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利用因子分析法对施甸县烟区1 225个土壤样品的9项理化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土壤肥力最高的57个样本占总样本的4.65%,综合得分为0.942 3~1.715 5;土壤肥力较高的503个样本占总样本的41.06%,综合得分为0.000 1~0.939 1;土壤肥力较低的573个样本占总样本的46.78%,综合得分为-0.611 5~-0.003 2;土壤肥力最低的92个样本占总样本的7.51%,综合得分为-1.388 9~-0.613 8。因此,鉴于全县植烟土壤肥力存在着较大差异,对土壤肥力较高的田块,要控制氮肥施用量;而土壤肥力处于较低水平的,则要足量、配合施用有机肥和复合肥。 相似文献
2.
丽江市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丽江金沙江区域烟田土壤养分状况,于2008~2009年连续两年对丽江主要植烟土壤进行养分状况普查,2008年共采集土样273个,2009年采集土样75个。结果表明:(1)丽江土壤pH整体处于适宜范围,玉龙土壤pH为最适宜地区;(2)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大于35g/kg的比例超过60%;(3)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适宜至较高,2009年比2008年有所上升;(4)土壤有效钙、有效镁含量高至极高;(5)土壤有效锌含量基本能满足烤烟生长需求,土壤有效硼部分地区存在缺乏,缺乏比例为106%;(6)798%土壤氯离子含量小于45mg/kg,处于适宜范围 相似文献
3.
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目的】研究河北省葡萄主产区土壤养分丰缺状况,为科学、合理制定河北葡萄主产区的施肥策略奠定基础。【方法】在河北葡萄主产区昌黎、怀来、宣化、涿鹿共选择典型果园99个,采集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土壤样品进行养分丰缺状况分析。【结果】葡萄园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0—20 cm、20—40 cm、40—60 cm土层有机质含量处于缺乏状况的比例分别为:52%、76%和90%;葡萄园氮、磷、钾大量元素变异系数很大,表层土壤的变异系数分别为:113.1%、143.5%和68%;葡萄园铁、铜含量丰富,表层含量达到适量以上的比例分别为94%和99%,锌、锰含量处于低水平,表层含量处于缺乏状况的比例分别为56%和100%。【结论】不同葡萄园生产应因地制宜,建议增施有机肥及含锌、锰元素的肥料,合理施用氮肥,减少喷施含铜杀菌剂。 相似文献
4.
5.
吕富华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28(1):155-155
<正>我县为2007年国家测土配方施肥项目县,小麦是主要作物之一,种植面积7.67万h㎡,产量50万t。测土配施肥具有避免施肥盲目性,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肥料费,提高作物品质和产量,保护生态环境,改善耕地养状况,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特点。土壤养分检测是测配方施肥的重要环节。为了解全县土壤养分丰缺状况,出合理配方,更好地指导生产,根据项目要求于2007--20年进行了全县土样采集和土壤养分检测,建立了土壤养分据库,并对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德宏州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方法]对德宏烟区各县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进行取样分析.[结果]德宏州植烟土壤pH总体为适宜和低水平;有机质为中等偏低水平;碱解氮偏低;有效磷为适宜和高水平;速效钾处于适宜和低水平;有效硼均偏低;交换性镁总体为适宜和低;有效锌总体为高和适宜;有效锰偏高.另外,各县市植烟土壤养分状况差异较大,均有一定比例的土壤其pH、有效磷、速效钾、交换性镁等指标同时存在偏低或过高的现象.[结论]建议在今后的烟叶生产过程中,各县市烟区应因地制宜、测土配方、合理施肥,提高植烟土壤养分均衡供应能力,减少肥料施用量. 相似文献
7.
弥渡县植烟土壤养分丰缺状况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大理州弥渡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采用GPS定位技术在全县8个乡镇采集116个样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1)弥渡县植烟土壤酸碱度多呈微酸性及中性,占79.31%。(2)有机质质量分数处于适宜偏高的水平,但仍有7.76%的植烟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低于适宜质量分数标准。(3)土壤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质量分数总体上处于中等水平。(4)土壤有效硼、有效钼质量分数偏低的土壤分别占到45.69%和64.66%,各乡镇均有分布。(5)土壤水溶性氯质量分数在适宜水平的仅占15.52%,其中质量分数偏低的比例达59.48%,质量分数偏高比例占25.00%。可见,弥渡县植烟土壤有效硼、有效钼普遍缺乏,水溶性氯的适宜比例极低。 相似文献
8.
南湖区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丰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摸清南湖区耕地土壤肥力状况,2009年11-12月采集土样1 400个,剖析了土壤养分现状及其丰缺情况。结果表明,土壤处于高氮、高磷、中等钾的水平,平均含量为有机质37.10 g.kg-1,全氮2.25g.kg-1,速效磷38.50 mg.kg-1,速效钾117.00 mg.kg-1,阳离子交换量20.70 cmol.kg-1。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土壤酸化较明显,pH值5.5~6.5的样品比例由原来的24.8%上升至84.7%,有机质及氮磷钾含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速效磷更是达到第2次普查时的4.8倍。 相似文献
9.
李静;罗优;李俊龙;骆海明;范幸龙;和雪佳;杨萍;何留丹;和强 《安徽农业科学》2024,(11):144-148+158
为探明丽江金沙江流域玉龙烟区植烟土壤养分状况,采集112份土壤样品分析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水溶性氯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玉龙植烟土壤pH均值为6.77,有机质为32.96 g/kg,水解性氮为123.44 mg/kg,有效磷为127.26 mg/kg,速效钾为238.58 mg/kg,氯离子为18.44 mg/kg。养分变幅pH 4.49~8.69,有机质为5.00~99.70 g/kg,水解性氮为13.90~350.00 mg/kg,有效磷为4.10~383.40 mg/kg,速效钾为31.00~671.00 mg/kg,氯离子为0.78~96.88 mg/kg。各养分变异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氯离子>有效磷>水解性氮>有机质>速效钾>pH,各养分变异系数较强,表明玉龙植烟土壤环境复杂多样。玉龙植烟土壤养分含量丰富但分布不均,在生产措施上应以降低土壤磷素、调控钾肥为主,兼顾氮肥施用。 相似文献
10.
为全面了解永丰县植烟土壤养分状况,我们采集土壤样品并分析样品的pH、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有效硼、交换性镁含量等指标。结果表明,永丰县植烟土壤pH均值5.80,适宜样品比例为56.41%;土壤有机质含量均值为30.73 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10.26%,含量普遍较高;土壤碱解氮含量均值为135.22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64.10%;土壤有效磷含量均值为27.79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30.77%,多数样品有效磷含量偏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均值为123.90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28.21%,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土壤有效硼含量均值为0.62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71.79%;土壤交换性镁含量均值为86.11 mg·kg-1,适宜样品比例为23.08%,交换性镁含量普遍偏低。整体来看,永丰县约1/3植烟土壤pH偏低,碱解氮、有效硼含量总体适宜,有机质、有效磷含量普遍偏高,速效钾、交换性镁含量偏低。因此,生... 相似文献
11.
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土壤的持水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毛乌素沙地砒砂岩与风沙土(其中砂粒含量为95.31%)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持水情况,为砒砂岩改良风沙土的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将砒砂岩与风沙土分别按0∶1,1∶5,1∶2,1∶1,2∶1,5∶1和1∶0的质量比复配,采用离心机法测定各复配土壤在不同水吸力(1,3,5,7,10,30,50,70,100,200,300,500,700,1 000和1 200kPa)下的容积含水量,利用Gardner模型拟合并绘制其水分特征曲线,计算各复配土壤在各水吸力下的比水容量、田间持水量、萎蔫系数、有效水含量和毛管孔隙度及有效水孔隙度。【结果】Gardner模型能很好地拟合7种砒砂岩与风沙土不同质量比复配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随着砒砂岩质量的增加,水分特征曲线逐渐右移;在同一水吸力(1~1 200kPa)条件下,复配土壤含水量和比水容量均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砒砂岩质量大于或等于风沙土时,比水容量出现10-2数量级时的水吸力值为200kPa,此时比水容量较高,土壤供水能力较强;当砒砂岩质量小于风沙土时,比水容量出现10-2数量级时的水吸力值为100kPa(当全为风沙土时,此条件下的水吸力值为70kPa),此时土壤向作物供水的能力相对较弱。随着复配土壤中砒砂岩质量的增加,其田间持水量由4.46%增加到17.32%,全有效水含量由3.17%增加到8.37%,萎蔫系数由1.29%增加到8.96%;毛管孔隙度先减小后增大,呈二次函数趋势变化;而有效水孔隙度呈指数型增长,由7.82%增加到15.35%。【结论】砒砂岩与风沙土复配后,复配土壤的持水保水能力随砒砂岩质量的增加而增强,但以砒砂岩与风沙土按5∶1质量比进行复配为宜。 相似文献
12.
13.
采煤塌陷对风沙土含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摸清塌陷区土壤水分状况是采煤塌陷退化生态系统恢复和重建的前提。根据相似可比原则,应用空间对比法研究毛乌素沙地东南缘补连塔矿区0~100cm层土壤含水量对采煤塌陷的响应,探索半干旱风沙区采煤塌陷地土壤水分退化的空间变化,为困难立地土地复垦提供理论指导。试验结果表明:采煤塌陷增大了沙丘水分损失量,塌陷程度与土壤含水量呈强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3(P〈0.05)。与对照区相比,塌陷区含水量在时间和空间变化上均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性,从时间角度来看,不论降雨季节还是干旱季节,塌陷区含水量均低于对照区,与对照区相比,2005年和2004年塌陷区土壤含水量分别降低了16.55%和14.73%:从空间位置来讲,对照区不同深度土壤含水量均高于塌陷区相应深度:对照区不同坡位含水量均高于2个塌陷区相应位置(除了2004年塌陷区坡顶外)。 相似文献
14.
应用DPS数据处理系统软件,对23个水稻土样的12项养分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按累积贡献率90%提取6个主成分,求各土样的6个主成分得分及综合得分,并对综合得分以欧氏距离为衡量土样间差异大小的指标,采用类平均法进行系统聚类,再按距离系数0.8截取,将23个土样分为4组:第1组的综合得分≥1.32,包括洪积泥砂田和紫大泥田2个土样,其养分水平最高;第2组综合得分范围为-0.18~0.75,包括黄泥砂田、浆粉土、红紫泥田等共14个土样,该组除土壤P、K和Zn养分不足外,其余养分水平较高;第3组的综合得分范围-0.91~-0.57,包括网心黄筋泥沙田、培泥砂田等共5个土样,其养分水平偏低;第4组的综合得分≤-1.51,包括红粘土和砾石红砂土2个土样,该组的养分水平最低. 相似文献
15.
粤柘林东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的海水营养状况及其等级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柘林湾-南澳岛海洋牧场由网箱养殖区、贝类底播区、海藻养殖区和人工鱼礁区等4个不同的功能区构成.为了了解海洋牧场建设过程中海水的营养状况及其变化趋势,根据海洋牧场2011-2012年春、夏、秋、冬4个航次海水营养盐的监测数据,分析不同功能区海水营养盐的时空分布特征,并采用N/P和潜在性富营养化评价模式对不同功能区的海水营养状况及其营养等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海洋牧场海域的无机氮(DIN)和活性磷酸盐(PO4-P)全年呈现自西北部柘林湾向东南海域递减、近岸向离岸递减的变化趋势.(2)NO3-N是DIN的主要存在形式,NO3-N/DIN的最大值出现在柘林湾内的网箱养殖区,且网箱养殖区DIN和PO4-p的年均值均远高于其他功能区,分别为0.726 mg/L和0.036 mg/L.(3)根据营养等级评价的结果,网箱养殖区和贝类底底播区全年平均处于磷中等限制的潜在性富营养状态,海藻养殖区全年平均处于磷限制的中度营养状态,人工鱼礁区全年平均处于良好的中度营养状态.因此,可以推断海洋牧场的建设对海洋环境具有一定的调节能力. 相似文献
16.
采用随机取样法,对景电新灌区衬膜沙地农田和对照吓衬膜农田)土壤进行测定,土壤养分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衬膜使0~30cm耕层内土壤养分含量增加,其中有机质、全氮、全磷年均增加率分别为0.02%、0.003%和0.012%,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均有明显增加;当年衬膜沙地0~30cm耕层内土壤机械组成中粉沙(<0.1mm)含量减少10%,中细沙(0.50~0.1mm)对增加10%.衬膜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机械组成变细,土壤容重增加,孔隙度减少,衬膜同时对土壤pH值和可溶性盐分含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7.
新疆农田土壤养分与化肥施用现状及评价 总被引:13,自引:13,他引:13
在收集大量新疆农田土壤养分现状资料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农田土壤养分与20世纪80年代初第二次土壤普查时的变化,并对其现状做出评价:土壤有机质总体变化不大,土壤全氮总体是趋于下降,土壤碱解氮趋于提高,土壤速效磷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土壤速效钾则较大幅度下降;农田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属中低水平,土壤全氮属低水平,土壤碱解氮为中等水平,土壤速效磷普遍达到中等水平,土壤速效钾北疆较高,南疆属中低水平,土壤有效微量元素含量水平为中等.通过分析近15年来新疆化肥用量与农作物产量变化,阐明化肥对提高新疆主要农作物产量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施用化肥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粮食总产、单产,棉花单产的年均增长率,化肥的增产效益正在下降. 相似文献
18.
湖北省茶园土壤养分状况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对湖北省123个典型茶园土壤进行取样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湖北省茶园土壤潜在酸化严重,土壤pH值在4以下的茶园占49.6%;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磷含量丰富;46.6%的茶园土壤速效钾亏缺;27.1%的茶园土壤有效镁含量偏低;微量元素中,土壤有效铁含量适中,有效铜亏缺严重,83.1%的茶园土壤有效铜含量低于1 mg/kg,1/3以上的茶园土壤有效锰和锌含量偏低.改善茶园土壤的酸化状况,加强对钾、镁、铜、锰和锌的施用是提高湖北省茶园茶叶产量和品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将乐县水田土壤养分状况,采集并分析了2001个水田土壤样本的养分含量,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进行比较,总结土壤养分变化规律,提出合理施用氮肥、控制磷肥、增施钾肥和酌情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等施肥措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