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为了增加特种稻种质资源,解决白米不育系配组红香米杂交稻F1易混杂白米,影响米质的问题。【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将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材料与带香味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等。【结果】育成直链淀粉含量为11.07%、香味明显、食用口感佳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槟榔红A,为红香米三系杂交稻的配组应用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了增加特种稻种质资源,解决白米不育系配组红香米杂交稻F1易混杂白米,影响米质的问题。【方法】采用常规育种方法,将低直链淀粉含量的亲本材料与带香味的亲本材料进行杂交、回交、转育等。【结果】育成直链淀粉含量为11.07%、香味明显、食用口感佳的水稻三系不育系槟榔红A,为红香米三系杂交稻的配组应用提供了新的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3.
红香优3号是广西象州黄氏水稻研究所育成的红香米杂交稻组合,2006年通过海南省审定。介绍了红香优3号5年来在三亚市作菜后机插水稻种植的表现,总结该品种作菜后稻实施机育插秧夺取高产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4.
广西杂交稻产量、米质及抗性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谢丽萍 《广西农业科学》2009,40(9):1262-1264
以2000~2005年通过广西区农作物品种审定的部分杂交稻组合为依据,从产量、米质、抗性等方面分析了广西杂交稻选育的概况,指出当前广西杂交水稻在产量、抗性、米质等方面还不能完全适应现实的需要。提出野生稻优异种质是今后杂交水稻突破性育种的必需种质,应加强对超级杂交稻的选育工作,并充分利用广西野生稻种质资源,选育适合广西生态条件的超级杂交稻组合,以丰富广西杂交稻类型,进一步提高杂交水稻的单产、品质和抗性。  相似文献   

5.
高产还是优质?--浅谈当前杂交水稻育种的主攻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杂交水稻是继矮化育种之后我国水稻育种史上的第二次革命,杂交水稻的单产一般比常规品种增产20%以上.近年来,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面积的50%左右,而产量约占水稻总产的60%,为我国粮食生产作出了巨大贡献.近几年,我国粮食压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江西、湖南、湖北等产粮大省稻谷严重积压,缺粮省份广西竟也积压早籼稻谷.市场要求优质米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是,继"863"计划"两系法亚种间杂交水稻选育"项目实施之后,1999年中国"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正式启动,该项目的产量指标从前者的增产20%提高到30%.与"863"计划一样,"超级杂交稻选育"项目也配有巨额经费.一时间,"超级稻"、"超高产育种"成为了热门,每个育种单位都希望能跻身于此项目行列中.看来,育种家们的目标与市场的要求存在较大差别,那么,究竟目前杂交水稻育种的重点是高产还是优质呢?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广西2008 ~ 2014年审定的水稻品种的产量状况,为广西高产水稻品种的选育及推广提供参考.[方法]对2008~2014年广西审定的水稻品种基本情况进行了分析,并分析比较了年度间产量,各类型水稻产量,产量与生育期、株高的关系.[结果]广西杂交水稻的单产没有突破,仍徘徊在7 500 kg/hm2的极点,常规稻的单产从2012年到2014年下降幅度较大.[结论]广西在今后的育种工作中,应把杂交稻高产育种作为一种长期的育种目标,并继续加强常规稻高产育种.  相似文献   

7.
回顾了广西杂交水稻区试历程,通过对2006、2007年广西杂交稻区试结果进行具体分析,肯定成绩,发现问题,并提出对今后发展方向的建议.2年来的区试结果表明,广西杂交水稻区试的参试组合类型配套齐全丰富,在选育组合数量,产量水平及稻米品质方面取得较大进步.但是存在着一些影响育种突破的重要问题.首先,参试组合很难在抗病虫上有所突破.其次,参试组合的综合性状有待进一步提高.今后,杂交水稻育种应扩大遗传基础,加大籼粳稻种质的遗传利用,加强野生稻优异种质的利用,把抗性育种放到主要议事日程,进一步促进杂交水稻综合性状的改良与协调,向超高产稻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8.
优质杂交稻体现在优质、高产和多抗性,而通过育种有利于实现品种的创新。在本次育种过程,通过创新,水稻杂交品种具有良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抗逆性,米质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植物新品种保护与杂交水稻育种创新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的实施,有效地促进了杂交水稻在育种方法、特异种质、品质培育、市场开拓及育种机制上的全面创新,从而使杂交水稻品种多样化,杂交稻米品质优化,杂交水稻研究不断取得技术突破,持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文章还讨论了实施该《条例》后,可能产生的资源交流相对保守、技术原创受到限制以及维权成本较高等问题及其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综述了文山州优质常规稻、陆稻、香型软米杂交稻育种研究主要成就,分析稻米品种改良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根据稻米市场发展的需求,提出发展设想,指出要充分挖掘云南香型软米水稻资源,积极开展香型软米水稻杂种优势利用,选育出品质优异的香型软米杂交稻推向生产,改善当前杂交稻品质不足的局面;加强品质特优的香型软米杂交稻不育系和恢复系创建,为选出特优质杂交稻奠定基础;注重香型软米杂交稻中间材料创建工作,为特优质杂交稻育种发展提供积极的材料支撑;注重和利用优质常规稻育种工作,不断为杂交稻育种提供良好的基础材料,向生产推出品质更优的品种;提高认识,加大投入,不断改良稻米品种,满足市场需求等发展设想。  相似文献   

11.
以湖南、四川、广西、浙江等省具有广泛代表性的组合进行米质状况分析表明,当前三系杂交水稻的米质问题主要表现在整精米率低、垩白粒率高、垩白度大和胶稠度低。在杂交稻育种中,我们根据多年实践总结。提出了降低杂交稻垩白,提高胶稠度的新理论、新方法,并提出了具体的育种思路,以提高杂交稻整体品质水平。  相似文献   

12.
王海 《江西农业学报》2005,17(4):122-126
作者认为中国杂交水稻的育种技术体系需在解决五大实际问题的基础上加以完善,包括实用不育系选育、双季稻区超级杂交稻组合选育、杂交水稻优质化、杂交水稻的抗逆性和适应性育种、以及长江流域杂交早稻育种。健全杂交水稻种子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品种管理,推进国际合作和国际商贸。杂交水稻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工作重点是强化配套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由著名杂交水稻育种制种专家刘文炳研究员主持、福建东方种业有限公司和福建省种子总站及尤溪县良种生化研究所合作,利用美国光身稻育成国际领先、国内第一个光身香型野败“三系”光身杂交稻配套亲本光香A、光香B、光香R,率先在我国选育出米质可与国际名牌泰国香米和KDNL105相媲美的杂交水稻。野败型“三系”光身杂交稻组合选育成功,预计对我国稻米尤其是杂交稻结构调整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解决了早稻选育米质差的难题,有利于推动我国杂交水稻综合技术在国外的推  相似文献   

14.
近年育成的5个红香米杂交稻,经初步鉴定其恢复系“桂红占”为广恢性的红香米稻种。所配成的杂交稻具有种皮红色、香味浓郁、品质好和早熟、丰产、感温特点,早、晚造均能种植。  相似文献   

15.
正为超级杂交稻大面积667米2产1000千克攻关,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新引入分子生物技术。近日从"十二五"国家科技部"863"课题"超高产水稻分子育种与品种创制"启动式上获悉,课题组拟运用分子生物技术,精细定位出一批重要  相似文献   

16.
1光身杂交稻育种意义我国20世纪50年代的整理农家品种,60年代的水稻矮化育种,70年代的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推进了水稻高秆改矮秆,单季改双季,常规稻改杂交稻的三次革命,实现了水稻单产的三次突破,为解决10多亿人口大国的温饱问题做出了重大贡献。但由于种种原因,杂交水稻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江苏省杂交水稻研究始于1970年。35年来,江苏的杂交稻育种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其间经历了起步、发展和突破三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为起步阶段,以不育系选育为主;80年代至90年代前半期为发展阶段,杂交籼稻育种和生产迅速发展,杂交粳稻育种进入实用化阶段;1996年以后,以特优559、9优138和两优培九的育成为标志,三系杂交籼稻、杂交粳稻和两系杂交稻的选育均取得突破性进展。文中对江苏省杂交水稻育种的发展趋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8.
一.高产水稻育种研究目前,我国杂交水稻年种植面积占水稻种植总面积的51%,产量约占水稻总产量的60%,中国亚种间杂交稻一般比品种问杂交稻具有20%以上的增产潜力。利用水稻亚种间杂交优势是现阶段战略重点,二系法杂交水稻研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从长远而  相似文献   

19.
杂交水稻为我国稻米生产和粮食安全作出了巨大贡献,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杂交水稻育种队伍越来越壮大,全国各地每年育成的杂交水稻亲本和组合也越来越多。据农业部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统计,当年种植面积在6666.7hm2以上的杂交稻组合,由1989年的39个增加到2005年的379个,增加了近8倍。我国主要杂交水稻省区,目前每年申请参加区试的杂交稻新组合都是数十上百,甚至数以百计。但是组合数的增多,并没有使杂交稻面积增加,每个组合的平均种植面积反而越来越少,新组合中有重大突破的也极少,组合的平均使用寿命也缩短许多,这说明目前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和组合应用效率在下降。如何提高杂交水稻育种和组合应用效率,变得非常重要,因此,文章针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水稻育种,迄今已有两次突破,第一次是60年代初矮化育种的成功,把水稻产量提高了20%~30%;第二次是70年代中期杂交水稻的研究成功,水稻产量又在矮秆良种的基础上增长了20%左右.科学技术的发展无止境.当前,我国的水稻育种正在酝酿着第三次突破,即利用水稻亚种间杂种优势的研究已取得重大进展,预计在2~3年内,具有更强大杂种优势的两系法亚种间超级杂交稻就能培育成功,其日产量潜力为6.5公斤/667米2(1亩),要比目前生产上应用的品种间杂交水稻高30%左右,中熟组合每667米2可超过800公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