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为了探讨叶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在黄瓜苗期的施用浓度和效果,以黄瓜品种津春4号3叶1心期的幼苗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ALA对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叶面喷施10、30、50 mg/L的ALA可明显提高黄瓜叶片叶绿素(Chl)和类胡萝卜素(Car)含量,降低Chl a/b比值;显著增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超氧阴离子(O2-·)生成速率、过氧化氢(H2O2)和丙二醛(MDA)含量;当ALA浓度达100 mg/L时,黄瓜幼苗受到一定的氧化胁迫伤害。这些结果说明,喷施浓度不超过100 mg/L ALA可促进黄瓜幼苗叶片光合色素的合成、增加其抗氧化能力,降低膜脂过氧化的程度,综合各项指标,以30 mg/L的ALA叶面喷施浓度在黄瓜幼苗上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
张春梅 《长江蔬菜》2013,(24):34-37
以甘肃河西走廊日光温室主栽辣椒品种(陇椒2号)为试材,采用盆栽控水的方法,研究了干旱胁迫下喷施外源ALA提高辣椒幼苗抗旱性的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与喷清水对照相比,外源ALA提高了干旱胁迫下辣椒幼苗叶片可溶性糖、叶绿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而丙二醛(MDA)含量则相反,表明喷施外源ALA能提高辣椒幼苗的抗旱性。  相似文献   

3.
以黄瓜品种h02、h082、川绿1号为试材,幼苗二叶一心期时进行遮光,然后叶片表面喷施5-氨基乙酰丙酸(ALA)0(CK)、0.01、0.1、1、10、50 mg?L-1等 5个浓度。ALA喷施后0、2、6、10、14 d对黄瓜幼苗叶片的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进行测定,并记录黄瓜幼苗的生长情况。结果显示:遮光时施用低浓度的ALA处理黄瓜幼苗,可促进株高、叶面积等的生长,增加茎粗,提高SOD和POD的活性,减少MDA的积累,当ALA达到一定浓度时促进作用最强,而后随着浓度的增加,促进作用减弱。说明ALA可以提高黄瓜幼苗对弱光的耐性,且以1 mg?L-1的ALA处理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
以6叶1心期“金棚一号”番茄幼苗为试材,研究了外源喷施1 400 mg/L CaCl2对低温逆境下番茄幼苗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开花期、花粉活力、坐果率、单果重及单穗果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逆境下,外源喷施CaCl2在调控番茄开花结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与低温对照相比,在低温处理的第6、9天,低温前或低温后喷钙均降低了番茄幼苗的相对电导率及丙二醛含量,低温前喷钙处理显著提高了番茄第1穗花花粉活力(P<0.05),低温前或低温后喷钙处理,使番茄第1穗花开花期提前2d,显著提高了第1穗果坐果率及产量(P<0.05).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外源ALA对盐碱胁迫下辣椒幼苗生长的影响,以2个辣椒品种G3和G7为试材,盐碱胁迫下喷施5种不同质量浓度(0、10、25、40和60 mg·L-1)的ALA溶液。通过对喷施后辣椒幼苗的株高、茎粗、干鲜质量等表型指标和MDA、H2O2等生理指标以及3种抗氧化酶(SOD、POD和CAT)活性进行测定,揭示外源ALA对盐碱胁迫下辣椒幼苗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外源40 mg·L-1的ALA能够有效提高盐碱胁迫下辣椒植株的株高、茎粗、叶面积、总根长以及干鲜质量,其中2个品种的叶面积分别升高39.9%和17.1%,根长分别升高18.3%和40.5%;同时提高辣椒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并降低脯氨酸、MDA、H2O2的含量及O2-的产生速率,2个品种辣椒幼苗叶片的SOD活性分别提高了16.0%和17.5%,CAT活性也分别提高了87.8%和354.6%。因此,喷施外源ALA 40 mg·L-1时,对辣椒幼苗受到盐碱...  相似文献   

6.
以加工番茄新番3号和里格尔87-5幼苗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浓度的Na2SO4盐处理,研究盐胁迫对番茄幼苗叶片细胞膜伤害度蚄+、N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Na2SO4胁迫下,新番3号和里格尔87-5叶片细胞膜伤害度均随盐浓度增高而上升,但新番3号伤害程度的增加幅度比里格尔87-5更剧烈.叶片中K+/Na+比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100 mmol/L盐浓度下,与对照相比里格尔87-5的K+/Na+比减少为0.716,新番3号K+/Na+比减少为1.315,这说明新番3号比里格尔87-5对盐胁迫较敏感,容易受到伤害.  相似文献   

7.
研究在番茄育苗过程中使用不同基质及生长调节剂对番茄幼苗的影响。以"思贝德"为试材,在日光温室条件下,研究了四个不同基质及生长调节剂处理组合对番茄幼苗出苗率及秧苗素质的影响。表明:采用丹麦进口品氏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混合基质+启动肥基质伴侣1号育苗,番茄幼苗出苗快、出苗率高而且出苗比较整齐,通过喷施壮苗1号后,番茄幼苗株高和茎粗均优于其它三个处理。采用丹麦进口品氏草炭+蛭石+珍珠岩(3∶1∶1)混合基质+启动肥基质伴侣1号+梯度施肥+壮苗1号组合育苗,番茄幼苗植株健壮。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5–氨基乙酰丙酸(ALA)对番茄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以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原味1号’品种为试材,向绿熟期果实表面涂抹浓度分别为0(对照)、100、200 mg·L~(-1)的ALA溶液,研究其对果实成熟过程中糖、酸组分及挥发性物质成分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1)外源ALA能够促进番茄果实成熟,使果实成熟期提前4 d,并显著增加了果实中果糖、葡萄糖和可溶性总糖含量,降低酒石酸、柠檬酸、草酸、奎宁酸、莽草酸和总有机酸含量,从而显著提高果实糖酸比。在番茄果实中共检测出96种挥发性物质,包括35种醇类、25种醛类、12种烃类、9种酮类、6种酯类、5种酚类和4种其他类物质;0(对照)、100、200 mg·L~(-1) ALA处理中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分别为:1 065.72、1 478.60和2 374.50μg·kg~(-1)。其中,200 mg·L~(-1) ALA处理可提高果实中醇类、醛类、烃类、酮类、酯类、酚类和其他类挥发性物质的总含量,100 mg·L~(-1) ALA处理可提高果实中醇类、酮类、烃类和其他类挥发性物质的种类。共检测出10种番茄果实特征挥发性物质,其中200 mg·L~(-1) ALA处理中特征挥发性物质含量最高,为1 074.78μg·kg~(-1)。综上,在番茄果实成熟过程中施用适宜浓度的外源ALA(200 mg·L~(-1))不仅能够增强果实的风味品质,还能提前番茄的成熟期。  相似文献   

9.
不同叶面肥喷施时期对樱桃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浙樱粉1号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叶面肥喷施时期(T_1:定植前7 d喷施;T_2:定植后7 d喷施;T_3:定植后14 d喷施;T_4:定植后21 d喷施)对樱桃番茄生长和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不喷施叶面肥(CK)处理相比,喷施叶面肥处理可增加果实数量和单果质量,且随着喷施时间的后移,提高幅度逐渐增大。同时,喷施叶面肥处理提高了樱桃番茄的株高、茎粗、叶长和叶宽,有利于植株生长。此外,喷施叶面肥处理还提高了樱桃番茄叶片叶绿素含量(SPAD值),有利于增强叶片的光合能力。综上,喷施叶面肥通过促进樱桃番茄植株生长,提高植株光合能力,从而提高了樱桃番茄产量,且定植后21 d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弄清外源5-氨基乙酰丙酸(ALA)提高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作用的效果,以‘津优1号’黄瓜为试材,用0.5mg·mL-1ALA喷洒幼苗,利用光照培养箱模拟亚适宜温光条件(昼/夜温度18℃/12℃,光量子通量密度300μmol.m-2.s-1),研究ALA对幼苗气体交换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及光合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和气孔导度(Gs)、羧化效率(CE)、表观量子效率(AQY)、光下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天线转化效率(Fv′/Fm′)及核酮糖-1,5-二磷酸羧化酶(RuBPCase)、果糖-1,6-二磷酸酶(FDPase)活性等均明显降低,胞间CO2浓度(Ci)升高,光补偿点(LCP)、CO2补偿点(CCP)显著下降。与水处理相比,ALA处理的Pn、Gs、CE、AQY、ΦPSⅡ、qP、Fv′/Fm′及RuBPCase和FDPase活性等有不同程度提高,Ci、LCP和CCP有所降低。亚适宜温光下,黄瓜幼苗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是非气孔限制,外源ALA能明显提高其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1.
以光照胁迫下的菊花为试材,采用喷施外源ALA方法,研究了外源ALA对菊花光合作用和营养生长光照胁迫效应缓解作用的影响,以期探究ALA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光照胁迫导致菊花叶片叶绿素含量、光合能力降低,植株生长明显受到抑制,ALA的喷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光照胁迫的影响。喷施200 mg·L-1ALA对中度T1和重度T2光照胁迫的菊花净光合速率Pn分别提升11.41%和29.09%,使光饱和点LSP分别提高7.61%和5.29%。在中度和重度光照胁迫下,外源ALA使光补偿点LCP降低。在重度光照胁迫下,喷施外源ALA 100 mg·L-1和200 mg·L-1使菊花叶片叶绿素a含量比不喷施ALA对照处理分别增加42.00%和44.00%,使茎粗分别增加20.14%和27.76%。  相似文献   

12.
外源亚精胺(Spd)对盐胁迫下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耐盐性不同的2个番茄品种江蔬14号(耐盐性较弱)和白果强丰(耐盐性较强)为试验材料,采用叶面喷施亚精胺(Spd),共4个处理(营养液+0mmol/LNaCl+0mg/LSpd、营养液+0mmoI/LNaCl+100mg/LSpd、营养液+100mmol/LNaCl+0mg/LSod、营养液+100mmoL/LNaCl+100mg/LSod)下.研究了外源亚精胺对番茄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喷施Spd能降低番茄幼苗叶片的相对电导率、丙二醛(MDA)和游离脯氨酸(Pro)的含量,在盐胁迫下其降低作用更明显;两个品种相比较,Spd对盐胁迫下耐盐性较弱的江蔬14号作用效果更明显。Sod还能调节叶片内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使之在盐胁迫下变化更稳定;提高番茄幼苗的根冠比,对干物质积累量,叶绿素a、b的含量也有明显的影响,但是因处理时间的累积和品种不同而产生不同的作用效果。  相似文献   

13.
采用水培法,以耐盐能力较弱的番茄品种江蔬14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盐胁迫下不同种类、不同浓度外源多胺对番茄幼苗生长及质膜透性 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l·L-1的NaCl胁迫12 d,番茄幼苗的株高相对生长率、主根长相对生长率及植株的干质量、鲜质量降低,叶片质膜透性 增加;喷施外源多胺可以缓解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其中100 mg·L-1 Spd、100 mg·L-1 Spm和150 mg·L-1 Put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4.
在温室穴盘栽培条件下,对番茄幼苗接种2种商品用丛枝菌根菌剂BF(mycorrhizaforplants)和VT(mycorrhizaforvegetables),测定幼苗生长发育及光合生理等指标。结果表明:VT和BF均能不同程度地侵染番茄根系,接种35d后侵染率分别为78.3%、66.4%。接种AMF后幼苗的株高、茎粗、干质量、鲜质量、根系活力、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均大于未接菌对照,且接种VT菌剂的幼苗与未接菌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表明,VT对番茄穴盘幼苗的促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5.
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叶面喷施外源物质对黄瓜商品苗贮运质量的提升效果,研究蔬菜育苗生产中常用的寡聚糖、壮苗1号和植物益生源对贮运0、3、6 d黄瓜穴盘苗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喷施清水的对照相比,壮苗1号可以抑制幼苗徒长,增加地下部干质量,维持较高的壮苗指数、比叶重和叶绿素含量,而植物益生源和寡聚糖对幼苗各生长指标的影响较小。因此,推荐叶面喷施壮苗1号来提高黄瓜商品苗的贮运质量。  相似文献   

16.
除草剂对毛桃幼苗生长与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宏峰  郭磊  张斌斌  汪晨雨 《园艺学报》2014,41(11):2208-2214
以毛桃[Prunus persica(L.)Batsch.] 1年生幼苗为材料,研究土施除草剂对其生长发育、根系结构以及光合作用等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施百草枯后,毛桃幼苗根系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在初期显著升高,随后受损伤程度减轻;处理后40 d叶片蒸腾速率升高,叶片水分利用率、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降低。施用草甘膦对幼苗外部形态影响较明显,处理后7 d,幼叶变黄、向上卷曲,根系细胞电解质渗透率始终显著高于清水处理对照;处理后40 d,根总体积、总根长、总表面积以及根尖数显著减少,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下降,植株干物质积累量也显著降低,表明草甘膦可通过根部传导危害地上部,桃园应尽量避免草甘膦等内吸性除草剂的使用。  相似文献   

17.
韩敏  曹逼力  刘树森  徐坤 《园艺学报》2018,45(5):897-907
为探讨番茄根系与接穗及其互作效应对嫁接苗耐冷性的影响,以耐冷番茄‘060112’(R)和冷敏感番茄‘060911’(S)为试材,采用靠接法进行嫁接,组成双根/双穗嫁接苗RS/RS,嫁接苗成活后,通过断根或断穗,形成6个根/穗处理(R/R、R/RS、R/S、S/R、S/RS、S/S),置于光强22 klx、光周期12 h/12 h的光照培养箱内,测定0 d和昼夜温度10 ℃/3 ℃低温胁迫9 d及25 ℃/ 15 ℃常温恢复3 d过程中嫁接苗叶片光合参数及氮代谢相关指标的变化。统计分析表明,低温胁迫降低了番茄嫁接苗叶片色素、水分含量及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气孔限制值(Ls),但以R为根系嫁接苗(R/R、R/RS、R/S)降幅显著小于S根系嫁接苗(S/R、S/RS、S/S),相同根系嫁接苗相关指标则以R为接穗的叶片较高,S接穗较低,RS接穗居中,表明低温胁迫下R根系或R接穗嫁接苗光合同化力显著高于S。低温胁迫使各处理嫁接苗叶片硝酸还原酶(NR)、谷氨酰胺合成酶(GS)和谷氨酸合酶(GOGAT)等氮代谢关键酶活性显著降低,游离氨基酸和NH4+-N含量显著升高,而NO3--N含量则降低,但除NH4+-N含量外,均以R为根系或R为接穗嫁接苗的叶片较高,S较低,RS居中,表明低温胁迫下耐冷性强的R根系嫁接苗氮同化力显著高于S根系,且相同根系又以R接穗嫁接苗叶片氮同化力显著高于S接穗。具“RS”双接穗的嫁接苗,以R接穗叶片的光合与氮同化力显著高于S接穗,且根穗互作效应的P值小于0.05或0.01,表明根、穗对嫁接苗光合作用与氮代谢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互作效应。  相似文献   

18.
不同浓度调环酸钙对黄瓜幼苗徒长防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黄瓜品种绿剑为材料,幼苗出土后外源施用不同浓度(100、150、200 mg·L~(-1))的调环酸钙(Pro-Ca),研究调环酸钙对黄瓜穴盘幼苗徒长的防控效果。结果表明,喷施一定浓度调环酸钙可有效抑制下胚轴长和株高,提高G值、根冠比、壮苗指数和根系活力,促进光合作用,显著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显著降低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幼苗叶片中IAA和GA_3水平,提高ZR的水平。外源施用150 mg·L~(-1)调环酸钙效果最好,可有效调控黄瓜幼苗株型,提高幼苗素质,利于壮苗培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