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美国在韦斯特波特进行了三年的全自动化大田喷灌试验。目的是了解田间土壤含水量监测和喷灌系统的制控。喷灌系统的支管间距为6米,喷头间距为3米。大田土壤为壤土,610毫米土层内,含水深度为88~  相似文献   

2.
由新疆农垦总局主持召开的喷灌技术试验研究成果鉴定会于1981年5月4日至6日在石河子市举行。会议邀请了自治区有关科研、教学、设计、生产等单位的代表参加,对自治区农垦总局农科院、设计院喷灌试验协作组和昌吉州农垦局农科所喷灌试验组几年来喷灌试验的成果进行了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3.
从1980年以来,我们连续4年试验研究春小麦的喷灌问题,现将主要试验简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试验采用喷灌、畦灌对比法,其中喷灌重复4次,畦灌重复2次,试验小区面积为5分地约等于Py_(20)喷头有效喷洒面积。试验小区设在喷灌大区中间,以便与大区对  相似文献   

4.
构建了基于开环控制策略的方形域喷灌系统,以喷头转速一致为评价指标,采用逐级计算方法对管路进行水力计算,以优化方形域喷头组合喷灌配置模式。试验研究了单喷头的水力性能,依据单喷头水量分布对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进行了仿真。通过与2喷头组合喷灌试验对比获得以下结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对方形域喷头进行仿真计算获得的均匀度数据与组合试验结果基本一致,因此可通过仿真试验研究变量喷头组合喷灌均匀性;基于S800喷头的方形域组合喷灌,其平均喷灌强度为2.8mm/h,组合喷灌均匀度达77%,达到《喷灌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定喷系统均匀系数不低于75%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1978年我们在东莞县东深农场开展了甘蔗喷灌试验。试验的内容之一是测定甘蔗喷灌中的几个主要参数,即喷灌条件下甘蔗的计划湿润层深度,适宜土壤湿度上下限,耗水量及喷灌轮灌周期。试验是采用小区对比方式进行,试验地面积约10亩,为当年新开荒的山坡地,土质很瘦,土质属粗砂壤土。土壤比重2.64,容重1.29~1.55,田间最大持水量18~31%。地下水位较低,约在地面9米  相似文献   

6.
自1982年水电部在清丰县建设花生喷灌试点工程竣工后,本县就建立了喷灌试验站。主要进行花生喷灌与畦灌效益对比试验。试验工作已进行了五年,现将试验结果汇总分析,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射流脉冲喷头驱动板不同倾角及其对喷头水力性能的影响并找出水力性能最优驱动板倾角,采用正交试验法设计了6种不同倾角α(7°,10°,13°,16°,19°,22°)的驱动板,与副喷嘴整体加工实物,分别进行了在不同进口压力下的水力性能试验.试验采用多因素分析法,将喷头射程、喷灌均匀度、喷灌强度作为评价指标,对6组驱动板的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0.15~0.30 MPa的进口压力下,喷头射程(13.0~15.0 m)、进口流量(1.27~1.77 m3/h)、喷灌强度(2.38~2.51 mm/h)与驱动板倾角无关.随着驱动板倾角增大,副喷嘴喷洒水量向近处集中,喷灌均匀系数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当α为16°时,喷灌均匀系数最大,喷头的水力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8.
今年在建点的同时,积极开展了烟草喷灌试验。初步试验表明,喷灌有明显的增产效果,说明预灌完全适用于烟草。试验地土质系中等肥力的中壤土,水源为机井,采用中原12c6型移动式喷灌机,其主要性能:喷头工作压力4公斤/厘米~2,喷水量:24.6米~3/时,射程33米,配带管径64毫米的聚氯乙烯硬塑管100米。田间布置喷点间距为45米。采用喷灌与沟灌对比试验法,喷、沟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早在50年代,就进行了城市郊区蔬菜地和粮棉作物喷灌增产的试验研究,为该省发展喷灌积累了经验。试验表明,喷灌是使作物高产稳产的有力措施。 1979年省政府为了解决城市人民吃菜难的问题,拨出专款在城郊菜田兴建喷灌工程,3年时间投资3300多万元,建成固定喷  相似文献   

10.
郏县恒压喷灌试验工程是一个半固定式喷灌系统,地面移动管道系统在工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根据工程设计,整个喷灌系统需用外径为105毫米和75毫米的铝管道共12782米,还有各种管道附件。为了确保系统的质量,充分发挥效益,水电部科技司提出:郏县恒压喷灌试验工程要采用国内最好喷灌设备。从1982年开始对几种金属喷灌地面移动管道系统,进行了调查研究。比较了各种产品的技术性能和价格,以及考虑到试区属丘陵,地形起伏较大的特点,决定由金坛管道设备厂试制管道附件和加速接头与洛阳  相似文献   

11.
一、概述我所1978年底在福州市东门大队建成了255亩蔬菜地固定式喷灌试验点,对固定式喷灌自动控制系统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研究的重点是电磁水压阀,即由电磁控制,利用喷灌管道的自身压力水为动力的自动阀门。于79年9月投入大田运动至今整个自动控制系的工作情况良好。喷灌时,只要在  相似文献   

12.
1985年3月25日至27日,四川省水电厅喷灌公司在内江县召开了喷灌水稻旱作技术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7个地市20个县的33名代表,其中有的1984年采用喷灌对水稻旱作进行多点试验并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果;有的今年将开展试验工作。会上,资中县的代麦介绍了试点经验,省水科所和威远县农业局的工程师、农艺师讲授了水稻旱作栽培  相似文献   

13.
摇臂喷头低压掺气情况下田间组合喷灌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比掺气喷头与摇臂喷头对灌水均匀性改善的效果,采用田间组合喷灌试验的方法对比了两类喷头在较低工作压力时的性能.采用平均喷灌强度和喷灌均匀系数为主要评价指标,其中对于喷灌均匀系数主要讨论了工作压力和组合间距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掺气喷头和摇臂喷头的平均喷灌强度理论值与试验值差异在5%左右,说明低压、微风环境下试验的蒸发漂移损失小.在组合喷灌间距均为1.0R时,掺气方法提高喷灌均匀系数,使均匀系数达到并超过标准中规定的75%的要求.在1.0R,1.1R,1.2R这3种组合间距情况下,掺气喷头的喷灌均匀系数均高于同型号摇臂喷头2.2%~5.8%.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机械工业部下达的喷头和喷灌管道国家标准编制计划:1.旋转式喷头型式与基本参数;2.旋转式喷头技术条件;3.旋转式喷头试验方法;4.喷灌用金属薄壁管;5.喷灌用金属薄壁管及管件试验方法;6.喷灌用金属薄壁管管件技术条件等六项国家标准审定会于1984年7月11—16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召  相似文献   

15.
喷灌是一种先进的灌水技术,对各种旱作物有显著的增产省水效果,这已为大量试验所证明,并在生产实践中广泛采用。水稻的需水特性与旱作物不同,是否也可采用喷灌?其喷灌的效益如何?怎样通过喷灌来促进水稻的高产?是值得重视和研究的一个问题。早在1968年,江苏省常熟县白茆公社的贫下中农就开始了这方面的尝试,他们和水电部科研所的革命技术人员相结合,在淹灌的同时掌握适当季节对水稻进行喷灌,取得了每亩增产100斤的显著效果,1968~1971年连续四年的增产幅度为3.4~30%(见表1)。  相似文献   

16.
从1982年至1985年底,我所连续四年承担部、省下达的轻小型喷灌及管道输水地面灌溉技术试验、示范及推广课题,进行了小麦、花生、苹果树的喷灌、畦灌和旱田的对比试验。到目前为止,全县喷灌机组已发展到25台,管道4万余米。累计喷灌、管道输水地面灌溉小麦26814亩(次),喷灌林果树  相似文献   

17.
根据原水电部指示精神,为取得我国大面积喷灌工程的建设和管理运行经验,决定在全国不同地区兴建10个经济作物喷灌试点,进行生产考核试验。下布果场柑桔喷灌试点就是10个试点之一。工程于1980年建成并投入运行至今。工程试验考核项目: 1.南方潮湿炎热多雨的丘陵山坡地区,大面积柑桔喷灌效果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2.柑桔的需水规律及喷灌制度的探讨; 3.喷灌系统的使用情况考核; 4.喷灌系统的管理运行经验. 通过几年来的工作,已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低压喷灌下喷灌机行、止速率比的合理取值,以自行研制的轻小型移动式喷灌机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组合喷头试验,探究行、止速率比与喷灌均匀性和喷灌强度的关系。通过spss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并采用多重比较分析法,进行差异显著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工作压力为0.07 MPa情况下,行、止速率比对喷灌均匀性系数没有显著性影响,对喷灌强度具有显著性影响。当行、止速率比为45%时,喷灌均匀性系数在85%以上,同时喷灌强度为20.5mm/h,增大行、止速率比可小幅度的增大喷灌强度,60%的行、止速率比下喷灌强度为21.1mm/h,在90%时略有下降,达到19.97mm/h。喷灌强度基本趋于一致,可满足喷灌要求。  相似文献   

19.
平移式喷灌机行走速度及喷灌均匀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低压喷灌下喷灌机行走速度合理取值以及喷灌均匀度对土壤含水率均匀度的影响,以自行研制的轻小型平移式喷灌机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单喷头试验和田间喷灌试验,探究了特定灌水定额下喷灌机的工作压力与行走速度关系,并对其水量分布、喷灌均匀度以及土壤含水率均匀度随时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通过确定灌水定额能够计算出平移式喷灌机的行走速度和工作压力:当灌水定额分别为10,15,20 mm时,40~120 kPa喷灌压力下喷灌机行走速度最小为17.27 m/h,最大为58.65 m/h;增大喷灌压力能小范围提高均匀度,40 kPa工作压力均匀度为0.696,60~120 kPa喷灌压力下均匀度变化范围为0.731~0.788,喷灌水在土壤中的二次分布均匀度明显高于地表喷灌均匀度,40 kPa喷灌压力下喷后6 h土壤含水率均匀度达到0.906,24 h后达到0.953,可相应降低喷灌均匀度设计值以降低运行成本,节约能耗.  相似文献   

20.
干旱半干旱草原区饲草料喷灌灌溉制度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喷灌条件下饲草料作物的需水规律不同于地面灌溉,因此,喷灌条件下的饲草料作物灌溉制度也不同于地面灌溉.采用全面试验法,结合内蒙古当地对饲草料的需求及项目单位大田生产情况,选择卷盘式喷灌系统进行试验测试,最终得出了3种饲草料作物丰产型和节水型的喷灌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