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2 毫秒
1.
1 提高菇床温度 创造适宜条件 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要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以上措施后,棚内温度能提高5-10℃,可保证食用菌在寒冷的冬季仍能正常出菇。  相似文献   

2.
<正>1.温度。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适宜的长菇条件。冬季寒冷,要注意保温。菇床上的薄膜除采菇时须揭开外,其余时间都要罩紧。平菇棚要把棚上的遮盖物摊稀,蘑菇棚要在棚的外表再覆盖一层薄膜,晚上棚外要加盖遮阳网或草苫等防冻。采取  相似文献   

3.
<正>长根菇属于中温偏高型高档珍稀食用菌,商品名为黑皮鸡枞,经济价值很高,适宜在晚春至秋季大棚出菇,为了提高效益,山东省一些地方菇农在临近冬季时才将长根菇菌棒进棚栽培,采用燃炉加热以提高棚温和地温,使其反季节出菇。食用菌产业创新团队提出了长根菇简易大棚地栽冬季高效生产技术要点。一、长根菇需要达到的出菇条件出菇前棚温控制在15~30℃,地温18~26℃,才利于菇蕾分化,空气相对湿度60%以上,晴天每天  相似文献   

4.
正首先是提高菇床温度。1月寒冷,提高菇床温度,提供适宜出菇温度是关键。菇房菇棚外增加一层薄膜,夜间再加盖草帘或保温被等覆盖物,能提高菇房温度5-10℃。其次是补水控湿。香菇、平菇经秋季生长,菌棒失水40%-50%,应及时补水。补水前应敞开棚通风3-4 d。补水以井水为宜,喷雾状水,菇多多喷,菇少少喷;蕾期多喷,采收期少喷。蘑菇冬季基本上不需要补水。  相似文献   

5.
蔬菜大棚冬季轮作金针菇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棚多年连续栽培蔬菜 ,导致土传病害发生严重 ,土壤有机质下降 ,并由于覆盖农膜 ,土壤水分蒸发加大 ,雨水淋洗减少 ,下层无机盐上升 ,使土壤盐碱化 ,严重影响蔬菜生长。如在冬季轮作金针菇 ,可促使土壤盐分向下层移动 ,并由于保持土壤潮湿 ,改变土壤的生态环境 ,使土传病菌基数下降。金针菇栽培下脚料还田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1 金针菇的环境要求与大棚覆盖金针菇生长一般要求阴暗、低温、高湿。(1 )光线 :无直射光 ,接近黑暗。 (2 )温度 :发菌期最适温度为 2 2℃ ;出菇期温度在 6~1 5℃为宜 ,低温条件下生长 ,菇质好 ,头潮菇产量高。 …  相似文献   

6.
王磊 《新农业》2012,(2):33
辽西地区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为使蔬菜免受低温伤害,做好冬季蔬菜大棚的防寒保温工作至关重要。1.覆盖增温保持大棚棚膜的密封性,严密封闭,消除孔隙散热,夜间薄膜上覆盖草帘,有条件的覆盖双层草帘,大棚外四周底部用草帘加塑料薄膜作围裙。  相似文献   

7.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来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0.
<正>杏鲍菇袋料栽培出两茬菇后再覆土栽培,可实现连续多次出菇,出菇快而集中、菇质优良、管理方便,覆土栽培出菇期可延长两个月,连续采收3~4茬菇,比常规栽培方式增产、增收。现将杏鲍菇覆土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一、菇棚建造出菇棚要求建在地势平坦、靠近水源、环境清洁的地方。一般是用竹片或钢筋搭建,宜坐北向南。菇棚用薄膜覆盖,  相似文献   

11.
王永昌 《新农业》2006,(2):51-51
滑子蘑,又名珍珠菇,是我国出口食用菌主要品种之一。滑子蘑冬季块料栽培,主要是利用简易的菇棚进行冬季接种、越夏养菌、秋季出菇的一种栽培模式。由于生产技术简便易学、生产成本低、经济效益高,因此成为广大菇农发展食用菌生产致富的主要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2.
<正> 提高菇床温度,创造长菇条件。由于早春菇场仍然寒冷,可利用自然气温结合人工调节。方法是:把薄膜罩紧,增加地温,同时选晴天将棚面的遮阳物摊稀,让阳光  相似文献   

13.
陈建辉 《北京农业》2004,(12):20-20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4.
庞汝林 《河北农业》2009,(12):10-10
一、多重覆盖,保温防冻。冬季气候寒冷,温度较低,还常常出现大风降温天气,因此搞好防寒保温工作,使蔬菜免受低温伤害是冬季大棚蔬菜管理的关键。生产上通常采用多重覆盖栽培技术,就是在地面覆盖地膜,增加土壤的容热量;在棚膜上盖草帘,在草帘上再加盖一层塑料薄膜,可防止雨水淋湿草帘,可有效提高室内温度。通过这样多重覆盖,大棚内温度可以增加3℃至5℃,具有很好的防寒  相似文献   

15.
一、功能与用途 冬季栽培的食用菌菌丝体生长的极限最低温度在3~6℃之间,如果遭遇0℃以下气温,菇棚(房)只要能提高2~3℃的温度就可以减少菌丝的冻伤。菇棚(房)保温、防止菌丝体细胞结冰、避免造成机械损伤是食用菌防寒防冻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正冬天大棚种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温度的影响,大棚蔬菜在不加温的情况下,采取一些常用而又效果好的方法能够一定程度上保证蔬菜正常生长。多层膜覆盖一层棚膜的保温性能较差,当外界气温低时,棚内为0℃左右就会出现冻害。因此需要多层覆盖薄膜来保证棚内温度。做到"三膜一帘"覆盖,即覆盖大棚膜、小棚膜、地膜、大棚上再加盖草帘,当外界气温降到-5℃,棚内一般也不会发  相似文献   

17.
<正>手机尾号为9741的用户问:冬季大棚蔬菜管理应注意哪些方面?专家解答:在冬季蔬菜生产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技术措施:1注意光照。经常清扫薄膜上的碎草和尘土,增加入射光照。2注意温度。提高温室密封性,多层覆盖,减少缝隙放热。3注意湿度。掌握好通风换气时机,当室内湿度增大时拉开  相似文献   

18.
大棚栽培茄子是浙江省冬季大棚蔬菜主要品种之一。在浙南温州地区虽然冬季气候温暖,大棚茄子在1-2月开始采收,但由于茄子生长发育要求温度比较高,特别是根系生长要求在10℃以上,在低温条件下根系吸收养分和水分能力不强,因而冬季及早春产量不高;在浙北杭嘉湖地区,大棚越冬栽培茄子虽然多层薄膜覆盖,但土温还是比较低,因而经常发生根系萎缩、回根和叶片变黄甚至脱落等现象,严重影响茄子的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9.
<正>冬季恶劣天气伴随着大风、雨雪、连阴天呼啸而来,对平菇而言,既是灾害更是机遇,因为这种天气条件下,大棚蔬菜受害严重,难以正常生长,而冻害对平菇影响不大,管理得当的情况下还能趁蔬菜缺口供应市场,菇农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又丰富了人们的餐桌。巧用天气预报是管理好平菇大棚的关键。一、冬季到来准备工作1.加强菇棚的保温管理。棚外加盖薄膜、草帘、毛毡等覆盖物等保温除湿。为了能在关键时刻把温度升上去,最好每年都更换新的薄  相似文献   

20.
冬季的低温对于食用菌生长是个不小的考验,但此期又是食用菌出菇的集中时段,菇农应抓好管理工作。1.平菇大多处于出菇阶段,部分秋季栽培的已进入尾声,管理重点是保温,关键要解决菇棚升温保湿与通风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