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书推介     
正生物质废物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陈冠益、马文超、颜蓓蓓等编著主要内容包括生物质废物资源的现状及特点、生物质废物资源的利用技术(烯气化利用技术、燃油化利用技术、发电供热利用技术、燃料化利用技术、肥料化利用技术、建材化利用技术、高值化利用技术)、综合利用中主要的二次污染物控制、技术的发展趋势与应用挑战,旨在为广大读者系统介绍生物质废物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的发展现状、技术进展和推广应用等。  相似文献   

2.
对木质纤维类农产品加工废弃资源的能源化利用,不仅对生态环境的改善、环境污染降低以及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化石燃料等不可再生能源日益枯竭的当下,农业废弃物能源化利用技术的研究也将对人类的生存产生重大影响。生物质热解技术和生物质发酵技术是木质纤维农产品加工废弃资源能源化利用的两个主要方向。基于此,综述了农业废弃物能源化综合利用基本情况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发展趋势和前景。以期为今后农业生物能源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一 循环经济,是指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对能源及其废弃物实行综合利用的活动过程。循环经济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以资源节约、资源综合利用、清洁生产为重点,通过调整节构、技术进步和加强管理等措施,减少资源消耗、降低废物排放。提高资源生产率,  相似文献   

4.
农作物秸秆利用技术现状及发展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璐  肖健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5):166-168
农作物秸秆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它的合理开发利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介绍了秸秆综合利用的现状,包括还田技术、能源化技术、饲料化技术和工业应用技术等。这些技术虽然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将秸秆资源化利用,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因此,进一步开发秸秆综合利用新技术,实现秸秆利用的资源化、高效化和产业化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5.
秸秆是重要的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秸秆对于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缓解能源供需矛盾、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作用。从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原料化、基料化方面介绍了密山市秸秆资源利用现状,深入探讨了密山市秸秆资源化的制约因素,并从秸秆收储运体系、扶持与监管机制、宣传引导秸秆综合利用等方面提出了相应建议,旨在为密山市秸秆综合利用产业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畜禽粪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与管理系统的建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畜禽粪便资源化利用的方向主要有肥料化、能源化和饲料化;减量化、无害化处理技术主要有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生物发酵法和堆肥技术.资源化综合利用技术主要有商品有机肥、配制有机无机复混肥及基质肥的生产技术和动物饲料的制作技术.本文还对如何建立畜禽废物管理系统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疆农业科学》2010,47(5):920-920
内容简介 本书以林木生物质资源与能源化利用技术为主线,系统介绍了林木生物质的种类、特征、资源状况、组成及物化性质,论述了国内外林木生物质能资源转化利用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重点阐述了林木生物质快速热解、直接液化、气化、压缩成型、液体燃料制备、生物质胶黏剂制备、发电等现代化利用技术,并对林术生物质能源化进行了系统评价,以期为我国林木生物质能的开发利用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8.
该文介绍了广德县在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主要包括:加大政策引导扶植,开展秸秆还田技术实验示范,大力推广秸秆腐熟剂应用还田,鼓励秸秆能源化利用,进行秸秆生物质燃烧颗粒加工等,并且分析了秸秆禁烧与综合利用的成效。  相似文献   

9.
张雯  欧阳子健  苏盼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29-13932
近年来,生物质作为清洁的可再生能源,日益受到全社会重视。以湖北省当阳市为例,对农村生物质的能源利用进行了调查分析,重点探讨该地的生物质直燃发电项目,以期为我国广大农村合理、高效利用生物质能提供经验与借鉴。研究发现生物质发电面临原料供应不足和环境污染问题,而当地生物质资源的综合利用也存在一定不足。基于此,提出了应优化电厂原料供应、促进生物质资源梯级开发、引进先进技术等建议。  相似文献   

10.
<正>作为农作物秸秆产出大省,我省近年不断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发力,推动秸秆资源化。2016年我省主要农作物秸秆可收集量为5688万吨,综合利用量为5440万吨,利用率达到95.6%以上。近日,在唐山滦县百信秸秆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库房里,1000吨生物质燃料被一袋袋整齐码放。  相似文献   

11.
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化感抑藻作用的研究与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副产品废弃物作为可再生性、可降解性的生物质资源,在农村被大量的丢弃和焚烧,给环境造成了极大地危害.通过一系列技术处理,可以从农副产品和废弃物中提取化感物质,应用于海水和淡水中藻类的抑制,以有效利用废物资源.文章对化感作用的概念、20种农副产品及废弃物对19种藻类的化感抑制作用以及化感作用抑藻机理等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对今后植物化感作用抑藻技术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提出应多学科结合,利用化感物质对不同藻类的影响及其选择性抑制机理做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促进秸秆资源最大化利用,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情况,从燃料化利用、肥料化利用、饲料化利用、工业原料化利用和基料化利用几方面,探讨了我国秸秆综合利用技术,并对我国未来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微生物电解池 (Microbial electrolysis cell,MEC) 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实现了利用有机废水、农林废弃物、活性污泥等废物同步酶解发酵产氢的目的,有效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本文主要介绍了MEC 产氢的工作原理,分析了MEC 利用有机废弃物产氢过程中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4.
农业生物质资源木质纤维素及基质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质栽培是国内外现代化温室的主要栽培模式,其在设施园艺业的应用前景广阔,地方生物质资源基质替代或补充草炭基质势在必行。我国农业生物质资源种类繁多、来源广、富含大量木质纤维素,且这类物质具有结构坚硬、分解困难的特性。因此,木质纤维素降解是规模化快速基质生产的关键。为供促进农业生物质资源的基质化利用参考,简述农业生物质资源木质纤维素特点,农业生物质资源基质化利用及其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研究进展,指出农业生物质资源基质化木质纤维素降解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河北省发展甜高粱产业前景广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推进生物质产业发展,加快开发以农作物秸秆等为主要原料的生物质燃料、肥料、饲料,启动农作物秸秆生物气化和固化成型燃料试点项目,支持秸秆饲料化利用。加强生物质产业技术研发、示范、储备和推广,组织实施农林生物质科技工程。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利用荒地、荒坡等资源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种植。”河北省具有发展生物质原料作物——甜高粱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快这一产业发展,对河北省经济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该成果由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主持完成.2008年5月,农业部科教司组织专家对“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进行了鉴定。鉴定委员会一致认为:该研究成果对于秸秆等生物质资源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推广价值。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居国内领先水平.成套设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农业部规划设计研究院利用该加工工艺与成套设备已经在北京建成年产10000吨生物质固体成型燃料生产线,运行良好。  相似文献   

17.
综合国内外相关研究,列出农作物秸秆资源评价指标,同时利用SPSS对农户问卷调查进行分析,进一步了解高邮市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现状,高邮秸秆资源的主要利用形式是直接还田,其他形式的秸秆利用所占比例相对较小,秸秆利用模式有待优化。正在逐步地推广秸秆能源化、秸秆基料化、秸秆养畜等多种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提升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促进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农作物秸秆资源存量大,综合利用范围广,是一种非常好的生物质资源.肥西县在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在体系建设、资金保障、新型主体培育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该文阐述了肥西县秸秆资源利用的现状、成效和做法,旨在为秸秆资源更好地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利用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生产有机肥是解决畜禽规模化养殖污染、变废为宝、变害为利、实现资源综合利用的有效途径,但这种有机肥料的速效养分含量较低。为此,科研人员以畜禽粪便等有机废物和化学肥料为主要原料,研究开发出有机无机复混肥。为了解这种有机无机复混肥的肥效和应用  相似文献   

20.
生物质秸秆是世界上最大可再生生物质资源之一.河南省生物质秸秆资源丰富,但秸秆产能利用尚处于初级阶段,综合利用率低,通过对河南省生物质秸秆资源现状进行调研,阐述生物质秸秆产能利用方式,找到生物质秸秆产能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和建议,对于河南农业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