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在“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指引下,自林业政策放宽以来,天山中东部十三个林场的营林更新有了很大起色,各场都以“包”字当头,从育苗到更新、抚育都实行了经济承包。同时把保护经营森林同当地牧民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林牧矛盾得到暖和,逐步走向林牧结合。近年来,天山中东部林场苗木基本达到了自给,个别林场自给有余,并支援了阿山、天西两局更新造林用苗、各场苗围设施也不断地完善。更新做到了边更新,  相似文献   

2.
为了尽快地科学地发展天山林区的营林生产,对营林生产进行科学的战略决策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已掌握的资料,试对天山西部林业局营林生产今后的发展战略进行讨论。 (一)营林生产的现状 据有关的调查资料统计,到1988年,天山西部林区累计人工更新13万余亩,树种云杉。而天西局成立十年来,每年平均近万亩,但遗憾的是,保存率仅有48.5%。以前的更新保存率更低。可以说,二十余年来天  相似文献   

3.
为了贯彻华主席“七·九”批示,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我局森工处于去年12月中旬在玛纳斯新疆林校举办了山区林场营林技术员训练班,来自全疆25个山区林场的营林技术员参加了学习.我区森林资源不足,特别是天山中东部和南疆林区经过多年采伐,成过熟林已经不多‘剩  相似文献   

4.
天山中东部林区,从解放初期开发以来,森林利用面积年年在缩小,采伐迹地面积年年在增大,目前为止,各林场迹地面积,约占森林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特别是一些老林场,需要更新的迹地面积不下三万亩。使林相遭到破坏,森林失去了原有的生态平衡。有些地,变成草场,急需更新恢复森林。 “以营林为基础”的林业方针,在新疆林区已贯彻了廿多年。采伐迹地更新工作一从林九五七年开始,各林场作了不少工作,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有些场在同一块迹地上,年年更新,年年补植,累计更新面积很大,实际保存面积较小。追其原因:有的是更  相似文献   

5.
本文回顾和总结了“七五”期间的营林工作主要特点及其体会,即由单纯抓营林向“两手抓”上转变;由粗放经营管理向集约经营管理上转变;由只抓常规造林向培育速生丰产林上转变;由单一更新造林向多渠道培育森林上转变;由只重视国营造林向国营、集体、个人、联合体并举上转变;由单一经营向立体开发、多种经营上转变;由使用常规技术向依靠科技兴林上转变。同时,展望了“八五”期间和今后20年的营林工作。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又添新绿乌晓梅“八五”期间,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大力造林,人工更新造林共363.3万亩,使已开发施业区的森林覆盖率比“七五”期末提高7.4个百分点。重视营林科研,“八五”期间,林区广大营林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深入扎实地开展营林科研工作,共取...  相似文献   

7.
为了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的林业建设方针,摸清渡口林区迹地更新情况,找出更新规律,指导营林生产工作,我们于1972年10月到12月组织了专门调查队,对拉姑、盐边两个林业局历年的采伐迹地进行了全面调查。  相似文献   

8.
近两年来,天山西部林业局的营林生产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企业管理实行了承包责任制,把营林生产与企业职工干部的经济利益直接挂钩,这样以来,大大调动了企业经营者搞好营林生产的积极性,也巧妙地解决了营林生产经营费不足问题.现在,企业人人关心营林生产,把营林生产放在各项生产的首位.为完成各项营林生产任务,企业经营者积极设法解决营林生产的资金问题,营林生产形势大有起色.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区每个企业都能够在现有的条件下,从财力、物力、人力和生产管理等方面,给予营林工作大力支持,营林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尽管营林工作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连年都较高质量地完成了更新造林任务,但离“造一片、活一片、绿一片”的生产水平还差得很远。本文就有关问题谈些看法,供大家参考。 一、阻碍我区营林生产发展的几个问题 1.对质量要求严,但质量标准水平太低。在形式上,厅、局各级管理部门虽然大力强调更新造林作业质量,严格考核更新造林地的当年成活率和三年保存率,并以此作为企业承包经营的否定指标,充分体现了各  相似文献   

10.
西尼气林业局召开了1960年营林更新作业三级干部会议。通过会议报告的学习和讨论,以反右倾、鼓干劲,就实论虚,以虚代实,虚实并举的方法,进一步检查了营林更新工作上右倾保守、畏难松劲和盲目乐观的思想情绪,并且批判了某些人仍然残存着的“重采伐、轻营林”的思想,从而提高了认识,统一了思想,在总结1959年营林更新工作的基础上,经过详细研究讨论,确定并布置了1960年营林任务指标,同时还订出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更新造林是我国东北国有林区营林工作的核心。目前,营林工作还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现实与形势要求差距很大,主要存在的问题有:营林生产成本偏低,职工收入低,作业条件差,职工无积极性,影响生产进度和质量;以人工更新造林为主,更新方式不适应森林经营要求;林种结构不协调,林分结构不合理;阔叶树苗短缺,种苗生产不适应林业发展要求。做好东北国有林区更新造林改革工作,应该采取果断措施。首先,提高营林生产成本,实现按劳分配,使职工收入与当前经济水平相适应。根据1999年颁发的《营林生产统一劳动定额》和更新造林生产应发生的项…  相似文献   

12.
天山云杉Pica ScnhrenKiaNa Fihsch et MeY是新疆主要用材树种.它树形高大、干形通直,抗性较强,单位面积蓄积量高,材质优良.但苗期生长特别缓慢,一般三年生的苗木高度仅有十公分左右,六至七年大苗方可上山更新,这对我区更新跟上采伐带来一定困难,因此缩短苗期培育年限,设法解决更新苗源,这是我区当前营林生产中的疑难问题,而至设想采用扦插繁殖手段进行试验工作.  相似文献   

13.
阿龙山林业局营林生产“五连冠”何玉勇呼盟阿龙山林业局坚持“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综合利用”的林业建设方针,“八五”期间共完成造林面积3.67万亩,当年成活率、三年保存率均达到96%以上;完成抚育伐面积35.48万苗;伐区作业质量达到95分...  相似文献   

14.
到7月13日零时,自治区林业厅所属天山中东部、天山西部、阿尔泰山等林区及乌鲁木齐的一些木材生产单位,已按国家牌价出售木材,各种形式乱涨价歪风被刹住了。  相似文献   

15.
伐区工艺设计必须贯彻“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造管并举,造多于伐,综合利用”的方针,必须以“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和“森林采伐更新规程实施细则”为依据,进行调查设计。 伐区工艺设计有其独特的性质,既要有经营森林的区划方案和原则措施;又要结合生产技术和劳动定额的企业管理,是一项具体体现林业方针,管好森林的重要技术设计。可是,一提到伐区设计,往往只想到木材生产,忽视了营林基础。因而出现种种违背林业方针和不  相似文献   

16.
人工更新造林实行拨改买是把商品机制引入营林生产中的先期阶段。为推进营林生产商品化的进程,我们对部分地方的造林成果买卖进行了调查,并同时于1988~1990年在梅河口市吉乐林场进行了人工更新造林拨改买的试点。本文将对拨改买的情况进行经济效益分析,以供在今后开展营林生产商品化工作中参考。  相似文献   

17.
阿里河林业局认真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采育结合、青山常在、永续利用”的方针,高度重视营林工作.不断深化营林体制改革,完善经营机制.强化管理.建局40年来,累计更新造林108.3万亩。一、完善措施加强基础工作随着可采资源的减少.林业局把营林工作做为林业企业的首要工作来抓。在营林工作上.这个局开展了全过程质量管理.推行现代化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完善了各种原始记录、台帐、报表、资源档案等c并把微机应用到营林生产管理中,软件开发也走到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前列。开发了《更新成效管理软件》、《幼中龄林…  相似文献   

18.
我省“九五”及1995年林业计划执行情况“八五”期间,在省委、省政府和林业部的正确指导下,在各级地方党政领导和全体林业职工、广大林农的共同努力下,我省林业生产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友展和明显的成果。1、营林造林──“八五”期间,全省共完成造林任务163.8...  相似文献   

19.
全面质量管理不仅适用于工业生产,而且同样适用于营林生产。营林生产从采种、育苗、造林到抚育的全过程,都必须建立严格的质量管理体系。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营林生产质量管理工作,早在50年代就开始进行,近几年各林业企业在总结前段营林工作的基础上,从上到下建立了质量管理体系,充实了检验队伍。营林生产的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一、从调查设计入手,敞好更新造林前的准备工作。调查设计包括林地调查和作业设计两个项目,林地调查主要是区划小班,要求在一个小班内不得含1公顷以上两种不同的立地条件、土地类别和更新方式。测绘时要求现地界线清楚,导线闭合  相似文献   

20.
《新疆林业》2007,(4):9-10
自治区林业厅于2007年5月21日至9月17日在全疆范围内开展为期120天的“绿盾二号行动”。至6月12日,各地州、市林业局、天西、阿山林业局、天山中东部各林场第一阶段的摸底排查工作已进入收尾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