早以具有解毒功效而被发现。之后人们在生活实践中积累了以茶治病的经验,并对茶的保健功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中就有“诸药为各病之药,茶为万病之药”的记载。17世纪后期,中国饮茶习俗和茶的保健知识一同传入欧洲,当时茶是在药房里销售的,而且价格昂贵。经过几千年的发展,茶叶从药用到饮用,直至今天成为世界三大无酒精饮料之一。饮茶时尚之所以能在全球风行,茶叶具有保健功效是其主要原因之一。随着现代茶医学研究的广泛开展,探明了茶叶中含有的茶多酚、茶多糖、茶色素等功能成分,对人体具有抗肿瘤、抗衰老、抗病毒,以及治疗心血管疾病等多种医疗保健功效。各种功能性的茶饮料、茶食品、茶医疗保健品也因此相继开发,走入市场。茶已成为“绿色、健康”的代名词,走进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为了使广大读者全面了解茶对人体的保健作用,本刊约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陈宗懋研究员撰写“茶与健康”专题,按茶叶的不同保健功能对茶与人体健康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20.
胡惜丽 《茶叶》2010,36(2):104-104
4月19日下午,缙云“仙都笋峰”茶正式进驻上海世博会比利时欧盟馆。在进馆仪式上,馆长Myriamm正式宣布,浙江缙云县茶叶产业协会为该馆官方茶叶供应商,“仙都笋峰”茶被指定为该馆官方供应茶。缙云县近年来围绕茶叶产业的发展,做足了守、攻、改三篇文章,终于成为首个被上海世博会正式冠名的茶叶品牌。在世博会期间,“仙都笋峰”茶成为比利时一欧盟馆礼品赠送给到访的贵宾,并且在馆内展销和在餐厅、咖啡厅、商务中心等公共场所中品尝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