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毕粳45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骨干优势亲本配组、异地交替选择、同步品质筛选鉴定等育种方法育成的粳稻新品种,2013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根据2010-2011年贵州省粳稻新品种(组合)区域试验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产量均值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5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5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2.
粳稻新品种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8~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结果为资料,采用高稳系数法结合产量变异系数和适应度,对毕粳43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毕粳43具有很好的丰产性、稳产性和超过平均生产水平的广适性,在贵州粳稻栽培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比较、鉴定引进我市的双晚粳新品种(组合)的丰产性、适应性、稳定性、抗逆性及其它重要特性,筛选出性状优良、高产稳产的新品种作为我市双晚粳稻主推品种。根据省推广总站的安排和指导,今年我市承担了湖南省2016年基层农技推广补助粳稻机械化轻简栽培高产技术试验示范及早籼晚粳稻示范项目。试点设在共华镇。试验实施结果总结如下:1目标与任务:目标:通过晚粳的品种试验和栽培生产示范,探索我市粳稻机械化轻简栽培高产栽培技术,筛选出适合我市种植的晚粳  相似文献   

4.
毕粳46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基于贵州省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以毕粳43为母本、以南粳4 6为父本杂交,经过南繁加代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丰产性好、抗逆性强、株型紧凑、茎秆坚韧、熟期转色好等优点,适宜在贵州粳稻栽培区种植。该品种于2020年10月通过贵州省审定。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我市粳稻优质品种布局,加快水稻品种更新换代,优选一批优质粳稻品种,进行丰产性和抗倒性直播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宣粳糯7号、南粳5055、南粳9212表现高产、稳产、优质,其株高适中,抗倒,熟期偏早,适合在我市大面积直播生产。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籼粳杂交稻在湖南汨罗作双季晚稻的生产适应性,摸索与之相配套的水稻丰产栽培集成技术,加速推动早籼-晚粳双季栽培模式的形成,特引进甬优538等5个粳稻品种开展适应性和播期试验,从中筛选适应当地栽培的高产、高抗、优质型晚粳品种。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540作为晚粳栽培具有较好的增产潜力和生产适应性,可作为当地晚粳品种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秀水04是由浙江省嘉兴市农科所选育的晚粳新品种。1984年参加苏州市单季晚粳新品种(系)引种鉴定试验,1985~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区域试验,1986年参加江苏省单季晚粳稻品种丰产性辅助试验,表现丰产、稳产,抗性突出。1987年3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适宜于太湖地区东南部中上等肥力条件下种植。目前,已在苏州市的吴县、吴江县、昆山县大面积种植,并已成为本市单季晚粳的主栽品种。为了更好地发挥秀水04的增产效能,现根据试验资料进行其丰产性、稳产性分析,并据此提出高产栽培途径,为大面积高产提供科学依据。 (一)丰产性:秀水04属中熟晚粳型品种,比同类型的品种具有更高的丰产性。据1984  相似文献   

8.
淮香粳15号是2013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水稻新品种。为了更全面地了解水稻新品种淮香粳15号的生产特性,利用2011、2012年江苏省水稻晚粳迟播区域试验资料,通过t检验、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等方法,分别对淮香粳15号及对照品种(南粳44、武运粳23)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淮香粳15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均明显地优于对照品种,综合性状优良,是一个较为理想的高产迟熟中粳稻新品种。  相似文献   

9.
毕粳43经贵州省粳稻品种(组合)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明:该品种具有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结实率高、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好等优点,在贵州中高海拔稻区具有为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方法对毕粳43进行产量与构成因子间分析,得出各因素对毕粳43产量贡献大小顺序依次为:穗粒数〉有效穗〉千粒重〉株高〉结实率,可通过加强肥水管理适当增加植株高度、增加穗粒数和有效穗,实现毕粳43高产栽培。建立了毕粳43产量与株高、有效穗、穗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因素的多元回归模型:Y=-924.227102+7.516080972X1+4.501683231X2+32.36670456X3-4.228622808X4+130.77516139X5,多元相关极显著,可通过该模型预知毕粳43的产量。  相似文献   

10.
毕粳43是毕节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根据贵州粳稻栽培区生态条件和生产实际采用优势亲本组配、定向单株选择育成的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该品种综合表现高产稳产,群体整齐,分蘖强,成穗率高,有效穗多,生育期适中,穗粒结构协调,结实率高,适应性广,综合性状好.2008-2009年参加贵州省粳稻区试平均产量570.2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23.3%;2009年贵州省粳稻生产试验平均产量485.4 kg/亩,比对照毕粳37号增产6.6%.稻米品质达到国家二等优质食用粳稻品种标准.2010年7月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1.
豫粳8号的丰产、稳产性及产量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93 ~1995 年河南省粳稻区域试验及1996 、1997 年河南省粳稻生产示范资料,对豫粳8 号的丰产性、稳产性和产量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豫粳8 号丰产性较好,稳产性较差。在产量三要素中,穗粒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千粒重次之,有效穗数的直接作用最小。因此,在高产栽培上应在保证亩成穗20 ~22 万的基础上,主攻穗粒数,并注意提高千粒重。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优质超级粳稻品种南粳44在适宜种植地区多年示范的产量表现,分析了南粳44高产栽培条件下的产量构成,提出南粳44的高产栽培策略是:在适宜穗数基础上主攻大穗,确保颖花数达45 000万朵/hm2以上,同时提高结实率,增加千粒重.  相似文献   

13.
晚粳是兴国县的主要粮食作物。为了掌握在该县特定环境下晚粳品种表现出的生物特征、适应性、抗病性以及丰产性,筛选出更适宜该县种植的高产、优质晚粳稻品种,2012年江西省农业科学院和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在兴国县高兴镇高兴村大兴塅对天优998(ck)、甬优12、长江双晚、甬优8号、甬优2638、甬优538、镇稻11等7个晚粳品种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甬优538、甬优12、甬优2638等3个粳稻品种较适合在该地区栽培,其他4个品种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4.
粳稻南粳44不同稻作方式产量及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抗病粳稻新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的不同稻作方式的栽培概况及产量表现,并初步总结出南粳44不同稻作方式高产栽培配套技术。  相似文献   

15.
AMMI模型在水稻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AMMI模型对2009年贵州省粳稻区域试验结果进行品种稳定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2条显著的IPCA1I、PCA2主成分轴共解释了84.5%的互作平方和,品种毕08-1、YR709产量高但稳定性较差;云光109、滇杂31、毕粳杂2035产量较高且稳定性好;早丰九号稳产性好但产量较低;W025产量低而不稳。高产类型品种中毕粳杂2035除晴隆外,具有广泛的适应性;毕08-1、滇杂31、云光109、云光101对毕节、晴隆、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YR709对晴隆、贵阳、都匀具有特殊适应性。  相似文献   

16.
粳稻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南粳44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进行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栽培的产量表现和群体构成,研究了施氮量与抛秧密度对其茎蘖动态、品种特性、群体结构、光合叶面积和产量的影响,明确了适宜的施氮量和抛秧密度,提出了南粳44全量麦草机械还田塑盘抛秧的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旨在筛选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2019年,在淮安市稻麦综合示范基地,以13个国(省)审粳稻品种为试验材料,参照机插粳稻高产栽培管理方法,比较不同品种综合生产力。试验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生育期在129~155 d,亩产量变幅为673.16~775.28 kg,较苏秀867(CK)产量高的品种有淮稻268、金粳698、南粳505、金粳818、徐稻9号等8个品种,而综合比较供试品种生育期、产量、品质及其抗性,适宜当地机插的优质丰产粳稻品种以金粳698、徐稻9号、南粳2728为主。  相似文献   

18.
作物品种的优良种性是实现其“高产、优质、高效益”的内因和基础。适宜南京地区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单季粳(糯)稻优良品种,必须具备丰产性、稳产性、熟期性、优质性四个方面的优良种性。自1991年以来引进了20多个粳、糯稻新品种和新品系,在校内外农科教结合基地进行了观察试验、示范对比。对其中优良种性表现比较突出的杂交中粳稻204A/轮回422、迟熟中粳96-19、早熟晚粳94578和迟熟中粳糯95225等4个品系作了较为细致地研究。初步认定:这些粳稻新品系通过进一步扩大试验、示范和推广,可以填补全市水稻生产中的高产优质新品种的空白,进而成为优良粳稻的接班和当家品种。  相似文献   

19.
选用近2年刚通过审定或即将通过审定的15个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系)进行适应性筛选研究,考察丰产性、综合抗性及稻米品质等特性,旨在筛选出适宜江苏省盐城市机插秧栽培条件下的优质食味粳稻品种。研究结果表明,农粳1402、南粳9036、南粳9108、南粳5718、淮稻5号等品种产量潜力较高,综合抗性较好,稻米品质较优,适宜在盐城地区机插秧栽培模式下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筛选出适合桐城地区的高产优质粳稻品种,在中等栽培条件下进行对比示范。结果表明,皖垦粳产量表现突出,生育期适中,综合表现优,可推广应用;未来1221、宁香粳、武运粳5297、宁粳8号、南粳5055、武运粳31在生育期、经济性状、适应性、丰产性等方面综合表现突出,建议在本地区可示范推广;南粳3098、皖垦粳11036、青香软粳、南粳46、南粳5055米质优、米饭清香爽口,建议在本区域进一步示范,实行订单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