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福建厦门翔安海底隧道是大陆第一条海底隧道,2013年9月4日上午,在这条隧道的两个端口,两条比碗口还粗的大电缆分别被缓缓送入海底隧道的服务隧道,未来这条电缆将把厦门东部LNG燃气电厂的清洁电能送到厦门岛,这是亚洲第一个借助海底隧道敷设220 kV电缆的工程。  相似文献   

2.
杜占军 《农村电工》2003,11(3):26-26
1电缆的敷设方式电缆的敷设方式有直埋敷设、穿管敷设、浅槽敷设、电缆沟敷设、电缆隧道敷设、架空敷设等几种方式。从技术上比较,电缆隧道方式和电缆沟敷设方式是最佳的敷设方式,因为这两种方式便于电缆的施工、维护和检修。在一些发达国家城市中,城市规划建设时,已考虑公用隧道。实践证明公用隧道运行效果良好,大大降低了重复投资次数和反复开挖路面的现象,但初期投资巨大。在国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这种敷设方式是极少的。相比而言,直埋敷设和浅槽敷设则是属于经济型的敷设方式,但不利于电缆的维护和检修,一旦遇到电缆故障…  相似文献   

3.
吴鹏 《农村电工》2005,13(4):33-33
某电缆送变电工程,整个线路采用10kV交联聚乙烯绝缘电力电缆,长度为426m。由于电缆长度预测裕度过大,电缆实际敷设中多出了36m。为便于日后维修,施工中就在线路中间将多余电缆紧密卷绕5圈直埋于一个土坑里。线路施工完毕后按规程试验合格,但投入运行不到20天就出现故障,断路器跳闸。经现场开挖检查发现:电缆卷绕部位中间几根电缆外护套已严重烧焦脆裂,钢带裸露,电缆周围黄土烤痕厚达50cm,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留村110 kV电缆线路切改工程现有5条电缆路径和切改后需要形成的电网构架,结合目前电缆线路运行情况和电缆附件型式,电缆隧道内线路停电施工期间可能存在负荷供应问题和工期要求,提出如何优化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缩短施工周期,做到有效控制,从根源上提高施工效率,加快电缆线路切改工程的建设速度,减少因施工图设计考虑不全面造成对工程建设的影响,从而降低电网运行风险,提高供电质量。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地区电力电缆普遍敷设在地下电力电缆隧道内,隧道内电缆敷设一般采用电缆输送机敷设的方式,但电缆从电缆盘上至电缆隧道井口位置的电缆敷设,普遍采用铁管和单滚轴临时搭设的方式。近年来,北京地区220 kV及以上电缆普遍应用,2014年的海淀500 kV电缆工程更是北京地区首个500 kV电缆工程。220 kV电缆及500 kV电缆截面普遍较大,重量较沉,在进行电缆敷设的过程中,如果采用原有电缆盘至井口的搭设方式,由于电缆截面大,重量沉,此部位会对电缆护层造成损伤。  相似文献   

6.
中高压电缆主要指10 kV及以上电力电缆,目前主要为地下敷设,敷设方式有直埋、管井、隧道等方式,埋设方式为隐蔽工程,一旦发生电缆故障,巡视人员从地面无法检查地下电缆故障情况,需要首先对电缆开展停电试验、进行故障测寻,然后挖开覆土或盖板,打开井盖进入有限空间确认故障位置,电缆敷设深度根据规程不低于地下0.7 m,挖开覆土、盖板的方式,需要较多人员和机械,费时费力。  相似文献   

7.
近日,浙江宁波220 kV澄浪隧道工程经过半年的建设,顺利完成工作井开挖和各项准备工作,正式启动顶管开顶作业。220kV澄浪隧道工程全长2.46km,220kV电缆采用隧道敷设,隧道内径3m,设计容量为4条220kV+4条  相似文献   

8.
<正>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改造中,广泛应用消防事故远程监控报警技术,在变电站的主控室、通信机房、高压室等部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在电缆间、电缆沟及电缆隧道等部位安装火灾报警系统并采取防火封堵措施。但是,在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消防系统改造中,仅有报警系统是不够的,在电缆间、电缆沟及电缆隧道等重  相似文献   

9.
<正>有限空间是指封闭、半封闭或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的工作场所。大凡这种地方,具有一定的隐蔽性,自然通风不良,透气性较差,容易产生有毒气体,积聚有害物质,给施工作业人员带来身体伤害。目前,由于作业人员在诸如电缆隧道、电缆管井、配电房、开闭所等封闭性空间施工的逐渐增多,由此导致人身安全侵害的概率也在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地区110kV电缆主要采用隧道内敷设的方式,但是地下电力隧道造价较高,而且市区内主干网路径上隧道已近饱和;同时电缆网目前正迅速的向市区以外扩展延伸。如采用隧道敷设则一次性投资过多,且电缆总数也不多。该文就110kV电缆穿管敷设需要解决的问题、用于110kV电缆敷设的管井设计的相关问题以及管井的经济技术指标分析进行探讨,从而论证110kV电缆穿管敷设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农村电气化》2012,(2):62-62
近日,太原电缆网监控中心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山西省首座一体化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太原电网电缆监控中心一期将原有的长风街、迎泽大街、滨河东路、一电厂等隧道的多个在线监测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电缆及隧道运行温度监测及火灾预警、报警功能;电力隧道环境的水位、有害气体、隧道温度监测功能;电力隧道井盖监控及出入隧道管控功能;高压电缆在线局放监测及分析判断功能;金属护层环流检测功能;整合电缆PDA运行巡视系统,实现电缆运行巡视工作的统一掌控;报警的短信发送功能,对电缆本体和通道运行情况的实时监控。  相似文献   

12.
正为确保10 kV配电工程的施工效果,根据配电工程的需求,合理展开10 kV配电工程的电力电缆施工。但是,实际10 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存在部分施工中重点问题处理不佳,施工质量问题突出。基于此,本文对10 kV配电工程电缆施工中注意问题展开研究,并对具体的施工质量控制进行阐述。110kV配电工程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1.1电缆保护套问题电缆保护套是电缆的关键部分,是影响电缆施工质量  相似文献   

13.
配网工程与居配工程竣工后,工程涉及的电缆敷设工程量往往由于土建工程较为隐蔽、电缆管道实际走向与图纸不符、管道施工中存在拉管方式无法确认,电缆工程量的计算面临较大的困难。已敷设电缆的长度得不到准确的评估,给工程物资使用情况的审核带来困难,为工程建设工作的闭环管理留下隐患,文章对敷设电力电缆长度复测进行了研究,对于电缆的使用管控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9月25日,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首台电缆隧道智能巡检机器人在青岛220 kV合肥路电缆隧道投入试运行,成为24 h"电缆卫士"。该巡检机器人不但能精准检测设备、详细记录巡检数据,还实现了对隧道内设备、环境的全天候自主巡检,为高压电缆安全运行提供了重要保障。合肥路电缆隧道智能机器人巡检项目在山东省内  相似文献   

15.
<正>本文对一起因施工不规范因素损伤电缆而引发的电缆故障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了针对性的防范解决措施。1故障情况2016年7月27日16:06,110 kV某变10 kV某线零序动作跳闸。经查找,电缆故障点为中间接头,位于变电站出站隧道内,距变电站约500 m。接头规格及型号为YJY22–3X240交联电缆中间接头,额定电压10 kV。2电缆解体检查  相似文献   

16.
正8月13日10时30分,浙江舟山供电公司新型海底电缆施工船"启帆9号"正式交付。该船交付后,将用于500 kV舟山联网工程海缆敷设工程,全力保障工程顺利推进。作为国内首制的新型海底电缆施工船,"启帆9号"总长约110 m,型宽32 m,型深6.5 m,最大吃水4.8 m,最大排水量14300 t,比目前在用的施工船"建缆1号"更大更稳。平板驳的形式,可降低船只吃水深度,提升浅滩及潮间带作业能力;船只配备的5000 t海底电缆装载量,使220 kV电压等级海缆  相似文献   

17.
机电安装是公路隧道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机电安装是一个多项技术结合的复杂性工程,涉及机电、通风、机械等多个领域,施工线路非常狭窄,工程量较大,对工程质量和安全性要求高。文章对公路隧道机电安装工程和施工要点进行了分析与探讨,对提高公路隧道机电安装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8.
资讯     
山西省首座电缆监控中心投入试运行近日,太原电缆网监控中心正式通过验收,标志着山西省首座一体化电缆网运行监控中心进入试运行阶段。太原电网电缆监控中心一期将原有的长风街、迎泽大街、滨河东路、一电厂等隧道的多个在线监测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了电缆及隧道运行温度监测及火灾预山西省首座电缆监控中  相似文献   

19.
<正>1强组织,提升工程建设效率成立以公司总经理为组长的配网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实行领导班子成员分片责任包点。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成立安全督察、工程质量、物资供应、施工作业等专业工作组,并制定各专业组工作职责和管理考核办法。结合"三集五大"体系建设,按照配网工程《里程碑计划管理办法》要求,分别成立了业主项目部、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确保工程管理各环节、各阶段工作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老年人"出行难"问题日益凸显。广州市在解决老年人"出行难"问题,推进老旧住宅加装电梯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仍存在利益协调难度大,资金短缺,施工技术问题比较多等困境。除业主主动参与改造外,加装电梯这项民生工程还需要政府主导,引领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改善居民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人民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