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一、超高产特色品种 巨型大蒜为多瓣自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地区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秆直径5厘米以上;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义厚,长1米;蒜薹直径2厘米以上,长50~70厘米;单个蒜头重1千克,最大15千克以上;单个蒜头有20多瓣,多的达30多瓣;单个蒜瓣重10~20克,最大50克以上.巨型大蒜每667平方米产蒜薹1吨以上,产蒜头4000~5000千克.蒜头产量是普通大蒜的8~10.  相似文献   

2.
一、超高产特色品种 巨型大蒜为多瓣白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地区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秆直径5厘米以上;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又厚,长1米;蒜薹直径2厘米以上,长50-70厘米;  相似文献   

3.
巨型大蒜多瓣白皮,茎秆直径5厘米,叶片宽厚,长0.7米,最长达1米,蒜薹挺拔壮观,长0.7米,单根重达350克,蒜瓣单个重20~30克,最大50克。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成球形,干燥后呈荷花状,易散瓣,单头有蒜瓣15~20个(不含蒜头部生长的一些小粒无性种  相似文献   

4.
巨型大蒜为多瓣白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南北可种,一般无病虫害,是纯天然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重点栽培,茎杆直径5厘米以上,比用1号电池的手电筒还要粗;叶片如剑麻叶片,单个蒜头有20多瓣(还不包括蒜头根部生长的一些大豆粒大的无性种子在内),  相似文献   

5.
巨型大蒜多瓣白皮,茎秆直径5厘米,叶片宽厚,长0.7米,最长达1米,蒜薹挺拔壮观,长0.7米,单根重达350克,蒜瓣单个重20~30克,最大50克。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成球形,干燥后呈荷花状,易散瓣,单头有蒜瓣15~20个(不含蒜头部生长的一些小粒无性种子),单头重1000克,最重1500克,被誉为当今国内“蒜中之王”。  相似文献   

6.
范仲先 《新农村》2008,(10):16-16
巨型大蒜为多瓣白皮大蒜,抗逆性强,适应性广,耐寒、耐热、耐旱、耐瘠,南北各地均可种植,一般无病虫害,是适宜无公害栽培的特色品种。巨型大蒜经过科学栽培,茎杆直径5厘米以上,叶片如剑麻叶片,又宽又厚,长1米左右;  相似文献   

7.
该品种是利用大葱和苦瓜基因转入到普通大蒜体内而育成的一种多倍体转基因巨型大蒜,其蒜头单头重250~600克,最大的单头重达900克,可称世界大蒜王。其蒜苗株高60~160厘米,叶长35厘米,宽8厘米,8片叶,亩产蒜头2000公斤以上,单个蒜薹重50克,亩产蒜薹300公斤以上,可连续多年作种不  相似文献   

8.
范仲先 《新农村》2007,(1):15-15
该品种是利用大葱和苦瓜基因转入到普通大蒜体内而育成的一个多倍体转基因巨型大蒜,其蒜头单个重250—600克,最大的达900克。其蒜苗株高60—160厘米,叶长35厘米,宽8厘米,8片叶,亩(1亩=667平方米,下同)产蒜头2000千克以上,蒜薹300千克以上,单个蒜薹重50克。可连续多年作种不退化。还成功地去掉了普通大蒜吃后令人讨厌的口臭味。经国家有关部门鉴定,这种巨型无臭大蒜能降低血压,抗衰老,具有美容作用;又能健胃、治疗糖尿病,常食还能预防癌症,对早期癌症有疗效。1998年在北京北戴河农业博览会上,西欧等外国商人,愿以16美元一个蒜头的昂贵价格从我国引进蒜种。1999年秋,日本客商要求供货,出价每千克高达2000日元。专家们认为,该大蒜今后定会风靡世界。  相似文献   

9.
范仲先 《农技服务》2006,(11):22-22
(一)特征特性该品种蒜头外皮红色,直径3厘米左右,单个蒜头重80~100克,每个蒜头5~6瓣,蒜杆下半部为红色,蒜杆、蒜薹均为实心,蒜杆断面为圆形,基部粗(直径)1.2厘米左右,株高80厘米左右,耐热、耐寒,生长势强。红皮1号为中熟品种,蒜苗、蒜薹、蒜头的生育期分别为3个月、4.5个月、  相似文献   

10.
更正     
丰蒜一号是江苏省丰县蔬菜研究所选育而成的大蒜新品种,较徐州白蒜表现为中早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早、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属蒜薹蒜头两用型品种,适宜黄准流域秋季种植。该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粗1.5—2.0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权;一生有叶12-14片.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拔薹,脆嫩味佳。蒜头外皮略带紫色条斑,横径5.3—7.2厘米.大于5.0厘米的蒜头85%以上,单头千重50~80.2克,最重达360克以上,每头8-10瓣。全生育期215天左右,一般每亩产蒜薹750公斤,高产田达1100公斤以上。一般每亩产鲜蒜头2250公斤以上.高产田达3000公斤以上。[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正昭苏县地处特克斯河上游山间盆地,气候冷凉湿润,适宜大蒜生长。一、品种特征特性六瓣红大蒜在昭苏县种植,株高75~80厘米,单株叶片数9片,叶色浓绿,叶片蜡粉较厚,蒜头圆形,外皮淡紫,横径5~6厘米,头围15~20厘米,平均单头重50克,每头5~7瓣,平均单瓣重6.8克。受昭苏海拔高、日照长、阳光充足、土地肥沃、降水充沛等气候条件的影响,形成的蒜瓣大而整齐、肉质肥厚、蒜  相似文献   

12.
一、特征特性 美国无薹大蒜生长势强,抗病性强,产量高,平均每667平方米可产蒜头1700—2200千克。外皮有紫红色条纹,内皮浅紫色,蒜汁浓稠,辛香味浓,出干粉率高,是一种非常适宜加工蒜片,蒜粉出口的优良品种。其植株总叶数11片。鳞茎总瓣数15瓣,属多瓣型。蒜头大,平均直径6厘米以上,单个质量65克以上。不抽薹或薹极细弱。  相似文献   

13.
"丰蒜一号"大蒜具有旱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旱、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是黄淮流域秋季种植薹蒜两用型大蒜的理想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假茎粗1.5~2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0.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叉;全生育期有12~14片叶,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抽薹,脆嫩味佳.  相似文献   

14.
"丰蒜一号"大蒜具有旱熟、生长势旺、耐寒、抗病、抽薹旱、蒜头肥大、高产、优质等特点,是黄淮流域秋季种植薹蒜两用型大蒜的理想品种.株高60~70厘米,假茎高25厘米左右,假茎粗1.5~2厘米;每株有须根80~100条,长20~48厘米,粗0.07~0.18厘米,约2/3的须根分叉;全生育期有12~14片叶,越冬时有6~7片叶.蒜薹长60~80厘米,红苞,尾长20~30厘米,粗0.42~0.63厘米,单薹重23~30克,易抽薹,脆嫩味佳.  相似文献   

15.
热抗32特早熟萝卜是安徽省望江县经济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夏秋萝卜品种。该品种株高34厘米;叶片半直立,呈倒卵形;肉质根呈长圆柱形,长24~32厘米、直径4厘米左右,入土1/2,皮肉呈白色,光泽好,汁多,无腥辣味,品质优良,个体大小均匀,单个重200~450克;  相似文献   

16.
巨型大蒜茎杆粗壮,叶片宽厚,叶片长达1米,蒜苔挺拨壮观,重达0·35公斤,蒜头由3-4层蒜瓣密集成球型,最大个重1·5公斤以上,被誉为当今国内蒜中之王。其食味与药用价值一点也不比普通大蒜逊色。炒食蒜苗一株一碟,取苗加工省时省力。一般亩产蒜苔1000公斤,蒜头4500公斤,经济效益十分可观,大有发展前途。其适应范围广,不择土地,凡可以种植普通大蒜的地区都可以种植。其栽培要点如下:一、整地选择日照好、土层厚的肥沃土壤,深翻耙平然后开沟施肥,施肥沟宽35厘米,深30厘米,行距50厘米。亩施优质农家肥4方,速效氮磷钾复合肥80公斤。将肥施于沟中,加…  相似文献   

17.
《现代农业科技》2001,(5):17-17
该品种属粗长羊角类型.株高75~80厘米,开展度45~50厘米.果长20~25厘米,青果黄绿色,有光泽,老熟果为鲜红色.辣味较浓,商品性极好.一般单果重60克左右,最大果达80克.亩产5000千克左右.抗病性、耐热性、耐湿性和耐寒性均很强.适合春夏季栽培,尤其适合秋延后和南菜北运基地栽培.  相似文献   

18.
<正> 麻竹又称甜竹、大叶乌竹,是大型合轴丛生竹类,在我国华南地区分布最为广泛。近年湖南、云南、贵州、重庆、四川、江西、浙江等省区开始大量发展,栽培表现极好,其经济效益明显超过毛竹(楠竹),该品种已成为我国南方栽培最广的牡竹属竹种。麻竹植株粗壮、高大,节间长50厘米,一般秆高20米左右,高者超过30米;成竹直径20厘米左右,也有直径超过33厘米的大竹,是我国当前最高大的巨型竹之一。麻竹笋期长,夏秋出笋,出笋期为5—10月。麻竹鲜笋极大,一般单个笋4—5千克,大者超过20  相似文献   

19.
洞庭湖区大蒜引种适应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筛选出适于湖南省洞庭湖区栽培的加工型大蒜品种,开展了大蒜品种引进与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牟大蒜的生长势强,假茎和叶片生长旺盛,适于作蒜苗栽培;无心大蒜的抽薹率高,薹体大,蒜薹单产6 765.8 kg/hm~2,鳞茎的个体大,鳞芽少,蒜头单产26 562.9 kg/hm~2,适于蒜薹蒜头兼用型栽培。此外,假茎高与单薹重呈极显著负相关;鳞茎重与蒜头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假茎横径与叶片数,株高与鳞茎高,薹茎长与薹基部横径,鳞茎横径与鳞茎重、蒜头单产呈显著正相关;叶长与薹茎长、薹基部横径呈显著负相关。综合分析多项农艺性状指标,有利于选出宜栽大蒜品种。  相似文献   

20.
该品种株高55~58厘米,花茎高30~33厘米,开展度85~92厘米,外叶数11~13片,叶片较平展,蜡粉多,最大叶片长44~50厘米,宽22~25厘米,主花球直径16~18厘米,扁圆,蕾中等大小,花球商品性好,单球重350克左右.早熟,定植后55~60天采收,一般667米2(1亩)产800~900公斤,较抗黑腐病和病毒病,较耐热.1995~1998年在福建、云南、四川、湖南、广西等省区累计推广467公顷.可作早秋及秋季栽培,闽南地区8月上旬~9月下旬为播种适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