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杂交谷子新品种张杂谷8号、张杂谷11号、张杂谷4170进行比较试验,筛选出最优品种,以便在西安市农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引种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伏艳春 《中国种业》2018,(10):51-55
2016年从张家口市农科院引进适宜西北早熟区种植的张杂谷系列品种,在白银不同生态区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除张杂谷10号在高海拔旱山区不能正常成熟外,其余品种表现出较好的生态适应性。通过对物候期、生物性状、产量表现等综合性状进行分析比较,优选出适宜白银市海拔1700m以下灌川区推广种植的张杂谷5号和海拔1900m以下旱山区地膜条件下推广种植的张杂谷12号,为张杂谷品种在白银市示范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张杂谷”科研团队与河北巡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发展“张杂谷”产业的典型案例,剖析了科企合作推进社会化服务、实行股权激励、发展特色产业的实践创新历程,为科企合作推进成果转化提供了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4.
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系列品种介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杂谷系列品种是由张家口市农科院谷子研究所经40多年科研攻关选育成功的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春播区授权河北宣化巡天种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独家生产经销.张杂谷系列品种在产量、品质、抗逆性和适应性等方面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适宜在河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北方省区种植,已在全国北方地区推广13.3万hm2.宣化县从2007年开始示范推广,2010年全县种植面积已达6.7万hm2.下面将主要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针对目前张杂谷生产中存在的只重视产量、不重视质量的问题,提出张杂谷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的技术要点,以扩大张杂谷系列品种推广面积,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目的。  相似文献   

6.
温君 《中国种业》2019,(3):12-13
河北省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张家口农科院)历经30多年的不懈努力,在2000年研究培育出“光温敏”两系谷子杂交种张杂谷1号。“张杂谷”系列种子具有节水抗旱、高产优质、抗逆广适、节本增效等优势,是世界上首次大面积应用于生产的谷子杂交种,也是我国继杂交水稻后,对世界农业的又一大贡献,被媒体誉为“南有杂交稻,北有杂交谷”。  相似文献   

7.
《种子》2019,(3)
张杂谷13号是由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育成的两系杂交谷子新品种,母本为不育系A 2,父本为与自育优质米恢复系黄六。该品种保持了以前杂交谷子高产特性,具有大多数谷子品种不具备的分蘖自调能力,可以根据土壤水分和养分条件,自动调整分蘖数,雨丰高产,雨少稳产,也更加适应覆膜穴播的高效栽培模式。2014年3月取得植物新品种权授权,品种权号CNA 2080686.6,公告号CNA 004395 G。在近几年的示范推广过程中,该品种表现米质优、产量稳、适应机械化规模种植,已经成为张杂谷系列的主推品种,累计推广面积超过7万hm~2。  相似文献   

8.
优质谷子新杂交种张杂谷16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杂谷16号是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以谷子不育系A 2为母本,以"复1×5号父"为父本组配而成的杂交谷子新组合。其中母本A 2为该院自育谷子不育系,恢复系"复1×5号父"是由复1(抗谷瘟材料)与5号父转育成抗除草剂(拿捕净)的新种质资源。张杂谷16号2012—2013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为323.75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6.27%,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5.42%,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4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为410.3kg/667m2,较对照冀谷25增产9.6%,较对照张杂谷8号增产10.8%,居参试品种第2位。2015年通过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农作物品种鉴定。  相似文献   

9.
张杂谷干物质积累及光合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和冀张谷5号为试验材料,对其群体干物质积累和光合作用日变化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中期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5号的净光合速率与蒸腾速率成正相关且均高于冀张谷5号。而在这一时期干物质的累积量也明显高于冀张谷5号。在生育后期张杂谷3号、张杂谷5号光合能力强,叶面积衰减率、净同化率、光合势、群体生长率、茎鞘物质的偷出与运转协调(实粒/叶、粒重/叶)均高,故其干物质累积量高。张杂谷3号和张杂谷5号在抽穗一成熟期的干物质累积量较冀张谷5号分别高出28.5%和38.3%,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0.
农户种植张杂谷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依据对张杂谷种植农户的调查资料,运用两项logistic模型,对采用张杂谷技术意愿影响因素作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文化程度、张杂谷增长效果、产量、劳动力占家庭人口数、用工数对农户是否继续采用张杂谷有显著性正向影响,年龄和家庭主要收入来源对农户是否继续采用张杂谷有显著性负向影响。张杂谷应该重点向文化程度水平高,以种植业为主要收入,劳动力比较多的家庭倾斜。提出对种植张杂谷进行补贴,加大张杂谷科研力度,对农民进行种植张杂谷培训等建议。  相似文献   

11.
张杂谷一号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1年由榆林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同年开始种植试验,经过连续3年试验表明,该品种杂交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抗病、抗旱,杂交种米质达到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2.
张杂谷一号由河北省张家口市坝下农业科学研究所育成.2001年由榆林市种子管理站引进,同年开始种植试验,经过连续3年试验表明,该品种杂交优势强,增产潜力大,抗病、抗旱,杂交种米质达到优质米标准.  相似文献   

13.
以张杂谷3号、张杂谷6号、8311、8311-14为材料,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通过测定4个不同品种谷子的形态和生理指标进行分析,探究张杂谷3号于晋北地区高产的形态及生理机制。结果表明,1)形态学方面:张杂谷3号株高和穗长均与张杂谷6号相比差异显著(p0.05),与普通谷子8311、8311-14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其百粒重与张杂谷6号、8311、8311-14无差异显著,张杂谷6号百粒重与8311、8311-14差异显著(p0.05);张杂谷3号穗质量较其它3个品种均高,且差异达到极显著(p0.01),张杂谷3号叶面积较其它3个谷子品种叶面积大且叶色深,且差异显著(p0.05),而张杂谷6号、8311、8311-14的叶面积差异不显著。2)生理方面:张杂谷3号叶绿素含量、丙二醛的含量、可溶性蛋白高于8311、8311-14,但其丙二醛含量低于张杂谷6号,且差异不显著;其可溶性糖的含量低,只与普通谷子8311-14有显著差异;对高产谷子张杂谷3号的7个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可知,可溶性糖含量与穗质量呈显著正相关,丙二醛含量与株高呈显著负相关。说明张杂谷3号在晋北地区高产可能与光合作用强、抗性好有关。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提高春播地区谷子品种的产量、品质、抗逆能力,以矮88为父本、张杂谷13号为母本,经人工有性杂交选育出谷子新品种赤谷K4。该品种适宜在内蒙古赤峰市、辽宁省朝阳市、山西省、河北省张家口市、甘肃省张掖市等≥10℃活动积温2350℃以上地区春季种植。根据赤谷K4的生长特性及适应性,总结了其主要高产栽培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杂交谷子品种‘张杂谷3号’对干旱的生理响应特征及其抗旱性强度,为拓展中国旱作区农业发展途径及杂交谷子在旱作农业生产体系中的推广提供支持。利用不同浓度PEG-6000溶液模拟干旱胁迫,比较了‘张杂谷3号’、亲本1、亲本2和常规种‘8311’共4种谷子幼苗叶片叶绿素、游离脯氨酸、丙二醛(MDA)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生理生化指标对不同程度模拟干旱的响应特征。不同浓度PEG渗透胁迫的模拟干旱导致4种谷子材料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均明显下降,‘张杂谷3号’降幅最小;不同胁迫处理下4种幼苗叶片的游离脯氨酸随胁迫程度急剧上升;不同胁迫下,4种材料幼苗叶片内的MDA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其中‘张杂谷3号’增幅最小;4种幼苗的SOD活性随胁迫加剧呈上升趋势,20%和30%PEG胁迫下,SOD活性均快速上升,其中‘张杂谷3号’上升幅度最大。4种材料在干旱胁迫下的适应能力存在差异,‘张杂谷3号’的耐旱性最强,常规谷子‘8311’次之,亲本2最差。  相似文献   

16.
为筛选出适宜华北夏谷区种植的优质谷子品种,对 2021 年参加全国谷子品种区域适应性联合鉴定(华北夏谷区组)试验的 22 个谷子品种的 13 个农艺性状进行分析评价,利用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分析法对 22 个品种进行丰产、稳产及适应性分析。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产量与抽穗期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穗粗和穗粒重呈显著正相关。高产、稳产及适应性综合分析表明中杂谷 34、中杂谷 36、豫谷 36、张杂谷 26 号、中杂谷 55 和豫谷 42 同时具备高产、稳产、适应性广等特性,适宜在华北夏谷区推广。  相似文献   

17.
张婕 《种子科技》2019,(10):52-52
分别介绍了"张杂谷"与黄芩的种植技术要点,并探讨了"张杂谷"与黄芩粮药套种的高效旱作栽培技术,以提高种植效益,实现农民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8.
为了更好地了解豫杂谷1号在西北、东北地区的应用价值和推广前景,通过高稳系数法(HSC)、变异系数(CV)、基因型分组法对谷子新品种豫杂谷1号在西北、东北春谷种植地区丰产、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杂谷1号丰产稳产性较好,在东北和西北适宜地区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9.
探讨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抗倒伏性和产量的影响,为谷子抗倒伏和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于2020年在山西省定襄县、太谷区和泽州县进行,以张杂谷10号为试验材料,设置覆膜穴播(MX)、膜侧条播(MT)、裸地穴播(LX)和裸地条播(LT)4种种植方式,分析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茎秆第1和第2节间抗倒伏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张杂谷10号的株高和重心高度表现为覆膜处理高于裸地处理。在定襄和太谷试验地,MX处理的第1、第2节间倒伏指数和节间长度最高,MT处理的第1、第2节间机械强度、节间充实度、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不同种植方式下,张杂谷10号产量表现出相同的趋势,即MX>MT>LX>LT,但MX与MT处理差异不显著。在泽州试验地,覆膜处理的倒伏指数显著高于裸地处理;LT处理的节间机械强度、节间干密度和节间充实度高于其他处理;裸地处理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含量显著高于覆膜处理;裸地处理的产量高于覆膜处理,且LX与LT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种植方式对不同地区张杂谷10号植株倒伏相关指标及产量形成有较大影响,在定襄县和太谷区适合张杂谷10号高产抗倒伏的种植方式是膜侧条播,在泽州县的最佳种植方式是裸地条播。  相似文献   

20.
不同地区种植的‘张杂谷6号’营养成分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探究优质谷子生产区域,立足指导区域生产工作,以‘张杂谷6号’为材料,采用规范化标准实验法将其种植于宁夏固原、内蒙古赤峰、甘肃秦安、河北张家口4个春谷区域,并用营养检测国标法对其样品的营养物质进行测定与分析,研究各营养成分差异的原因及品质。结果表明,‘张杂谷6号’的蛋白质、脂肪、水分、灰分、粗纤维、矿物质、碳水化合物含量皆因地区气候、土壤等差异而呈现显著差异(P<0.05)。与其他谷物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张杂谷6号’矿物质含量普遍高于玉米、小麦、大米,其中以铁(8.11 mg/100 g)、镁(111.41 mg/100 g)、硒(0.10 mg/100 g)、锌(2.87 mg/100 g)含量最为丰富。‘张杂谷6号’营养较丰富,各营养成分因种植区域等差异而呈现显著差异,其中内蒙古赤峰、宁夏固原地区作为区域定位较适宜其种植及品种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