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天然水体中日本沼虾与秀丽白虾的摄食节律,分别于2005年2、5、8、11月从太湖梅梁湾取样,分析这两种虾的摄食节律。结果表明,在天然水体中,这两种虾表现出明显的昼夜摄食节律和季节变化。2、5、11月,日本沼虾的饱满度均在22:00达到高峰,8月份在14:00达到高峰。说明冬季、春季、秋季日本沼虾的摄食高峰在黄昏前后,夏季的摄食高峰在上午和凌晨。2月份和8月份,秀丽白虾的饱满度在22:00达到高峰,5月份在18:00达到高峰,11月份在14:00和凌晨呈现高峰。可见冬季、春季和夏季秀丽白虾的摄食高峰基本在黄昏前后,秋季分别在14:00和凌晨。两种虾均是夏季摄食强度最大,其余依次为春季、秋季、冬季。  相似文献   

2.
3.
正厄瓜多尔是全球第一个获得虾养殖类ASC认证的国家;在北美海鲜博览会上,厄瓜多尔原产南美白对虾被誉为"头等虾";白对虾是厄瓜多尔第二大非石油出口产品(占23%)。这几年,明星们纷纷经营起自己的"人设",有"高智商"人设、有"吃货"人设、有"居家好伴侣"人设,而我们此次要关注的,是在全球都具有一定知名度的,走高品质"虾设"的厄瓜多尔白虾。10月中下旬,厄瓜多尔驻广州总领事馆联合广东水产流通与加工协会,共同举办了"厄瓜多尔白虾行业研讨会",席间,厄瓜多尔水产协会执行会长JoséAntonio Camposano表示,在欧洲市场需求未减、亚洲市场需求激增的  相似文献   

4.
项目 特征 健康虾 病虾 活动 1.白天多在池底活动,夜间或凌晨到水上层成群游动或零星到浅水处觅食.游动快而有力,有一定方向.  相似文献   

5.
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水温24℃、盐度31、pH8.1条件下,研究了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和成虾的毒性。试验结果表明,氨氮对脊尾白虾幼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55.81、116.71、92.55、80.40mg/L,氨氮对脊尾白虾成虾24、48、72、96h的半致死质量浓度分别为178.80、156.37、140.28、120.86mg/L。脊尾白虾幼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8.04、0.26mg/L,成虾总氨氮和非离子氨的安全质量浓度为12.09、0.50mg/L。  相似文献   

6.
虾病与水质     
<正> 俗话说:“养虾先养水”、“治病先治水”。水质恶化是虾病暴发的重要因素。在对虾养成期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水质的好坏: 1 溶解氧适当的溶氧量不仅能提高对虾的消化吸收,促进食欲,促进生长,还可促进底质有机质的氧化,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并可抑制细菌的生长。所以溶氧对于养虾而言,相当重要,若发生缺氧,就会造成对虾浮头或死亡。水中溶氧的来源,主要靠空气的扩散,其次是植物的光台作用,再次便是人工增氧,即用增氧机或过氧化钙等化学物质增氧。对虾的溶氧量以保持饱和溶氧量的60%为宜.以绝对值而言.应不低于5mg/L,底层不低于3mg/  相似文献   

7.
虾病及虾病防治技术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我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在养殖环境的保护、病害防治和科学养虾方面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养虾的残饵,加上对虾本身的排泄物,致使虾池底部沉积大量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腐烂分解使底质变黑发臭,滋生各种细菌,而后又污染水体,导致虾病频发。连续几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面积暴发性虾病,已成为困扰养虾业的一大问题。尽管学者对虾病及虾病防治的紧迫问题积极开展研究,但尚未取得明显成效,而处于探索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8.
项目特征健康虾病虾活动1郾白天多在池底活动,夜间或凌晨到水上层成群游动或零星到浅水处觅食。游动快而有力,有一定方向。2郾反应灵敏,受刺激或惊吓能迅速逃离,难以捕捉。离水后弹跳有力。3郾排水时能迅速逃离,不随水流流出。1郾离群独游,白天成群在水表层沿池边环游或缓慢无方向、无力地游于水面、池边,或在水面作平或垂直打圈,或静伏于池边浅水区底层。2郾感觉反应迟钝,易于捕捉。离水后弹跳无力或不会跳动。白天环游表层的群虾,受惊后跳跃能为发病的预兆。3郾易随水流挡在出水网上,遇风浪易被飘至下风。甲壳1郾正常的甲壳颜色为半透明、…  相似文献   

9.
虾疣虫(bopyrids)隶属于节肢物动门,甲壳纲,软甲亚纲,等足目,寄生亚目,鳃虱科。寄生的等足类,根据其寄主的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以鱼为宿主;另一类则寄生在甲壳类,而后者又以鳃虱科的种类最多和最为常见。隶属鳃虱科的虾疣虫又名“鳃虱”,多寄生在虾类或蟹类的鳃腔内,使鳃腔膨胀呈疣状,放名。  相似文献   

10.
虾、蟹纤毛虫病的现状与防治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虾蟹纤毛虫病是由累枝虫、聚缩虫、钟形虫等纤毛虫类附生在虾、蟹体表、包括眼和鳃上所引起的。近年来,随着虾、蟹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放养密度过大,水质恶化,滥用药物等原因,导致虾、蟹纤毛虫病及其继发性细菌、病毒性疾病呈上升趋势,给养殖业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相似文献   

11.
12.
罗氏沼虾白体病的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来 ,随着江苏省罗氏沼虾养殖业的发展 ,养殖面积不断扩大 ,其病害也越来越多 ,危害也越来越严重。特别是近两年来 ,罗氏沼虾白体病发病率越来越高 ,发病地区也从苏南至江苏全境。罗氏沼虾白体病亦称白斑病 ,其主要症状是罗氏沼虾身体出现白斑 ,然后向尾部发展 ,变白 ,再向头部发展 ,变白 ,最后虾死亡 ,从2~3厘米的沼虾直至7~8厘米的沼虾均有发病。笔者对本病进行了一些初步研究 ,认为其死亡主要原因是细菌感染所至。笔者也对其防治方法进行了初步研究如下。预防 :一个月用溴氯海因消毒1次 ,用量为每亩1米水深用66 7~10…  相似文献   

13.
日本沼虾和秀丽白虾耗氧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水温20 0~22 0℃时,对秀丽白虾(平均1 58g/尾)和日本沼虾(平均1 98g/尾)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和比较。结果表明:两种虾的耗氧率均具有昼夜节律性,耗氧高峰在中午12:00,低谷约在凌晨2:00;同一时刻日本沼虾的耗氧率略高于秀丽白虾,但秀丽白虾的窒息点(2 36mg/L)高于日本沼虾(2 05mg/L)。  相似文献   

14.
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治疗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用二氧化氛、硫酸铜、甲醛、土霉素、氯霉素、红霉素,进行治疗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试验,结果表明1g/m3二氧化氛、30ml/m3甲醛可以杀灭斑节对虾仔虾发光病的病原体。其他几种药物治疗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5.
湛江雷州市海岸线长406公里,-10米等深线以内浅海滩徐面积150多万亩,与全市陆地耕地面积相等,是一个海洋渔业大市(县)。2010年雷州市海水养殖面积21万亩,其中对虾养殖面积达10万亩,产量2.3万多吨,产值6亿多元。但随着养殖的快速发展,虾病也愈来愈严重,雷州市每年因水产养殖病害造成的经济损失达3~4亿元,病害已...  相似文献   

16.
罗氏沼虾肌肉白浊病对苗种的危害要大于成虾,而且治疗难度较大,因此首先应从预防着手。一、具体措施与方法1.亲虾选择:最可靠的方法是选择自繁的无病虾苗进行养殖,并在年底回收用作亲虾。其次是选购疫区外的成虾用作亲虾,以确保生产出健康的虾苗。如果亲虾的体色偏淡,甲壳内的肌肉呈混浊状,尾扇具明显的白色条纹,则表明亲虾已被感染,在该群体中那怕只有少数个体具有上述症状,那么这批亲虾必须予以淘汰,如果心存侥幸,认为剔除病虾或进行消毒处理即可治愈,那么所育成的虾苗将很难保证不发生肌肉白浊病。2.消毒、预防措施:亲…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罗氏沼虾育苗规模越来越大,生产的虾苗基本可以满足广大虾农的要求。但虾苗的质量却越来越低,许多育苗场都遇到虾苗白肉病这一严重病害问题,使育苗场和虾农蒙受巨大经济损失。各方单位和个人已花不少精力探讨预防白肉病的方法。现根据我个人经验,介绍以下几点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对虾病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9,自引:4,他引:25  
应用对流免疫电泳及核酸探针检测技术筛选感染病毒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nsis)病虾,采用不连续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研究病虾体内同工酶的表型变化。用分光光度仪对电泳带扫描分析表明,病虾体内4种同工酶—酯酶(EST)、苹果酸脱氢酶(MDH)、谷草转氨酶(GO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表型与健康虾比较存在显著差异。其中,MDH、EST、GOT的变化分别反映病虾体内糖类、脂类、氨基酸等3大物质代谢明显紊乱,SOD活性下降,显示病虾免疫防御机能明显衰退。对虾体内同工酶表型变化规律稳定,重复性好,可作为对虾病害检测与诊断的生理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19.
为确定2018年冬季以来江苏省沿海地区养殖脊尾白虾患“僵尸病”的病原及流行病学特点,实验采用LB培养基和PDA培养基从病虾血淋巴中分离得到直径为1~3 mm、边缘整齐、米黄色隆起菌落;人工回感实验结果显示,回感后的脊尾白虾表现出与自然患病脊尾白虾相同的症状,并在回感脊尾白虾体内也分离出了相同的菌株,符合科赫氏法则。对该菌株进行形态观察结合18S rRNA序列对比及系统发育分析,发现分离菌株MQ2101具有酵母的典型形态,且与二尖梅奇酵母相似度达99.82%,结果表明菌株MQ2101为二尖梅奇酵母。致病性结果初步分析显示,MQ2101对脊尾白虾的半致死浓度 (LD50)为1.39×107 CFU/尾。病理学观察发现,患病脊尾白虾鳃、肌肉和肝胰腺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病变,其中肝胰腺病变最为严重,肝小管呈现空泡化,管腔体积变大;在鳃和肝胰腺组织中均存在大量定殖的菌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每年2—5月发病迅速,发病率为5%~30%,死亡率为3%~10%。本研究确定了二尖梅奇酵母为江苏沿海地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病原,其对脊尾白虾具有较强致病性,主要侵染组织为肝胰腺和鳃。以上研究结果为脊尾白虾“僵尸病”的防控提供了相关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正> 1993年6月下旬,奉贤县爆发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对虾流行病。病害蔓延极快,半个月间,相继70%虾塘绝收或被迫弃塘。到7月下旬约一个月时统计,已弃虾塘占95.5%。仅剩4.5%的虾塘都集中在胡桥对虾养殖场,而一直维持到正常起捕期(9~10月间)的仅2%。 一、虾病发生特点和主要症状 (一)急性流行期(6月下旬到7月下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