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干燥工艺技术对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干燥工艺技术处理和沱茶生化品质成分分析,探索了干燥工艺技术对沱茶品质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对沱茶水分散失速度不同,不同重量规格的沱茶在同一温度条件下水分散失也不同。沱茶(100g)在40℃、60℃干燥,多酚类、咖啡碱、儿茶素总量、EGC、EGCG、GCG、ECG儿茶素组分物质含量及酚/氨比值比在80℃,100℃干燥均要低,但氨基酸总量在40℃、60℃干燥比80℃、100℃干燥要高;不同干燥温度对沱茶色泽物质的形成存在差异,低温干燥(40一60℃),有利于沱茶色泽物质由绿变黄转化;内质感官审评以40℃、60℃优于80℃、100℃的沱茶。故低温长时干燥则有利于沱茶滋味和色泽物质的形成与转化,从而形成沱茶特有的品质风味。  相似文献   

2.
压制工艺技术及原料成分对沱茶成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沱茶成型机理,对坯料含水量、汽蒸时间及汽蒸料叶温、含水量对沱茶压制成型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坯料含水量、汽蒸时间及汽蒸料叶温、含水量对沱茶成型均有影响.压制沱茶适宜的技术参数是:坯料含水量13%~14%,汽蒸时间12~15S,汽蒸料叶温85℃左右,汽蒸料含水量22%-23%.对沱茶压制成型起黏结作用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各处理的成型优劣及成茶的抗压强度大小的顺序是:坯料直接压制成沱茶、茶渣烘干样加入15%茶多酚、茶渣烘干样加入速溶茶、茶渣烘干样压制成沱茶.  相似文献   

3.
沱茶生化成分与品质形成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和高效薄层色谱系统地分析了云南沱茶的生化成分和脂溶性色素成分,并采用感官审评方法评定了沱茶滋味和色泽各项品质因子,对沱茶生化成分、脂溶性色素成分与沱茶滋味和色泽形成的关系作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沱茶中水浸出物、茶多酚、咖啡碱、儿茶素等是构成滋味浓度的特征因子,氨基酸,酚/氨值和酯型儿茶素/非酯型儿茶素值与配比是构成滋味醇度与爽度的特征因子.(叶绿素b 叶绿酸酯b)/胡萝卜素值和(叶绿素b 叶绿酸酯b)/(脱镁叶绿酸酯a 脱镁叶绿素a)的大小,能较合理地解释沱茶外形色泽、内质汤色、叶底色泽形成的化学实质.  相似文献   

4.
以显齿蛇葡萄(属葡萄科野生藤本植物,民间俗称为藤茶)、云雾绿茶、绞股蓝为原料,通过不同复合配料的处理试验,原料经汽蒸压制成型、烘房低温干燥等工艺加工成复合藤沱茶,采用感官审评的评审方法,对其外形、内质品质情况进行综合评定,旨在探求复合成品藤沱茶最佳风味的品质形成;并就复合藤沱茶产品的品质风味、开发研制的营养保健功能以及市场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红枣饮料为对象,在前期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方案,研究了红枣原汁、白砂糖和混合有机酸3种主要原料含量对饮料透光率、可溶性固形物、总酸、固酸比等品质指标以及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红枣原汁、白砂糖和混合有机酸含量分别对饮料透光率、总酸(p<0.05)有显著影响,对可溶性固形物有极显著影响(p<0.01)。在试验条件下,3种主要原料优化配比为原汁20%、白砂糖8%、混合有机酸0.2%,饮料固酸比值在26.1∶1~36.4∶1范围时具有较好的口感。以此配比生产的红枣饮料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  相似文献   

6.
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以掖单13为材料,研究了氮肥对春玉米籽粒建成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氮后使籽粒干物质积累速率增加,平均高出无氮区0.16g/穗@d,最大积累速率高出5.95g/穗@d,是籽粒产量提高的原因之一;施氮后具有增加籽粒中脂肪、蛋白质及还原糖的作用,授粉后42d分别比无氮区高出21.0%、4.5%和70.5%;施氮对籽粒中水溶性糖和淀粉的含量影响并不明显.籽粒形成过程中蛋白质与脂肪含量、淀粉与水溶性糖含量、淀粉与还原糖含量之间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795、-0.986和-0.987.  相似文献   

7.
苗期温度对芥蓝花芽分化、产量与品质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中花芥蓝为材料,设置4个不同的温度处研究了苗期温度对芥蓝的生长发育,菜薹形成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苗期温度与芥蓝的生长发育关系密切,低温可促进花芽分化,随着温度的升高,花芽分化逐渐推迟,分化时的叶位也逐渐升高,适宜的低温可促进植株生长,提高菜薹产量与品质。  相似文献   

8.
沱茶风味描述感官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11个沱茶样品的17个风味感官性质用9点间隔量表进行描述分析。结果表明,48个评员能在14个感官性质上区别各样品。香气、滋味性质可各选取4个主分量。按香气可将样品分为品质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粗气、日晒气;按滋味也可分为好、差两类,其判别变量为苦、涩、甜、平和、浓、水味。  相似文献   

9.
本实验以华泰卤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原料鸡肉的品质指标,如肉色、嫩度、pH值、系水力等参数,分析不同的原料品质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相应的卤制原料标准.结果表明,卤鸡原料的各特性指标与成品品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为生产中通过控制原料的标准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以华泰卤鸡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原料鸡肉的品质指标,如肉色、嫩度、pH值、系水力等参数,分析不同的原料品质对产品品质的影响,以期确定相应的卤制原料标准。结果表明,卤鸡原料的各特性指标与成品品质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这为生产中通过控制原料的标准提高产品品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发酵底物和发酵工艺对沼液中挥发性有机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揭示农业有机废弃物的沼气发酵机制,于2009年11月对北京市和南阳市2个不同生态区不同发酵底物和不同发酵工艺的沼液采集样品,采用GC-MS质谱仪检测沼液中挥发性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结果显示,沼气发酵过程中底物和发酵工艺不同产生挥发性有机酸种类和含量均有差异,陆营村沼气池中有机酸含量比留民营村的偏低,乙酸分别为1.86~15.16mg/L、0.35~172.10mg/L,丙酸分别为0.61~10.27mg/L、9.22~11.05mg/L;留民营村比陆营村多检测到2种有机酸,分别为丁酸、戊酸,其含量分别为0.18~0.88mg/L和0.03mg/L。说明了沼气发酵底物和发酵工艺对发酵过程中挥发性有机酸的种类和含量均有影响。  相似文献   

12.
不同原料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原料生物炭理化性质的差异,以苜蓿秸秆生物炭、小麦秸秆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葡萄藤生物炭、污泥生物炭和褐煤生物炭6种生物炭为测试材料,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和Boehm滴定法对生物炭表面官能团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用电子扫描显微镜观察生物炭表面形貌,并测定生物炭的pH值、有机碳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等基本理化性质。结果表明,除污泥生物炭呈弱酸性外(pH=6.76),其他生物炭均呈碱性(pH=8.49~9.96)。苜蓿秸秆生物炭有机碳含量最高(588.43 g·kg-1),污泥生物炭最低(168.17 g·kg-1)。阳离子交换量大小排序为,苜蓿秸秆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 > 葡萄藤生物炭 > 小麦秸秆生物炭 > 污泥生物炭 > 褐煤生物炭。FTIR图谱表征显示,生物炭表面存在芳香烃类和含氧基团,生物炭的结构以芳环骨架为主。苜蓿生物炭表面官能团总数最多,污泥生物炭最少。扫描电镜(SEM)结果表明,苜蓿秸秆生物炭、小麦秸秆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葡萄藤生物炭表面有明显孔隙结构,褐煤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表面并无明显的孔隙结构。综上,苜蓿秸秆生物炭、小麦秸秆生物炭、棉花秸秆生物炭、葡萄藤生物炭适用农田土壤改良与培肥,褐煤生物炭和污泥生物炭可尝试用于污染土壤的修复,同时污泥生物炭可用于盐碱土的改良。  相似文献   

13.
饲料安全即畜产品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在饲料的整个生产加工、储运与使用过程中,往往由于管理不善及不可克服的客观因素的影响,容易使其原料或成品出现"三害"——霉变毒害、虫害和鼠害。仅以仓储监管中常出现这些问题的危害性与克制的具体方法做一综述,并着重提出了"狠抓仓储环境,营造一个良好的生态氛围,乃是实现饲料安全的根本性措施"的观点,以引起相关单位与生产者关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白山市杨树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现状的调查与分析,提出了白山市杨树栽培立地条件、适宜品种、生长量指标和生长培育期等关键性技术,为白山地区工业原料林基地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对烟叶原料质量的影响.[方法]对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进行分离处理,从出片率、均匀性、常规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4个方面进行烟叶原料质量分析.[结果]试验表明,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分离处理后出片率增加0.24个百分点;叶片结构均匀性提升20.81%,化学成分均匀性提升13.08%,含水率均匀性无明显变化;总糖、还原糖、烟碱、钾含量略有增加,总氮略有下降,氯含量两者接近;香气质感变好,余味舒适度提高,杂气、刺激性降低.[结论]研究可为打叶复烤风选除杂烟叶处理工艺流程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针对目前原烟分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影响原烟分选质量的因素及分选方式进行分析。提出依据原烟质量情况采取相应的原烟分选方法,优化原有的原烟分选程序。结果表明:采用优化后的原烟分选方法,人均每天分选数量虽然下降了450kg,但等级合格率却提高了14.33%,提高了原烟分选效果。  相似文献   

17.
王海鹏  王绍辉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9074-9077,9113
选取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材料采购这一小方向,运用协同论、文献分析法等对原材料采购在农产品加工企业中的战略地位进行研究,分析农产品加工企业中原材料采购的战略地位及现状,提出提高原材料采购在企业中的战略地位的措施。提高农产品加工企业对原材料采购的重视程度,使其认识到原材料采购在保证原材料供应、企业流动资金、产品生产成本、食品安全等方面具有的重要作用,对指导企业改善其原材料采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