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储宜秀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6):167-167,202
综合防治蚕病是确保蚕茧丰产丰收的关键所在。介绍了严格消毒、加强饲育管理、加强桑园管理等防治技术,为蚕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加强茧站管理 提高蚕茧质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蚕茧收烘工作是茧丝绸生产经营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收烘工作的好坏对蚕茧生产乃至整个茧丝绸行业都会带来很大的影响,而良好的茧站管理是收烘工作顺利进行的保障.自2004年公司成立收烘茧站以来,通过加强茧站管理,强化责任考核,完善生产设施,狠抓收烘技术落实,蚕茧上车率、解舒率、茧丝长等主要指标均达到了较好水平(表1).由于蚕茧茧质好,在市场上赢得了好评.  相似文献   

3.
为夺取秋茧高产,阐述了晚秋蚕的防毒措施及饲养管理技术,小蚕期要求抓好温湿度管理、良桑饱食、给桑球、小蚕眠起管理、饷食处理等措施;大蚕期要求控制温湿度、通风换气、加强蚕座释放、确保吃足吃饱上簇、加强分批处理、防病、适时上簇等,最后实现晚秋蚕茧高产、蚕农增收.  相似文献   

4.
近几年来,我市把蚕茧生产作为发展高效农业的重点,通过建立桑园基地、完善服务体系、推广科学技术、实行规范化管理等措施,有效地推动了全市蚕茧生产的快速发展。全市桑园面积由1989年715亩发展到16700亩,增长22.4倍。1994年饲养蚕种4.2万张,收购桑蚕鲜茧121.8万公斤,是1989年的22.6倍,蚕农收入1680.5万元,是1989年的31.1倍。 一、因地制宜,不断扩大蚕茧生产规模 在实施农业产业化战略中,全市把蚕茧生产列为全市优先发展的十二大主导产业之一,进行重点扶持。一是进一步加强了对蚕茧生产的组织领导。市里成立了蚕茧生产领导小组,由市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和蚕茧的两名副市长任副组长,计委、经委、农行、农委、工商、财  相似文献   

5.
在蚕桑生产过程中,影响茧丝质量的因素和环节很多,如蚕品种、养蚕技术、蔟中管理、蚕茧收烘技术、制丝工艺中的煮茧技术等,但蚕茧收烘对茧丝质量的影响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若忽视这一环节,那么其它因素的改善都将全功尽弃.现将收烘工作中保全茧丝质量的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蚕茧是栽桑养蚕的最终产物.蚕茧质量的优劣是蚕桑生产质量与效益的综合体现,也是后续丝绸质量好坏的主要决定因素.因此,优质蚕茧的生产,将对蚕桑行业、丝绸行业的稳定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优质蚕茧是指上茧率在90%以上,茧层率在50%以上,茧丝长在1 000m以上,解舒率达70%左右的蚕茧.在蚕茧生产中,只要搞好选种工作,提高饲育技术,加强上蔟管理,做好鲜茧的干燥工作,才能产出优质蚕茧.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持续上扬,蚕茧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和茧库的基本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将干茧进行合理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变质和虫害,以保证茧质,根据生产需要,适时提供最适宜于缫丝生产所需的优质原料茧成为了茧站和丝厂的重要管理措施。该文对干茧入库检验、堆放、防毒变质、防虫鼠害等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茧站进行干茧贮藏管理。  相似文献   

8.
收烘管理是蚕茧管理的主要内容,收烘管理最终结果体现在茧丝质量上,收烘管理好,蚕茧质量就好,经济效益就高。因此,要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生产经营思想,严格执行收烘技术管理规范,落实质量管理措施,最大限度的保全茧质,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由于蚕茧价格持续上扬,蚕茧的经济价值越来越高,如何结合各地的气候特点和茧库的基本情况,采取相应的管理技术,将干茧进行合理贮藏,防止受潮、发霉、变质和虫害,以保证茧质,根据生产需要,适时提供最适宜于缫丝生产所需的优质原料茧成为了茧站和丝厂的重要管理措施。该文对干茧入库检验、堆放、防毒变质、防虫鼠害等处理技术进行了总结与分析。以便更好地指导茧站进行干茧贮藏管理。  相似文献   

10.
生产高产优质蚕茧是市场的需要,提高蚕茧产量、质量,不仅能降低成本,而且还能增强市场竞争力,增加蚕农的经济收入。以长期栽桑养蚕的技术经验为依据,阐述高产优质蚕茧的生产技术措施,旨在为蚕农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大姚县蚕茧生产技术、成本、效益、加工等方面进行调查,了解大姚县蚕桑生产成效,分析蚕茧生产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意见建议,为今后生产优质蚕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
楚雄市蚕茧质量现状及提高质量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楚雄市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市,栽桑养蚕历史悠久,"九五"期间,由于受市场和其它多种因素影响,生产一度陷入低谷,桑园面积逐渐萎缩,蚕茧产量逐年下降,发展速度变缓.进入21世纪,通过全市蚕桑技术人员的扎实工作和广大栽桑养蚕户的共同努力,蚕桑生产得到了较快发展.由于蚕品种的不断改良,蚕桑科技培训和普及工作的加强,在蚕茧产量增长的同时,蚕茧质量也在不断上升,但不稳定,近年还出现下降趋势.就提高蚕茧质量提出了以推广性状优良的蚕品种;加强桑树培护,改善叶质营养,为良桑饱食创造条件;实行科学养蚕,加强蚕病防治,确保优质高产;养蚕布局合理化;大力推广方格蔟,加强蔟中管理;加强收烘管理和高度重视环境污染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王乔良 《云南农业》2005,(11):21-22
秋茧生产是蚕茧生产中一项重要的生产环节,是蚕农增收不可少的环节,但是养秋蚕与春蚕大不同,受气候、桑树生长管理、病害发生重等的制约,尤其是秋蚕易感染蚕病,秋蚕较春蚕难饲养。本文从布局、培管、控病、饲育等方面,全面阐述养秋蚕提质增产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4.
提高蚕茧质量是提高茧丝绸行业整体效益的重要基础,蚕业界通过改良桑蚕品种,推广科学养蚕技术,使蚕茧质量得到不断提高.本文就如何规范方格蔟使用技术,加强蔟中管理,促进蚕茧质量的提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5.
近两年蚕茧收购价格持续处于高位,许多蚕农今春准备扩大养蚕规模。养蚕效益的高低取决于蚕茧的收购价格以及蚕茧的产量和质量。要提高蚕茧的产量和质量,除选用良种、加强饲养管理外,做好防病治病工作至关重要。眼下春蚕生产即将展开,为了帮助广大蚕农做好蚕病防治工作,本报本期推出"蚕病防治专版",供养蚕户参考。  相似文献   

16.
为确保晚秋蚕茧优质、稳产、高产,通过调查研究,提出了六大关键措施,主要内容包括:抓好桑园管理、提高桑叶质量,合理养蚕布局、夺取丰产丰收,统一消毒防病、控制病源,实行小蚕共育、确保发育整齐,突出重点环节、抓好大蚕饲养,加强簇中管理、改善蚕茧环境.仅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提升蚕茧产量质量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蚕茧生产技术不断提高,从而逐渐推动养蚕行业不断发展。本文主要介绍了桑蚕生产过程中造成蚕茧产量及质量低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根据相关影响因素提出可行的改善措施,帮助推动种桑养蚕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饲养好大蚕必须要做好蚕前的消毒防病工作、加强饲育管理、增强蚕儿体质,是获得蚕茧优质高产高效的关键技术综合措施。  相似文献   

19.
蚕病的发生传染导致蚕茧欠收,蚕桑效益降低,农民生产积极性受挫,生产投入减少,饲养量下降,管理松怠,茧质低劣等各种负面影响,使蚕病的正确诊断与防治是农村蚕桑技术推广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据调查,蚕病对蚕茧生产的危害,70%~80%为病毒病所致。不言而喻,家蚕病毒病是蚕病防治工作的重点。欲要彻底杜绝蚕病发生,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消毒程序,扩大消毒范围,规范消毒技术,狠抓薄弱环节,全面综合治理的实施方法。  相似文献   

20.
建议通过桑蚕良种的选用,蚕病的预防,掌握好夏秋蚕饲养的关键技术,加强桑园管理和提高收烘技术等来提高皖西地区夏秋季蚕茧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