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栽培稻中间型品种和籼粳交DH株系的亲和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段中岗  王亚琴  梁承邺 《杂交水稻》2003,18(6):42-46,50
以籼、粳标准测验种为母本,对栽培稻一些中间型材料、籼粳交DH株系及籼粳对照品种在内的共95份材料进行杂交亲和性鉴定,结果显示:全部材料的亲和性分化呈连续分布,可分为亲籼(ICV)、亲粳(JCV)、广亲和(WCV)及非亲和(NCV)4种类型;共鉴定到55份广亲和性材料,主要为中间型(18份)和籼粳交DH株系(34份);亲本具有广亲和性的籼粳交DH株系几乎全部具有广亲和性(占96.2%),且广亲和性强于对照品种零轮,而亲本不具有广亲和性的籼粳交DH中也能产生广亲和株系(占25.0%~57.1%),但广亲和性略差。认为水稻广亲和性的产生可能是由籼粳分化决定的,选育中间型广亲和系是广亲和品种选育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2.
滇型籼粳杂交水稻育种实践与策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水稻籼、粳亚种杂交,杂种优势强。为了选育出竞争优势很强的籼粳杂交稻,首先应用籼、粳亚种的品种或材料进行杂交,以选育出籼粳交的保持系、恢复系或材料;其次用籼粳交的保持系或材料转育成不育系或材料;第三用籼、粳稻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测交;第四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稻品种或材料测交;第五用籼粳交的不育系或材料与籼粳交的恢复系或材料进行广泛测交,再从中选出竞争优势强的籼粳杂交组合;第六,经过试种、鉴定,选出竞争优势极强的籼粳杂交稻。  相似文献   

3.
水稻籼粳交衍生不育系的籼粳属性鉴定及配组F_1优势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籼粳杂交培育了3份水稻不育系,分别为野败型不育系064A、协研A和光温敏不育系300S。对这3份不育系相应的保持系的籼粳属性进行了形态指数法和分子标记法鉴定。064B、协研B和300S形态指数分别为11、9和12,属于中间偏籼类型;基于分子标记的遗传距离聚类结果表明,3份材料聚为一类,也属于中间偏籼类型。通过广泛测交,发现应用籼粳杂交,在籼稻遗传背景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粳稻"血缘",培育中间偏籼型不育系,对丰富水稻育种遗传背景,配制超级杂交稻组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D297A的选育及其配组鉴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室,于1972年运用地理远缘材料开展籼稻品种间杂交培育水稻雄性不育系的研究。1974、1975年相继实现三系配套,1977年利用籼粳中间材料从事人工制保。在此之前,我们分析了直接利用籼不粳恢或粳不籼恢不易突破杂种结实率低等难题,同时考虑到四川人们喜爱吃籼米的传统,设想通过籼粳交再用籼稻回交培育偏籼型不育系,以组配强优偏籼型杂交水稻。运用上述技术路线,于1985年冬繁时初步培育了一个带粳稻血缘的不育材料。用该不育材料与明恢63组配的杂种,在雅安作中稻种植表现优势强,米质好,抗稻瘟病等优点。1988年该组合在全国示…  相似文献   

5.
1 选育思路   20世纪90年代初杂交晚粳泗优422的选育成功,使育种家得到这样的启示,即通过粳、爪(籼粳中间型)交可能是进一步提高杂交粳稻优势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以籼粳杂交组合亚优2号为供试材料,采用盆钵与大田试验相结合,研究了12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亚优2号的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时适量地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能改善籼粳交F1的农艺性状,提高结实率。  相似文献   

7.
通过不同广亲和基因的聚合,进行了粳型亲籼恢复材料的创造和改造,选出具有良好的亲和性及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恢复材料gk729。通过复合杂交对gk729进行改造,进一步聚合其他广亲和材料的广亲和基因,选出具良好亲籼性和恢复能力的粳型亲籼恢复材料gk419。在gk419的基础上筛选出一批综合性状优良的粳型亲籼恢复系,开始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8.
D0 91是四川省原子核应用技术研究所用广亲和中粳株系 0 2 42 8作母本 ,含育性恢复基因的籼型中间材料作父本杂交而成的籼粳交恢复系。该恢复系株型好 ,穗大 ,杂种优势强 ,米质优 ,花粉量足 ,与不育系N2 A配组育成的糯优 2号于 1999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9.
粳型杂交水稻育种的进展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辽宁省农科院稻作所利用“籼粳架桥”人工制恢技术,于1975年首次育成粳型强恢复复系C57,为BT型,滇型粳三系应用于北方奠定了基础。黎优57是我国生产上第一个推广的粳型杂交组合。1980年后,南方也开始了粳型杂交稻的应用,近年利用广亲和基因。杂交粳稻又进入到粳爪交次亚种间和粳籼交亚种间杂种优势利用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10.
泉珍10号是泉州市农科所利用籼粳交中间材料k169(轮回422/江恢916)与k157(明恢63/DT-713)杂交,经过多代选择于1998年育成的优质、高产、适应性广的早稻新品种.该品种2001年在福建省首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中入标,2003年在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会)中获二等奖.  相似文献   

11.
以不同季别生态型的6个籼稻和5个粳稻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组配了30个籼粳交F1。配合力分析结果表明,籼粳交F1的生育期表现主要取决于亲本(尤其是粳稻亲本)一般配合力的大小,受组合间特殊配合力的影响较小。亲本的一般配合力大小与亲本本身熟期迟早顺序基本一致,但有少数中籼比较特殊,如栓朝2号的早熟性配合力接近于最好的早熟早籼浙辐802,故有必要加强此类种质的筛选。由于籼粳杂交早稻选配时受亲本的限制相对较大,建议先突破籼粳杂交中、晚稻,同时积累优良的早熟种质,从而实现籼粳杂交早、中、晚稻的配套。  相似文献   

12.
籼、粳稻及其杂种谷粒苯酚染色反应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典型籼稻和粳稻进行双列杂交并与不同籼粳成分的重组自交系杂交研究籼、粳稻及其杂种谷粒酚反应,结果表明:水稻谷粒的苯酚染色反应是由基因控制的性状,染色对不染表现为显性;典型粳×粳交F1表现为不染,而籼×籼交F1、籼×粳交F1和粳×籼交F1表现为黑染或褐染;在含不同籼粳成分的9个重组自交系(RILs)稳定品系中,籼型和偏籼型品系表现为典型籼型染色反应(黑染)的特点,而偏粳型和一个偏籼型品系则表现为典型粳型染色反应(不染)特点。利用酚反应难以鉴别籼粳交后代的籼粳特性,也难以用于籼粳稻杂交种子的测纯。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T984和Pecos的广亲和性及其利用价值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广泛测交筛选,发现浙江台州地区农科所的籼粳复交后代T984和美国粳型品种Pecos具有亚种间杂交的广亲和性。T984与8个籼型和7个粳型测验种的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75.8% 和76.8%,表现广谱型的亲和性。Pecos与2个籼型和2个粳型测验种测交F1杂种的平均结实率分别为66.4%和77.9%, 属偏粳型的广亲和性品种。T984对籼、粳型测验种杂交F1和Pecos对籼型测验种杂交F1在单株生产力、单株穗数、株高等性状上存在着较强的正向超亲优势。Pecos对粳型测验种杂交F1除了株高和穗长外,其余性状投有超亲或表现负向优势。  相似文献   

14.
泉恢131是福建省泉州市农科所以恢复系多系1号为母本,稳定的籼粳交中间材料Y31-121为父本杂交育成的优质偏籼型恢复系。具有株型适中,分蘖力强,米质优,配合力强,抗性良好等特点,所配组合Ⅱ优131表现优良,于2005年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泉珍10号系泉州市农科所用籼粳交中间材料K169与K157杂交,经多代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多抗的早籼稻新品种,2004年1月通过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同年获福建省第二届优质稻招标(评选)二等奖.南安市霞美镇于2003年引进试种,表现丰产稳产、米质优良、耐肥抗倒、抗病性较好等特点.现将试验示范结果及主要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用CDR22与籼粳交中间材料81136(苏粳4号/罗玛∥IH66l的F8代)杂交,再与强恢复系明恢78进行复合杂交,育成了恢复系宜恢3551。宜恢3551株叶形态好,恢复力强,配合力高,开花习性好,制种产量高。同冈46A组配的杂交稻组合冈优3551于2001年通过四川省品种审定。  相似文献   

17.
水稻籼粳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用生育期不同的籼型野败恢复系和保持系与典型粳稻和籼粳中间型亲本配制成80份籼粳杂种一代组合,用亚种肉品种间杂交为对照,研究了籼粳稻杂种一代生育期的表现。结果表明,以籼粳亚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强,一般都超过双亲平均值;品种间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最弱,接近中亲值;籼或使型亲本配籼粳中间型亲本,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介于上述两类型组合之间。籼粳杂交由于双亲的不同,组合间F1生育期优势差异很大,有的组合甚至出现负向优势.这种生育期优势差异既受双亲本身生育期的迟早所支配,如杂种一代生育期长短排列顺序为中籼/晚粳>中籼/早或中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晚粳>早籼或早熟中籼/早或中粳;又受籼型亲本所含的野败恢、保遗传基因所制约,凡用籼型野败恢复系配制的籼粳杂种一代其生育期优势明显减弱,并与双亲籼、粳遗传距离的大小有关,杂种一代生育期优势随双亲籼、便遗传距离的扩大而增强。  相似文献   

18.
光敏感核不育系在水稻广亲和性种质筛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籼粳亚种间杂交,促进亚种间遗传基因交流,是水稻超高产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在配制强优势的籼粳交组合上,也前景诱人。然而,亚种间杂交一代结实率极低。为解决这一问题,人们除采用连续回交或复交的手段外,还致力于寻找一种对籼、粳稻杂交均可育的广亲和种质资源。日本学者池桥宏、荒木均等从1979年便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筛选出Ketan Nangka、Cpslo 17等广亲和性品种,并指出这种广亲和性是由广亲和基因S_5~n控制的。随后,我国亦筛选出SMR、02428等一批广亲和材料,它们与籼粳杂交F_1结实正常或接近正常,同时,表现出强大的杂种优势。目前,水稻育种家和品种资源工作者都十分重视对广亲和性种质资源的筛选工作,但多采用人工去雄杂交方法,工作  相似文献   

19.
籼水稻新品种“满仓515”郑九如,林文彬,叶新福等(福建省农科院稻麦研究所福州350019)一、品种来源“满仓优515”是(釉粳杂交形成的中间材料)434大穗/FR137//珍珠3矮///闽科早1号选育而成的新品种。该品种具有较大的生物量,较耐肥抗倒...  相似文献   

20.
酯酶同工酶在区分籼粳品种类型上是一个有效而可靠的指标.我们以前的研究已确定,水稻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型分为三大类:籼型、粳型和中间型.近年来又发现广亲和品种的酯酶同工酶谱型是属于中间型的13457或粳型的1457(仅Aus373是1247).根据这两种谱型(13457和1457),从种质资源中可初步检出广亲和品种.在这个试验里,试图用与籼粳杂交测试的方法,去验证具有广亲和酶谱型品种是否有广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