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常规鱼苗、鱼种及成鱼运输技术 活鱼运输是渔业生产的一大难题,要取得较高的运输效率、成活率及效益,必须具备运输设备与技术。 1.1 尼龙(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技术 1.1.1 加水和装鱼在尼龙袋内加入总容量1/4~1/3的水,装入鱼苗或鱼种,装载密度见表1。 1.1.2 充氧和装箱 放入鱼种后排出袋内空气,氧气充入量以使袋有弹性为度,充氧后用橡皮筋扎紧袋口,不漏气。装进长50cm、高宽各为30cm的硬纸箱即可启运。 1.2 帆布桶或大木桶运输技术 帆布桶或大木桶适于中短途大批量运输,途中可换……  相似文献   

2.
长江刀鱼驯养及运输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长江捕获刀鱼种苗进行驯养试验,结果表明,可以驯养成活。5月13日捕获长江洄游产卵活刀鱼7尾,7h内全部死亡。7月19日下午,采用尼龙袋充氧,泡沫箱加冰运输在安徽无为捕获的规格为8~15cm的刀鱼,3袋共装刀鱼132尾,运往江苏中洋集团,运输时间约5h,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3.
李大力 《农村科技》2004,(12):42-42
一、出菇袋的制备用直径20厘米(或22厘米)、长40~45厘米、厚0.05厘米的菌袋装料,装好料的袋长28~32厘米。装袋时应外紧内松,松紧适度,整个装袋工作最好在2小时内完成,时间太长,培养料易发酸变质。  相似文献   

4.
一、营养土配制及装袋营养土按砂壤土(最好是塘泥、腐质土)75%,腐熟粪肥20%,饼肥3.5%,过磷酸钙1.5%混匀,撒入适量水,堆集自然发酵45~60天,四川攀西地区宜在5月底或6月初完成装袋.一般选用18厘米×22厘米或20厘米×24厘米的营养袋,先使营养土疏松,选择在晴天装袋,装袋时稍抖动装进的营养土,装好袋后随即放入准备好的苗床.  相似文献   

5.
一、菌种要适龄 菌种以45~55天的菌龄生活力最强,凡菌龄不足或超龄的菌种应禁止使用。 二、菌袋装料宜紧不宜松 装料紧密硬实的菌袋,手抓或搬动不变形,袋内、外的空气就不会因此而对流交换,污染的机会就自然相对减少。为此,不管是手工装袋还是机器装袋,一定要装紧装实。  相似文献   

6.
<正> 增加石灰量 拌料时增加石灰用量,由3%提高到5%,使料的pH值在8~9之间。这样做,既可抑制杂菌生长,又可提高菌丝生长速度。 直接装袋 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这样能使袋内的培养料产生较多的热量,从而加快发菌速度。 增加接种量 装袋时适当增加用种量,变3层接种为4层接种。中间的菌块也应适当增大,菌块要紧贴塑料袋,每圈4~5块。袋两端的菌种块可稍小,每端6~7块。扎口后,用1根直径1~1.2厘米的钎子在袋两端的菌种处各扎4~5个通气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9,(6)
塑料袋青贮饲料,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青贮品质好,经济效益高。操作方法选用无色、透明、无毒、宽100厘米、厚0.8~1毫米、无沙眼、厚薄均匀的聚乙烯幅统式袋形薄膜。每个青贮袋长160~180厘米,将薄膜的一端末梢加热粘压牢实,制成口袋,不漏空气。每个青贮袋装切碎的青料200~250公斤。青贮原料要新鲜清洁,无污染,无腐败霉变。青鲜料一般晾晒1~2天,使水分保持在70%~75%,青鲜料要切短到1~2厘米,切短后晾晒再装袋。装袋时先将袋的底部边角填满,分次填料,用  相似文献   

8.
1 菌丝生长缓慢1.1 原因 ①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端扎口太紧。②温度偏低,菌丝生长缓慢或停止生长。1.2 对策 ①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 ,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cm时,将袋两头扎绳松开,松动袋口  相似文献   

9.
2种青虾运输方法的比较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保持水温15~17℃条件下,采用添加与未添加噬菌蛭弧菌的尼龙袋充氧法和霹加与未添加噬苗蛭弧茼的刚格增氧法运输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统计运输时间分别为4、6、8、10、12、16、20、24、28、32h的青虾存活率。结果表明.长时间运输时,采用网格增氧法运输所获得的存活率比采用尼龙袋充氧法运输的高.而且噬菌蛭弧茁溶液对运输存活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0.
<正> 1 防氧化保鲜袋 用0.08毫米厚的聚乙烯塑料薄膜,制成50厘米×75厘米的袋,然后将两个袋套在一起(内袋先用缝衣针扎上数10个小孔),中间夹上1~2层用化学物质“去氧剂”浸渍并风干的卫生纸,这样就制成了除氧型保鲜袋。该袋可去除农产品在装袋过程中进入的氧气,使引发水果、蔬菜腐烂的  相似文献   

11.
<正> 袋栽与脱袋阳畦结合栽培,杏鲍菇产量明显提高。技术如下: 1 袋式栽培常规出菇 1.1 栽培季节。杏鲍菇菌丝生长最佳温度为22℃~25℃,原基形成适宜温度为12℃~15℃,子实体发育适宜温度为12℃~16℃。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9月底进行装袋接种,10~11月份出菇。  相似文献   

12.
<正>1为什么菌袋会污染杂菌主要是拌料、装袋、接种时操作不当。引起菌袋污染的主要原因:基质酸败:原料霉变未作处理,杂菌潜伏在料内,加之在配料时含水量过高,装袋时间拖长,引起基质酸败,为霉菌滋生提供条件;塑料袋质次:针孔多或因袋料操作不慎致使袋壁被刺破,使杂菌有空可钻;接种时无菌操作不严,病从口入;料袋灭菌不彻底,给杂菌有成活的机会;污染袋处理不好,空间杂菌孢子数量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3.
傅生 《吉林农业》2006,(4):31-31
一、食用菌保鲜袋1、材料:次磷酸(50%水溶液),硅酸铝(氧化铝含量28%),纱布袋。2、制作:①制备保鲜剂:将次磷酸1份,硅酸铝1.2份混匀,以热风(可用热吹风)干燥再研磨粉碎,最后过200目筛即为保鲜剂。②装袋:将保鲜剂按需要量装入纱布袋(用量0.2~2g/袋)中,封好即为食用菌保鲜袋。③  相似文献   

14.
1 发菌后期菌丝生长缓慢,迟迟不满袋 1.1 原因 ①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②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 1.2 对策 ①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0~1.40)。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厘米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②保持适温培  相似文献   

15.
时限装袋结束至上锅时间不超过1小时,点火至上温100℃力求4小时内达到。叠法袋与袋重叠灶内不可踩缝,前后排留有间距。温度采用常压灭菌法当温度达100℃后保持12~14小时,在火力上“攻头、保尾、控制中间”,中途不掺冷水,不停火,不降温,及时观察水位,做好补热水,防止烧焦糊料袋  相似文献   

16.
1播种育苗1.1容器规格选择15×8cm的聚乙烯薄膜营养袋,在袋的底部1/5处打5个小孔,以利于渗水。1.2基质配置及装袋常用的基质配方体积比:60%无菌土(黄心土) 40%菌根土,另外,每立方米基质加入磷肥0.5kg,并拌入0.2kg左右的硫酸亚铁调酸,使基质pH达到5~5.5;填充基质时,应轻加镇压,于4月上旬装袋完毕,整齐摆放于1m宽的苗床中,苗床长度依需要而定。  相似文献   

17.
秀珍菇质地脆嫩,清甜爽口,营养丰富,颇受消费者青睐。揭阳地区可在9月接种菌袋,11月开袋出菇。根据秀珍菇的生物学特性,培养基碳氮比掌握在20~30:1、含水量在60%~65%、pH在6~6.5之间。培养基应装袋灭菌,待袋内料温降至28℃时,将培养袋移入接种室(箱)内,按无菌操作规程接种,一般接种后约35天左右菌丝长满袋。菇房应选择在通风良好且环境清洁的地方,出菇时控制好温湿度,当菌盖长至2.5cm左右,盖边缘内卷,孢子尚未弹射前采收。  相似文献   

18.
在保持水温15~17℃条件下,采用添加与未添加噬菌蛭弧菌的尼龙袋充氧法和添加与未添加噬菌蛭弧菌的网格增氧法运输青虾(Macrobrachium nipponensis),统计运输时间分别为4、6、8、10、12、16、20、24、283、2 h的青虾存活率。结果表明,长时间运输时,采用网格增氧法运输所获得的存活率比采用尼龙袋充氧法运输的高,而且噬菌蛭弧菌溶液对运输存活率的提高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按重量比取50份硼砂、49.5份无水硫酸钠、0.5份松节油精油,混在一起,搅匀.取一个或数个透明塑料袋,袋中装水100份,加入上述配制的混合物0.01份,使水与混合物的混合液占塑料袋容积的2/3.把金鱼轻轻放入塑料袋内,用绳把袋口扎实,即可运输.  相似文献   

20.
1.原材料准备①次磷酸(50%水溶液),②硅酸铝(氧化铝含量28%),③纱布袋。2.保鲜剂的制作将次磷酸1份,硅酸铝1.2份,混匀,以热风(可用热吹风)干燥再研磨粉碎,最后过200目筛即为保鲜剂。3.装袋将保鲜剂按需要量装入纱布袋(0.2~2克/袋)中,封好即为食用菌保鲜袋。4.保存暂时不用的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