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尾松在我国秦岭以南16个省区都有分布.由于它分布范围广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群体间及群体内的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了解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模式,作为划分种源和种源区的依据,为了比较鉴定种源间的以及种源个体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正> 马尾松是我国松类中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主要用材树种,也是荒山绿化造林和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在马尾松分布的南方十四个省(区)内,气侯、地貌、土壤等生境条件差异显著,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形成了具有不同生产力的各类马尾松种群。通过马尾松种源试验,广泛收集种源资源,  相似文献   

3.
地理种源试验是研究一个自然种的遗传变异模式,了解哪些种源在哪些地区显示出更大的生产能力,为划分种子采集区和调拔区提供依据,也是林木良种研究的基础。马尾松地理种源的研究早在一九五六年就有福建林学院先后三次收集了南方十个省的三十一个种源在该省幸口和西芹两地进行育苗造林试验,结果揭示出其高生长与产地纬度呈负  相似文献   

4.
杉木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其自然分布广达十五个省(区),由于分布区内生态环境的多样性,逐渐演化成了不同的种源群体。为了发掘适宜滇东北杉木栽培区造林的优良种源,我们按中国林科院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要求,于一九八○年在威信县国营林场进行全国杉木地理种源试验。现对一  相似文献   

5.
马尾松地理种源苗期试验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马尾松是我国秦岭以南15个省区的木材和松脂生产的主要树种。由于分布广,受自然条件的影响,其群体间及群体内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摸清马尾松地理种源的遗传变异规律,比较鉴定种源间及种源内个体间的差异,选出生长快、抗性强、材质好、经济价值高的优良种源及单株,是实现良种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种源苗期抗寒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尾松(PinusmassonianaLamb.)是我国亚热带最重要的用材树种之一,分布遍及南方15个省(区),面积达200万km2。马尾松种源间在生长、干形、形态、适应性等性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1],但关于马尾松种源抗寒性研究尚少见报道。本研究旨在了解马尾松种源抗寒性能差异,了解低纬度优良种源北移的范围和极限,为不同生态区筛选适生优质种源提供依据。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1993年底在马尾松全分布区内按经纬跨度,采集10个具代表性种源(其中5个种源共含31个家系)种子,1994年分别在浙…  相似文献   

7.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其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经济价值高,资源丰富。主要分布于北纬21°51′—33°51′,东经102°30′—122°30′。汉中地区十一个县(市)都有分布,总面积约4500多公顷。为了了解马尾松种内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型式,比较鉴定种源间以及种源内个体差异,为选择当地造林优良种源、类型及单株提供科学嵌据。我们于1983年进行了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对不同种源苗期和幼林各性状进行了观测研究,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一、试验地自然概况试验地设在城固县青龙寺林场,属汉中  相似文献   

8.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特有的速生及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分布广泛,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产生了广泛的遗传变异,而形成各种不同的地理类型。因此,对马尾松地理种源的类群划分及评价是选择优良适生种源的重要依据之一。我省自1979年参加全国马尾松良种繁育协作组,先后组织了5次马尾松种源试验。本文就全省第三次种源试验郴州点所得材料,经回归、相关分析筛选出5年生树高、胸径,1982~1984年平均每年分枝轮数(以下简称分枝轮数)等五个数量指标为依据,运用主成分分析和图象处理的  相似文献   

9.
马尾松优良种源选择及其应用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13  
本文通过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得出马尾松群体及种源、林分、家系不同层次的遗传变异规律,从而选出生物量大的薪炭材优良种源8个,高产、稳定的广谱复合型优良种源26个,速生种源17个,抗病虫害较强的种源17个,综合性状优良种源22个。  相似文献   

10.
我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会议于八月三十一日至九月三日在贵阳省林业厅召开。会议由林业厅委托省林科所主持。参加会议有全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单位代表,杉木子代测定有关单位代表,省林业厅三站代表,省林科所负责同志和专业人员以及贵州农学院林学系遗传育种教研室和省林校遗传教研组的同志,共计代表34人。会议内容:传达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协作组成都会议精神,布置任务,落实今年采种和八三年试验点,总结一九七七年以来我省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的工作,讨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总结报告  相似文献   

11.
<正> 杉木北起秦岭以南,在16个省(区)内均有分布。由于它分布范围广阔,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群体内个体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研究杉木种源间的这种遗传性状的变异规律,从而合理地划分种源区,对于实现杉木适地适树适种源造林,提高林业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研究马尾松地理种源遗传变异的幅度和型式,为选择各地最优种源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开展林木良种提供原始资料;同时也是发掘保存马尾松基因库的一个重是手段。根据湖南靖县全国林木良种科研协作计划,我们参加了全国马尾松地理播种试验,全县设采种点两处(天台林场高庙和本所沙河队),试验点一处。现将七七年育苗和今春造林试  相似文献   

13.
一、前言由中林院亚审所主持,组织了南方十四省(区)协作,进行了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广西于1978—1979年开展了对全广西马尾松种源分布的调查,同时于1979年采了种,1980年育苗,在统一的实施方案指导下,进行了苗期的系统试验。广西试区根据地理位置及气候地带的需要进行有点、参加全国种源试验的试点计有高峰林场(桂南)、玉林地区  相似文献   

14.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广布于我国秦岭、淮河一线以南十五省(区),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云南仅文山州东部有零星分布。由于马尾松分布区域广阔,生境差异很大,在漫长的系统发育过程中,必然产生广泛的遗传变异。在这样一个大群体中进行引种和种源选择是有成功希望的。 1965年,红河州石岩寨林场在云南省林科所帮助下,进行了马尾松引种试验。1978  相似文献   

15.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n Lamb)是我国分布广,蓄积量多,适应性强,生长快,用途大,造林更新容易,成本低,成材有把握的主要用材树种之一,历来被誉为南方荒山造林的先锋树种。为了进一步发展马尾松造林事业,为选择最优种源和类型提供科学依据,让马尾松更好地为“四化”服务,我们1976年收集到5省10个地区的种源,于1977年育苗,1978年春造林,目前保存率在90%以  相似文献   

16.
由中国林科院亚林所主持的南方十四省(区)马尾松地理种源试验科研协作会议,于1980年10日9日至15日在江西吉安市召开。除台湾省外,所有有马尾松分布的省(区)的林业科研、生产单位都派了代表参加。会议主要交流前一阶段马尾松地理种源采种林分调查和育苗的经验,制订1981  相似文献   

17.
我省属马尾松自然分布北缘,在低山丘陵地区生长良好.研究马尾松的地理差异,选择适宜我省造林的优良种源,是实现良种化的重要途径.1979年,根据全国马尾松种源试验科研协作方案,以南京市老山林场为主要试验点,进行育苗试验,并于1980年进行造林,现将苗期试验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8.
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遗传变异及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8年生马尾松种源试验林为对象,探讨了马尾松种源遗传变异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种源间存在极显著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生长性状中,并强烈受到遗传因素控制。以树高、胸径、材积构建马尾松种源及单株选择指数方程,选择出12个马尾松优良种源和33株优良单株。这些优良种源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34.75%,优良单株平均材积遗传增益达141.48%,选择效果明显。对比早期选择结果发现,广西岑溪及江西崇义种源速生性具有稳定性,福建种源速生性在后期能完全表现。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马尾松种源试验关键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尾松是我国南方重要造林树种,福建闽西地区是马尾松中心产区和优良种源区之一,20世纪末开始建立实生种子园,并结合子代测定进行母树林营建以及大径材示范林培育.文章概括介绍马尾松种源试验的进展以及母树林的营建技术和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为马尾松优良种源的延续作出贡献,以进一步提高马尾松在生态、社会和经济三大效益中的作用.马尾松母树林的发展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加大发展力度,以此充分发挥其良种优势,进一步完善和丰富马尾松母树林建设理论.  相似文献   

20.
短叶松(Pinus taiwanensis Hayata)又名黄山松、台湾松,是我省高山造林的优良用材树种。多呈不连续块状分布,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生态条件不同,其群体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为了比较鉴定种源间的这种差异,为选择适宜当地发展的最优种源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0年开始进行短叶松的种源试验。现将试验的情况和结果初报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