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国内对毛皮动物尤其是水貂、狐、貉的新疫苗的研究比较少,但毛皮动物给我国养殖业带来的收益比较大。在养殖过程中,水貂、狐、貉易出现流行性疾病,且这些疾病能导致大面积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冲击。本文针对水貂、狐、貉相关病原,对新疫苗的研发现状做了全面分析,总结了新疫苗的应用,对水貂、狐、貉在养殖过程中疾病的预防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2.
符太文  李福彩 《饲料博览》2019,(3):94-94,96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皮毛动物产品消费逐渐提升。中国皮毛动物养殖也从传统"副业"逐渐发展成为若干个地区"主业"。临沂市一直有皮毛动物养殖的传统,是山东省皮毛动物的重要生产基地之一。1临沂市皮毛动物产业基本情况临沂市皮毛动物养殖,以狐、貂、貉、獭兔为主。据目前统计,临沂市特种动物(狐狸、貉子、水貂)存栏达到160.354 1万只,獭兔存栏161.618 6万只,已形成水貂品种7个、狐狸品种4个、貉子品种2个等多种类、多品种的养殖格局。  相似文献   

3.
《油气储运》2007,(6):53-53
据了解,近两年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旺盛的影响,毛皮动物产品价格坚挺,行情看好。这也刺激了毛皮动物养殖快速发展。有资料显示,目前,我国狐的养殖量达1000万只、水貂700万只、貉300万只。虽然,这几年毛皮动物养殖量增长很快,有时出乎人们的意料。可在业内人士看来,它却存在许多隐患。  相似文献   

4.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发展迅速,已成为畜牧业的重要产业之一,并且呈现出方兴未艾的发展趋势.目前全国水貂饲养量约100万只,狐狸、貉约150万只.  相似文献   

5.
正1毛皮动物养殖业处于盲目粗放发展阶段,不仅质量差,而且中、高档产品数量不足我国毛皮业原料分为粗皮及细杂皮两大类,由于市场拉动,细杂皮类发展迅速,特别是水貂、狐狸、貉子、獭兔养殖发展很快,造成供大于求的状态,目前国产的貂、狐、貉原料皮低端质量产量大大过剩,而高端的品牌原料皮极少,每年尚需从国外进口。我国的貂、狐、貉、兔养殖业主要以农户散养为主,难以形成规模效益,在品种繁育、养殖技术、管  相似文献   

6.
韩晶 《中国畜禽种业》2013,9(3):107-108
狐貉是目前世界上广泛饲养的珍贵毛皮动物,发展养狐业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养殖户要获得好的养殖效益,在有良好的种狐的前提下,必须抓好疾病的防治.笔者从事狐貉养殖多年,在一些常见的疾病治疗上有一些心得,特介绍给大家以供参考. 狐貉犬瘟热是由犬瘟热病毒引起的一种高度接触传染的全身性病毒,狐貉犬瘟热是狐貉养殖业的第一大杀手,它以传播快、死亡率高为特点,常使养狐貉者闻之色变,因此,必须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1问题的提出1.1发展现状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得到了迅猛发展,尤其是给农民带来增收致富实惠的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已成为畜牧业中不可忽视的产业,我国养貉业在特种经济动物养殖业中占有重要地位。1988年我国养貉存栏达到30万只至40万只,年产貉皮百余万张,一跃成为当时第一大养貉国,  相似文献   

8.
正受俄罗斯政治经济局势动荡、行业产能过剩的影响,2015年我国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行业进入"寒冬",皮张价格持续走低。为摸清行业发展现状,中国皮革协会于2011年开始每年对我国貂、狐、貉的数量进行统计,其中3月份统计留种数量,7月份统计存栏数量,12月份统计取皮数量。2015年7月初,中国皮革协会对我国貂、狐、貉养殖存栏数量进行了粗略统计。统计工作主要由我会毛皮动物养殖专业委员会完成,统计方法以各地  相似文献   

9.
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起步于20世纪50年代,目前主要集中在山东、河北、辽宁和黑龙江等地。养殖的品种主要有水貂、貉、狐、獭兔。年产水貂皮 600万张、狐狸皮200万张。其中狐狸皮占世界总产量的35%、水貂皮占世界总产量的12%。2004年,我国裘皮及其制品出口额接近20亿美元,与同期相比飙升123%;进口额3.3亿美元, 与同期相比增长54%,位居全球第二。  相似文献   

10.
毛皮经济动物养殖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饲料博览》2007,(10):62-63
毛皮经济动物的养殖至今已有近50年的历史。在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产业发展很快,从无到有、由小到大,饲养种类不断增多,数量逐年增大,已经发展成为一项重要产业。目前我国狐、貂及貉的总量创历史新高,已进入毛皮动物养殖大国行列。  相似文献   

11.
正毛皮动物是为裘皮加工业提供原料的动物,主要指水貂、蓝狐、银狐和貉等人工饲养动物。目前,我国毛皮动物养殖量超亿只,居于世界首位,亦是全球最大的原料皮进口国、最大的裘皮服装生产国、出口国和消费国。2009~2013年,我国貂、狐、貉三大毛皮动物饲养量出现了大幅度增长的趋势,年均增速高达20%~30%,同时助推了全国毛皮加工业跨越式大发展,每年皮毛销售直接产值达360亿元,带动与  相似文献   

12.
目前我国水貂存栏数量约为100万只,狐狸、貉约为150万只,年产值近亿元,已形成一大产业. 1主要疫苗 1.1犬瘟热疫苗 犬瘟热病是由副粘液病毒科,麻疹病毒属引起的犬科、鼬科及部分浣熊科动物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该病是危害水貂、狐狸、貉最为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防制本病的最有效的措施是定期接种犬瘟热疫苗.目前已有甲醛灭活苗、细胞培养弱毒苗、鸡胚成纤维弱毒苗.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毛皮动物的行情下滑,但狐狸皮价格相对稳定,狐狸养殖数量正在逐年增加,据有关资料报道2015年全国貂、狐、貉存栏量分别为5745万只、2241万只、2510万只,山东貂貂存养量4627.5万只,占全国水貂存养量的80.5%,比2014年减少了42.45%,仍位居全国第一位;狐狸存养量1157.1万只,比2014年增加了27.15%,占全国狐狸存养量的51.6%,位居全国第一位;貉存栏量694.55万只,比2014年减少了11.86%,占全国貉子存养量的27.7%,位居全国第二位。目前诸城市特种动物养殖占山东省的一半以  相似文献   

14.
《特种经济动植物》2007,10(12):51-56
●毛皮动物(2)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现存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王凯英等(第1期)(5)水貂的饲养管理技术吴红波等(第1期)(6)母貉临产话产箱石贵铎(第1期)(7)狐、貉配种期的饲养管理丁原春等(第1期)(4)狐、貉、貂预产期的推算张海华等(第2期)(5)如何做好水貂繁殖期的饲养管理工作王兆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茂兴湖水产养殖场发挥临近嫩江的自然资源优势,积极引导职工大力发展狐貉养殖。全场400多个职工家庭90%以上都养了狐貉,仅雇佣养狐貉的外来打工者就达800多人。去年,狐貉总量达到10万多只,年生产优质狐貉皮张近10万张,狐貉年产值迟3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6.
6链球菌病 链球菌病是由链球菌属中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多种动物的传染病,人也感染,也是幼龄水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常见的败血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表现多种多样,除能引起各种化脓性感染和败血症外,有的只发生局限感染。病的分布很广,发病率及致死率很高,对养殖业危害也很大。多散发,常在仔貂、狐、貉等动物出生5~6周后开始发病,7~8周达到高潮。成年兽很少发病。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7月30日,中国皮革协会正式对外发布《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统计报告(2014)》(下文简称《报告》)中英文版本,《报告》首次权威公布了2014年中国貂、狐、貉取皮数量,不仅将有利于管理部门科学引导毛皮动物养殖行业的发展,同时对于毛皮动物养殖户安排生产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报告》显示,2014年中国水貂取皮数量在6000万张左右,同比增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全国貂、狐、貉等毛皮动物养殖存在优良种质资源匮乏、繁育水平低下、饲养标准缺乏、疫病防控程序和技术不合理等问题,同时胴体处理亦存在安全隐患。为了提高貂、狐、貉的养殖水平,要通过培育优良品种,提高繁殖性能,增强疫病防控能力,制定貂、狐、貉胴体处理办法,完善貂、狐、貉行业相关技术规范或标准等,使全国貂、狐、貉养殖业达到规范化和标准化水平。  相似文献   

19.
1狐、貉、貂饲料变革历程 建国初期,我国从俄罗斯(原苏联)引进狐、貂、海狸鼠等毛皮动物,开创了我国毛皮动物养殖业,到目前已形成产业化生产,已成为我国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品已跻身于世界生产大国行列。其饲料变革分以下4个阶段。  相似文献   

20.
经过50余年发展历史,我国已成为毛皮动物(貂、狐、貉)养殖大国,总量约占全球的50%,但目前仍处于粗放型经营生产的初级阶段,科技对产业发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通过对主要养殖区的实地调研,本文对毛皮养殖业科技发展现状及面临问题进行系统分析,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为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