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考古》2012,(5):361
原省人大副主任庹文升,全国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作序罗庆芳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茶韵》杂志主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贵州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茶文化知识讲座《饮茶与文化》共32讲,是一个全面介绍  相似文献   

2.
罗庆芳是中国作家协会成员,贵州省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茶韵》杂志主编,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贵州茶文化学者,他撰写的茶文化知识讲座《饮茶与文化》共32讲,是一个全面介绍茶文化知识的好书。该书内容丰富,资料详实,文笔流利,叙述生动有趣,  相似文献   

3.
争鸣几声     
《农业考古》2 0 0 0年第 2期 (中国茶文化专号 19期 )上 ,刊登了湖州寇丹先生《探索与争鸣》的文章 ,文内点名指斥我在拙作《茶事思辩》、《茶苑求真》中的某些观点。不知是他看不得仔细还是有所曲解 ,使我不得不争鸣几声。他说 :“在中华茶文化传统中写了许多如禅、佛、道、宫廷等茶的介绍文字 ,这本是很应该的。”不能像我认为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共和国 ,崇尚唯物主义和无神论 ,岂容宣传封建迷信思想。”说我把“宗教与迷信混为一谈”。其实 ,我并不反对茶文化中写禅、佛、道等文字 ,我只是反对把茶文化的刊物作为宣扬宗教和释道…  相似文献   

4.
施由明 《农业考古》2015,(2):335-336
自从《农业考古》在1991年开设每年两期《中国茶文化专号》(每期60多万字)以来,研究中国茶文化的学者或茶文化的爱好者不断增多,近些年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中国茶文化热。《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不仅推动了学术界对中国茶文化的研究,同样,推动了国人重新认识茶文化、体悟茶文化、爱好茶文化。本人作为一个研究茶文化20多年的学者,现作为《农业考古》的主编,在对中国学者对中国茶文化研  相似文献   

5.
中国茶文化的核心或者说中国茶文化的内在追求就是审美 ,而且是一种独具中国民族特性的审美。中国茶文化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 ,就是中国文人从唐代以来不断审美的过程。因此 ,中国茶文化充分反映了中国文人的审美取向。一、中国茶文化的发展过程就是中国文人审美的过程 ,这种审美以空灵的田园山水或超然物外的环境状态为取向。中国茶文化形成于唐代 ,以陆羽的《茶经》的写成并流传于世为标志。陆羽的《茶经》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对中国品茶经验的总结和中国茶艺进行规范的专著。也许《茶经》中还看不出多少陆羽的审美取向 ,他在《茶经》…  相似文献   

6.
王学铭 《农业考古》2005,(4):222-224
《深圳商报》侯军先生是我天津的同乡,他写的《拚命陈郎》中:“在中国茶文化界,你如果说不认识陈文华先生,那只能说明你还‘不够文化’,至少说明你对茶文化的认识程度还欠着火候。差不多的意思换到陈文华嘴里,说出来就成了:你说你喜欢茶文化,可是你连我的《中国茶文化》杂志都没读过,那也只能说明你对茶文化的了解很有限。就我个人而言,足以验证他的说法并非没有道理。”  相似文献   

7.
关于《禅茶》表演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1,(4):285-293
自从 2 0世纪 80年代后期 ,中国大陆兴起茶文化热潮之后 ,不少热衷于茶艺事业的人士纷纷将各地的饮茶习俗整理、加工、提炼为具有表演性质的茶艺节目 ,在各种大小不等的茶文化活动中演出 ,受到人们的欢迎 ,在丰富茶文化活动内容和宣传、普及茶文化知识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在众多的茶艺节目中 ,《禅茶》的整理、编创及其演出都是比较成功的 ,对同行也颇有启迪意义。一、《禅茶》编创、演出及其影响《禅茶》的编导者是江西画报社的陈晓先生 ,当时他正主持“江西茶艺馆”业务 ,对茶艺事业相当关注。早在 1 991年 ,他就帮助过婺源县茶道团…  相似文献   

8.
李昕升 《古今农业》2014,(2):114-116
正茶文化是中国农业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茶文化是农业遗产中具有中华民族烙印,并能强烈展现中国文化精髓的重要遗产资源。茶文化诞生在先秦时期,巴蜀是中国茶业和茶文化的摇篮。弗兰克林·哈瑞姆·金(F·H·king)在其著作《farmers of forty centuries》中认为茶业是中国的伟大产业,与蚕桑业的重要性并驾齐驱,他在书中认为中国的茶文化约有2700年的历史了。  相似文献   

9.
《喝杯好茶》是一本阐扬茶文化的书,作者范增平先生,为台湾茶文化的发展奔走呼号了20多年,这是他著作出版的第4本书,将中国茶文化从古至今,具体而微的精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展现在读者面前。 周甘训宾女士于今年旅美期间读到这本《喝杯好茶》,随即有感而发,写了这篇共鸣,愿分享给我国爱茶人。  相似文献   

10.
(本刊讯)台湾茶艺专家范增平先生的新著《中华茶艺学》最近由台海出版社出版。范增平先生二十多年来潜心于中国茶文化的研究,致力于弘扬中华茶文化事业,特别是先后100多次往返于海峡两岸,热情宣讲传授茶文化知识,演示名茶的冲泡技艺,并撰写大量的文章,出版许多茶文化专著。最近他同时在台湾出版了《茶艺学》,在北京出版了《中华茶艺学》著作,对中国茶艺的有关理论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和论述,这是首部由台湾地区学者在两岸同时出版的中国茶艺理论著作。本书的出版,将对中国茶艺的学术研究作出贡献,也将对各地的茶艺事业产生积极…  相似文献   

11.
中国是茶的故乡。我们的祖先最早发现了茶树和利用了茶叶。茶叶由最初药用到成为世界性的饮料,至少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茶的发现和利用是我国对人类的重大贡献。茶是与中华民族文化内涵密切相连的,体现民族意趣、心态、习俗以及某些生活方式的文化。人们对茶的认识和广泛利用奠定了茶文化的基础,而唐代的陆羽在他所著的《茶经》中对茶的认识作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和深刻的论述,对发展我国茶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陆羽和他的《茶经》是茶文化中具有世界影响的茶学历史人物和历史文献。研究陆羽的《茶经》不仅对发展我国传统茶文化具有重要价值,而且对创造具有  相似文献   

12.
蔡襄《茶录》的茶文化艺术──再论蔡襄和他的《茶录》福建农业大学软科学研究室林更生一、蔡襄是一位杰出的茶文化艺术专家蔡襄是一位政治家。宋仁宗天圣四年(1026年)他从仙游到福州参加乡举考试,得中乡举,转而赴江苏江阴拜葛惟明为师,进一步研习诗文。[3]天...  相似文献   

13.
确切地讲,他纯属一个瘦小的老人,年近八旬,不拄拐杖,却身轻如燕.每当上主席台演讲,常见他一个箭步登台而上,在这样的岁数实在难得一见,这是著名农业考古学家、茶文化专家陈文华的模样. 陈文华是我习茶的启蒙老师,也是我的挚友,准确表达,更是老茶友.就是这么一个外表纤瘦而又平常的教授,给茶界许多见过他的人留下了难以忘怀的印象. 我记忆中最清晰的事情,就是1991年他在担任江西省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一职时,把手头钟爱的《农业考古》杂志,专门辟出一年两期的《中国茶文化专号》这一块纯净园地,每期六十万字,首开中国茶文化学术期刊之先河,影响了全国茶界,这在中国茶文化事业刚刚起步阶段,有这么一本能反映当代茶文化研究成就的刊物实在令茶界欣喜,也令荼界鼓舞.我就是在这本刊物上受益良多而踏上了弘茶途程.若干年后,他从行政职务退位后,又只身来到婺源上晓起村开始与当地茶农一起种植茶叶,并为带动当地旅游,以婺源茶文化为主轴创办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  相似文献   

14.
法门寺因地宫出土了一套唐僖宗曾经御用后又用以供奉佛祖的系列金银、玻璃茶具,为研究茶文化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而受到海内外茶人的敬仰。法门寺唐代茶文化成为近年来我国茶文化界的一大学术热点,总结法门寺茶文化研究有益于促进我国茶文化研究的深入。1.饮茶形式首开法门寺茶文化研究的是考古队韩伟副队长。其《从饮茶风尚看法门寺等地出土的唐代金银茶具》和《法门寺地宫的茶具》(1)是关于法门寺茶具茶文化研究的最早研究介绍文章。他提出“中国茶具配套成熟于盐茶阶段,亦即唐宋时期。元明以后的散茶阶段,饮法与茶具均发生了…  相似文献   

15.
《红楼梦》是一部表现明清风俗的百科全书式巨著,其中对茶文化的描写细腻、文采斑斓,曹雪芹凭着自己渊博的知识,用他的神来之笔,结合典型的人物、环境,将有关功夫茶、沏茶用水、茶具、茶俗等知识融入其中,使读者在阅读小说的同时了解生动有趣的茶文化,给后人以更多烹茶方面的知识。为明清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为中国茶文化的发展做出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6.
《红楼梦》既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一幅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民俗画卷。其中,作者曹雪芹凭借自身的经历和社会阅历,对茶具的选用、摆放,对烹茶之水的讲究,在诗词中经常逗露的茶情,随意地向读者显露了他深厚的茶文化底蕴。阅读《红楼梦》,在作者的笔触中,我们可以进入到一个充满韵味的茶文化王国。  相似文献   

17.
胡长春 《农业考古》2001,(2):99-101
中国茶文化 ,是中华传统文化百花园里所绽放出的一朵绚丽奇葩 ,而小说中的茶文化描写 ,则又使之更加艳丽夺目、魅力无穷。在明清小说中 ,关于品茶生活的描写比比皆是 ,如《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金瓶梅》、《红楼梦》、《儒林外史》、《老残游记》等都记载有丰富多彩的茶事活动 ,这既是现实生活的一种反映 ,又是中国茶文化对文学艺术创作产生重大影响的具体表征。上述诸名著中的茶文化描写已有不少文章和专著所论及 ,而清代小说《镜花缘》中的茶事记载则较少有人研究。其实 ,《镜花缘》中有着大量的茶文化描写 ,其内容涉及…  相似文献   

18.
10月14日-17日,第四届中国国际茶业博览会在北京举行,江西南昌女职学生表演的茶艺荣获茶艺大赛最佳表演奖.这个被誉为"中国茶艺师摇篮"的学校,校长是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的夫人程光茜.陈文华,第八、第九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考古专家、茶文化专家,他致力于研究茶文化,创造了很多个"第一":创办了第一本研究茶文化的学术刊物《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开辟了"中国茶文化第一村";在全国开设了第一个茶艺专业.他因在茶文化研究领域的独特地位,为爱茶人士所景仰.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中的一桩茶文化公案浙江湖州市江晚秋笔者在《(红楼梦)中的茶文化》(载《陆羽茶文化研究》第二期)一文中,曾提到该书第八回的“枫露茶风波”,乃是《红楼梦》茶文化的“一大公案”,当时因限于篇幅,一笔带过。本文将作进一步的阐述,揭开这桩公案,这对于...  相似文献   

20.
陆羽《茶经》是茶文化的“圣经”.发展当代茶文化必须继续重视陆羽《茶经》,以弘扬光大陆羽的精神;必须精研陆羽《茶经》,于继承中创新;必须超越陆羽《荼经》,接轨世界,与各国茶人合作.建议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组织各国茶经济、茶文化专家编撰《世界茶经》,以推动全世界的茶经济、茶文化持续发展,造福全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