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本文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了污水再生回用与社会、经济、资源之间相互关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SD模型)。将模型用于西宁市的污水回用规划中,通过设计模拟运行方案,对该市污水再生回用系统在三个设计方案下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结果表明:随着污水回用的增大,将缓解城市的缺水状况,同时能将促进城市的经济发展,但是应该增加污水处理和回用方面的投资额。  相似文献   

2.
针对再生水在城市用水过程中日益重要的地位,探讨了采用改进的灰色模型对再生水回用于工业的需水预测方法以及采用定额法等方法对市政园林和景观水体的再生水需水量的预测方法。结合西安市城市规划,对2010年西安市再生水的可供水量相对于需求量的满足程度进行了实例分析,以求最大限度的发挥污水再生回用在节约资源和减少排放两个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公众认知和接受意愿是再生水回用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分析西安市公众对水资源和再生水的认知及接受意愿,结果表明:西安市公众对水资源认知不足,在主要水源、污水主要来源等方面存在误区;公众普遍接受使用再生水,但未达到完全接受的程度。图形分析表明,公众的社会人口属性与其对再生水的接受意愿相关,学历和收入水平较高的人更倾向于接受使用再生水,更愿意接受水价调整。研究表明,针对低学历水平的公众进行再生水相关知识的教育普及,丰富、强化其认知途径是提升整体接受意愿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经由污水处理生产再生水,能在减少对水污染排放的同时提供再生水作为替代水源,对应对城市发展过程中的水资源问题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再生水回用工程的推广过程中,却往往由于项目所在地公众的排斥而步履维艰.为寻找有效的行为引导政策,从而有效引导项目所在地居民主动接受再生水回用工程,本研究选取强制型、经济激励型以及信息型三...  相似文献   

5.
再生水资源供需循环系统模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界定再生水的概念内涵,研究自来水和再生水的供给与需求,使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建立水资源的供需流图以模拟现实的水循环以及再生水回用对水循环的影响.再生水回用使得水资源的使用方式由原来的"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水资源单向流动方式,变成了"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水资源循环流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6.
污水灌溉对冬小麦产量及其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测桶试验,研究了污水、稀释污水、再生水和清水灌溉条件下,冬小麦籽粒中淀粉、蛋白质、氮、磷、钾含量的变化,以及不同水质灌溉对小麦籽粒产量和籽粒中重金属残留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灌水定额相同时,4种不同水质处理,小麦籽粒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为污水>稀释污水>再生水>清水,且污水中粗蛋白质的含量要明显高于其他水质处理;低灌水定额时,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2.71%,9.57%和1.14%;高灌水定额时,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增产12.22%、5.05%和2.12%.污水、稀释污水和再生水与清水相比,小麦籽粒中的重金属含量无显著差异,其单项污染指数和综合污染指教远小于1.未形成污染.  相似文献   

7.
校园污水资源化给排水设计模型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建设绿色环保校园为理念 ,运用系统工程原理 ,分析研究校园给排水系统结构 ,提出了污水资源化给排水模型。该模型将新鲜供水系统、污水处理系统和中水回用系统作为有机整体全面规划 ,在污水全部回用 ,达到污染物零排放的要求条件下 ,能简便合理地计算污水处理厂规模。通过对甘肃工业大学西校区污水资源化给排水方案的设计 ,表明模型可行 ,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相似文献   

8.
以膜生物反应器(MBR)为预处理工艺,构建MBR-NF(纳滤)组合系统处理居民生活污水,考察MBR作为NF预处理的可行性,分析纳滤膜出水水质,基于全指标评价系统产水用于再生水回用的适用性。结果表明:MBR作为纳滤的预处理是安全可行的。MBR-NF组合工艺产水中主要水质指标CODCr<10mg/L、TOC 0.1~0.8mg/L、NH_4~+-N 0.11~0.35mg/L、TN 45.1~62.3mg/L、NO_3~--N 44~58.2mg/L、TP 0.04~0.15mg/L;总大肠菌群、耐热大肠菌群、大肠埃希氏菌均未检出,菌落总数为21 CFU/m L;砷、镉、铬(六价)等金属毒理指标大部分低于分析检出限;三氯甲烷、四氯化碳、一氯二溴甲烷等有机毒理指标也全部低于分析检出限;氰化物和氯化物浓度低于分析检出限,氟化物浓度为0.29mg/L。除NO_3~-N、TN指标外,其他指标均满足《城市污水再生利用》系列标准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9.
黄河流域是我国典型的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流域缺水、支流水质污染和污水灌溉面积的增加对环境、农业生产和农产品安全造成了潜在的威胁。适当处理的城镇生活污水是一种稳定的水资源、在很大程度上缓解水资源的紧缺状况,利用污水资源的主要用途之一是灌溉农田。处理后的城镇生活污水回用农业的潜力极大、具有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然而,城镇生活污水对人类健康和环境(地下水和地表水)可以造成潜在的影响、必须制定处理后回用农业的标准、使用技术和管理规范。  相似文献   

10.
城市污水回用及其途径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城市缺水问题尤为突出。在城市发展过程中,合理利用污水资源,不但可以缓解城市的供水矛盾,而且也是节约用水的重要措施。城市污水回用不仅是经济、合理、有效利用水资源的一种方式,同时也是生态文明的体现,城市污水回用是建立节水型社会的重要策略。在回顾城市污水回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现代城市污水回用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结构优化重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兰州、西宁是我国西部地区省会城市中空间距离最近的两座城市。这里集中了甘肃、青海两省的大部分人口和经济,是两省经济社会相对发达的精华地带,也是西陇海-兰新经济带和呼包-包兰-兰新-青藏经济带交汇的"X"型枢纽区域,在某种程度上具备形成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条件和潜力。论文分析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形成的条件和潜力,并对城市区域形成后的空间结构进行了优化重构研究。  相似文献   

12.
西宁城市空间结构演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作为青海省会和青藏高原的区域中心城市,西宁在西部大开发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遵循历史发展脉络,分析西宁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化历程,并对其影响因素和演化特点进行全面阐释,认为地形基础、工业建设和房地产开发是影响城市空间演化的主要因子,城市空间结构表现出沿交通线扩展,呈单中心放射状形态,并与周边城镇构成不完善的核心——边缘结构。  相似文献   

13.
干旱地区城市污水回用对地下水和地表水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城市污水处理厂尾水回用对地下水、地表水的影响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为 :在污染物CODcr、BOD5、SS、NH3-N和TPpo4排放量大量削减的情况下 ,在洪积扇的前缘 ,第四纪堆积物有很厚的亚粘土层和粘土层 ,渗透性能很弱 ,污染物很难渗入到下部含水层 ,尾水回用对地下水无影响 ;当尾水部分回用部分外排时会对地表水造成影响。若将非农灌期剩余尾水 1 849万m3/a通过架空渠穿越山丹河后 ,再修渠引入红沙窝农灌或林灌 ,不但解决了对山丹河水水质的影响 ,而且可扩大灌溉面积 8.0万亩。  相似文献   

14.
中水回用对解决城市水资源问题的实证分析--以江苏省为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人口、资源、环境三大全球性问题中 ,水资源短缺最为突出和迫切 ,中国亦是如此。目前 ,中水回用是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水危机的重要途径。但在我国各地开发水资源的进程中 ,中水回用却一直被忽视。本文以江苏省为例 ,全面阐述了中水回用对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改善水环境、污水处理产业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意义 ,在深入分析 2 1世纪城市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后指出 ,目前中水回用对城市而言具有实践可行、技术成熟、综合效益高、市场潜力巨大等优势。文章最后强调 ,中水回用将是解决我国新世纪城市水短缺和水污染问题的关键 ,它的推广需要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5.
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通过分析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结构特征,论述了差异巨大、结构畸形为特征的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等级规模特点,分析了职能结构特征,阐明了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空间网络框架、集聚分布型式,并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不足,最后提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结构优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城市适宜水面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面作为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他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多种服务功能和经济价值。如何确定适宜的城市水面面积,充分发挥水面的多种功能和经济价值,已成为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论述了水面率及城市适宜水面率的内涵,分析了影响城市水面率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从水面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三个方面,初步给出了城市适宜水面率的理论框架,以此为城市适宜水面率的定量研究及生态城市规划建设作为借鉴。  相似文献   

17.
宁夏银北灌区农田排水再利用水质风险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宁夏银北灌区三个排水干沟2000年以来的水质状况监测数据,对排水沟水质进行综合评价,开展排水灌溉再利用下的土壤盐渍化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灌水期排水沟水质指标好于非灌水期,综合污染指数1.0,且年际间的变化呈减少趋势;灌水期沟水呈弱碱性,属低矿化度微咸水,pH值的年内和年际变化较为稳定。农田排水再利用对土壤盐渍化具有潜在风险,排水条件和土壤透水性相对较好条件下的土壤盐渍化风险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18.
乌鲁木齐河流域乌拉泊洼地地下水库调蓄功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鲁木齐市作为西部开发的重要首府之一,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人口的增加,其工业、农业与生活、生态用水与水资源短缺的矛盾日益突出。根据城市规划,2010年乌鲁木齐市总需水量40×104m3/d,目前供水量30×104m3/d,年缺水3650×104m3。针对区内特殊的地理、地质和水文地质特征,乌鲁木齐河中上游地表水和乌拉泊洼地地下水将成为乌鲁木齐市城市供水的主要水源。本文以乌鲁木齐河流域乌拉泊洼地为研究区,对地下水库的水源条件、储水空间及其调蓄功能进行分析,并以拟建的西山应急水源地为例,对比不同开采方案下地下水渗流场的状态变化,同时评价该水源地运行对已建的干河子水源地及乌拉泊洼地泉水溢出量的影响。从而为缓解乌鲁木齐市季节性缺水,又保证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