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义乌市宗宅村有412户,1560人。现有耕地面积65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人均仅0.42亩,是一个人多地少的丘陵村庄。1998年3月,宗宅村被义乌市政府列为首批农村旧村改造的两个试点村之一。1998年8月正式启动,经过整整一年时间,已有109户农户按规划建起了一幢幢新房,第二批63户农户又在今年9月定点放样进行建设。该村的旧村改造试点已取得了阶段性成绩,包括国家资源部副部长在内的各级领导,纷纷前往参观考察。别的地方旧村改造,大都是在村级经济实力十分强大的基础上进行的,而宗  相似文献   

2.
《新农村》2009,(9):F0004-F0004
石桥头村位于北苑街道商贸区地段,距离国际物流中心仅0.5公里,地理位置优越。全村334户,759A人。石桥头村于2006年12月启动旧村改造,投入资金2.1亿元,建造新房13.6万平方米。投入2676万元,完成了全村道路硬化、排污排水、自来水等配套工程建设。在村庄改造建设中。该村通过宅基地有偿选位方式筹集建设资金,共筹得选位资金810077元。  相似文献   

3.
城中村改造是加快推进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目前,全国各地开展的城中村改造,主要有政府主导型、开发商主导型、开发商与政府合作型、开发商与村集体合作型等模式。北京市朝阳区高碑店村西区旧村改造,坚持村委会引导服务与村民自主选择相结合,形成了村庄自主型改造的新模式,较好地维护了农民权益,加快了城乡结合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促进了村庄发展。  相似文献   

4.
西河镇小马陵村位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东南部山区,全村共136户347人,耕地180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是典型的山区村,改革开放前该村是一个交通落后、信息闭塞、经济空白的村.改革开放后,该村两委班子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以经济发展和旧村改造为主线,努力建设山区特色新农村,走出了一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路子,成了远近闻名的小康村.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华亭县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以改善基础设施为先导,以培育优势产业为支撑,以提升公共服务为保障,以社会稳定为基础,综合施策、精准发力,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明显。1华亭县民族乡美丽乡村建设现状1.1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人居环境明显改善两个民族乡19个行政村中已有16个村实施了整村推进或旧村改造项目,建成新农村示范点16个,实施农村危旧房改造2083户,搬迁偏远山区群众496户,新建卫生厕所2262座,安  相似文献   

6.
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我国"三农"问题的大背景入手,通过介绍韩国的"新村运动",对我国新农村建设中旧村改造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得出结论:旧村改造要强调农民主体的参与、要保留旧村的地域特色、要推进农业现代化以及树立示范村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旧村改造在新农村建设中显得尤为必要与迫切。近几年,一些地方虽然已经开始了对旧村改造的实践,并且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存在着诸如资金不足、规划不合理、忽视群众主体地位、配套工作不到位、无法可依等问题。因此,应采取使筹集资金渠道多元化、制订科学合理的旧村改造规划、切实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落实旧村改造的配套工作、加快旧村改造的立法进程等对策,以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马君兰 《农技服务》2014,31(7):206-206
农村宅基地管理因历史原因,农村居户分散,村与村、户与户之间情况纷繁芜杂,管理难度大、问题突出。解决对策是加大土地法律法规宣传;依据"统一规划.合理布局、控制用地、集中建设"方针,编制村庄规划,加快农村中心村建设步伐;缩短村民建房勘察、审批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妥善处理宅基地矛盾问题;实行旧村改造和"空心村"、超占宅基地整治;加强土地管理工作,规范村民建房用地。  相似文献   

9.
<正>一、新村建设基本情况及取得的成效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伟大号召以来,我区全面展开旧村改造、新村建设及老区、山区村建设工作(以下统称新村建设)。从2006年至2009  相似文献   

10.
把握旧村改造契机 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高村旧村改造的迫切性和可行性高村地处金华市北郊,紧挨浙江省著名高等学府——浙江师范大学。该村总户数365户,1146人,居民点占地125亩,人均占地72.71平方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该村无论是村集体经济还是农户家庭收入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但是,由于缺乏规划,村庄散、乱、脏、差的现状没有改变。整个村庄布局混乱,建筑拥挤,1984年前建造的房子大部分已成危房。旧村内道路狭窄.有的只有1~2米宽,基础设施不配套,村民居住环境质量每况愈下。1999年9月9日杭金衢高速公路婺城区段全线  相似文献   

11.
《新农村》2009,(6):7-7
磐安县玉山镇向头村地处素有“群山之祖,诸水之源”之称的浙江省磐安县东北部,位于婺、越、台三州交接处的皇城湖畔,能一脚踏三地,一眼望三州。全村有农户108户,人口339人。近两年来,向头村人抢抓机遇,积极投身新农村建设,先后投入1000余万元,进行了大规模的旧村改造,全村96户农户实施了下山搬迁,拆除旧房1.08万平方米,使村容村貌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走进现在的向头村,可见一幢幢黛瓦白墙的农家新房周围,栽种着桂花等花卉或瓜果。村内建有古朴典雅的亭台楼阁、芳草如茵的小公园,蓝球场边安装着各种健身器材。整个向头村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相似文献   

12.
<正>今年,乌拉盖管理区"十个全覆盖"工程已完成投资1.01亿元,完成了安全饮水工程,建设基本供水井70眼、实施街巷硬化工程7.8公里、建成便民连锁超市10处。建设过程中,管理区坚持规划先行,"一村一规划、一户一张图";采取了"移民新村建设、旧村改造、生态家庭示范牧场建设、特色小城镇建设"等建设模式,并按照示范村、标准村、达标村三种建设标准,做到严标准、有特色、高效率,努力实现新农牧区建设目标,促进农牧  相似文献   

13.
罗平县板桥镇党委、政府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中,积极动员全镇13个村(居)委会的农村妇女从自身家庭做起,以良好的家风进一步净化民风;该镇通过在花红试点村开展“素质提升、村容整洁、增收致富、权益维护”四大行动,推动全镇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4.
垫桥村地处慈溪市西部,面积2.3平方公里,有1036户,3204人,辖41个村民小组。村民人均收入7580元,村集体可用收入90.37万元。2003年8月,垫桥村开始进行旧村改造,重点放在整治环境,改善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上,并从治理脏、乱、差着手,改造村容村貌。垫桥村是2000年12月由原五个行  相似文献   

15.
旧村改造已经成为山东省建设的热点问题,旧村改造工作一方面对新农村建设起到积极推进的作用,另一方面旧村改造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也同样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通过对"村庄+家庭"的问卷调查方法的介绍以及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在充分了解旧村改造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国内旧村改造的优秀案例,指出推进旧村改造的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浙江省义乌市紧紧围绕人口集中、产业集聚、要素集约、功能集成的要求,以统筹城乡配套改革为引领,以城乡新社区建设为载体,以发展农村产业为重点,以提升公共服务为支撑,大力推进中心村建设。全市共有538个村完成村庄整治,163个村启动旧村改造,其中45个村已全面完成;累计拆除旧房占地面积364万平方米,新房建筑面积1887万平方米;涌现出一批人口集  相似文献   

17.
农村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客观要求,是拉动农村内需、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也是广大农民群众的迫切愿望。2009年,笔者被组织派往丽水龙泉市锦溪镇岭根村担任农村工作指导员,有幸直接接触并参与了当地的旧村和危旧房改造工作。旧村和危旧房改造是目前龙泉市乃至全省农村工作中的大事,应当妥善处理好各方面的关系和问题,这当然也包括有关的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18.
陆国相 《新农村》2010,(7):14-15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坎山镇共有19个行政村,12676户农户,42914人,耕地面积26013亩(1亩=667平方米),2009年农民人均收入15595元。历届坎山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并将其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列入议事日程。2009年全镇村级集体可分配收入达2754.29万元,村均144.96万元,其中500万元以上的村有1个,200万元以上的村有3个。  相似文献   

19.
在提出新农村建设的任务后,临沂市不少地区陆续开展了旧村改造工作,在旧村改造规划指导下整合村庄,取得了较大的成效,然而在改造过程中也出现了诸多问题。结合临沂市旧村改造发展的现状,分析了临沂市旧村改造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多元化筹措资金、组织村民积极参与、制定相应的法规政策保障旧村改造规范化等措施。  相似文献   

20.
组织和带领广大农村如期实现小康目标,是党中央提出实现“三步走”战略目标的重要步骤,南郑县黄官镇为确保全镇“九五”期间如期实现 小康目标,在江泽民总书记“兴汉中奔小康”题词精神鼓舞下,始终坚持用奔小康总揽农村工作全局,以小康村建设为重点,全面推进小康镇建设,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完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村经济,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了全镇综合实力,截止2000年底,全镇18个村中,有16个村建成了小康村,14个村开退和程控电话,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655元,经济,社会得到长足发展,小康镇建设一举通过了市上验收,使全镇在二十世纪末期本实现了小康目标,在实现小康的道路上,全镇突出抓了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