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减量施用不同品牌有机无机复混肥效益对比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稻生产上进行晨耕和晟键2个品牌有机无机复混肥与45%复合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传统复合肥,有机无机复混肥增加了土壤有机质含量,减少了化肥施用量,肥料利用率有所提高,且在同等施肥水平下,水稻产量基本持平。  相似文献   

2.
为了保障沼肥在有机高粱种植中的高效使用,并切实保证耕种者的经济效益以及食用者的安全健康,本研究旨在通过合理有效的试验方法,剖析有机高粱种植中沼肥的施用量及应用措施,以期提高有机高粱的产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施用有机肥对高粱吸收重金属汞的影响。[方法]以高粱(青选一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汞水平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汞的形态转化及植物吸收汞的影响。[结果]同一汞水平、不同有机肥水平下,高粱苗期土样中的汞全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有机肥水平下,随着汞施用量的增加,土样中汞全量递增。施用有机肥可明显降低土壤中有效态汞的含量。高粱幼苗茎叶和根的汞含量随着汞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茎叶的含量明显小于根。同一汞水平下,不施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的高粱幼苗茎叶和根的汞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施用有机肥明显降低了高粱幼苗茎叶和根中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施用有机肥对高粱吸收重金属汞的影响。[方法]以高粱(青选一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汞水平下施用有机肥对土壤汞的形态转化及植物吸收汞的影响。[结果]同一汞水平、不同有机肥水平下,高粱苗期土样中的汞全量差异不显著;同一有机肥水平下,随着汞施用量的增加,土样中汞全量递增。施用有机肥可明显降低土壤中有效态汞的含量。高粱幼苗茎叶和根的汞含量随着汞施入量的增加而增加,茎叶的含量明显小于根。同一汞水平下,不施有机肥和施用有机肥的高梁幼苗茎叶和根的汞含量差异显著。[结论]施用有机肥明显降低了高粱幼苗茎叶和根中汞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茅台酒丢糟有机肥的肥效及施用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粱施用丢糟活性有机肥与常规施肥和化肥的肥效对比试验,结果表明:高粱产量以施用无机肥大于施用茅台酒丢糟活性有机肥,再大于纯施清粪水。无机肥施用量最大(每667m2施尿素21.6kg 普钙35kg 硫酸钾12.8kg)的处理,高粱产量最高,达330.2kg/667m2;茅台酒丢糟有机肥施用量最大(160kg/667m2)的处理,高粱产量为290.1kg/667m2;每667m2纯施清粪水2000kg,高粱产量达283.5kg/667m2;不施肥的高粱产量最低,仅为166.8kg/667m2。与不施肥相比,无机肥、丢糟有机肥、纯清粪水处理的高粱产量分别增产163.4kg/667m2、120kg/667m2和116.7kg/667m2,增产率分别为97.96%、71.94%和69.96%,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6.
为探索有机高粱种植中对蚜虫的防治方案,开展了不同浓度1.8%虫菊·苦参碱在有机高粱种植上蚜虫防治试验。结果表明:用1.8%虫菊·苦参碱稀释浓度300~800倍对有机高粱蚜虫防治效果都达到85%以上,防治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锌肥的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当地生产条件下,当锌肥的施用量为每亩2640克时,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不同秸秆还田施用量和不同灌水量对高粱干物质积累量及耗水规律的影响,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香坊区进行盆栽试验。本试验设置3个不同的秸秆还田施用量和3个不同灌溉下限,探究不同处理高粱干物质累积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差异。研究表明:在一定范围内,增加秸秆还田量、灌水量,能够促进高粱干物质积累,增加高粱的产量;当秸秆还田施用量为30g/盆,灌溉下限控制在70%最大田间持水量时,高粱干物质累积量、产量以及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该梯度水平是在秸秆还田管理模式下黑龙江省高粱生长发育的适宜梯度水平。  相似文献   

9.
一、农家肥应与化肥配合施用 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农家肥和化肥各有利弊,两者应相互配合,取长补短.农家肥养分全面、相对安全、能培肥改土,但其施用量较大,大部分养分以复杂的有机态存在,释放较慢,不能满足作物快速生长期的营养需求;化肥虽然养分速效、浓度较高、见效快,但养分单一,容易造成养分供应过量和比例失调,因此对施肥技术要求较高,施用不当就会造成产品质量下降和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10.
介绍酒用高粱有机生产的相关概念,并概述遵义市酒用高粱有机生产从选用良种、培肥土壤与整地、育苗与移栽、栽后管理、病虫害的防治、适时收获与贮藏等生产过程各环节的技术要点,以及应注意的其他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
何自强 《河北农业》2022,(11):77-79
【目的】高粱是生产茅台酒及酱香酒的主要原料,是仁怀农业的主导产业,是仁怀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但仁怀有部分土地生产不出高粱或高粱产量很低,制约了仁怀高粱的可持续发展,为改良这部分不宜种植高粱的土壤,经过施用改良剂后,对土壤有改良作用,提高高粱产量,为仁怀市高粱生产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作用。【方法】通过选用生石灰、免深耕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微肥等对不宜种植高粱土壤进行施用试验。【结果】不同的改良剂对高粱的生长和产量有较大差异,(复合肥+生石灰+免深耕)和(复合肥+生石灰+锌肥)产量最高,产量228.8千克/亩。【结论】探索出不同的改良剂对不宜种植高粱的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施用后高粱的生长和产量有明显差异,但其施用量还需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2.
锌肥是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活动不可缺少的微量营养元素之一。本文研究了锌肥的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锌肥不同施用量对玉米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在当地生产条件下,当锌肥的施用量为每亩2640克时,玉米可以获得较高的籽粒产量。  相似文献   

13.
酒用有机高粱基地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保证有机高粱基地的标准化生产,在严格执行国家有机产品标准的基础上,根据茅台酒有机食品对生产原料的质量要求,特拟定有机高粱标准化生产技术规程,确保高粱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生产过程以及产品质量融入标准体系的规范控制中,实现有机高粱栽培管理、贮藏、销售一体化.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和控制小麦生产上的化肥施用量,通过设定不同有机氮和无机氮的施用比例,进行了小麦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的施用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有机氮替代无机氮在20%~40%范围内时,小麦的产量与配方施肥的产量相当,其中,以有机氮替代无机氮40%处理的小麦产量与配方施肥处理更为接近.  相似文献   

15.
《吉林农业科学》2017,(6):31-35
高粱是对除草剂敏感的作物。为筛选出适合高粱生产的除草剂,本试验以吉杂210为试验材料,对初步筛选的封闭除草剂进行田间试验。不同的除草剂种类和施用量会产生不同程度的药害,对出苗率、株高、产量等产生影响。38%莠去津、96%金都尔两种除草剂在播后苗前使用是安全的,对高粱生长无明显药害。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区组排列法,进行了氮肥不同施用量对高粱白杂8号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增加氮肥施用量可促进白杂8号高粱产量增加,在施用P_2O_575 kg/hm~2、K_2O 75 kg/hm~2的条件下,施纯N 300 kg/hm~2较不施用氮肥增产5.9%。同时,增加氮肥施用量对高粱千粒重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当前绿色理念不断普及,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不断实施,我国的有机高粱已经成为了我国未来高粱种植发展的主要趋势,近些年来,有机高粱主要的用途是制糖、作为能源以及作为饲料。就现阶段的情况来说,我国有机高粱在应用方面、生产方面以及科研方面都取得了比较大的进步,在有些地区建立健全了将高粱作为原料实施生产加工工作,不管是高粱用于制酒还是用于制糖,都从本质上说明了人们离不开有机高粱,有机高粱在人们日常生产以及生活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中,笔者就对有机高粱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高粱作为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但可以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工艺和酿造。红缨子有机高粱是采用贵州省仁怀市的传统高粱品种与特矮杆杂交选育出的有机高粱品种。是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有机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红缨子有机高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高粱作为我国最早栽培的禾谷类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综合利用价值,不但可以食用和饲用,还可以用于工艺和酿造。红缨子有机高粱是采用贵州省仁怀市的传统高粱品种与特矮杆杂交选育出的有机高粱品种。是酿造茅台酒的优质原料。本文通过试验的方法,对不同种植密度对红缨子有机高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给生产中大面积种植红缨子有机高粱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采用磷脂脂肪酸标记法(PLFA),按照不同污泥制有机营养土施用量设置4个处理梯度,分别为0(CK)、3 kg·m-2(T1)、6 kg·m-2(T2)、9 kg·m-2(T3),再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及微生物多样性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施用污泥制有机营养土可以增加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当有机营养土施用量为6~9 kg·m-2时,最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与繁衍。当施用量为9 kg·m-2时,能显著提高土壤深度(h)为0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