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县地处里下河地区腹部 ,近 10年来 ,大麦产量时起时伏 ,很不稳定 ,经综合分析 ,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是渍害。渍害不仅使大麦根系活力衰退 ,个体发育不良 ,严重的导致植株变枯死亡 ;同时由于田间湿度的增大 ,易使大麦遭受纹枯病、白粉病等病害的危害。实践表明 ,凡是渍害发生重的年份都是大麦减产的年份。为此 ,我们就大麦渍害发生原因及解决途径进行了初步研究 ,得出一些结论 ,旨在为指导大麦生产提供参考依据。1 大麦渍害的形成原因1.1 地势低洼 ,外河水位高 ,抬高了麦田的地下水位我县大部分大麦田的地下水埋深…  相似文献   

2.
江苏省沿江棉区位于长江出海口两岸 ,海拔高度仅 2 .5~ 4m,地势较低 ,季节性地下水位高 ,土壤湿度大 ,渍害普遍 ,对棉花的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形成影响较大。据对南通市 1 951~ 1 989年中 5~ 1 0月棉花生长季节降水总量与棉花平均单产统计 ,季节性降水量与棉花皮棉单产间的相关系数 r=- 0 .5493,呈极显著负相关。为了探索棉田排水措施 ,降低地下水位 ,改善土壤水环境 ,促进棉花生产 ,1 989年我们在沿江地区 (南通农业学校实验农场 )代表性最大的轻壤质灰潮土上设计了畦作棉田与平作棉田的田面设置试验 ,重复 4次 ,四面有保护行 ,小区面积 2 …  相似文献   

3.
潜江市棉花生产围绕棉田高产高效这个中心,大量引进试种、试验、示范多种高效立体多熟制种植模式,筛选出几种适合潜江市推广应用的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为农民增收,棉田增效开辟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1 棉田高产高效种植模式1 1棉花—西瓜模式1 1 1效益分析 常年种植面积150hm2左右,西瓜产量48150kg·hm-2,产值10590元,与麦套棉相比,油(麦)瓜棉每公顷平均增收8070元,增74 3%。1 1 2种植方式 小麦—西瓜—棉花:厢宽3m,秋播两幅小麦,幅宽0 6m;中间留瓜行0 8m,窝距0 4~0 5m,密度7500穴·hm-2左右;两边预留棉行1m(含沟),各栽一行棉花,株距…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无土育苗移栽棉苗在大田中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其生产适用性,2005年从江苏省通州市棉花无土育苗点引进育成无土棉苗1万株,分别在本县沿海沙壤土(以下称沙壤土)和里下河重壤土(以下称重壤土)两个地区进行了示范应用。1方法选定本县地处沿海地区的角斜镇和里下河地区的墩头镇各设一个观察点,每点于5月9日在同一块棉田内,同规格移栽无土棉苗(以下称无土苗)和当地营养钵育棉苗(以下称营养钵育苗)各100株,移栽品种均为中棉所29。移栽后各定20株,每7~8天调查1次棉株生长发育情况;吐絮后,各点每处理另定10株,定期拾取正常吐絮花,分别晒干后测定…  相似文献   

5.
梅雨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一种有一定规律的季节性气候,在苏南地区更为明显,年年.发生。梅雨对农业生产,特别是对棉花生产的危害性很大。梅雨期正值棉花生产进入现蕾期,对棉花的为害主要表现在二个方面:一是间隙性平缓降雨使棉苗生长水发旺长,造成幼蕾大量脱落,形成叶大音小空架子;二是连续性暴雨使棉田内积水,造成渍害水伤,使棉苗根系吸收功能破坏,严重影响棉苗营养生氏,形成只长花蕾不长叶的“小老苗”。两种情况都会使早发棉苗不“早发”,严重影响棉花高产。练方预防梅雨对棉花的伤害除抓好常规的三沟配套外,其它主要技术与…  相似文献   

6.
不同类型棉花品种铃病发生的差异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20 0 3年 8月上旬到 1 0月中旬 ,黄河流域棉区阴雨连绵 ,棉田湿度高 ,光照少 ,棉花铃病发生十分严重 ,棉田平均烂铃率为 2 6.5 % ,个别棉田高达87.8% ,田间铃病的发生以红腐、红粉为主 ,分别占32 .8%、30 .0 % ;其次是疫病 ( 2 1 .2 % )和黑果病( 1 6.0 % )。经对本所试验地的 5 0个不同的材料和品种及不同栽培条件的棉田调查 ,估算由铃病造成的产量损失在 2 0 %以上 ,且铃病发生的轻重与棉花品种及栽培措施关系密切。1海岛棉较亚洲棉和陆地棉铃病发生重对同一棉田的 6个海岛棉材料、6个亚洲棉材料、1 3个陆地棉材料的调查结果表明 ,海岛棉…  相似文献   

7.
1现状和问题盐都县是全国优质棉基地县,也是全省的产棉大县。全县地跨沿海和里下河两个农业区,耕地面积6.9万hm2,棉花面积1.5万hm2,三分之二的棉田分布在里下河地区80年代初,麦套移栽棉普及,棉花产量大幅度提高。80年代中期,鉴于粮食压力较大,粮...  相似文献   

8.
麦后移栽棉成铃动态分析林付根,朱永歌,陈还堂,俞全胜江苏盐城市经作站224002王浩,丁同华,王兵,林芳江苏东台市农业局224200麦后移栽棉花,是盐城市里下河地区棉花栽培的主体方式,面积5000公顷左右,占该区棉田面积的95%以上,占全市棉田面积的...  相似文献   

9.
为提高植棉经济效益 ,邢台市进行了棉田立体高效种植多种模式的探讨 ,引进创造了 5类型 1 0余种的棉田间套方式 ,推广面积 1 .6万公顷 ,成效显著 ,稳定和促进了全市的棉花生产。1 模式与效益据调查 ,本市棉田立体高效种植大体分为 5种类型 :即棉油型、棉粮型、棉薯型、棉瓜型、棉菜型。此外 ,还有少量的棉牧间作。棉田立体高效种植模式 ,一般棉花不少收 ,有的还增收 1 0 %以上。棉田间套不同作物效益有差距 ,皮棉产量 885~ 1 0 50 kg·hm-2 ,效益 1 .2 3万~ 2 .48万元· hm-2 ,比平播棉田增收 30 %~ 70 %,高的可达一倍以上 (表 1 )。表 …  相似文献   

10.
陕西关中东部植棉区主要在渭南地区,年种植4.0万~5.5万公顷,约占全省的80%左右。而本区的大荔县地处黄河三角洲地带,光热资源丰富,植棉历史悠久,是全国的优质棉基地县之一。自1997年引进、示范、推广抗虫棉品种以来,植棉效益好,棉田面积逐步上升,到2005年,棉田面积在3.0万公顷左右,占全省面积的60%以上。由于多年种植棉花,该区棉花单产一直徘徊不前,特别是近3年来棉花前期长势喜人,而进入8月份后,棉株叶片自下而上,由绿变黄后,落花落蕾,有铃无叶,光秆无秋桃。棉田严重早衰,产量降低,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早衰减产原因1.1气候因素。2…  相似文献   

11.
金以龙 《中国棉花》2003,30(5):21-22
1棉花产业概况沙洋县地处汉江河流冲积平原 ,土壤肥沃 ,具有悠久的植棉历史 ,棉花生产高峰期棉田面积达到1 .3万公顷 ,总产达到 1 1 5 0 0吨。近几年来 ,经过调减低产棉区、稳定高产棉区 ,全县棉花面积一直稳定在 0 .7万公顷以上 ,总产皮棉 90 0 0吨左右。通过实施科技兴棉战略 ,大力发展抗虫、抗病、优质杂交棉新品种 ,如中棉所 2 9、中棉所 38、鄂杂一号。大力推广棉田间作套种高效模式 ,不仅稳定了棉田面积 ,而且使全县的优质棉率迅速提高 ,达到 80 %以上 ,棉农收入不断增加。由于棉花品质的不断提高 ,有效地解决了过去那种品种多乱杂、…  相似文献   

12.
芮城县是棉花种植大县 ,每年棉蚜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随着近年来 ,抗虫棉迅速推广种植 ,棉蚜发生危害呈加重趋势 ,成为夺取棉花稳产高产的一个主要障碍 ,所以搞清楚棉蚜发生规律 ,准确预测发生期和发生量 ,正确决策防治办法 ,已成为棉花生产的一个关键性技术。1棉蚜大发生特点1 .1发生早 ,为害时间长。棉蚜是随着棉苗出土陆续迁入棉田的 ,往往是有苗即有蚜 ,一般 5月 5日棉蚜在棉田普遍发生 ,因近年来覆盖棉田面积增大 ,故棉苗出土较历年早 1 0天 ,棉蚜为害也随之提早。近年来棉蚜危害高峰期为 6月 2 0日、2 5日 ,比历年平均值推迟 1 6天和…  相似文献   

13.
于华清 《中国棉花》2000,27(7):37-38
近两年由于棉花市场供大于求 ,国家大幅度下调棉花的收购价格 ,使棉田效益下滑 ,棉农收入降低。为了增加棉田效益 ,提高棉农收入 ,筛选出 1 0种适合本县推广应用的棉田优化模式。1 棉田栽培模式( 1 )麦—球菜—棉花。厢宽包沟 1 .6m,厢面宽1 .2 m,厢中间播 1行小麦 (播幅 67cm) ,小麦两边的预留棉行内各栽 1行球菜 ,株距 33.3cm,每公顷密度 3.75万蔸左右。每公顷产球茎可达 2 .2 5万~3.0万公斤 ,出售球菜可收入 30 0 0~ 450 0元。球菜可选用京丰一号 ,在 1 0月上旬播种育苗 ,1 1月上中旬移栽 ,栽后加强肥水管理 ,翌年 3月底~ 4月初收获…  相似文献   

14.
江西抚州地区常因连续暴雨或洪水危害造成棉田出现不同程度的涝害。笔者根据多年的棉花涝后管理经验认为:如果受涝棉株淹没顶端3天以上或虽没淹没顶端但浸泡7天以上的,棉株根系已腐烂变黄,顶叶枯死,此类棉苗存活可能性极低,需改种;如果棉株淹没顶端1~2天或浸泡5天以下,只是根系受损,  相似文献   

15.
自从里下河棉区在棉花上推广育苗移栽技术以来,每年都有不少田块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棉苗移栽后活棵慢,蹲苗期长,棉苗根系生长受阻,红茎到顶,甚至叶片脱落,从而影响了早发。1僵苗的原因1.1雨天抢栽。棉花移栽前,由于雨后土壤含水量达到90%以上,移栽时...  相似文献   

16.
潍北农场位于渤海胶州南岸潍北碱滩上 ,1 998年 8月 2 2日 ,本场棉花正处在花铃盛期 ,遭受百年难遇的特大风暴强降雨灾害。风力强度 8~ 9级以上 ,持续 36小时 ,降雨 1 2小时达 1 0 0 mm,全场1 33.3公顷棉田全部倒伏 ,田间积水棉株根部被淹 ,棉株根系受严重损伤 ,造成棉田蕾、花、幼铃严重脱落。为了最大限度地减轻暴风雨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本场在灾后采取了果断的补救措施 ,在脱落率高达 63%的情况下 ,棉花仍获得了每公顷皮棉产量1 777.5kg的好收成 ,比对照增产 540 kg。其主要措施如下。1 抢排积水 ,减轻危害棉田积水越深 ,时间越长 ,对…  相似文献   

17.
夏津县地处鲁西北平原 ,平均无霜期 1 92天 ,年降水量 5 6 5 .5 mm,棉花全生育期日照时数为1 6 6 3小时。棉田土壤以壤土、砂壤土、盐碱地为主 ,地力中等 ,水资源贫乏 ,降水不足 ,地下水矿化度高可利用量少 ,灌溉条件较差 ,多系一熟旱作棉田。中棉所 41是国家第一个审定的双价转基因抗虫棉品种 ,是国产抗虫棉首推品种。 2 0 0 2年夏津金秋种业公司在良繁基地示范种植中棉所 41抗虫棉 3 3 3公顷。在棉花生长发育过程中 ,遇到春旱 ,夏旱连秋旱的持续干旱。 4~ 1 0月份总降水量只有 2 85 .3 mm,仅为常年同期降水量的 5 4 .1 %。大旱之年 ,由于…  相似文献   

18.
陕西省提高棉花质量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棉花生产情况陕西省植棉历史悠久 ,棉花是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之一。2 0世纪 5 0~ 70年代植棉面积 2 6.7万公顷左右 ,每公顷产量 30 0~ 375 kg,总产 1 0万吨左右 ,进入 80年代初期 ,进行了水地向旱地、西部向东部、低产向高产地区“三个集中”的第一次调整 ,到 80年代末 ,棉花面积调减到 8万公顷左右 ,单产75 0 kg左右。进入 90年代 ,又进行了棉田向最佳生态适宜区的第二次调整 ,棉田面积下降到 6.7万公顷以下。到 2 0 0 0年 ,全省棉田只有 3万公顷 ,单产上升到 90 0 kg。进入新世纪以来 ,适宜棉区棉田面积随着市场的变化虽有起伏 ,但基本…  相似文献   

19.
1棉花苗床杂草的发生特点在营养钵育苗田 ,由于棉花苗床钵土和盖土均取自肥沃的表土 ,杂草种子含量大 ,而苗床播种盖膜后其小气候特点是高温、高湿。据试验观察 ,苗床温度在晴天会比外界平均高出 7.4~ 1 6.0℃ ;由于播种时钵体水分充足 ,地膜覆盖后保墒效果较好 ,有利于杂草的发生 ,其发生密度可达 72 9株· m-2 ,是直播棉田的 5~ 1 0倍 ,严重影响棉苗的生长发育。棉花苗床杂草一般在播种盖膜后 6天开始出草 ,1 5天左右达到出草高峰 ;以后随着棉苗长大、外界气温升高 ,揭膜次数增加 ,土壤含水量明显下降 ,杂草出苗明显减少 ;棉花覆膜苗床…  相似文献   

20.
为适应 WTO对棉纤维品质的需求 ,提高棉花在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力 ,增加棉田的综合效益 ,从 2 0 0 1年开始我县引进示范种植了高品质杂交抗虫棉科棉 1号 ,并探索出几种棉田高效复合种植的模式。1青蚕豆 -糯玉米 -棉花 -绿豆1 .1种植方式组合 2 m,秋播于组合两侧各播一行蚕豆 ,5月2 0日左右收获 ;3月 1 0日前于大行中间地膜直播 2行糯玉米 ,穴距 0 .2 2 m,密度每公顷 4.45 6万株 ,6月中旬收获离田。 5月中旬末 ,距玉米根 0 .7m处 ,各移栽一行棉花 ,株距 0 .32 m,每公顷密度 3.1 2万株 ,糯玉米收获后 ,距玉米根 0 .5 m种植 2行绿豆。1 .2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