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近年来,关于线粒体DNA(mtDNA)进化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分子遗传学领域的热点,线粒体DNA作为核外遗传信息系统及其具有的遗传特点,已成为研究真核生物分子遗传学、发育生物学和分子系统进化的重要模式体系。线粒体DNA是一种核外遗传物质,与核DNA相比,具有分子质量小、结构简  相似文献   

2.
鱼类mtDNA及其非编码区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从上世纪80年代以来,线粒体DNA一直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一个热点领域,已成为鱼类进化生物学和群体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分子遗传标记。文章介绍了鱼类线粒体DNA结构特征及研究方法,重点介绍了鱼类线粒体DNA非编码区结构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3.
房守敏 《蚕学通讯》2010,30(2):17-25
线粒体DNA具有母性遗传与进化速率快等特点,已作为理想的分子标记广泛应用于昆虫的分类学、群体遗传学、系统发育和分子进化等研究。本文介绍了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对线粒体DNA应用于鳞翅目昆虫系统发生和分子进化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总结了线粒体基因或区段在鳞翅目昆虫不同分类阶元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4.
猪线粒体DNA(mtDNA)及其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线粒体DNA是真核细胞内较为简单的DNA分子,具有极少发生重组、进化、速度快等特点,作为动物进化研究的一类重要标记,为动物的起源、迁移和进化提供了大量的证据。本文介绍了线粒体DNA的基本特征及其多态性,概述了猪线粒体DNA的研究概况和取得的成果。线粒体DNA的独特特性必将在猪遗传育种中发挥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现代分子遗传学研究中,线粒体DNA和Y染色体非重组区DNA是最主要的两种标记。目前,鹿科动物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线粒体DNA方面,本文对Y染色体以及其主要基因在鹿科动物物种识别、遗传多样性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概述。  相似文献   

6.
20世纪60年代,Mnass和Snass在鸡胚中发现线粒体DNA,随着分子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的迅速发展以及PCR技术和测序技术等研究手段的应用.至今,科学家已测定了人、牛、猪、马、驴、鸡、北京鸭等多种动物的mtDNA全序列.线粒体DNA作为分子标记因其序列容易测定、进化速度快、在群体内变异大、极少发生重组等特点,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家禽遗传多样性、分子进化、系统发育等研究领域,并取得了一些骄人的成果.  相似文献   

7.
家蚕线粒体DNA分子系统学研究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运强  鲁成 《蚕学通讯》2000,20(4):16-20
线粒体DNA具有独特的结构特征和进化特点,是系统进化研究的一种良好的分子标记。本介绍了动物线粒体DNA的结构特征、进化特点及其在分子系统学业上的应用,并提出通过家蚕及其近缘种的线粒体DNA进化分析,将为家蚕的起源、种系演化以及特定遗传结构的形成原因的研究提供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DNA是分子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分子标记之一,目前在进化遗传学、动物生产性能及医学等多个领域展开研究并取得相关成果。论文简要阐述了猪线粒体DNA的基本组成和特征、研究方法及研究进展概况,并对其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期望对猪线粒体DNA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动物mtDNA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世纪60年代Nass M和Nass S用电子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线粒体内部细丝状的DNA以后,人们才逐渐接受线粒体中存在遗传物质的事实,并对线粒体DNA(mtDNA)的基因结构、组成、复制、转录及表达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近年来,mtDNA的研究在动物分子遗传学、分子生态学、种群遗传结构分析、遗传多样性、物种和品系鉴定、保护遗传学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0.
双峰驼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国内外近40年双峰驼在染色体核型、血液蛋白多态、基因组DNA和线粒体DNA遗传多样性上的研究进展.染色体核型、血液蛋白多态分析表明,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有限,微卫星和线粒体DNA的RFLP分析表明双峰驼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线粒体DNA全序列的骆驼科动物遗传进化分析有助于理解骆驼科动物进化历史.由于研究滞后,目前还未有关于双峰驼群体线粒体DNA序列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相似文献   

11.
摘 要:客观整体分析橄榄研究动态,为橄榄研究以及产业发展提供数据参考。选择CNKI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橄榄研究文献的发文量、研究国别、机构、基金、研究方向等指标,利用CiteSpace可视化功能进行作者、关键词共性分析,阐述橄榄研究热点和前沿动态。橄榄研究自1995年后,进入高速发展阶段,2010年后橄榄相关sci文献增长较快;对橄榄的研究以我国科研机构和专家学者为主,福建地方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计划项目对橄榄研究资助较大,高质量文献产出较多的机构是福建农林大学、江南大学、福建农科院果树研究所;我国橄榄早期研究侧重生产实践应用,良种选育、传统中药研究、果实贮藏等,随着科学技术快速发展,橄榄遗传多样性、功能基因、以及深加工、药用成分、药用机理方面的研究逐渐深入。  相似文献   

1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发展态势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体现出生物学、农学和地理学交叉的特点。近年来,全球许多国家及相关研究机构对草地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力度不断加大。本研究以SCIE论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利用Thomson Data Anlyzer(TDA)和UCINET软件对1996-2015年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进行数据挖掘和定量分析,探究了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的变化趋势、研究力量分布、重点领域、研究热点及国际合作。结果表明,近20年来,国际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以平均8%的速度增长;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所涉及的学科较多,主要有农业、环境科学与生态学、植物科学、生物多样性与保护、地质学等;除了对草地、农业关注外,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也对物种及生态环境保护较为重视;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论文的综合影响力较高,美国在国际间合作中表现最为突出,与各主要国家间均具有很强的合作关系;中国科学院在草地农业生态学研究方面非常活跃,其论文量遥遥领先于法国农业科学研究院、加拿大萨斯喀彻温大学等其他机构,但研究水平、影响力以及国际合作能力仍有待提升。  相似文献   

13.
我国草坪草引种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陈蕴  吴开贤  罗富成 《草业科学》2008,25(10):128-133
开展草坪草的基础研究是草坪科学和草坪业发展的基础和核心。近年来我国草坪业越来越受到重视,并飞速发展,而相应的草坪草种质资源研究及其发展严重滞后。因此,草坪草的引种与驯化是当前草坪科学的研究重点。就草坪草引种理论、引种的时空进程、引种评价体系等方面对我国草坪草的引种工作进行了综述,对其现状及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针对引种基础研究工作薄弱,引种与育种研究失衡,引种研究与市场需求脱节等方面对今后的引种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志勇 《草业科学》2006,23(10):84-91
综述了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冷季型草坪草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质膜透性、可溶性物质、抗氧化物质等生理生化方面的研究进展;简述了适当的水、肥、修剪等管理措施及化学物质的耐性调控对提高冷季型草坪草耐热性的研究。并提出了今后进行冷季型草坪草抗热性研究的趋势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为了更好地认识我国番鸭呼肠孤病毒研究的现状,对2018年11月前中国知网数据库的177篇番鸭呼肠孤病毒研究文献的发表时间、发表刊物、研究机构、作者信息以及研究主题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目前番鸭呼肠孤病毒研究文献发表期刊整体质量较高,研究机构和作者以福建农林大学及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占优势,对病原学、致病机理及分子流行病学等方面研究不够深入,对免疫学和防控技术的研究较为欠缺。  相似文献   

16.
从形态学标记、细胞学标记、生化标记、分子标记4个方面,全面介绍了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现状,分析了从不同层次研究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的优缺点,提出了当前和今后啮齿动物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7.
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净初级生产力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崔霞  冯琦胜  梁天刚 《草业科学》2007,24(10):36-42
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的研究是全球变化与陆地生态系统的核心内容之一.本文回顾了植被NPP研究的历史、基于遥感技术的植被NPP和草地植被NPP研究进展,并对近期陆地植被NPP研究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作了总结,对NPP模型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综述了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机理的研究进展 ,重点介绍了冷季型草坪草的渗透调节能力和蒸腾速率等生理生化抗旱机理方面的研究 ,并简述了冷季型草坪草的根、茎、叶对干旱胁迫的反应研究和冷季型草坪草抗旱机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
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是世界上最重要的豆科牧草之一,素有“牧草之王”的美称。近年来,苜蓿抗逆性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苜蓿抗逆性是目前苜蓿育种中最有效的手段之一。本文主要综述了苜蓿遗传转化技术方法、苜蓿抗旱、耐盐、抗寒性等基因工程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苜蓿基因工程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应激是近年来家禽研究的一个热点,应激模型是研究应激问题的重要手段,本文从应激源、应激后动物应激反应、应激反应模型的建立和敏感指标的确定,以及应激时家禽的生产和代谢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应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