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二化螟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四川省达州地区为例,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为害特点,并分析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技术,包括农业防治、药物防治和其他防治管理措施,以期为水稻二化螟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症状,并提出综合防治措施,以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水稻二化螟的生物学特征,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综合防治措施,具体包括加强预测预报、生物防治、农业防治、农药防治等方面内容,以期为促进水稻种植业高效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湘潭县水稻二化螟发生为害现状及控制对策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湖南湘潭县水稻二化螟发生的状况、发生严重的原因,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5.
为实现水稻上化学农药减量增效的目标,从害虫综合防治的角度,探讨昆虫性信息素、害虫天敌生物防治措施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进一步降低水稻白穗发生率。试验初步确定了二化螟性信息素和赤眼蜂的使用均能够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对水稻所造成的白穗,明确了安徽喜丰收、宁波纽康、昆明猎虫性诱剂诱芯在辛街镇邹里村、金鸡乡东方村对二化螟的诱捕头数可达36~40头;对二化螟的防效可达50%~60%;赤眼蜂对水稻螟虫造成水稻白穗的防治效果可达43%~51%。该试验为云南水稻二化螟的综合防治及进一步研究水稻无公害生产提供一个重要手段,为农药的减量使用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针对早稻二化螟综合防治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述。对于早稻二化螟可以采取药剂防治技术与农业防治技术等进行综合防治,减少二化螟为害,确保水稻植株能够健康生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水稻二化螟对稻米品质以及产量的影响进行了具体的介绍,分析了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特点,提出了其有效的综合防控措施,希望能够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以及借鉴。  相似文献   

8.
纪传义 《农技服务》2008,25(2):92-93
介绍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发生及危害特点,测算了危害损失率,并提出了水稻二代二化螟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浙江省部分稻区二化螟发生逐年上升并呈加重发生态势,对水稻生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为遏制二化螟重发势头,根据近年水稻二化螟发生的动态监测,分析水稻二化螟加重发生原因主要为抗药性上升、冬季残留基数增加、生育期不齐等。要争取领导重视、积极宣传、加强虫情动态监测与综合防治力度等综合防控对策,提高水稻品质和产量。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水稻二化螟更合理的综合防治技术,完善无公害水稻生产技术,我们使用21%吡愤蛄譋C进行田间应用技术研究,确定该药剂对水稻二化螟具较好防效,同时对稻飞虱有一定兼治作用,可作为综合防治水稻病虫的一项措施.  相似文献   

11.
探讨了适合稻虾共作条件下水稻二化螟绿色综合防控技术,主要采取冬前虾田深灌灭二化螟、推迟水稻播期避二化螟、种植香根草诱集二化螟、种植显花植物保护天敌、杀虫灯诱杀二化螟、性诱设备诱杀二化螟、科学使用生物农药等技术措施,使虾田水稻生产中二化螟虫口密度低于防治指标,达到减少农药使用又能控制虫害的要求,同时也保护稻田小龙虾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12.
不同种赤眼蜂对齐齐哈尔地区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选择齐齐哈尔地区优势赤眼蜂蜂种防治水稻二化螟,对齐齐哈尔地区不同种赤眼蜂寄生水稻二化螟的能力进行研究,并对其防治效果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稻螟赤眼蜂对水稻二化螟卵粒的寄生率最高,防治田虫伤株率最低、防效最高。松毛虫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各项防治指标略低于稻螟赤眼蜂,但是数值之间差异不显著。螟黄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较差。由此可见,稻螟赤眼蜂为寄生水稻二化螟的优势蜂种。  相似文献   

13.
二化螟是吉林省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对水稻种植产业具有较大的危害。通过调查吉林省水稻二化螟的危害情况,分析目前吉林省水稻二化螟防控存在的问题,总结水稻二化螟的无公害防治技术,以期为绿色防治水稻二化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5.
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二化螟的发生特点,在防治措施上提出了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化学防治等综合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6.
水稻二化螟是水稻生产上的重要害虫之一。由于受耕作制度变化、气候条件和害虫抗药性等因素的影响,水稻二化螟的发生与危害日趋严重,给水稻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进一步控制二化螟危害,探索防治二化螟的新途径,现将水稻二化螟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二化螟的防治技术措施,包括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和药剂防治,以期指导防治水稻二化螟,提高水稻产量。  相似文献   

18.
目前,二化螟是我市水稻生产的重要害虫之一,在水稻不同生育期都可产生为害,形成不同的危害状,如:枯鞘、枯心、枯孕穗、白穗、虫伤株等,其中:以枯心、白穗危害最重,对水稻产量影响严重、导致品质下降。在我市水稻主产区五常、方正、依兰、尚志等地二化螟危害严重。二化螟的防治,应在预测预报的基础上,以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围绕着无公害绿色食品生产进行,最大限度确保水稻丰收,逐渐恢复农田生态系统,并最终实现综合防治。研究二化螟的预测预报技术,提高对害虫中、长、短期预测预报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19.
为掌握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在吉林省榆树地区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试验,并对防效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在水稻二化螟发生盛期释放赤眼蜂,可以有效降低水稻二化螟的危害程度。  相似文献   

20.
水稻是凌海的主栽作物,二化螟是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二化螟在凌海地区1年发生2代,严重威胁水稻生产。二化螟可造成水稻枯鞘、枯心、死穗、白穗,发生时间长、防治难度大,严重影响水稻产量。由于多年大量连续使用化学农药防治,造成二化螟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效明显下降,天敌数量减少,稻田生态环境被破坏,为安全有效的防治水稻二化螟,推广绿色植保技术,在安屯水稻示范基地、建业平安村等试验示范了水稻二化螟性诱剂防控水稻二化螟技术600亩,效果好、无污染、无农药残留、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